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建設正當時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于公布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名單的公告》,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态保護區、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護區、大理文化生态保護區、陝北文化生态保護區(陝西省榆林市)、晉中文化生态保護區(山西省晉中市)通過驗收,被正式确定為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本文選取其中3個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報道其近年來堅持既保護非遺,也保護孕育發展非遺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實現“遺産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衆受益”目标的獨特實踐、顯著成效和典型經驗。

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态保護區:

保護傳承與繁榮發展并舉

中國文化報記者 劉源隆

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建設正當時

▲ 在貴州省丹寨縣甯航蠟染工坊,苗族畫娘在繪制蠟畫。 黔東南州丹寨縣非遺中心供圖

2012年12月,原文化部批準黔東南州為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實驗區,納入全國文化生态保護實驗區體系。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近日,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态保護實驗區成功通過驗收,成為目前貴州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

丹寨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韋士勇表示:“我們的文化厚度得到肯定,文化形象得到确立,文化保護得到加強,文化氛圍得到升華,文化發展得到激勵,文旅産業得到推動。”

整體性保護,深入挖掘記錄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遺資源豐富,現有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1項(侗族大歌)3處(黎平、從江、榕江),國家級非遺56項78處,數量位居全國同級地州市首位,省級非遺218項307處,居全省第一,州級非遺329項417處,縣(市)級非遺1590項。

近年來,黔東南州立足“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力度,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制度、項目、檔案“三大體系”完善方面取得成績。當地先後出台《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工作的實施意見》等10多項政策性文件,并先後頒布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等10餘部地方性法規,為非遺及其依存的人文生态環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時,為不斷推動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資源庫建設,在建立州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基礎上,黔東南州建立健全國家、省、州、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初步建立了黔東南非遺圖、文、音、像“四位一體”數字化資源保護系統。

如今,黔東南州已完成侗族大歌、苗族古歌、侗族服飾等34個項目及15位國家級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記錄成果圖片2.3萬張、視頻1.1萬條、音頻500小時,累計容量超過10TB。據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正在開展40名省級、州級瀕危項目傳承人以及苗族刺繡、侗族傳統紋樣的搶救性記錄工作。

釋放高價值,服務國家戰略

在有效挖掘整理記錄後,如何合理利用好這些珍貴資源,做好“非遺+”融合發展大文章,讓保護區非物質文化遺産最大化釋放出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一直是保護區長期探索和努力建設的目标。

在施秉縣,貴州榜香郁苗繡服飾開發有限公司先後在施秉縣小河村、冰洞村、六合村、黃古村、平扒村、金鐘村6個苗族村寨建立了以原非遺扶貧就業車間為載體的苗繡産業就業基地,引領和帶動2300名留守婦女以及農民工婦女就業,人均年收入1.2萬元。

在享有“中國竹編文化藝術之鄉”美譽的三穗縣,為做大做強竹編産業,通過“公司+電商(超市)+基地(工廠)+農戶”的方式,組合竹編産業鍊,建成黔森源竹編工藝廠等龍頭企業,所生産的特色竹編制品遠銷我國長三角、大灣區及日本等國内外市場。

在丹寨縣,甯航蠟染有限公司通過開設非遺傳承人群培訓班、非遺扶貧工坊等方式,先後帶動丹寨縣周邊四縣(榕江縣、黃平縣、雷山縣、三都縣)的苗族婦女200餘人創業就業、脫貧緻富,疫情發生前實現年銷售額800萬元左右。

近年來,黔東南州積極推動非遺融入鄉村振興,全面推動産業、人才、文化、生态共同發展,讓非遺在鄉村振興這一國家戰略中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非遺+旅遊”,促進融合發展

