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娛樂 > 正文

以真實之筆樸實之語書寫英雄(文藝創作談)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嶄新藍圖,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在文化界引起熱烈反響。從今日起,“文藝創作談”欄目将推出一系列文章,邀請文化界人士結合二十大精神分享經驗,暢談設想,展現文化文藝工作者邁向新時代新征程的信心與力量。

——編 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電視劇是反映社會生活的藝術形式,通過故事、情節和人物去感動人,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傳遞思想和價值。去年,我和毛衛甯、沈嚴、林楠、楊文軍、康洪雷、閻建鋼、楊陽7位導演拍攝的電視劇《功勳》播出後,獲得廣大觀衆的喜愛和好評,很多人被劇中人物所感動,受到了激勵和鼓舞。

《功勳》講述的是第一批獲得共和國勳章的8位功勳人物的故事。用電視劇的形式表現英模人物,在創作上難度很大,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新的嘗試,極富挑戰性。

8位功勳人物中有些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有些還比較陌生。為了講好故事,塑造好人物,在劇本創作伊始,我們就強調一定要有“下生活”這個環節,必須紮根生活、深入生活,做調查研究,這樣劇本才能更生動。這部劇中,幾乎每個單元的主創都曾拜訪功勳人物本人。我們深入功勳人物的家庭、工作場景采訪調研,拿到一手資料。他們的事迹感動着我們,升華了我們的思想,成為創作的源頭活水。

例如,2019年,毛衛甯導演前往廣西,見到了91歲高齡的李延年。老英雄對犧牲的戰友們的懷念,讓毛衛甯記憶深刻。這也讓毛衛甯和編劇劉戈建堅定了《能文能武李延年》不能僅僅寫李延年在戰場上的功績,還要寫李延年和他的戰友們的深厚情感。因此劇中最終呈現了懦弱卻有情有義的“逃兵”小安東、看似貪生怕死卻在關鍵時刻隻身進入敵軍坦克的羅厚财、誤踩地雷而英勇犧牲的李源……這些都是李延年惦念的戰友們的形象。

因為真實,落筆之處就會動情。有别于其他現實主義劇目的創作,《功勳》表現人物的方式大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戲劇張力”,編劇更多是将“真實挖掘”做到極緻。今天,人們對英雄的認知比以前更寬泛,比如,英雄不僅是重大革命曆史事件中的人物,也可以是默默耕耘的凡人,但他們在時代和人民需要之時,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英雄、功勳、楷模絕非“不食人間煙火”,他們有着生而為人的普遍情感,也有着能成就功勳事業的特質,比如堅韌不拔的精神、迎難而上的勇氣,這是人類共同向往的崇高品質。所以,我們不追求英模的“高大上”“偉光正”,而是把他們當作真正的“人”來寫、來拍,找到他們最寶貴、最閃光的地方,濃墨重彩地去寫他們成為功勳人物的過程,寫他們的人生,寫他們的精神、境界和努力。

在授勳的時候,曾有三個詞評價功勳人物們:忠誠、樸實、執着。這也是劇中人的靈魂。我們有意識地細緻描摹英雄人物的平凡之處、普通人的崇高人格,讓觀衆喜歡看,願意投入情感。同時,集中筆墨寫功勳人物的“高光時刻”,讓觀衆讀懂功勳人物的卓越所在,讀懂英雄人物的時代價值。我們不追求為每個功勳人物寫一部長篇傳記,而是截取他們人生最華彩的一部分,做到主題突出、結構精緻、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緊湊。每個功勳人物的故事以6集為限,既給每個故事留有足夠的創作空間,又相對獨立;既追求分組故事風格各異,又實現整體的統一融合。

現實主義是《功勳》的總體基調。概括地講,第一是真實,用畫面和故事準确還原那個年代的真實生活;第二是樸實,用樸實的情感、樸實的藝術語言表現樸實的功勳人物;第三是平視,用平視的眼光去發現功勳人物平凡中的不平凡,表現他們不平凡中的平凡。每一位功勳人物的事迹和貢獻,必然與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脫離時代塑造人物,觀衆會感覺不真實、有隔閡。真實還原,涉及制作上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包括服裝、道具、美術、置景都要力求逼真,比如導彈都是按照1∶1的模型做出來的,細節非常準确。我們甚至要求各單元的小角色、群衆演員不能重複出現。細節真實可以帶來情節的真實、情感的真實。人物是真實的,故事也是真實的,但細節不真實,觀衆就不會相信。細節刻畫,考驗的是創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對靈感的捕捉和把控,尤見藝術功力。

在英模題材電視劇創作上,《功勳》是一次成功的嘗試。無論是在創作中還是在拍攝中,我們始終約定:把功勳人物還原成普通人來拍,忠于他們生而為人的情感,也忠于時代真實的邏輯。我們希望通過這部劇傳遞出功勳人物的精神力量,激勵更多年輕人以才智報國,把英雄們的偉大精神不斷傳承下去。

(作者系導演、編劇、出品人)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