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8
原創:謝榭 綠色潮生活
若要選出一個“水果之王”,最有資格的大約是蘋果,這不僅是因為它四季占據水果銷售榜的前列,更在于它的古老、多樣與複雜-----6000多萬年前,蘋果的先祖就已生長于地球之上,那時某些地方還有恐龍在活動;如今蘋果的品種已超過7000種,令其他水果望塵莫及;蘋果大約擁有5.7萬個基因,而人類還不到2萬個……
這種古老、多樣、複雜的水果,在西方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它是《聖經》中亞當、夏娃偷食的禁果,希臘神話與北歐神話中的寶物,中世紀國王們權力的象征,還是當代一家影響力巨大的高科技公司的标志,等等。
問題來了-----為什麼很少看到蘋果的身影出沒于數千年的中華曆史長河中?有孔融讓梨,怎麼沒有孔融讓蘋果?
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蘋果并非很晚才傳入中國。事實上,中國是蘋果的起源地之一。
人類在五六千年前的上古時代開始馴化野生蘋果,地點之一即是我國的新疆地區。此後,這種被初步馴化的野生蘋果随着人類遷徙的步伐向四面八方擴散,同時持續不斷地被馴化、改良。
2600餘年前,春秋五霸之一的秦國國君秦穆公向西拓地千裡,控制了河西走廊等地,中原與西域的物質文化交流随之頻繁起來,原産于新疆的野生蘋果開始大量輸入,并在關中平原等地進行了最初的栽培嘗試。
隻是此時它還不叫蘋果,而是有一個奇怪的名字“柰”(nài)。
按照目前考古學方面的證據,其最早出現于戰國晚期,也就是2200餘年前的一批秦國竹簡中,而這批竹簡記載的内容主要與《易經》相關。另外,在一些秦漢時期的古墓中,也發現了“柰”的存在,比如著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中便有寫了“柰”的帛書,而這個帛書所載的内容也與《易經》相關。
此外,在戰國到秦漢時期的一些古墓中,多有蘋果核殘存物被發現,且伴有闆栗、櫻桃等,而闆栗、櫻桃是那個時代的高端陪葬果品。這意味着,從新疆來的蘋果,在西漢以前的中原曆史上很可能主要是用于祭祀,而非食用。
其中就包括蘋果。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明确提到此間栽種了不少“柰”樹,且是與枇杷、橘子等在一起,顯然是用來吃的,而非用來祭天拜地的。在400餘年後的魏晉時期,一些文獻則記載,漢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好幾種“柰”樹:開紅花的、開綠花的、開紫花的、開白花的……那應該是漢武帝麾下的農藝師們對“柰”進行馴化、改良的成果。
此外,這些魏晉時期的文獻記載還稱,在西北地區,“柰”樹早已大量種植,但食用果實的方式很奇怪,不是成熟之後摘下來趁着新鮮吃,而是晾幹制成果脯,如同棗子、闆栗一樣,儲藏起來慢慢吃。
再晚一些,到東晉、南北朝時期,又有一種名為“林檎”的新品種蘋果出現,其特征有二:第一,顔色豔麗,煞是好看;第二,香味濃郁,聞之醉人。這種好看又好聞的水果,與梅、蘭、竹、菊等一道,成了一些文人的喜好之物,王羲之就曾自種“林檎”樹,後來北宋的蘇轼也有這方面的愛好。
唐宋時期,蘋果品種進一步增加,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一種“頻婆果”,其最早出現于一些隋唐的佛經中,如《華嚴經》中有“唇口丹潔,如頻婆果”之說,《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有“世尊唇色光潤丹晖,如頻婆果上下相稱”之說,等等。
這些佛經多來自古代印度,那麼是否可以就此推斷,這種“頻婆果”也來自印度呢?