“非遺+旅遊”是黔東南州促進民族文化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近年來,保護區依托非遺傳承基地、傳習中心(所)、非遺工坊、特色街區等場所空間,不斷加強非遺研學遊、體驗遊,推出“苗疆非遺研學主題體驗走廊”“百裡侗寨非遺主題體驗走廊”等精品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打造了丹寨縣萬達小鎮、雷山麻料銀匠村、台江紅陽苗寨、從江岜沙苗寨、黎平肇興侗寨等非遺主題研學體驗點。

據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體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春節,黔東南州通過民俗活動、非遺展演等共接待遊客258.9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2.98億元。

在丹寨縣石橋村至今還保存着最完好的古代皮紙制作技藝。2019年,這裡設立了丹寨縣黔山古法造紙非遺工坊,在傳承造紙術的同時,開發手工紙産品,并不斷開展非遺研學活動,2005年至2022年接待遊客80萬人次以上;坐落于丹寨縣東湖畔的丹寨萬達小鎮是國家4A級景區,被譽為黔東南州的“非遺夢工廠”。依托丹寨非遺項目,小鎮以文塑旅,周周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典、丹寨非遺周、萬人長桌宴以及丹寨杜鵑花節等。

“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的創建,标志着保護區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體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保護區将始終圍繞“遺産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衆受益”的建設目标,持續深化非物質文化遺産整體性保護,大力推進民族文化活态傳承,精心打造非遺文創品牌,推動“非遺+”深度融合發展,不斷促進黔東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大理文化生态保護區:

強基礎 補短闆 揚優勢 開新局

肖依群 楊國勤

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建設正當時

▲ 大理石寶山歌會 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供圖

雲南大理文化生态保護區保護範圍涵蓋大理所轄行政區域,總面積2.95萬平方公裡,保護對象為體現大理民族文化多樣性、獨特性的各類非遺名錄項目、非遺傳承人以及與非遺傳承密切相關的曆史傳統文化及自然景觀文化等。

10餘年發展成果豐碩

據了解,2011年1月,大理被公布列為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實驗區。10多年來,大理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圍繞“遺産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衆受益”的建設目标,秉承“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保護理念,積極探索民族傳統文化整體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途徑,呈現非遺活态傳承、整體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局面。

2月5日,為慶祝大理文化生态保護區成為雲南首個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非遺大理行,歡樂過大年”非遺集市活動在大理喜州古鎮舉行。集市上,26項非遺代表性項目亮相;百位非遺大師、民間藝人演繹非遺技藝;走進集市,白族紮染、劍川木雕、鶴慶銀器鍛制技藝、白族三道茶、白族布紮、甲馬、羊毛氈制作技藝、銀器、皮雕、紫陶、泥塑等項目彙聚一堂,各式各樣的非遺展品讓人眼花缭亂,非遺匠人全方位展示非遺工藝,引導市民多維度感受非遺之美,讓非遺走進大衆的視野和生活。這也是大理非遺保護豐碩成果的一次展示。

目前,大理有四級非遺項目723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8項,位列雲南省第一;有四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344人,其中國家級12人,數量位居雲南省前列。建成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劍川木雕、白族紮染國家級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非遺館、綜合傳習中心、傳習所(點)、非遺工坊(傳承作坊)、“非遺+旅遊”示範點、非遺進校園示範學校等非遺保護利用設施265個。

走出自己的特色傳承之路

大理白族自治州非遺保護中心主任趙向軍介紹,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實驗區建設是大理實現“文化鑄州”戰略的重要抓手之一。圍繞鄉村振興、文旅融合、振興傳統工藝等戰略,大理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傳承之路。

大理建成37個非遺工坊,鶴慶銀器帶動9000餘人從事銀器加工銷售,2020年産值約31億元,網絡平台年銷售額超1億元,鶴慶新華村被評為“中國淘寶村”。劍川木雕産業2020年實現産值約5.6億元,帶動2.3萬餘人就業。白族紮染2020年産值約7000萬元,帶動5000多人就業,形成“家家可見,人人都會”的傳承氛圍。“鶴慶銀匠”“劍川木匠”雙雙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品牌。

