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治感冒的六大名方,趕緊收藏!别等感冒的時候找不到!

立秋之後,天氣由熱轉涼,早晚溫差較大,一不小心感冒了怎麼辦?中醫有很多治感冒的經典名方,可以醫生指導下對症使用。

圖片

健康時報資料圖

荊防敗毒散——治風寒感冒老少皆宜

風寒感冒常見症狀:怕冷,頭身痛,鼻塞聲重,打噴嚏,流清涕,咽癢,咳嗽,痰白稀薄。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教授趙琰介紹,荊防敗毒散出自明代張時徹的《攝生衆妙方》卷八,由人參敗毒散去掉人參、生姜、薄荷3味藥,再加荊芥、防風2味藥變化而來,具有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因為它藥性平和,所以适應症廣泛,老人小孩皆宜,是這個方子很大的優點。

它對外感風、寒、濕邪病症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比如貪涼,防範不當,吹空調後受涼,咽喉痛,頭昏腦脹,此時喝上荊防敗毒散,睡覺休息一下,很快就可以恢複。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時,荊防敗毒散表現不俗,退熱效果非常好。

另外,防風、羌活、獨活、川穹等藥物有較好的止痛效果,因此内服荊防敗毒散也有助緩解牙痛。如果覺得煎煮麻煩,可以選擇其對應的中成藥,即荊防顆粒,熱水沖服即可。還需要多說一句的是,荊防敗毒散成名于外科領域,常用于治療瘡癰腫痛、皮膚瘙癢、濕疹等疾病,當然,也需要對症下藥。

銀翹散、桑菊飲——風熱感冒很适合

風熱感冒常見症狀:發熱,咽幹口渴,咽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舌尖紅。

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王玉光介紹,感冒是個常見病,但要小心治反、治錯。風熱感冒不适宜通過發汗治療,否則可能會加重咽痛、頭痛、口幹、痰黃等症狀。對于風熱感冒的治療而言,選藥關鍵詞是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經典的方劑是銀翹散,出自清代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由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豉、桔梗、牛蒡子、甘草、淡竹葉、蘆根組成,尤其适用于咽喉腫痛症狀明顯的患者。

另外,桑菊飲也适宜用于治療風熱感冒,同樣出自于《溫病條辨》,由桑葉、菊花、杏仁、連翹、薄荷、桔梗、甘草、蘆根組成,具有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頭痛、黃涕等症狀。日常也可以選取桑菊飲中的兩味君藥,通過代茶飲來預防風熱感冒,即霜桑葉3g、菊花3g,以200毫升開水沖泡。若不适應桑葉泡茶的味道,也可以用金銀花替代。

香薷飲——治暑濕感冒效果好

暑濕感冒常見症狀:發熱,汗出不暢,肢體困重或酸痛,頭重如裹,胸悶脘痞,納呆,鼻塞,流濁涕。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餘仁歡介紹,秋初暑熱未散還夾雜一些濕,若消暑貪涼,出汗後受風、洗涼水澡,過食冷飲等,可導緻内傷于濕、外傷于寒,出現發熱怕冷,身體困重、胸悶惡心的暑濕感冒。香薷飲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香薷、厚樸、炒白扁豆三味藥組成。香薷有“夏月麻黃”之稱,發汗作用弱于麻黃,在夏季更為常用,可避免發汗過多。厚樸芳香行氣化濕,能夠應對伴随暑邪而來的濕邪。炒制後的白扁豆健脾祛濕作用增強。

香薷飲制作方法簡單,将香薷、厚樸、炒白扁豆按2:1:1的用量比例,放入容器剪碎,以沸水沖泡,蓋嚴溫浸1小時,代茶頻飲即可,具有祛暑解表,化濕和中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香薷飲不能作為健脾藥方長期飲用。《溫病條辨》的新加香薷飲是在《局方》香薷飲的基礎上去白扁豆,加銀花、連翹、鮮扁豆花而成,清熱祛暑、和胃化濕作用更強。

玉屏風散——預防氣虛感冒

氣虛感冒常見症狀:惡寒發熱,鼻塞或流涕,乏力,自汗,咳嗽無力,痰白,平素神疲體弱,或易感冒。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錢會南介紹,氣虛人群常見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容易反複感冒,或者反複發作過敏性鼻炎,一般是由于氣虛不能固護體表,可以通過生黃芪、生白術、防風3味藥來增加抗病能力,這也是玉屏分散的組成成分。

生黃芪益氣固表止汗,生白術健脾益氣,與祛風解表的防風合用,補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傷正,還可以改善氣虛導緻的白天出汗多的症狀。生黃芪、生白術、防風按2:2:1的用量比例,沸水沖泡10~15分鐘即可代茶飲用。

需要提醒的是,對于有咽幹,咽痛,下午、晚上手足心熱,入睡後出汗較多等症狀的陰虛、内熱人群,不宜使用玉屏風散。此外,這個方子預防感冒效果比較好,治療感冒則效果不佳,如果已經感冒,想用這個治療感冒效果就不會太好。麻黃附子細辛湯——調理陽虛感冒

陽虛感冒常見症狀:惡寒重,發熱輕,頭身痛,無汗,乏力困倦,語聲低微,四肢不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霍則軍介紹,麻黃、附子、細辛三味藥組成了麻黃附子細辛湯,出自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具有助陽解表的功效。

素體陽虛的人群不耐寒,常常怕冷,精神倦怠,喜歡躺着休息,容易反複感冒,但體内陽氣不振,無法自行迫汗外出,此時就需要麻黃附子細辛湯振奮陽氣,迫使寒邪外出,麻黃在外助力發汗解表,附子在内溫通經絡,細辛外解太陽表證,内散體内陰寒,三藥合用,既散體表之寒又固體内之陽。

若其他疾病中存在“内陽虛、外風寒”的情況,也可以考慮使用這個方子來治療,例如過敏性鼻炎、寒性哮喘、外感風寒所緻的關節疼痛等病症中屬于上述證型的情況。

葳蕤湯——對陰虛咳嗽最對症

陰虛咳嗽常見症狀: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汗出不暢,或盜汗,咽幹口燥,幹咳少痰。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醫師吳聖賢介紹,陰虛人群感冒咳嗽時往往排痰很少,嗓子、口腔幹燥,還可能出現大便幹燥,自覺心煩,手腳心熱,晚上把手腳放在被子外面會比較舒服,晚上容易出汗,舌頭顔色較紅,舌苔較少甚至無苔。如果反複感冒損耗肺陰,可能引發陰虛咳嗽,一旦受到輕微刺激就咳嗽,且長時間不好轉。

如果陰虛感冒,尤其是陰虛咳嗽時,可以用加減葳蕤湯,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由葳蕤(玉竹)、白薇、蔥白、薄荷、淡豆豉、桔梗、炙甘草、大棗組成,具有滋陰解表的功效。葳蕤滋陰、清熱,是加減葳蕤湯的君藥,清熱的同時不傷陰,适合陰虛有熱者。薄荷疏散風熱,清利咽喉,既可以退熱,也可以緩解咽痛,是方子中的另一味君藥。蔥白、淡豆豉解表散邪,輔助薄荷驅散外感邪氣。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