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蛋黃油:治濕疹、痔瘡有特效,用實圖教你制作【一點資訊】

入夏後,小兒的濕疹又犯了,在他的左右肘内側出現密集的丘疹,時而瘙癢,有時把皮膚都撓破了。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這個毛病去年也得過,中間用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明顯,就這樣好好壞壞,折騰了一夏天,到了秋天自己總算慢慢好了。查過一些資料,濕疹的确很頑固,沒有特别好的方法,業内也有個說法“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癬”。可是作為家長總得為孩子做點什麼,不能幹耗着,有矛就有盾,一定有解決的辦法。雖然也能找到一些治療的辦法,但不符合我的“安全易簡”的原則,療效不确切,可操作不強,都放棄了。

偶然的機會,在網上找到一個民間偏方:蛋黃油治濕疹,眼前一亮。這個完全符合“安全易簡”的原則,取材方便,制作簡單,還有一些網友的切身體會,可謂療效确切。說幹就幹,我煮了兩個雞蛋,煮熟後将兩個蛋黃剝出來直接放到不鏽鋼鍋内用文火炒,蛋白當然也不能浪費,成了我的腹中之物。大約半個小時炒成焦煳狀,蛋黃油才出來。放涼後裝入小玻璃瓶中。每天基本上給孩子在胳膊上塗抹兩次,兩天後就不癢了,小包包也基本平複了,為鞏固療效,還是堅持給孩子塗抹七天。

方法之簡,療效之快出乎意料,本來是抱着試試看的态度,看來還是實踐出真知啊。以前對于民間的一些方法持有無所謂甚至質疑的态度,認為不科學,講不出什麼道理,是當時艱苦生活中無奈的選擇,現在社會發展了,生活水平高了,誰還用那些土方法,全部采用所謂的先進的科學的藥物,難道這就不是一種迷信嗎!這件事對自己又是一次教育,真正的智慧還是取法自然,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不能忘記自己首先是個自然的人,然後才是社會的人,對于一些民間療法不能簡單地接受和拒絕,完全可以用科學的态度去研究去實踐。

1.蛋黃油,聞名已久

蛋黃油又名雞子油,可外敷也可内服,中醫認為,蛋黃油具有清熱潤膚、消炎止痛、收斂生肌和保護瘡面的作用。當今以蛋黃油治療的疾病頗多,如外塗可治療濕疹、燙傷、凍瘡、臁瘡、黃水瘡、口瘡、鵝口瘡、頭癬、尿布皮炎、痔瘡、唇風等,内服可治療胃潰瘍、慢性胃炎、小兒消化不良、百日咳等。其實早在《本草綱目》就有記載“雞卵炒取油,和粉敷頭瘡”。又雲“雞卵黃熬油搽之,治杖瘡已破,甚妙”。此類病去醫院少則幾百,多則數千,效果也不是很好,何不自己試試,希望更多的人受益,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心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不管是濕疹還是其它疾病,所謂有諸内必行諸外,還要内求才是根本。急則治标,緩則治本,把表面的症狀解決了,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才能長治久安。

2.蛋黃油的制作過程

介紹病人使用蛋黃油治療皮膚過敏、慢性濕疹等,一直沒有自己炒過蛋黃油,今天下午抽空買了十個雞蛋,來炒蛋黃油!

圖一:剝好蛋黃後剩下的蛋清

圖二:蛋黃在鍋裡炒散後。

圖三:繼續炒蛋黃

圖四:快出油前的蛋黃

圖五:出油中的蛋黃

圖六 :過濾出來的蛋黃油

算是成功了!炒了30ml的蛋黃油。

3.蛋黃油的功效

1、治濕疹

每日塗抹患處,2-3次,連用一周。

2、治小兒肛裂

每日便後清潔肛門,用棉簽将蛋黃油塗于肛門裂口處。每日兩次,連用10天。

3、痔瘡

痔瘡是常見病。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淤血阻滞,是發生痔瘡的主要原因。

方法:取3個新鮮雞蛋3-5個,煮熟後剝去蛋殼,蛋清,将蛋黃放入鍋中炒,直至炒出油為止,降溫後将油抽入注射器,在注入患者肛門,每日三次,7-10日可痊愈。

本法操作簡單,無痛苦,也無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對内外痔均有效。

4、燒燙傷

小面積燒燙傷,先立即用自來水沖洗或浸泡患處30分鐘以上,使傷痛和皮膚紅腫最大限度地減輕,然後用生理鹽水清潔創面,塗以蛋黃油,每天1~2次,塗油後即感患部清涼,疼痛減輕。

5、凍瘡

蛋黃油和入少許冰片調勻,患部以生理鹽水清洗後塗油,一日3次。

6、口腔潰瘍

患處先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清潔後,塗以蛋黃油,一天2~3次,連用1~2天即可愈合。

7、鼻前庭炎

表現為鼻前部粘膜幹燥,結膿痂,時有幹燥性疼痛,清除膿性痂皮,然後以棉簽蘸蛋黃油塗患處,早晚各塗1次,連用2~3天症狀即可消失。

8、小兒單純消化不良性腹瀉

1歲以内小兒每次服1~1.5ml,1歲以上每次服2ml,早晚各1次。

9、胃潰瘍

飯前15~20分鐘服用蛋黃油1湯匙以溫開水送服,一般服用15天即可改善症狀。

10、 腮腺炎(痄腮)

取蛋黃油10克、冰片3克,研末調勻後塗于患處。每日2次,一般3日可愈。

11、中耳炎

取蛋黃油12克、冰片1克,将冰片放入蛋黃油中溶解調勻。先用雙氧水清洗患耳,用幹棉球沾幹後,再滴入調好的蛋黃油2~3滴。每日2次,5天為一療程。

12、雞眼

将患處常規消毒後,用手術刀刮去角化組織,滴入蛋黃油1~2滴,外用無毒塑料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1次,一般4~6天可愈。

雙足慢性濕疹治愈案

患者 黃某 男 55歲

間斷性雙足背瘙癢、破潰、密生細小水泡伴腫脹一年,複發并加重一周

患者一年來雙足背瘙癢、破潰、密生細小水泡伴腫脹,期間在醫院住院治療數次,每次經治療後,病情能夠緩解,但都不能徹底。一周前無明顯誘因複發,瘙癢難忍,撓癢後皮膚立即脫落,患者深感恐慌,特來就診。就診時症狀如上,雙腳腫脹,皮膚下面密生細小水泡,皮膚多處破潰,潰處流淡黃色水液。齒痕舌,舌根苔黃白而膩,切脈雙尺郁滑,雙寸細軟。

分析:患者舌質齒痕,為脾虛之征,皮膚破潰處流黃水,舌根苔黃白而膩,均為濕熱下注之表現。然濕熱之形成,則之于脾虛,無以升清,土陷水中,清陽不升,與濕相和,化為濕熱。治療當以升陽除濕,清熱解毒。然脾虛又因腎陽不足所引起,用藥不可過于寒涼,當兼顧腎陽之虛衰。

中醫診斷:浸淫瘡

處方:冬瓜子20克 土茯苓30克 薏米仁25克 蒼術20克黃柏15克

苦參12克 二花10克 生牡蛎30克 薄荷15克當歸20克 全蟲8克

菖蒲15克 艾葉15克 蛇床子15克 三劑

外用蛋黃油外塗,一日兩次。

療效:用藥三天後,雙足腫已消退,皮膚已不癢,皮下細小水泡消失,皮膚破潰處尚未完全愈合。繼續用藥三天,鞏固療效。

一周後電話回訪,已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