大理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結合“一帶三道十八廊”“漫步蒼洱”“中國最佳愛情表白地”“有一種生活叫大理”等文旅品牌的打造,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推出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建成10個非遺旅遊示範點。大理三月街民族節等特色節慶文化活動推陳出新,白族三道茶、彜族跳菜等特色非遺項目有機融入旅遊項目。衆多非遺項目提升了旅遊項目的文化内涵,衆多傳承體驗設施成為非遺體驗遊、非遺研學遊的網紅打卡地。大理雙廊和鶴慶新華銀器旅遊小鎮、雲龍諾鄧村、大理喜州、巍山南街非遺旅遊街區、彌渡文盛街旅遊村寨等項目入選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選名錄”。

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開展了對話會、傳承培訓、講座、論壇等系列活動,長期與中央美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等高校合作,在技術改良、文創設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培育了“李小白”手工銀壺、“璞真”紮染、大理“瓦貓”等知名非遺品牌。各縣(市)“非遺+傳習所+合作社”“傳承人+公司+農戶”等新模式逐漸形成,引導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

未來全面提升保護區建設水平

保護區建設以來,大理已較好地完成了總體規劃第一階段任務。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有效傳承保護,自然生态和人文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民衆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顯著增強,積累了保護區建設的“大理經驗”。

一是多方聯動健全保護機制,重點項目保護作示範。保護區建設納入大理“十三五”“十四五”發展規劃,融入“生态立州”“文化鑄州”發展戰略,實施有計劃、動态性的整體保護。大理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落實州、縣(市)黨委、政府和各級各部門責任清單,并将其納入年度目标考核管理指标。

二是多樣化建設非遺保護利用設施,充分發揮“傳承、傳播、共享”功能。大理每年舉辦非遺專題展覽、展演活動50多場次,融合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展演活動達1000多場次。

三是深入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拓展非遺保護與傳承的社會基礎。大理建成13個非遺進校園示範學校,每年由非遺保護部門組織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達40多場次。非遺進敬老院、企業、度假區、非遺市集、非遺美食節等特色鮮明的活動每年多達200多場次。

四是推進非遺保護與傳統村落保護有機結合,聚力整體保護工作。大理對傳統村落,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以及非遺核心活動區域等特殊文化空間實施重點保護;對與非遺關系密切的文物保護單位、名勝古迹以及自然景觀等重點區域進行認定、建檔和挂牌,并定期評估。

“十四五”期間,大理将認真總結經驗,強基礎、補短闆、揚優勢、開新局,着力提升保護區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水平。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護區:

讓客家文化釋放新活力

中國文化報駐廣東記者 譚志紅

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建設正當時

▲ 客家山歌劇《合家福》 梅縣區山歌劇團供圖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護區成為廣東省首個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這将進一步釋放梅州客家文化的新活力,對于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推動梅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整體性保護和客家文化的活态傳承,促進梅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均有重要意義。

探索實驗區建設的“梅州路徑”

國家級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護實驗區于2010年5月獲批設立,覆蓋梅州市8個縣(市、區),面積1.58萬平方公裡,其中,梅江區、梅縣區、興甯市和大埔縣為重點區域,其他為一般區域,總體規劃于2017年5月獲批實施。

多年來,梅州市各級政府按照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的建設标準和要求,圍繞“遺産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衆受益”的建設目标,通過建立和完善管理機構,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構建文化生态保護傳承體系,推動客家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梅州市先後出台了《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梅州市紅色資源保護條例》等法規制度,創新機制體制,形成市管委會、大埔縣示範區管委會、其他縣(市、區)管理中心的“總分館”模式,培育“梅州模式”。同時,将建設經費納入市、縣兩級公共财政經常性支出預算。2018年至2021年,市級财政安排經費1488萬元,積極争取中央财政2725萬元、省級财政2140萬元,并撬動社會資金68.6億元,形成上級資金支持、本級财政投入和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

