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 5 小題,17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題。
材料一:
任何一種類型的文明均與特定的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種族、環境、時代以及各種文化傳統均參與了文明的漫長積累。相對于一個民族的繁衍生息,民族文化内部始終存在新陳代謝機制;但是,當衆多民族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态時,民族文化之間不存在高低優劣的通約原則。寬闊的世界舞台上, 每一種類型的文明都有赢得尊重的資格。
現代曆史逐漸開啟了每一個民族的大門——世界連為一體之時,恰恰是各種類型文明彼此交流之日。各個民族文化的取長補短恰逢其會。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場合,世界範圍的文明交流并未伴随溫情脈脈的氣氛順利展開。市場的開拓與占領成為打破民族邊界的首要動力時,利益的交換乃至利益争奪不可避免地介入甚至支配文明交流,從而帶來多方面的緊張關系。過往的曆史并未提供多少樂觀的例子。
恰恰在考察多種現代性的時候可以發現,西方一些國家的現代性是與帝國霸權和殖民曆史聯系在一起的。這種社會關系表明,利益的衡量成為一切衡量的核心超然客公衆号 ,利益産生的嚴重沖突往往充當了戰争的導火索。當堅船利炮成為對話的語言時,當叢林法則形象地演繹“落後就要挨打”的悲劇時,文明的交流可悲地淪為一個無足輕重的附庸,甚至構成一個反諷。相對于互惠互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種曆史狀況格外刺眼。
至少在目前,傳統的國際關系、經貿體系或者文化交流網絡均無法提供“人類”全面合作的穩固基礎。從古老的宗教到近現代的階級、民族、國家,各種重磅的概念無不存在明顯的雙重性質:這些概念既可以成為某些社會共同體認同的基石,也可以成為拒絕乃至排斥另一些社會共同體的藩籬。與此同時,諸如身份、族群、性别等另一些概念繼續湧入。圍繞兩批概念形成的論述汗牛充棟,這恰恰證明兩批概念涉及的問題均未過時。這些問題既構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也是這個曆史主題将要超越的内容。“人類” 作為一個整體——如果這種狀況意味着新的機遇,那麼,必須同時意識到新的要求。
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隻有當社會财富極大地豐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 條件”,這時的利益沖突才會消弭于無形。然而,盡管這種社會條件尚未形成,文化的相對獨立性仍然可 以劃出一個相對獨立的曆史平台。這個區域可以相當程度地擺脫斤斤計較的利益交換乃至尖銳的利益沖突, 例如“文學共同體”對于各個民族文學的審美式兼容。審美既青睐個性的差異,同時又構造廣泛的共鳴區 域。梅花之美并不排斥菊花,猶如國畫之美并不拒絕油畫。組建審美家族時,不同的面容閃爍出相互理解 的表情。詩與戲劇可以共存,音樂與雕塑并行不悖。各個民族文學的迥異風格亦作如是觀。這也是中國作 家之所以能夠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理由。中國審美旨趣、中國氣派、中國風範恰恰是“文學共同體”之 中最令人敬重的。
“文學共同體”的構造表明,文學的各種個性構成了非對抗性差異。審美不再負有開疆拓土、産品競争和創造利潤的職責,個性的非對抗性差異将擺脫利益的糾纏而成為相互補充甚至相互激賞的對象。審美的創造性勞動帶來的巨大快樂不再是維持生存的額外負擔,而是自由天性的發揮;這時的每一種個性将獲得廣闊的空間而不再屈從于利益的衡量。這也是“和而不同”的一種生動诠釋。揭示“文學共同體”審美式兼容背後的依據,力圖以隐喻的方式展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曆史願景令人向往的美好性質。雖然各種條件尚未完全具備,但是,如同“文學共同體”,某些領域的合作已經存在巨大的成功希望。
(摘編自南帆《以文學這門“世界語言”溝通心靈——文學視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材料二:
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文學不僅研究語言文字的藝術表征,也表達中國文化的内在屬性。有鑒于西方作家對中國的種種表述常基于自身社會話語中所謂的“自傳性”,因此文學研究更要全面綜合, 注重與其他學科如經濟、政治、曆史、宗教、城市學、國際關系和科學的交叉研究。雖然文化無邊界,但各國文化所固有的主觀性都是獨特的。中國文學的主體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現實的一種特殊體驗,它包括一個人如何看待人類、對象、意識和自然并與之互動,因此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帶來了一種以不同方式形成生命的存在的交替體驗。
