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法認為:我國的第一副春聯,出自後蜀孟昶之手
中國人過春節,無論人在何方,都會要貼春聯。春聯,又叫“春貼”、“門對”,也有人泛稱其為“對聯”,是中國人用以辭舊迎新,抒發對新年美好企盼的重要載體,有極鮮明的浪漫主義傾向。
春聯是對聯中的節慶聯,因此,春聯既有對聯的文學性,又具備增加喜慶氣氛的民俗性。所以,春聯的撰寫,在符合對聯:“字數相等、結構相同、詞性相當、聲律相對”要求的同時;作為辭舊迎春使者的新年宣言,它還須強調内容的吉祥喜慶、生機勃發。譬如:一則傳統春聯“春滿人間百花吐豔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又因春聯是用來新年祝福祈願,從事某些行業的人家,也會在内容中體現自身職業特質,譬如:“日子紅火騰騰起 财運亨通步步高”,通常是經商之戶使用;而“精耕細作豐收歲 勤儉持家有餘年”就适合于耕讀之家了。
也有說法認為:我國的第一副春聯,出自後蜀孟昶之手。孟昶,字保元,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的末代皇帝。他在位期間,整頓吏治、勸農興教,後蜀經濟發展良好,但又生性奢侈,好大喜功。宋乾德二年除夕夜,孟昶在宮中大宴群臣,雖然身邊有妃嫔、臣子團團簇擁,他還覺得不夠熱鬧,就令學士幸寅遜在桃符上題聯語以志喜,準備挂在自己寝宮的門口。
然而,幸寅遜思來寫去,孟昶總覺得不滿意,由是,索性自己提筆揮毫,于桃符上書寫了“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兩句。孟昶的題詞,改變了傳統中桃符的辟邪驅穢的内容與性質,轉而成為抒發對新年的願語。根據《蜀梼杌》記載,這件事發生在“蜀未歸宋前一年歲”,也就是說,孟昶最終并沒有實現自己“納餘慶”、“号長春”的願景;但是,即便再來一次,他在桃符上所寫的聯語,想來,也必然是喜慶吉利,而不會是沮喪絕望。
通觀我們所見的春聯,如:“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歡聲”、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春滿人間歡歌陣陣 福臨門第喜氣洋洋”句式字數不同,使用者生活狀态各異,但内容的傾向性驚人的一緻:皆表達着對美好的向往,而且放眼高遠、态度堅定,洋溢着濃郁的浪漫主義精神。
“春聯”的正式命名,也源于一個皇帝。清代學者陳雲瞻《簪雲樓雜記》中記載:“春聯之設,自明洪武時,除夕,傳旨公卿、士庶之家,門上悉加春聯一對,帝微行出觀,以為笑樂”。
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定都金陵後,為慶賀開國,就在除夕傳旨,要求公卿士庶門上都須張貼春聯,自己則在大年初一清早微服出行,賞聯觀景。“春聯”由此得名。同樣是《簪雲樓雜記》中記載說,當朱元璋走到一戶劁豬人家,得知他們因無人會寫而正在發愁,便命人取來紙墨,當場為屠戶題下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這一聯對得工整,亦符合室主人的職業特征,端的是妙趣橫生。
無論真實與否,讓至高無上的皇帝,在大年初一和最底層的劁豬匠,共話新年,顯然體現了人們對君臣得宜、政治清明的社會期許,在那個皇權至上的封建制度下,不能不說是十分浪漫的理想了。
由春聯喜慶吉祥的這個特質中,還衍生出一件趣事。傳說,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在某個年終歲尾之時,寫了一副春聯,讓家人貼在大門上,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聞名于世,這春聯是貼一副、就被偷揭掉一副,眼看已是除夕,左鄰右舍都貼上對聯,唯獨自己家門上空空如也,王家人急得團團轉,王羲之卻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聯:“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讓家人放心去貼上。
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可借着月色一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根本不能用,來偷揭的人隻好歎口氣,又趁着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親自出門将昨天的對聯又分别補上半截,大家一看,變成:“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圍觀衆人看了,齊聲喝彩。
且不說王羲之的時代有無這樣成熟的春聯樣式,單就除夕夜根本看不到月光而言,這個故事也是後人托名僞作的可能性大。但老百姓們并不在意,反而對此津津樂道,大概就是春聯精巧的文學形式,和借“福至”“禍離”等詞所表達的歡喜、期盼的心情,讓人們甯願樂呵呵地相信。
所以,無論現實中境遇如何,春節貼春聯中的浪漫主義必定是堅定不可動搖的了。
(本篇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