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專業知識】豬的幾種敗血症疾病比較

豬的幾種敗血症疾病比較

生豬養殖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豬肉及其副産品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使得養殖業壓力越來越大。豬因屬于雜食性動物,患病率相對高于牛、羊等草食性動物。筆者将五種病豬臨診過程中具有敗血症症狀的疾病歸納于此,以防因誤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1

豬瘟

豬瘟,俗稱爛腸瘟,又稱豬霍亂、豬熱病或古典豬瘟。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全身敗血症變化的接觸性傳染病。目前豬是唯一可以自然感染的宿主。病豬和帶毒豬或隐性感染豬均可作為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經生殖道黏膜、皮膚擦傷等直接接觸方式傳播,妊娠母豬可經胎盤感染胎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沒有明顯季節性,但以春秋兩季較為多發。急性爆發時先是個别豬發病、死亡,繼之病豬數量明顯增多,突然死亡。1~3周内出現流行高峰,病發率和死亡率高達90%。随後病豬多呈亞急性或慢性,若無繼發感染,少數慢性病豬在1個月左右恢複健康或死亡,流行終止。根據病程長短,臨床症狀及特征,臨床上将豬瘟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四種。其中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為單純性豬瘟急性敗血症,主要以敗血症經過:最急性型表現為突然發病,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多因心衰和痙攣抽搐死亡,可視黏膜和皮膚多處有針尖狀出血點;常因突然死亡,剖檢無明顯病變,偶爾在腎髒、心髒的包膜或外膜下及膀胱黏膜等處可見細點狀出血,淋巴結輕微腫脹或出血。急性型為最常見型,病豬體溫升高可達42℃,萎靡不振,不願進食,初期眼結膜發炎,潮紅,後期眼角分泌大量黏稠物将眼睑黏連在一起,口腔黏膜發白或發绀,在齒龈、口角、會陰、外陰部等處可見出血點,有時因過度刺激或喂食時,突然肌肉僵直倒地,四肢呈劃水狀,反複發作後多以死亡告終;剖檢可見血液凝固不良,呈木焦油樣,皮膚、黏膜、漿膜和實質器官可見大小不一的出血點,其中腎和淋巴結出血最常見。亞急性和慢性一般為繼發感染或者伴有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這裡不多做介紹。

2

豬肺疫(豬巴氏杆菌病)

豬巴氏杆菌病,俗稱豬肺疫,主要是由多殺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豬、牛、兔、雞為常見的易感動物,人也可以感染該病原菌。病畜和禽類為主要傳染源。病菌可通過消化道或交配方式造成傳播。在我國,豬肺疫主要以散發性存在,偶爾在部分地區會出現流行性發病,一般無明顯季節性特征,多發于冷熱交替時節,大豬的染病率相對較小,中豬及小豬更容易感染豬肺疫。本病臨床上一般分為三類,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常突然發病,立即死亡,全身呈敗血症症狀。急性型典型臨床症狀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可視黏膜發绀,皮膚有紫斑或小出血點,多窒息而死;剖檢發現,咽喉黏膜下組織呈急性出血性炎性水腫,肺部呈點狀後斑狀,出血明顯,肺切面因有紫紅色出血或灰黃色炎性液體滲出常呈大理石花樣。慢性型多見于流行後期,主要表現呼吸困難,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常伴有腹瀉、最終因營養不良,消瘦而死亡;剖檢病變可見颌下、咽喉及頸部淋巴結明顯腫大,并伴有出血、充血、水腫現象,全身淋巴結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結炎。

3

仔豬副傷寒(豬沙門氏菌病)

仔豬副傷寒病原主要成員為豬傷寒沙門氏菌和豬霍亂沙門氏菌,所以也稱為豬沙門氏菌病。人和各種畜禽均易感,幼齡動物更為易感,其中豬多發生于2~4月齡的斷奶仔豬。豬為主要的傳染源,健康體通過飲用了被帶菌豬排洩的糞便,尿液等可感染本病。流行特點為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在潮濕季節較易多發,且呈散發性和流行性經過。此病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急性型一般呈急性敗血型經過,24h内死亡,病程較慢者發病初期呼吸困難,眼結膜發紅,有黏性分泌物,發病2~3天後,在皮膚多處可見紫斑;剖檢可見全身各内髒呈敗血症症狀, 脾髒、肝髒腫大。病期超過一周者,腸道内可見卡他性腸炎或出血性腸炎病變。此病以慢性型最為常見。慢性型也稱結腸炎型,其症狀與腸型豬瘟相似,一般由急性轉過或直接是慢性經過,典型症狀為下痢且形式多樣,偶見便秘與下痢交替進行。病豬多在後期病情惡化而突然死亡,或生長發育停滞,成為僵豬;剖檢可見大腸固膜性腸炎病變,腸壁增厚,可見糠麸樣假膜,多處淋巴結腫大,肝髒淤血變性,扁桃體腫脹潮紅,膽囊腫大,其黏膜潰瘍、壞死。

4

豬丹毒

豬丹毒是由豬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豬丹毒杆菌屬于革蘭氏陽性菌。本病豬為最易感動物,尤其是3~12月齡,随年齡增長,易感性降低。另外,牛、羊、馬等哺乳動物也有病例報道。豬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病原主要通過排洩物和分泌物排出體外,感染其他動物。本病雖然一年四季均有流行,但南北方略有差别,北方多以炎熱和多雨季節較為多發,南方往往多見于冬春季節。本病常以散發性和地方流行性傳播,有時爆發大流行。本病臨床上分為特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特急性型,因其發病到死亡時間過短,所以也稱閃電型或最急性型,病畜無任何症狀突然死亡,皮膚發绀;病理可見脾髒腫大,切面外翻,邊緣區可見“紅暈”形成,肺髒彌散性淤血水腫。急性型又稱敗血性,病豬不愛飲食,眼結膜充血,糞便幹硬附有黏液,呼吸加快,耳後、胸前腹側、四肢内側等處皮膚有紅疹,形狀不一;剖檢發現腎髒腫大,被膜易剝離,點狀出血,肝髒腫大,呈暗紅色,心髒外觀暗紅色,心髒切面有出血竈,可見十二指腸表現為出血性卡他性炎,淋巴結腫大,被摸血管充盈,脾髒高度腫大,櫻桃紅色,邊緣鈍圓,切面外翻,凹凸不平。亞急性症狀類似急性型,病程發展緩慢,多為良性經過。慢性型則多由急性型和亞急性型發展過來,偶有原發性,多見關節炎,皮膚壞死等症狀。

5

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人畜共患病。各種家畜、野生動物都易感,家禽幾乎不感染。一般認為豬的抵抗力較牛、羊強,但一旦豬感染本病,将作為重要傳染源。病畜排出的炭疽杆菌在土壤中形成芽孢,可存活數年,易感動物一旦食入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便會引起感染。本病多發生于暑期,呈地方流行性或散發。炭疽可分為咽型、腸型、敗血性和陰性型。其中敗血型為最急性炭疽。牛和綿羊症狀明顯,豬一般隻造成局部感染,病豬抽搐急性敗血症,天然孔出血,呈暗紅色或黑色,四煤焦油,倒地死亡,屍僵不全;剖檢時,脾腫大,變黑。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