強化中國文學的主體性,要将文學融入中國的社會建設中,融入城市發展中,這是民衆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體現, 也是地方文化訴求的凝聚,更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映照。隻有将中國文學融入中國當代社會發展之中,才能增強地方文學乃至中國文學的先進性。舉例而言,興化“小說之鄉”的别稱,就是建立在這座蘇中小城的小說傳統與小說現實基礎上的。中國四大名著就有三部與興化有關,特别是《水浒傳》的作者施耐庵就是興化人。當地舉辦了施耐庵文學獎評選、興化文學發展研讨會等活動,除了讨論作家作品, 還探讨城市的文化氣質與文化資源,探讨文學會給這個城市帶來什麼,特别是會給這個城市的人民帶來什麼,它會以怎樣的方式提升一個城市的品質,又會給民衆帶來多少幸福感與文化獲得感。這樣的融合,讓共同體視角下的中國文學更加實在、紮實,更能體現中國文學對新時代中國發展内在屬性的表達。
強化中國文學的主體性,要秉持“功夫在詩外”的理念,隻有從文學外部、文學周邊來看文學,才是真正的文學性。從文藝創作主體來說是自覺的文化意識,從大衆來說則是百姓日用而不覺,中國文史智慧、人文關懷與道德傳統仍然在今天的文學活動中起作用。要突出創作主體的個性、自我意識和描寫對象社會化的廣度和深度,實現對人類命運的關注。中國文學是物質文化之外的精神和思想的結晶,包含了學術、創作、文史哲等各個領域的成果, 因此,需要強化中國文學的闡釋力。具體來說,不僅要強調傳達思想觀念,還要強調傳達方式的獨特性,講究辭章的特殊性,或者說是要找到最有特色的傳達方式。
(摘編自劉雲溪《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學維度研究》)
1.下列對材料相關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項是(3 分)
A.一個國家為了在文明交流中獲得優勢,往往會主動打破民族之間的邊界,與相關的國家進行利益的交換乃至争奪。
B.就目前而言,傳統的國際關系、經貿體系或者文化交流網絡已經完全不能為人類實現全面協作提供有價值的幫助。
C.指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文學研究要關注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同時也要尊重每一個國家文化的獨立性。
D.中國文學包含各個領域的成果,要強化中國文學的闡釋力,就是要突出創作主體的地位,描寫要緊密地關注社會。
2.根據材料内容,下列說法不正确的一項是(3 分)
A.宗教、階級、民族、國家等概念具備雙重性質,可形成共識,制造障礙,故要賦予族群、身份新的使命。
B.審美具有差異性和共性,不同的藝術樣式能夠并行不悖,這為中國作家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基礎。
C.文學個性的非對抗性差異會脫離利益的紛擾,成為彼此滲透、激賞的對象,審美創造性使個性獲得空間。
D.增強地方文學乃至中國文學的先進性,要将中國文學融入當代社會發展中,滿足民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下列論據不能論證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 分)
A. 馮至的《十四行詩集》與西方格律 B. 曹禺的《雷雨》劇作與三一律
C. 魯迅的《狂人日記》與果戈理 D. 汪曾祺的《葡萄月令》與農書
4.兩則材料都讨論了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文學創作與研究的新特點、新要求,請分别概括其内容要點。(4 分)
5.某市正在申報“世界文學之都”,申報組委會拟召開作家座談會助力申報工作,座談會主題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文學何為”,意在引導本市作家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請結合材料,代組委會會長撰寫發言提綱。(4 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 4 小題,18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題。
我熱愛的詩人——荷爾德林
海子
荷爾德林一生不幸,死後仍默默無聞,直到 20 世紀人們才發現他詩歌中的燦爛和光輝。荷爾德林的詩,歌唱生命的痛苦,令人靈魂顫抖。他寫道:
在這貧困的時代,詩人何為?
