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鞭炮
撰稿:成宇
清·謝文翹 《教門新年詞》曰:“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升平。”新年将近,煙花爆竹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相傳,上古時期每逢除夕,人們便點燃竹子以爆裂的聲響驅趕怪獸——“年”。因竹子燃燒能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故稱之為“爆竹”,這大概是最早的鞭炮。民間還流傳着燃放爆竹是為了驅趕獨腳山鬼的傳說,漢·東方朔所著《神異經》有相關記載:“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餘,一足,袒身,捕蝦蟹。性不畏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盜人鹽以食蝦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嘗以竹著火中,爆烞而出,臊皆驚憚。犯之,令人寒熱。”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記載。唐代,“爆竹”又稱“爆竿”,詩人來鹄的《早春》詩中寫道:“新曆才将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後來煉丹家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發明了火藥;于是有人把火藥放進竹筒,這是“爆竹”的一次質的突變;到了北宋已經出現了用卷紙裹着火藥的燃放物,還有單響和雙響的區别,由此“爆竹”改名“炮仗”,後又改為“鞭炮”。
春節放鞭炮,作為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曆史悠久。南朝梁·宗懔所著《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裡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争輝,玉珂競響。肩輿簇簇,車馬辚辚。百官趨朝,賀元旦(春節)也。聞爆竹聲如激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無停。”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也有相關記載:“每屆初一,于子初後焚香接神,燃爆竹以緻敬,連宵達巷,絡繹不休。”清·張焘《津門雜記》中記載:“上元日曰燈節,通衢張燈結彩,燃放花炬,遍地歌舞。”這些著述記錄了先民從除夕到元宵佳節燃放煙花爆竹的盛況。在民間,不僅春節要燃放爆竹,婚喪嫁娶也要放鞭炮。或為了驅除邪祟,保佑逝者早登仙界;或為了增添喜慶的氣氛,祝願新人生活紅紅火火;無不表達了人們的美好期盼。
鞭炮,不僅為世俗百姓所喜愛,文人雅士對鞭炮也情有獨鐘。唐·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詩曰“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王安石《元日》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宋·朱淑真《元夜》詩曰:“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
春節的鞭炮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千百年民俗的傳承。随着環保禁放鞭炮,昔日春節的熱鬧已成為人們的記憶,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對于春節的鞭炮隻有“禁”或“放”兩種途徑嗎?“限”是否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更好的選擇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