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家聚歡,無論是到了哪朝哪代,都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年夜飯打磨着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脈,年複一年中,歸家的遊子、等待的雙親...
縷縷炊煙中是歡騰的場景,一頓年夜飯,焦灼着光和熱。
除夕緣起何處?
《詩經》中雲:有“跻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所描述的就是歲末的慶祝飲宴聚會。
早在秦漢之際遇,在歲首時便有年夜聚飲的習俗。在《史記》中便點出,秦漢時期的人們在這一天聚集在一起,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并且還會準備“飲食”,這裡聚餐的目的在于“發陽氣”。
但關于年夜飯,最早可追溯到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書,是中國迄今為止較早記載風土民情和地方習俗的著作。
根據《大中華文化知識寶庫》等史料,可知“除夕”一詞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的“逐除”,意為驅逐惡役。
而把“農曆一年中最後的一晚”取名為“除夕”,便是出自周處的《風土記》。
在《風土記》中,就有“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記述了當時除夕大年夜中的民間習俗。
其中年夜飯更是須以“酒食相邀”,使“長幼聚歡”。此外,在《風土記》中還記載了年夜飯後,當時的人們會燃燒爆竹,以“辟邪驅鬼”。
但“年夜飯”此名,據考證,是在清代顧祿的《清嘉錄》中,書中記載:“名曰‘年夜飯’,俗稱‘合家歡’”。
這裡的“年夜飯”發生在除夕夜,熱鬧之極體現在“家家舉宴”,這時不僅長幼鹹集,還會互相講吉利話。
不同朝代的年夜飯,折射出不同時期百姓的生活狀态和風土人情。
就比如周處所處的朝代——晉代,西晉時期的年夜飯,阖家歡樂,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開懷暢飲,還會互相贈送物品。等到祝頌完備,便是守歲以待天明。完整地叙述了人們在除夕之夜的“一整套流程”。
其中的“年夜飯”與“守歲禮”息息相關,年夜飯後,是合家圍爐團坐,或是小兒嬉戲,或是賀喜新年,無非皆是通宵達旦。
但這裡的“守歲”,從記載中,可能隻是蜀之風俗,即四川地方習俗。等到隋唐之後,才逐漸演變成全國性的“通行禮俗”。
晉亡之後,一個叫宗懔的南朝人,寫了一本《荊楚歲時記》。言:“歲暮,家家具肴蔌...相聚酣飲”。
書中描述的是,湖北、湖南兩地的百姓,在農曆新年這天,會相聚暢飲,而且這一天的年夜飯講求若是有剩餘,必須被“棄之街衢”,因為這是去故納新。
結合兩本書的記載,不難得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年夜飯也是區分等級的一個“标志”。
以民間的年夜飯為例,家家戶戶在這一天會備下“肴蔌”。所謂的“肴蔌”是指山肴野蔌,與宮廷貴人享用的“嘉醴式宴”,有着尊卑等級之分。
再說隋唐時期的年夜飯,因隋文帝楊堅,南北文化逐漸同化。在《紀聞》中,便記載了隋炀帝時期的宴會奢靡至極。
等到唐太宗時期效仿隋朝官俗,在農曆新年這一天,大擺宴席,唐宮内盛飾宮掖、明設燈燭。有一《守歲詩》便描寫了唐太宗與群臣是如何歡度終宴的,“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此時的年夜飯,因為分餐制,而極具特色。隋唐時期,年夜飯的規制和習俗已經有一定的規章流程。譬如,年夜飯一定要有這四樣,即為:五辛盤、膠牙饧、湯中牢丸、椒柏酒。
甚至還會有一些極具時代特色的小吃,當作守歲之餘的甜點。
而在記載兩宋時期的文獻中,宋代除夕夜舉辦宴食與唐大為不同。在《夢梁錄》中,凡是宮廷上下皆有賞賜。
其中内司遵從慣例準備果子盒,以官員等級陸續進呈,以便讓官員有“消夜”裹腹。這種“消夜果子盒”裡盛放的都是各種時果、蜜餞等。
夜禁時爆竹聲四起,大街小巷皆是如此,家家戶戶還會圍爐團坐,酌酒唱歌。
另外,還會吃一種名叫“馎饦”的手擀湯面。這裡的“馎饦”,又因為地域的不同,演變出了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的習俗。
在《酌中志》中,便言明了,正月初一五更起,飲柏椒酒、吃水點心。這裡的水點心,便是“角子”。甚至為了讨一個好彩頭,還會暗包銀錢一二于内。
杜甫的《杜位宅守歲》詩也雲:“守歲阿鹹家,椒盤已頌花”。這種合家歡的日,在宋代更是到了一種大小家人,通宵守歲的地步。
明清以來,年夜飯逐漸固定化,與現代相差無幾。除了一些地方習俗上,比之前更為繁文缛節,年夜飯和守歲禮在保留趣味性的同時,還增加了一些孝悌文化。
此時的習俗加大了家庭倫理的内涵,年夜飯後的守歲被當成了是為家中長輩祈壽。
在臘月三十日這一天,辭舊迎新之餘還要吃扁食,溫身祛寒。還會準備“百事大吉盒”,即把荔枝、龍眼、柿餅、熟棗等幹果裝在一起。
清代人的年夜飯更為繁瑣,所上的第一道菜必為“雜果盤”,其中以魚肉、瓜果組成,吃菜下筷時還得說着谶語。
因為此時的“茄”叫“落蘇”,所以吃茄蒂成為約定俗成的一種特色。吃了茄蒂,期許來年大吉大利,安康喜樂,所以“雜果盤”又名“安樂菜”,成為年夜飯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
年夜飯是“一元複始,萬象更新”的一個“标志點”,吃完年夜飯,等待新歲之始,此時爆竹在耳,家人叩賀,喜氣盈庭。
年夜飯也成為每個朝代的百姓心中合家歡的一種美好願望,在人力、畜力遍地的時代,空間上的距離成為一種“鴻溝”,家人在旁有時候也是一種奢望,而除夕相聚便成為一種寄托。
無論是對新年慶賀,還是家族傳統,年夜飯好似被刻進世人的骨髓裡。
參考文獻:
[1] 李傳軍. 漢唐風土記研究[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
[2] 丹青. 中國人的年夜飯[J]. 上海質量, 2016(1):3.
[3] 屈鵬飛. 古代兩湖與北京的端午節--《荊楚歲時記》,《帝京歲時紀勝》與《燕京歲時記》的比較[C]// 2012年第八屆海峽兩岸端午文化論壇論文集. 2012.
[4] 陳璧耀. 古人是怎樣"迎新"的[J]. 秘書工作, 2022(1):1.
上一篇
塑封膜的規格和種類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