可是,你卻說,詩人是酒神的神聖祭司, 在神聖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
正是這種走遍大地的孤獨,使他自覺為神的兒子。他寫萊茵河,從源頭,從阿爾卑斯冰雪山巅,衆神宮殿,如一架沉重的大弓,歌聲和河流,這長長的箭,一去不回頭。一支長長的歌,河水中半神,撕開了兩岸。看着荷爾德林的詩,我内心的一片茫茫無際的大沙漠,開始有清泉湧出,在神聖的黑夜裡湧出了一條養育萬物的大河,一個半神在河上漫遊,唱歌,漂泊,一個神子在唱歌,像人間的兒童,赤子,唱歌, 這個活着的,抖動的,心髒的,人形的,流血的,琴。
有兩類抒情詩人,第一種詩人,他熱愛生命,但他熱愛的是生命中的自我,他認為生命可能隻是自我的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而另一類詩人,雖然隻熱愛風景,熱愛景色,熱愛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熱愛的是景色中的靈魂,是風景中大生命的呼吸。凡·高和荷爾德林就是後一類詩人。他們流着淚迎接朝霞。他們光着腦袋畫天空和石頭,讓太陽做洗禮。這是一些把宇宙當廟堂的詩人。從“熱愛自我”進入“熱愛景色”,把景色當成“大宇宙神秘”的一部分來熱愛,就超出了第一類狹窄的抒情詩人的隊伍。
然而,景色也是不夠的。好像一條河,你熱愛河流兩岸的豐收或荒蕪,熱愛河流兩岸的居民,也可能喜歡像半神一樣在河流上漂泊、流浪航行,做一個大自然的兒子,甚至你或者是一個喜歡渡河的人,你熱愛兩岸的酒樓、馬車店、河流上空的飛鳥、渡口、麥地、鄉村等等。但這些都是景色。這些都不夠。你應體會到河流是元素,像火一樣。他在流逝,他有生死,有他的誕生和死亡。必須從景色進入元素,在景色中熱愛元素的呼吸和言語,要尊重元素和他的秘密。你不僅要熱愛河流兩岸,還要熱愛正在流逝的河流自身,熱愛河水的生和死。有時熱愛他的養育,有時還要帶着愛意忍受洪水的破壞。忍受他的秘密。忍受你的痛苦直到産生歡樂。這就是荷爾德林的詩歌,要熱愛生命不要熱愛自我,要熱愛風景而不要僅僅熱愛自己的眼睛,做一個熱愛“人類秘密”的詩人。這秘密既包括人獸之間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間的秘密。做一個詩人,你必須忍受那些必須忍受的,歌唱那些應該歌唱的。
從荷爾德林我懂得,必須克服詩歌的世紀病——對于表象和修辭的熱愛,克服對于修辭的追求、對于視覺和官能感覺的刺激,以及對于細節的瑣碎的描繪。從荷爾德林我懂得,詩歌是一場烈火,而不是修辭練習。詩歌不是視覺。甚至不是語言。她是精神的安靜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辭中做窩。她隻是一個安靜的本質,不需要那些俗人來擾亂她。她是單純的,有自己的領土和王座。她是安靜的。有她自己的呼吸。荷爾德林忠告青年詩人:“假如大師使你們恐懼,向偉大的自然請求忠告。”痛苦和漫遊加重了弓箭和
琴,使草原開花。荷爾德林這樣寫他的歸鄉和痛苦:
航海者愉快地歸來,到那靜靜河畔/他來自遠方島嶼,要是滿載而歸我也要這樣回到生長我的土地/倘使懷中的财貨多得和痛苦一樣
荷爾德林的詩,是真實的,自然的,正在生長的,像一棵樹在四月的山上開滿了杜鵑,詩和開花,風吹過來,火向上升起一樣。荷爾德林早期的詩,是沉醉的,沒有盡頭的,因為後來生命經曆的痛苦——痛苦一刀砍下來,詩就短了,甚至有些枯燥,像大沙漠中廢墟和斷頭台的火磚,整齊,堅硬,結實,幹脆, 排着,碼着。
“安靜地“”神聖地“”本質地”走來。熱愛風景的抒情詩人走進了宇宙的神殿風景進入了大自然。自我進入了生命。沒有誰能像荷爾德林那樣把風景和元素完美地結合成大自然,并将自然和生命融入詩歌
——轉瞬即逝的歌聲和一場大火,從此永生。
在 1800 年後,荷爾德林的自由節奏頌歌體詩,有着無人企及的令人神往的光輝和美,雖然我讀到的隻是其中幾首,我就永遠地愛上了荷爾德林的詩和荷爾德林。
(節選自《海子全集》)
6.下列對文本相關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3 分)
A.文章以“一架沉重的大弓”來形容荷爾德林詩歌的力感,而這源自他主動承受黑暗中走遍大地的孤獨、自覺作為神的兒子的選擇。
B.文章列舉了兩類抒情詩人,形成對照并引出凡·高和荷爾德林,是在說荷爾德林已超越對自我的熱愛,達到将宇宙作為景色來熱愛的境界。
C.文章提出熱愛“景色也是不夠的”,強調要愛“元素”。愛“元素”就是愛生命中的一切,包括破壞、死亡、痛苦等,忍受它們,直到快樂。
