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藥「黃芪」不傳之秘

導 語

中藥黃芪,補氣之聖藥,具有補脾肺氣、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消腫、托毒生肌、補血活血等功效,被李時珍稱為“補藥之長”。那麼,黃芪在臨床上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證呢?臨床應用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臨床中藥學專家鄭虎占教授今天就來講解你不知道的中藥黃芪的臨床應用!

_講解一下中藥黃芪_黃芪這味中藥有什麼作用

黃芪原名黃耆,耆者,長也,黃芪為補藥之長,故名。本品重在補氣,尤擅補益肺氣,主治肺氣虛而氣短乏力、語聲低怯、咳喘無力、脈象細弱等,常與黨參、白術、炙甘草、升麻、五味子等同用。亦治脾氣虛弱證,常與黨參、白術、茯苓、山藥、白扁豆、炙甘草等配伍。又治氣不攝血證,常與黨參、大棗、仙鶴草、藕節、當歸、阿膠等并施。尚治氣血兩虛證,常與黨參、當歸、龍眼肉、大棗等共用。若治氣陰兩虛證,則配伍女貞子、太子參、人參、麥冬、五味子等。若治糖尿病之氣津兩虧證,則配伍山藥、玄參、烏梅、山萸肉、黃連、地骨皮等。我于臨床常用黃芪30g,取其補氣之功,治療疲勞綜合征,有較好的緩解疲勞作用,可供參考。

曾治一疲勞綜合征患者,男性,38歲,神疲乏力,不耐勞作,陽事欠佳,易于施洩,脈沉細,舌淡苔白。處方:生黃芪30g、黨參10g、當歸6g、川芎6g、五味子6g、石菖蒲6g、制遠志6g、巴戟天10g、小茴香6g、黃柏3g、生麥芽15g、炒雞内金10g。水煎服,7劑,疲勞症狀顯著減輕,性功能亦得改善。

黃芪氣味俱輕,升多降少,屬于“陷者舉之”之藥,凡氣虛下陷證之頭目眩暈、髒器下垂、久瀉久痢等宜此,可配黨參、白術、炙甘草、柴胡、升麻等,如補中益氣湯。因本品善升,陽亢于上,脈見兩寸浮盛者,應當慎用。曾見下虛上實患者,服用本品後,頭腦發脹,故用時務須把握适應證候。

衛者,衛外而為固也。黃芪益衛固表,可治自汗、盜汗以及氣虛易于感冒者。治療氣虛自汗,常與黨參、白術、防風、煅牡蛎等配伍,如玉屏風散、牡蛎散。治療陰虛盜汗,常與生地、熟地、黃連、黃芩、黃柏、當歸等同用,如當歸六黃湯。我臨床每以此方加浮小麥30g,桑葉10g(研沖),治盜汗往往收效。若系更年期綜合征之烘熱汗出,陣陣發作,則用本方配伍二仙湯(仙茅、仙靈脾、知母、黃柏、當歸),多可取效。

另外,本品還可止手汗,我用生黃芪30g,生葛根30g,荊芥10g,防風10g,白礬10g,水煎,熱熏而溫洗,每次20~30分鐘,每日1~2次,連用3天,近效頗佳。

黃芪補氣利水,主治氣虛水腫,其證以下肢腫甚、下午腫劇為特點,可配防己、茯苓、桂枝、甘草、澤瀉、附子、枳殼等,如防己茯苓湯。我常用已故名醫劉邵武先生的半決渎湯(黃芪30g,郁金15g,金銀花30g,絲瓜絡15g,車前子30g,白茅根60g)加味,治療水腫尿少,有較好療效。現代臨床報道,黃芪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等,有消除尿蛋白,改善腎功能等作用。

黃芪有良好的補氣托瘡生肌之效,用治氣血不足之瘡瘍内陷,膿成不潰,常與當歸、穿山甲、白芷、皂角刺等配伍,以托毒排膿,如透膿散。若治瘡瘍久潰不斂者,可配當歸、熟地、白芍、人參、白術、炙甘草、肉桂等,以生肌斂瘡,如十全大補丸。

《神農本草經》謂黃芪“主大風”,臨床可治中風病氣虛血瘀、絡脈瘀阻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等,常與桃仁、紅花、赤芍、當歸、川芎、水蛭、地龍等同用,如補陽還五湯。黃芪補氣,氣行則血行,血行風自滅。我據此,臨床治療銀屑病患者皮損厚硬、脫屑、瘙癢等,以《醫林改錯》助陽止癢湯為基本方:生黃芪30g,桃仁6g,紅花6g,赤芍6g,皂角刺6g,炮穿山甲3g(研沖),生甘草6g。随證加減,水煎服,對于氣虛血瘀型者,往往奏效。

黃芪與人參均能補氣,但人參重在大補元氣與中氣,而黃芪重在補益肺氣。二藥相須為用,可加強補氣之功。

黃芪有兩種常用炮制品,即生黃芪和炙黃芪。生黃芪長于利水、托瘡,炙黃芪長于補氣,升陽,固表。《中國藥典》規定,本品常用量為9~30g。《本草綱目·第十二卷》謂:“黃芪補元氣,面白而多汗者為宜,若面黑形實而瘦者,服之令人胸滿。”臨床對于氣滞,脾胃脹滿,濕熱,實熱等患者,均當慎用。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