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于研究君
每天精選深度互聯網業内文章、收集最新互聯網業界資訊、移動互聯網報道、研究、服務為己任的第三方行業研究機構。
科技圈裡面談到李斌,是汽車行業最了解互聯網的人,同時也是互聯網圈子裡最了解汽車行業的人。
眼看首款量産純電動車即将于16日上市,作為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也絲毫沒閑着,繼續暢談他對未來出行的理念。
近日,李斌參加《騰訊雲會客廳》錄制節目時,就與騰訊雲副總裁曾佳欣,圍繞汽車出行以及未來智能雲服務帶來的行業改變,進行了一場思想碰撞。
(李斌參加《騰訊雲會客廳》與騰訊雲副總裁曾佳欣對話)
在李斌眼中,未來的汽車形态是一個自由的移動生活空間,可以被稱為人的第二起居室。
汽車行業的進化過程中,一個關鍵詞是解放:解放雙手、解放時間。比如,未來你在車上的時間會被解放出來,雖然還是堵車,但是心情不會那麼焦慮。與此同時,汽車的使用體驗也會發生變革。
一個很鮮明的例子就是,對于今天的汽車品牌來說,隻要車賣出去了,就不再對售後和用戶使用體驗負整體責任,像保險、加油、維修一系列瑣碎的事情,都需要車主自己去承擔。
“有了雲服務和移動互聯網,就可以把汽車所有的東西都連接在一起”,李斌表示。簡而言之,就是汽車品牌要對用戶對汽車使用的全程體驗負責。
那麼問題來了,地上跑的車為什麼需要“天上的雲”?
首要原因就在于未來的汽車不再是路上簡單移動的交通工具,而是時刻産生數據的“機器人”。一旦無人駕駛實現,一輛車上會裝載大量的傳感器、語音交互、車載傳感系統,需要時刻傳輸信息終端實現與人、車、路等的智能交換,使車輛具備智能的環境感知能力,能夠自動分析車輛行駛的安全及危險狀态。
這個時候,産生最多的就是數據,并且要求實時完整的傳輸。
按照李斌的說法,智能汽車需要的雲服務,至少需要符合三個條件:
1、智能的雲,這種智能是對汽車本身數據的深度學習能力,以及對用戶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安全、可靠的雲,因為一旦汽車聯網,是否抵禦黑客的攻擊,可靠性到底怎麼樣?這就關系到未來用戶的人身安全;
3、實時響應的雲,汽車運動時數據和信息是随時收集和切換,雲端能否快速響應,就成為了必要條件。
毫不誇張的說,未來的汽車相當于是行駛在“數據洪流”的浪口,想要乘風破浪就必須雲端支持。
這也是為什麼蔚來選擇騰訊雲的原因。
在騰訊内部,騰訊雲已經上升為集團戰略層面,馬化騰也不隻一次為騰訊雲站台。
今年初,馬化騰就表示:以往我們說“插上電”,現在我們說“接入雲”。用雲量會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指标。
智能汽車恰恰是一個能夠把馬化騰口中所說的智能雲優勢積極發揮的産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雲所帶來的最大改變是,汽車不再隻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而是一個懂你的生活夥伴。
有了智能雲和人工智能,汽車甚至可以分析車主或者乘客的聲音、生物識别的特征,甚至把所有的服務場景全部連接起來,用戶隻需要提出需求,汽車就可以在後端就完成所有事情,然後滿足用戶需求。
騰訊雲作為一個連接器,依托騰訊系開放的技術生态和AI能力,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把人與車之間的信息打通,實現人、信息、場景、智能設備的自然連接與交互。
智能雲服務的未來是什麼?
事實上,如果從整個社會的發展來看,智能雲+汽車隻不過是未來出行的一個縮影,蔚來和騰訊雲謀求的是背後龐大的智慧交通。因為在不久的将來,“雲端”助力的自動駕駛汽車,對城市形态和社會生活方式産生巨大變化。
埃森哲和汽車行業咨詢公司SBD預測,到2020年,全球配備聯網技術的新車銷量會累計達到2.12 億台,普及率将接近60%,可見智慧交通市場潛力的巨大。
于是,我們看到在剛過去的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車聯正式推出“AI in Car”系統。簡單來說,實際上就是把騰訊的一些諸如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平台等AI能力,通過騰訊雲開放輸出給合作夥伴,和車企聯手打造智慧車生活。
如今,騰訊“AI in Car”系統,已經攜手廣汽開始了落地的應用,這使得廣汽智聯電動概念車,也是首款搭載騰訊車聯AI in Car系統的概念車。
本着騰訊開放的理念,除了蔚來、廣汽之外,包括順豐、摩拜、滴滴都已經接入騰訊雲,如今騰訊雲已是全球最大的智慧交通支持平台。
可以看出,“雲”對于行業更大的價值,還在于可以形成一個生态産業鍊。
在可以預測的未來,接入雲端的智能汽車具備了越來越強的擴展能力,道路擁堵、人的工作效率都有望得到改善,城市級别的交通管理雲還能夠對人們的出行進行智能化調節,作為一個路上的貼身助手時刻提醒着車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雲帶來的變革早已不再局限于汽車行業,包括傳統制造業、金融、甚至政務領域都在積極擁抱雲計算,“上雲”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一種正确方向。
一句話總結就是:沒坐上無人車還可以等,沒上雲就真的Out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