D.文章引用了荷爾德林對青年詩人的忠告,意思是大自然比大師更可靠,因為詩歌是單純、真實、自然的,自然比大師更接近于此。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确的一項是(3 分)
A.标題“我熱愛的詩人”,暗示全文的觀察視角是“我”,即以作者海子的閱讀體驗來寫對荷爾德林的認識,“詩”隻是載體,“人”才是重點。
B.文章開篇引用荷爾德林的詩歌,既證明了荷爾德林詩歌具有“歌唱生命的痛苦的特點,也引出了荷爾德林忍受痛苦,并追逐快樂的個性。
C.最後一段與第一段首尾呼應,高度評價了荷爾德林詩歌的藝術成就,海子強調自已僅讀幾首便已熱愛,可以吸引讀者主動關注、閱讀。
D.全文多用短句,具有節奏感,或列舉意象,或賞析詩句,或展開想象,讓文竟思緒飛揚,凝練而充滿詩性,将讀者帶入荷爾德林的世界。
8.請簡要分析荷爾德林的詩人特質。(6 分)
荷爾德林是一個以熱愛生命的态度愛一切元素,突破風景、超越自我,忍受痛苦直至快樂、幸福,在黑暗中回歸自然、迫逐光明的詩人。
閱卷反饋:一是直接摘錄原句,缺少概括與整合;二是遺漏要點,踩點意識不強。
9.運用本文畫線句的觀點,表達你對下面這首荷爾德林詩歌的理解。(6 分)
人,詩意的栖居
當生命充滿艱辛,人/就會仰天長問:難道我/也甯願如此辛勞終生?是的。隻要良善/和純真依然與人心相伴,人就會不無欣喜地拿神性/來測度自己。神靈莫測而不可知?/抑或神明湛若青天?/我超然客公衆号 甯願相信後者。這是人的尺規。/人功勳斐然,但還/詩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請允許我鬥膽放言,/就連那綴滿星辰的夜之倩影,/也不比稱為神明影像的人/更為明澈純真。/大地之上可還另有尺規?/絕無。
二、古代詩歌閱讀(35 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 5 小題,20 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題。
潘佑,幽州人。祖貴,事劉仁恭為将,守光殺之。 父處常,脫身南奔,事烈祖為散騎常侍。佑生而狷介高潔,閉門苦學,不交人事,文章議論,見推流輩。陳喬、韓熙載薦于元宗,起家秘書省正字。後主在東宮,開崇文館以招賢,佑預其間。後主嗣位,遷虞部員外郎、史館修撰。議納後禮,援據精博,合指,遷知制诰。召草南漢主書,文不加點,後主咨賞,遷中書舍人,每以“潘卿”稱之而不名。開寶五年,更官名,改内史舍人。初與張洎親厚,及俱在西省,所趨既異,情好頓衰,每歎曰:“堂堂乎張也,難與并為仁矣。”時南唐日衰削,用事者充位無所為,佑上疏極論時政,曆诋大臣将相。後主雖數賜手劄嘉歎,終無所施用。佑七疏不止,且請歸田廬,乃命佑專修國史,悉罷他職。而佑複上疏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臣乃者繼上表章,凡數萬言,詞窮理盡,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僞,遂使家國愔愔,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孫皓者,破國亡家,自己而作,尚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則奸回,敗亂國家,不及桀、纣、孫皓遠矣。臣終不能與奸臣雜處,事亡國之主。陛下必以臣為罪,則請賜誅戮以謝中外!”詞既過切張洎從而擠之後主遂發怒以潘佑素與李平善意佑之狂直多平激之平又以建白造民籍為所排,乃先收平屬吏,并使收佑。佑聞命自刭,年三十六。徙其家饒州。處士劉洞賦詩吊之,國中人人傳誦,為泣下。及王師南征,下诏數後主殺忠臣,蓋謂佑也。子華,仕宋,至屯田員外郎,以疾緻仕。景德中,真宗皇帝憐佑之忠,起華于家,授故官。
(節選自《南唐書》,有删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3 分)
A.詞既過切/張洎從而擠之/後主遂發怒/以潘佑素與李平/善意佑之狂直/多平激之/
B.詞既過/切張洎從而擠之/後主遂發怒/以潘佑素與李平善/意佑之狂直/多平激之/
C.詞既過切/張洎從而擠之/後主遂發怒/以潘佑素與李平善/意佑之狂直/多平激之/
D.詞既過/切張洎從而擠之/後主遂發怒/以潘佑素與李平/善意佑之狂直/多平激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3 分)
