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為烏克蘭提供了莫大的幫助,無論是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還是動辄上億美元的資金撥款。可以說,正是有了西方國家作為後盾而存在,烏克蘭才能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仍得以和俄羅斯相抗衡。
這也為烏克蘭帶來了一個嚴重弊端——無法擁有絕對的自主權。本來在沖突爆發前烏克蘭就是作為依附于美國而存在的小國,在面對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發展規模都強于自己數倍的大國,烏克蘭的話語權天生就矮美國一截。
而當烏克蘭因為俄烏沖突進一步對美國産生依賴,迫切需要美國的援助時,烏克蘭的被動地位就更加明顯,具體表現為,當烏克蘭和美國在某些問題上産生分歧,大部分時候都會是烏克蘭先低頭。
美國國防部長 奧斯汀(左) 烏克蘭總統 澤連斯基(中) 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右)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烏克蘭有求于美國。一旦美國叫停對烏克蘭的援助,烏克蘭軍隊就會頃刻間陷入危險,這并非過度誇大,事實上,得罪一個美國,所面臨的的可能會是包括美國以及美國“朋友圈”在内的國家的撂挑子。
這一點,想必烏克蘭深有體會。縱觀此前烏克蘭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有關俄烏問題的決議草案,最終無一不是對烏克蘭有利的一方以高得票率勝出。而這顯然不是一個小小的烏克蘭所具備的号召力。
不可否認,這其中也有部分國家是對俄羅斯不滿,但更多的還是來美國盟友的助威,比如北約成員、歐盟成員國以及七國集團等等,幾乎都是美國的“朋友圈”,在行動上也和美國基本保持一緻。
聯合國大會
因此種種,烏克蘭對很多問題的決斷都受到美國的影響,這也讓烏克蘭一度被稱為美國的提線木偶,俄烏沖突也被稱之為美國的代理人戰争,意思就是,美國才是烏克蘭軍隊行兵打仗的幕後指揮。
但是這幾個月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控制卻肉眼可見的減弱。具體表現為烏克蘭公然和美國唱反調,置美國的立場于不顧。據俄新社消息,當地時間3月13日,俄羅斯别爾格羅德州受到導彈襲擊,造成1人受傷。實際上,這并非比爾格羅德州第一次受到導彈襲擊,上周也發生了同樣的事件。
目前,俄羅斯聯邦政府暫未對此做出正面回應。聯系當前局勢,最大的嫌疑對象無非就是烏克蘭。但美國有言在先,不支持也不鼓勵烏克蘭打擊俄羅斯本土,澤連斯基之後也重申了這一承諾,稱自己對俄羅斯本土不感興趣。
美國總統 拜登
但現在俄羅斯受襲是明擺着的事實。值得注意的是,澤連斯基做出這一承諾的背景是向美國請求遠程導彈的援助,可見,烏克蘭為了獲得武器援助而哄騙美國,若美國當時答應,隻會讓自己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面。
除此以外,澤連斯基還無視美國的撤軍建議,堅持在完全不占上風的情況下固守巴赫穆特,還稱自己是出于戰術考量。既如此,烏克蘭成功守住巴赫穆特了嗎?
從正處于巴赫穆特前線的俄羅斯“瓦格納”私營軍事集團創始人普裡戈津所透露的消息可以得知,經過烏克蘭軍隊的苦苦堅持,烏軍不僅丢了巴赫穆特東部,就連補給線也被俄羅斯完全切斷。
澤連斯基在烏克蘭前線視察
但澤連斯基政府似乎仍不打算采納美國建議,而是開口向美國等西方國家要求更多的彈藥支持。俄羅斯聯邦委員會憲法立法和國家建設委員會成員普什科夫将其稱之為美國作繭自縛。
他表示,在美國和烏克蘭的關系中,烏克蘭已經反客為主,從受美國資助的對象變成試圖反客為主,将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拜登政府的仆從。而這些正是拜登政府為此前不理智的援烏行為所付出的代價。
對烏援助
簡單來說就是,拜登政府一直以來全力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導緻美俄關系急劇惡化。目前美國、烏克蘭、俄羅斯已經陷入三方對峙局面,就算美國已經意識到這一選擇所帶來的損失,也沒辦法輕易脫身。
前兩周,俄羅斯已經對美國攤牌,暫停履行兩國間僅存的軍控條約。得知這一消息後,美國第一時間試圖補救,邀俄羅斯代表前往美國進行核查活動,但一切為時已晚。想來美國也不想再經曆一次對大局失去掌控的經曆,希望美國能意識到問題,在不可挽回之前及時止步。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