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當心!你的狗可能遠比你以為的懂事

德國科學家發表過一項關于狗的有趣研究。他們聲稱,根據研究結果推論,狗或許能夠分辨它的主人的行為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狗飼主肯定會關心這項研究,因為他們在沖着狗指手畫腳、大呼小叫心的時候,心中一定也在疑問:它到底能不能理解我的意圖?能多大程度理解我的意圖?

撰文 | 知社

來自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曆史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找來了51隻寵物犬,對它們進行了一項名為“不能vs不願”的試驗。測試房間由玻璃隔闆分隔成兩個空間,被試狗被置于隔闆的一側,實驗員會在另一側通過隔闆下方的窄小縫隙将美味食物投喂給狗。如此反複訓練之後,實驗員突然中斷了食物的投喂。實驗負責人之一、哈佛大學的Britta Schünemann博士介紹說,“我們突然扣留了它們的零食,打斷了這種投喂模式。現在美味佳肴不再穿過隔闆,而是被放置在實驗員的這一側。狗能清楚看到這些地闆上的食物被放在不遠的地方”。

重點是,實驗員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了兩種不同的扣留行為:有時候這種扣留行為是“意外”發生的——投喂者會表現出試圖投喂的樣子,但卻“失手”令食物掉落(或者是被隔闆碰掉);而有時候,這種扣留行為卻被表現為有意為之——投喂者會透過隔闆縫隙向狗展示零食,然後又故意取回零食,故意将它們放在旁邊的地闆上。

總的來說,狗對零食被扣留的反應都是類似的,它們急躁地在隔闆一側來回走動,并嘗試去夠到那些零食。但是根據扣留行為的不同,它所作出的反應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别:當投喂者假裝失手掉落零食時,狗會迅速撲向地闆上的食物,但當投喂者故意不給零食時,狗似乎更加猶豫要不要去獲得食物。通常,他們會等待更長時間才會試圖去夠另一側的食物。而有些狗甚至至始至終都沒嘗試去獲取那些故意扣留的食物,他們隻是在原地坐下。

實驗主要負責人、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曆史科學研究所的Juliane Bräuer博士稱這是一種出乎意料的行為。她認為這些猶豫甚至放棄的狗可能在作如下思考:“我是一隻好狗,也許(投喂者)此刻不想給我這些食物,或許她想過一會兒給我。”

Bräuer博士認為狗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差别,說明它們可能有能力去辨别人類的行為是否是故意的。她進一步指出,并不能用習慣來解釋狗的這種反應,因為它們的主人并沒有用食物逗弄它們然後又拒絕給它們食物的習慣。她說,“在這種簡單的情景設置中,狗可能真的在相當程度理解了人們的意圖”。

為了證明研究觀點的合理性,Schünemann表示,對于黑猩猩也有類似的實驗結果。當人們不給黑猩猩零食時,它們會憤怒的拍打隔闆或走開。但是,當投喂者表現為“意外”投遞失敗時,黑猩猩會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它們會努力地将手指伸過縫隙,試圖配合投喂者完成投喂。

Schünemann還稱幼兒也表現出了同樣的理解力。她舉例說,如果成年人在幼兒面前嘗試拼合一個物體的兩個部分,但又從未成功過,幼兒往往會模仿這個動作,并自己做到成功拼合。Schünemann認為這是幼兒能夠領會成人意圖的證明。而反過來說,人們的意圖能夠通過某種更複雜的方式被低智力水平的生物理解。

顯然,并非所有人都贊同研究小組的結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犬科學合作實驗室創始主任Clive Wynne就對研究結論持懷疑态度。他表示,“辨别行為是否是故意的本身就極其困難。如果服務員将紅酒灑在顧客身上并道歉稱是無心的,顧客其實很難辨别他的說辭是否真實。實驗者試圖傳達的信息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微妙且難以分辨的,更不用說狗了。”

他進一步争辯稱,嚴格來說,實驗員所有的行為都是故意的。且研究人員又是依照什麼根據,來判斷狗的撿食動作是焦急的還是猶豫的呢?他說,“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但也是複雜而難以解答的。我認為我們很難斷言狗是否真的能理解人類意圖”。

Bräuer承認,她無法獲悉狗的真實所想,但她申辯說實驗結果是有說服力的, “對我而言,重要的信息是它們對我們行為的差異表現得異常敏感,甚至可能能辨别我們是否在刻意做一件事。我認為這很神奇也很有趣”。

Wynne對此不以為然。他承認狗很聰明,并且具有與人類生活在一起的奇妙适應能力,比如能和人類形成親密的、跨物種的情感紐帶。但他懷疑狗根本就不在意人們的意圖。他以親身經曆為例,說許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花費了許多心力,試圖去教會狗記住哪些食物是專屬它們的,哪些食物是專屬人類的,“我們在這方面作了非常的努力,但最終的結果依然是,無論什麼吃的掉在地上,狗總是瞬間撲上去。”

參考文獻

Schünemann, B., Keller, J., Rakoczy, H. et al. Dogs distinguish human intentional and unintentional action. Sci Rep 11, 14967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94374-3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知社學術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