A.起家,自家中征召授官,文中潘佑就是由平民出身直接晉升為秘書省正字官職。B.遷,古代稱調動官職,一般指升官,潘佑在讨論納後禮儀上合後主的旨意升官。
C.桀、纣,指夏桀、商纣,是曆史上有名昏君,潘佑用之比後主,招緻殺身之禍。
D.緻仕,也稱“休緻”,指官員辭去官職。文中潘華因自己年老多病,故請求退休。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 分)
A. 潘佑博通經史,精于禮儀。他擔任史館修撰,讨論有關的禮儀,有理有據,得到認同,被提升為知制诰。
B.潘佑學識廣博,文采斐然。他的文章被人贊頌,後主登基後所拟寫的文書,才思出衆,被後主贊歎欣賞。
C.潘佑狷介高潔,不善交往。他早年閉門苦學,入朝為官後曾與張洎關系親密,後因志趣不同而友情變淡。
D. 潘佑忠于君主,敢于直谏。他多次向後主遞呈表章,批其不如古代國君,甚至不惜以死謝罪,谏主省悟。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 分)
(1)時南唐日衰削,用事者充位無所為,佑上疏極論時政,曆诋大臣将相。
(2)平又以建白造民籍為所排,乃先收平屬吏,并使收佑。
14.請你為潘佑多次上疏的舉動寫兩條合情合理的贊語。(3 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 2 小題,9 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 15~16 題。
滿江紅
辛棄疾
送徐撫幹衡仲之官三山①,時馬叔會侍郎帥閩。
絕代佳人,曾一笑、傾城傾國。休更歎、舊時清鏡,而今華發。明日伏波堂②上客,老當益壯翁應說。恨苦遭、鄧禹笑人來,長寂寂③。
詩酒社,江山筆。松菊徑,雲煙屐④。怕一觞一詠,風流弦絕。我夢橫江孤鶴去,覺來卻與君相别。記功名、萬裡要吾身,佳眠食。
【注】①三山,福州稱謂。②《後漢書·馬援傳》記載馬援被拜伏波将軍。③《南史·王融傳》載南朝齊王融年輕時自恃才高,急于做到公卿,曾撫案而歎:“為爾寂寂,鄧禹笑人。”東漢鄧禹輔佐漢光帝得天下,二十四歲即封酂侯,官拜大司徒。
④雲煙屐,登山屐。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3 分)
A.開篇以“絕代佳人”與“而今華發”對比,抒發無奈怅惘之情。
B.上片羨慕徐撫幹年事雖老仍還能為國效力,慨歎自身功名遲暮。
C.下片聯想到詞人在山間賦閑寂寞的詩酒生活,恐無人暢叙幽情。
D.詞作多處引用典故,抒寫送别徐撫幹到三山為官時的複雜情感。
16.《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與本詞“明日伏波堂上客”,二句在用典目的上有什麼異同之處?(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 1 小題,6 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古詩文中常用側面烘托的手法描寫動人的音樂,如《李憑箜篌引》中的“▲”和《赤壁賦》中的“▲”,都是通過蛟龍起舞的畫面來表現的。
(2)周邦彥《蘇幕遮》中,以“▲,▲”傳神地寫出荷葉挺立在水上的狀态。
(3)“虎”,寓意為權勢、勇武、威嚴等,這在詩詞中也常見。李白的詩中,也常常借“虎”表情達意,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 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 3 小題,11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題。
珠峰由南至北,自高而低,形成一系列自然分帶。在珠峰北坡,氣候幹寒,降水量少,植被稀疏,亂石嶙峋。在珠峰南坡,層林蒼翠蔥郁,草甸野花星布。山嶽的冰川,雪中的生靈,天上的禽鳥,皆是珠穆朗瑪交響曲中生動的音符。自 1953 年以來,人類以無與倫比的勇氣和日臻成熟的登山技巧,不斷地向珠穆朗瑪峰進發。年複一
年的登頂,在喜馬拉雅山脈蒼茫的峰嶺,寫下① 的英雄史詩。1960 年 5 月 25 日 4 點 20 分,中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登上地球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頂峰,創造了世界登山史的新紀錄。經過多年② 的努力,登頂珠穆朗瑪峰從夢想變成現實。