梅州市廣聚社會力量,鼓勵僑胞和社會賢達積極參與文化生态保護區建設,争取社會資金參與客家民居修繕、非遺街區建設、文物和傳統村落保護等,探索“梅州路徑”。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形成人人自覺保護的濃厚氛圍。在2022年度梅州市新增的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有19個項目保護單位為民營企業或行業協會,這表明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護區建設氛圍日漸濃厚,人民群衆對非遺的保護意識更強、民衆參與度更高。

當前,梅州正全力建設成為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客家文化生态保護也将融入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中,持續深化保護區整體性保護。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灼明表示,接下來,梅州将以國家級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護區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非遺傳承人和客家山歌名家培養工程,加快梅州圍龍屋、漢劇申遺步伐;推進獅雄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重點申報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開發“非遺+民宿”“非遺+研學”等業态,推出一批體驗性強的非遺旅遊線路;推進“左聯”文化名人故居、華南教育曆史研學基地活化利用。

形成非遺保護利用的“梅州現象”

目前,梅州市擁有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420項、代表性傳承人473人;擁有客家圍龍屋4367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44處、中國傳統村落78個、革命舊(遺)址509處。自設立保護區以來,梅州不斷提升非遺傳承能力,推動非遺項目數量增長了5.5倍。

10多年來,梅州不斷完善客家文化生态保護區建設,實現了制度機制從無到有、設施場館從少到多的突破。以文化傳承平台建設為例,梅州市先後升級改造了中國客家博物館、廣東漢劇院、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劍英圖書館,建成18個農耕文化博物館,設立全國客家菜首個國家級技能大師、中國戲曲名家、廣東漢劇名師、客家山歌劇名師等傳習工作室。

近年來,為激發文化活力,梅州市聚焦客家非遺題材,實施文藝精品工程,創演《白鹭村》《春鬧》《林風眠》等一批具有嶺南氣派、客家風格、梅州特色的精品力作,被譽為“梅州現象”。梅州市戲劇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說,這些作品都是用傳統藝術講述本土故事,充滿了濃濃的客家味。

2月24日,“學唱客家山歌 學提梅縣木偶”非遺研學活動在梅縣區文化中心禮堂舉行,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梅縣區木偶傳習所的演員分别展示了傳統客家山歌、木偶劇《童趣》。“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更多學校、孩子了解客家山歌和梅縣提線木偶,讓孩子們走進劇場。”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負責人賴瑜明說。近年來,梅州市充分發揮非遺資源優勢,精心打造“客都文化公益講堂”“周五有戲、相約周六”等惠民品牌。2022年,梅州市開展非遺“五進”活動300多場次,受衆120多萬人次。結合“雙減”政策,梅州市将非遺融入中小學課後服務課程,2022年,有36所中小學開設廣東漢劇、客家山歌、采茶戲等特色課程。

梅州市大埔縣橋溪村升級改造成“橋溪古韻”景區,并入雁南飛茶田景區後,村内16座古民居成為旅遊景點,村民成為傳播古村文化的使者,每年可按門票收入的10%分紅。在梅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通過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非遺特色小鎮,推進“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發展生态旅遊産業、養生養老産業,不少村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入。豐順縣大寶山景區以國家級非遺項目埔寨火龍為主題,融入民俗故事,自2020年營業至今,接待遊客近35萬人次,景區員工80%來自當地,有效解決了村民就業問題。1月14日,梅州舉辦文旅推介大會,推出了5條“春到梅州”精品旅遊線路,集合了梅州特色精品的文化旅遊資源、A級景區(景點)和各類體驗項目,滿足遊客不同的需求。梅州還推出了10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走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2023年3月4日《中國文化報》

第6版刊發特别報道

《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建設正當時》

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建設正當時

責編:陳曉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