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喜歡悲劇結局,但似乎隻有悲劇的結局才能讓故事變得更深刻,所以金庸的大部分故事都算不上是大團圓結局,比如郭靖一家的結局就都不太好。
《倚天屠龍記》中提到過,郭靖家族的幾位成員幾乎都死在襄陽了:“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郭靖一家劇照)
郭襄的确是活了下來,甚至後來還創立了峨眉派,雖然她沒有收獲美好的愛情,但她也算得上是事業上的女強人了。
可如此強者,為何會中年早逝?她是被誰殺死的?
一、不該早逝的宗師
關于《神雕俠侶》這部作品,若你隻看了“十六年後”的劇情部分,那麼你難免會認為郭襄才是女主角,因為主線劇情基本都是圍繞她展開的,而且金庸在此時就已經開始鋪墊郭襄後續的人生。
比如她拜了金輪法王為師之後,法王有心傳授她種種精妙的武功,而此時二人之間有了這麼一段細思極恐的對話:“國師笑道:‘你既羨慕我的本領,隻須拜我為師,我便将這一身功夫,盡數傳你。’郭襄啐道:‘呸!我學了和尚的功夫有什麼用?我又不想做尼姑。’”
後來果不其然,郭襄還真就出家當了尼姑,而她的武功自然也是極高的。
事實上金輪法王傳給郭襄的各種西域絕學都隻能算是錦上添花的存在,她在闖少林的時候就已經展現過十招絕技,諸如打狗棒法、一陽指、落英劍法、空明拳等絕技都被她學了去,即便隻有皮毛,也至少證明了她的天賦不俗。
(覺遠劇照)
再加上覺遠臨終之時默誦了一部分《九陽真經》,也被一旁的郭襄偷聽了去,她的内力也因此得到巨大的提升,甚至可以說後來助她成長為一代宗師的絕技就是這九陽神功,她憑此功創出了峨眉九陽功,她的内力不說“震古爍今”,也至少是“當世頂尖”的水準了。
而“内力深厚”之人是極難死去的,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就已借天山童姥之口提到過這一設定,在他的武俠世界觀裡,内力深厚的人,若不散功,極難死去。
郭襄沒比張三豐大幾歲,為何後來張三豐年過百歲依舊是武林至尊,而同期出道的郭襄卻早已長眠地下?
莫非她是被人殺死的?
二、橫行一時的魔頭
嚴格來說,“後神雕時代”或者說“前倚天時代”有能力且有理由與郭襄交手的反派也就隻有兩人,其一是明教教主陽頂天,其二就是玄冥二老的師父百損道人。
不過其中那陽頂天可不是純粹的邪派,楊逍就曾評價過,陽教主是一心想要對抗大元朝廷,甚至為此做出過努力,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
他是這麼說的:“天下百姓苦難方深,人心思變,正是驅除鞑子、還我河山的良機。昔年陽教主在世,日夜以興複為念,隻是本教向來行事偏激,百年來和中原武林諸派怨仇相纏,難以攜手抗敵。”
如此看來,當年陽頂天去挑戰少林三渡或許并非是主動生事,而是為了去拉攏少林派,想要聯合他們一起抗元,奈何少林派那幫自诩高僧之人格局太小,所以雙方才打了起來,這一點從三十年過去之後,渡厄依舊記恨陽頂天也能看出來,那三人不配“高僧”之名。
(玄冥二老劇照)
所以陽頂天自然是沒理由主動去擊殺郭襄了,最多也就是切磋切磋而已。
如此看來,殺死郭襄的人就隻能是百損道人了,可那道人真的有這般能力嗎?
玄冥二老的确是憑借玄冥神掌在武林中橫着走,除了張三豐與後來武功大成的張無忌,幾乎沒人能壓制他們二人,他們的師父百損道人實力怕是在他們之上,張三豐提及那道人的時候也的确是顯得十分驚訝,言語言似乎還透露着幾分“畏懼”。
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我隻道三十年前百損道人一死,這陰毒無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傳,豈知世上居然還有人會這門功夫。”
至少張三豐本人對中了玄冥神掌的徒孫是無力回天,百歲的他尚且如此,三十年前,武功尚未大成的他忌憚那妖道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正如前文所說,郭襄與張三豐雖是同期出道,但郭襄的武功基底及習武的條件都勝過張三豐,數十年前的她,或許要比張三豐更強,百損道人真有殺死她的實力嗎?
在筆者看來,應該是沒有的。
三、張真人的看法
當張無忌身中玄冥神掌之毒後,張三豐就有心向峨眉、少林兩派求賜九陽神功,他美其名曰是要“補全”武當九陽功的不足之處,其實真實的情況或許是少林、峨眉兩派的九陽神功比武當九陽功更強。
(張無忌、張三豐劇照)
關于三派的九陽神功,書中有這麼一番評價:“當年傳得《九陽真經》的三位,悟性各有不同,根柢也大有差異。武功是無色大師最高;郭女俠是郭大俠和黃幫主之女,所學最博;恩師當時武功全無根基,但正因如此,所學反而最精純。是以少林、峨嵋、武當三派,一個得其‘高’,一個得其‘博’,一個得其‘純’。”
武當九陽功對應的是“純”,很明顯,論高度和論全面性,是不及少林九陽功與峨眉九陽功了,這也是為何張三豐會願意放下宗師的姿态去求另外兩派賜他各自的神功。
換言之,當年擁有峨眉九陽功的郭襄絕對不可能會被百損道人的玄冥神掌所傷,哪怕會受傷,也萬萬不至于會被掌斃的程度。
顯然,郭襄之死與百損道人無關,那她是怎麼死的?
(郭襄劇照)
正如前文提到的天山童姥的解釋,像郭襄這樣内力深厚的人,若無意外,絕不會輕易死去,她多半想到自己當年無力搭救父母,又始終找不到楊過,這才心灰意冷,可别說她出家了,早已看透一切,她為自己徒兒起的“風陵”之名,不就是她留戀俗世的證明嗎?如此看來,郭襄多半是主動散功而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