(1)70 多年來,世界各地的衆多登山者,紛紛向珠穆朗瑪峰發起挑戰。(2)正是因為成功登頂珠峰的登山者越來越多,所以才有了更好的攀登裝備、精準的天氣預報和更多的人參加攀登。(3)登頂,從專業登山家的非常壯舉,發展到普通登山愛好者也能實現的願景。(4)盡管在技術層面上,登頂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人數③ 。(5)然而珠穆朗瑪峰的自然生态環境面臨着許多的威脅和挑戰,還存在垃圾污染等問題。(6)在共同的生物圈裡,如何尊崇自然,與自然和諧超然客公衆号共處,是我們人類要時刻反思的重要問題。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 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4 分)
20.文中第三段有兩句話存在邏輯問題,請指出并加以改正。(4 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 2 小題,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題。
簡單說,陰曆以月亮為參照,陰晴圓缺,先有月,後有年;陽曆以太陽為參照,春夏秋冬,先有年, 後有月。① ,用陽曆可以看季節的春夏秋冬。早期人類文明大多采用陰曆,比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因為月亮比較容.易.觀測,30 天左右就能觀測一個輪回。不像太陽,② 。
中國古代最初也用陰曆。但陰曆有一個問題∶十二個朔望月是 354 天,比一個回歸年的 365 天少了 11
天。這樣的話,每過一個陰曆年,時間就會提前 11 天。月份就會越來越提前,和季節對應不上。不過這難不倒聰明的中國古人,他們将陰曆和陽曆相結合,用朔望月來确定月,也用回歸年确定年,二者差的天數通過設置閏月的方式補齊。比如說我們用農曆時會出現“閏四月”的情況,就是過完了四月又③ 。這個臨時加入的閏四月,就是為了湊齊陰曆與陽曆差的天數。
21.下列各句中的“容易”與上面文段中加點的“容易”一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 分)
A.隻是用竹木做成的簡冊容易腐爛,似乎無法在北方的地下長期保存。B.秋涼時節運動出汗後若不及時換衣,很容易感冒生病。
C.這幾組形近字容易混淆,請同學們注意其書寫。
D.好不容易才找到水源,幹渴了一天的他們高興地叫喊起來。
2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内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5 個字。(6 分)
四、寫作(60 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當今時代,崇尚“巧”的大有人在,如果再來倡導守“拙”,似乎已不合時宜。但也有人認為,“巧思”有餘而“拙力”不足是普遍性問題——“巧思”指要有科學的謀劃,嚴密的舉措,解決好“怎麼辦, 怎麼幹”的問題,“拙力”則是恒心、毅力和韌勁,幹事時總想“一擊必殺”“一搏必勝”,這樣反而難以成大事、克險阻。
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和看法?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參考答案及解析
1.(3分)C(A強加因果;B過于絕對,原句是無法提供“人類”全面合作的穩固基礎;D張冠李戴,強化中國文學的闡釋力,要強調傳達思想觀念等方法。)
2.(3分)A(“它們對族群、身份等新概念提出了新要求”無中生有,應是兩種概念共同構成了這個曆史主題将要超越的内容。)
3.(3分)D(不屬于文學共同體的“和而不同”)
4.材料一:文學共同體的構建要尊重各民族文學的個性,也要兼顧各民族文學的審美共性。
材料二:構建文學共同體,中國文學要強化自身的主體性。(4分)
5.①挖掘民族審美資源,突出創作主體個性;
②主動融入城市發展,滿足人民群衆需要;
③提升描寫深度廣度,關注人類普遍命運;
④講究辭章藝術技巧,找到特色傳達方式。(4分)