可能性很低。因為印度并非蘋果的起源地,直到近代西方殖民者侵入之後,才開始種植蘋果,在那之前千餘年的唐宋時期,即便當時的印度有蘋果,也不會多到可以成為出現在佛經中的比喻用語。
“頻婆果”就是如此。
除了“頻婆果”之外,唐宋時期還有諸如“文林果”“聯珠果”等蘋果新品種,分布範圍集中于西北地區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幾乎沒有。算一算,即便從漢武帝離世時算起,及至北宋開國,蘋果傳入也已超過1000年,為何擴散得如此緩慢,而品種又如此之多?此外,在各種各樣的記載中,都對其味香色豔有描述,但對其口感贊語不多,甚至有的記載中稱其“松軟難吃”。
莫非這就是開頭那個問題的答案?
元朝的一部食療著作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此書名為《飲食須知》,為傳說中曆經南宋、元朝、明朝三代的賈銘所寫,書中列舉了360種食物,其中就包括“頻婆果”。
書中說,“柰”這一類水果大多不好吃,口感很差,且對人的身體略有傷害,病患者最好别吃。但其中的“蘋果”稍微好點兒,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頻婆果”。這是古代文獻記載中第一次出現“蘋果”二字—現在“蘋果”的“蘋”,是将“蘋”字簡化而來的,“蘋果”實際上也就是“蘋果”。
明朝有一才子名為王象晉,他寫了一部農學巨著《二如亭群芳譜》,在其中專列“蘋果”一卷,對當時主要種植的蘋果進行了分類,并進一步“坐實”了其難吃—“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用,唯八九分熟者最美。”
後世因此稱中國古代的蘋果為綿蘋果。
綿蘋果在明清時期的種植範圍有比較大的擴展,從西北地區、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西南、遼東、嶺南等,都有記錄。其品種也非常豐富,其中不乏一些改良程度相當高的佳品,比如新疆便出現了一種“色青紅如冰凍琉璃”的“冰蘋果”。
雖已廣泛種植,品種也比較多樣,但綿蘋果不好吃的性質依舊未得到根本改變,這就導緻其一旦遇到強有力的競争對手,便會被迅速淘汰,消失于曆史之中。
這個對手在近代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槍炮一同到來。後世稱其為西洋蘋果,以區别于中國的綿蘋果。其實在數千年前,它們都是一家,或者說都是從新疆野蘋果衍生、發展出來的子孫。但就發展的質量而言,西洋蘋果顯然遠高于中國的綿蘋果。造成如此狀況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新疆的野生蘋果在向西擴散的過程中,遇到了另外幾種野生蘋果,通過雜交得以改善性狀、豐富品種。
1871年,西洋蘋果傳入中國。傳入者名為尼維斯,是一位美國傳教士。尼維斯在來中國之前,心中有一位偶像,名叫約翰·查普曼,他也熱衷于傳教,但其主業是種蘋果樹。約翰·查普曼曾立下宏願,要在全美都種上他家的蘋果樹。雖然查普曼先生的宏願并未實現,但尼維斯對其一邊種樹一邊傳教,同時還将蘋果樹和種子免費送給信徒的做法十分欣賞,他到中國之後,也打算這樣幹。
前提是要找到一塊适宜種蘋果樹的土地。經過一番努力,他找到了,那就是山東煙台。他發現此地不僅土壤與美國蘋果樹種植較多的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相似,水質、氣候也不錯,便買下十餘畝土地作為他的實驗農場,引入美國蘋果樹進行種植,還順帶引入了一些其他西洋水果,如歐洲的葡萄、草莓等。
數年之後,尼維斯成功了,他不僅成功移植了多個品種的美國蘋果樹,還在移植過程中進行改良,搞出了經典品種“香蕉蘋果”。
這些移植成功的西洋蘋果,無論是個頭、産量還是口感,都遠在綿蘋果之上。很快,煙台當地農戶便紛紛改種由尼維斯傳入的美國蘋果樹,煙台蘋果從此享譽中華大地。
随着時間的推移,西洋蘋果開始逐漸向中華大地其他區域擴散,不斷擠壓綿蘋果的生存空間,直至成為現代中國蘋果的主體。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