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有一個中成藥,特能敗毒!邪毒去,帶狀疱疹,荨麻疹,濕疹,都好了

風寒濕、氣郁血瘀、痰凝,聚于體内,共成邪毒。荊防敗毒散(中成藥荊防顆粒),出自明代張時徹所著《攝生衆妙方》,是祛除這些毒素的有名方劑。
冠名的荊芥防風,首先就有敗毒功效: 荊芥發汗解熱敗毒,防風祛風敗毒。并因陽氣足了有助敗毒,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等都有良好的升發陽氣作用。
全方

以 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茯苓、荊芥、防風、桔梗、川芎各4.5g、甘草1.5g。
水煎,一天1劑,分2次服。中成藥則按說明書服。
邪毒一去,可消多種症狀。
風寒症狀:身體被風寒籠罩,就像敵人圍城,密不透風,汗液想出去都沒門(無汗)。
荊芥、防風有散風解表發汗之能。
氣血津液被其進犯,如熱窩上的螞蟻,令體内溫度升高(發熱),血壓也暫時升高,壓迫顱内神經,引起頭痛。
荊芥,柴胡,前胡、桔梗、甘草均具有解熱功效。川芎行氣活血,羌活解表散寒祛風,均可治頭痛。
濕邪的加入,能傷脾,而脾主肌,引起肌肉酸痛。濕邪加重凝成痰後,擋氣血的行進道路,産生肢節腰背痛這些症狀。

羌活、獨活,前者走上肢,後者走下肢,共同祛風除濕解表,止頭痛身痛。 川芎行氣開郁,活血化瘀,配柴胡更能疏肝解郁散風邪,止疼痛。 防風除了祛風,也有除濕功效。 枳殼理氣寬中,行氣除濕。茯苓行氣利水,健脾利濕,二味通氣機又利脾胃,從根源除濕。
風寒痰濕阻于胸肺,胸悶咳嗽,痰多色白等更是最容易産生的。這些症狀也是明顯的外感症狀,所以本方也是治療外感風寒挾濕挾痰的有名方劑。
而就治咳痰來說,桔梗甘草是祛濃痰良配。前胡配桔梗,對于肺氣肅降失常而緻的咳嗽也是非常好。枳殼行氣化痰。
甚至因氣血的不流通,痰凝濕聚肌表,生出各種瘡瘍腫毒:帶狀疱疹,荨麻疹,痤瘡濕疹等。
比如帶狀疱疹。
風寒濕痹阻經脈,可導緻帶狀疱疹。
由于本方除風寒濕甚至氣血阻滞的時候,主要以惡寒發熱,頭痛身痛,胸悶咳嗽,痰多色白,這些中上焦症狀為主,所以本方尤其适于上肢部位的帶狀疱疹神經痛,有舌苔白膩甚至風寒濕感冒症狀特别适合。
如果患者表現為精神疲倦或者衰弱狀态,可以在荊防敗毒散的基礎上加5克附子。
而若是想要将治療範圍擴大,比如下肢帶狀疱疹,舌苔白膩的情況,可用本方配合五苓散(豬苓、茯苓、白術,澤瀉,桂枝)而治。五苓散利水除濕之功非常強,臨床上也常用于多種皮膚病症包括帶狀疱疹的治療。
又比如荨麻疹。
導緻荨麻疹的原因多,本方更适宜風寒血瘀交雜型荨麻疹,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隆起風團,色淡微紅,邊界清楚,瘙癢鑽心,吹風受了冷更嚴重,遇熱則要好些。舌淡、苔白。
可用荊防敗毒散加白鮮皮15g,刺蒺藜25g,而治。
溫服1劑後,汗出,瘙癢減,3劑後通常疹消癢止。然後可視情況再服5劑鞏固。
這個加味方中,荊防敗毒散消除導緻荨麻疹的風寒血瘀之毒,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蒺藜行散溫通化瘀,祛風止癢。合而治風寒血瘀交雜型荨麻疹更專注。

又比如濕疹。
春季雨水多,花粉多,是容易誘發濕疹或加重濕疹的季節,濕疹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癢。
荊防敗毒散除濕透毒,對于濕疹表現為舌質淡,苔白膩的情況,止癢效果佳。
而若是症狀嚴重,比如長大量水疱(水液聚集),瘙癢難忍,可用荊防敗毒散加味蒼術,蛇床子,白鮮皮,當歸。
當歸量宜大,取血行風自滅,以及濡養肌膚之意。 而蒼術更是除濕的能手,所以量也可加大,但不用超過當歸。而因茯苓的利濕功效強,故可将茯苓蒼術用量一樣。 蛇床子,白鮮皮,均是治皮膚病的常用藥,用量可和柴胡前胡等一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