6. (3分)D文章并沒有進行明确的對比,忠告的意思是,詩歌是單純、真實、自然的,如果大師令自己恐懼,不如到偉大的自然中去尋覓靈感)
7. (3分)B引出了荷爾德林自覺為神之子的選擇,突出了荷爾德林詩歌給自己帶來的“靈魂顫抖”,并非“追逐快樂的個性”)
8.荷爾德林是一個以熱愛生命的态度愛一切元素,突破風景、超越自我,忍受痛苦直至快樂、幸福,在黑暗中回歸自然、迫逐光明的詩人。(6分)
閱卷反饋:一是直接摘錄原句,缺少概括與整合;二是遺漏要點,踩點意識不強。
9.(6分,對文中畫線句子意思的理解2分,結合詩句分析4分)
示範:
《人,詩意的栖居》直擊沒有靈魂的辛勞,呼喚人們追求本質的自我,拒絕幹擾,回歸善良、純真,以詩意的心安居于大地;
詩歌語言樸實,不追求華麗的修辭,雖有“神明湛若青天”“綴滿星辰的夜之倩影”等修辭句,也顯得質樸無華。
解析:這是一道開放題,考生必須在理解畫線句的基礎上完成題目。“詩歌是一場烈火,而不是修辭練習”強調詩歌應注重本質的追求,拒絕千擾,回歸安靜,關注真實、自然、生長、激情的生命狀态,而不是沉迷于修辭等感官刺激。《人,詩意的栖居》主要意思是: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們一味追求“功勳”,沒有靈魂的辛勞讓人異化。詩人呼喚人們回到善良、純真,以一顆純潔的心,詩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詩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雕琢的修辭。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海子的觀點進行鑒賞,且合情合理即可。
10.(3分)C
11.(3分)D(“潘華年老多病”錯誤,“年老”沒有依據。)
12.(3分)D(潘佑上表章時,并未以死謝罪,到後主派人逮捕他時才自殺。原文為“陛下必以臣為罪,則請賜誅戮以謝中外”,“必”為“如果”的意思,即“陛下如果認為我有罪”,并非潘佑認為自己有罪)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時南唐日衰削,用事者充位無所為,佑上疏極論時政,曆诋大臣将相。
當時南唐國勢一天天地衰弱削減,掌權者徒居其位,無所作為,潘佑呈上奏疏透徹地論述當時的政令措施,逐個譴責大臣将相。
(每個分句1分,考查點:日、用事者、極論、诋)
(2)平又以建白造民籍為所排,乃先收平屬吏,并使收佑。
李平又因為提出建議造冊百姓戶籍被(衆臣)排擠,于是(後主派人)先逮捕李平交給執法官吏處理,同時派人逮捕潘佑。
(第1個分句2分,後面2句每句1分。考查點:建白、為所、收、屬吏)
14.(1)針對政令,痛斥懶政,真乃耿介、激昂;(2)極力勸主分辨忠奸,遠離将亡國之君主,披肝瀝膽,為國盡瘁。(3分)
【參考譯文】潘佑,幽州人。祖父潘貴,侍奉劉仁恭,擔任将領,被劉守光殺了。父親潘處常,抽身擺脫(劉仁恭父子)向南投奔(南唐),侍奉南唐烈祖李昪,擔任散騎常侍。潘佑生來正直孤傲,潔身自好,閉門苦學,不喜歡與人交往。文章、議論,為同輩人所推薦贊頌。陳喬、韓熙載向元宗李璟推薦,由平民晉升為秘書省正字。後主李煜做太子時,開崇文館招納賢士,潘佑參與其間。後主登基後,任命潘佑為虞部員外郎、史館修撰。讨論納後的禮儀,援引依據精深博大,合乎意旨,潘佑被提升為知制诰。後主诏令潘佑草谕給南漢國主劉鋹的書信,文思敏捷,下筆成章,後主贊歎欣賞,升遷至中書舍人一職,經常用“潘卿”稱呼他,而不用名字稱呼他。開寶五年,更改官職名稱,改任中書舍人。潘佑起初和張洎關系親密,感情深厚。等到都在中書省任職,所追求已經不同,交誼立刻變淡了。經常感歎:“儀表壯偉的張洎啊,别人(卻)很難同他一起做到仁。”當時南唐國勢一天天地衰弱削減,掌權者徒居其位,無所作為,潘佑呈上奏疏,透徹地論述當時的政令措施,逐個譴責大臣将相,言辭激烈昂揚。後主(李煜)雖然多次給親筆信贊歎,但沒有采用。潘佑連續七次上疏,(未必采納),就請求辭官返鄉,回歸田園。(後主)于是命令潘佑專門修纂的本朝實錄和本朝曆史,把他其他官職都罷免了。但是潘佑又遞上奏章說:“軍隊可以沒有将領,但普通人不能沒有志向。我近日連續遞上奏章,總共幾萬字,言辭已經窮盡,再也無話可說,忠正與奸邪清楚地分辨。陛下竭力庇護奸詐邪惡的人,容忍并局促于谄媚詐僞的人,于是使國家柔弱,仿佛太陽落山的樣子。古代有桀、纣、孫皓等國君,國家覆滅,家庭毀滅,自身行為導緻,尚且被人永遠地嘲笑。現在陛下将奸惡邪僻的人取作榜樣,遠遠比不上桀、纣、孫皓啊。我終究不能與奸臣共處,侍奉即将亡國的君主。陛下如果認為我是罪臣,那麼請賜我一死向朝廷内外謝罪!”言辭已經過于激烈,張洎接着又排擠他,後主于是發怒。因為潘佑與李平交好,估計潘佑疏狂率直,多是李平鼓動,李平又因為提出建議造冊百姓戶籍被(衆臣)排擠,于是先逮捕李平交給執法官吏處理,同時派人逮捕潘佑。潘佑聽聞命令自殺,年齡三十六歲。他的家屬被徙居饒州。處士劉洞寫詩憑吊潘佑,國中人人傳誦潘佑的事迹。等到天子的軍隊南征,(天子)下诏責備後主殺忠臣,(此忠臣)大概說的是潘佑。(潘佑的)兒子潘華,在宋朝廷出仕為官,官至屯田員外郎,因為生病辭官退休。景德年間,真宗皇帝憐憫潘佑忠心,起用潘華,授予以前的官職。
15.(3分)A(“無奈怅惘”錯)
16.異:前者,對劉寄奴那樣建功立業的壯舉表示熱切的向往;後者,對徐撫幹到三山與建功立業者共事交遊表示贊歎與羨慕。
同:都表現詞人對建功立業仰慕與壯志難酬的惆怅。(6分)
17.(6分)(1)老魚跳波瘦蛟舞 舞幽壑之潛蛟
(2)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3)如:虎鼓瑟兮鸾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18.(3分)①可歌可泣 ②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③與日俱增
19. (4分) ①把珠穆朗瑪峰比喻為“交響曲”,把“冰川”“生靈”“禽鳥”比喻為“交響曲”中的“音符”,珠穆朗瑪峰和冰川、生靈、禽鳥是本體,交響曲和音符是喻體,“是”是比喻詞;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珠穆朗瑪峰豐富、和諧美妙的自然風物,有力地表達出對珠穆朗瑪峰的贊美和喜愛之情。20.(4分)第(2)處,應為“正是因為有了更好的攀登裝備、精準的天氣預報和更多的人參加攀登,所以成功登頂珠峰的登山者越來越多”。
第(5)處,應為“然而珠穆朗瑪峰的自然生态環境面臨着許多的威脅和挑戰,包括垃圾污染等問題”。(或:然而珠穆朗瑪峰的自然生态環境面臨着垃圾污染等問題的威脅和挑戰。)
21.D
22.(6分) ①用陰曆可以看月亮的陰晴圓缺 ②365天才能觀測一個輪回 ③再過一個閏四月
四、寫作(60分)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由材料可以看出,“巧思”,是在面對問題和挑戰之際,能夠不為傳統所拘、不為經驗所縛,找到最佳的方法。要有科學的謀劃,嚴密的舉措,解決好“怎麼辦,怎麼幹”的問題。當然,“巧思”絕非天馬行空,而是圍繞既定目标,盡可能地調動一切資源、一切力量,挖掘更多可能性。“拙力”,則是在激發活力、科學謀劃的同時,更加注重持之以恒。涵養“拙力”,就是要學會“紮馬步”,舍得時間、舍得精力,打牢基礎、增長本領。唯有一日接着一日幹,一遍一遍地打磨,才能将璞玉琢成珍寶,将鐵杵磨成細針。
本題重在引導考生理性思辨“巧思”與“拙力”之間的辯證關系。材料已經對“巧思”“拙力”兩個概念做了解釋,對于二者的關系,我們可有如下認識:
一方面,毫無疑問,點子也是金錢,機遇更是财富,“巧思”的重要價值不容抹殺;另一方面,總體來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很多事要幹成,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而且越是難成之事,越要依靠量的積累,不真賣力氣,不流淌汗水,單靠動動嘴皮,一般是成不了事的。
行文時,首先提出觀點,當面臨的困難很多、任務很重的時候,想要成就大事,“巧思”加“拙力”(或“既靠‘巧思’更靠‘拙力’”),方能無堅不摧,無事而不成;論證過程中運用例證和引證,表明好日子的大門,超然客公衆号 永遠都是為勤奮和意志堅強者開啟的,任何成功都是時間、勤奮的積累,甚至都是生命的積累;然後強調實幹的重要性,“巧思”有餘而“拙力”不夠,其實是源于精神不強、意志不堅;最後總結全文,要以“拙力”為基礎,實幹加巧幹,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立意:
1.巧思為翼,拙力為基。
2.成功=巧思+實幹。
3.找準既定方向,堅韌努力前行。
4.成功路上“巧”“拙”為伴
文章由超然客公衆号校編,分享旨在服務教學,轉載請注明出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