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色
白苔
一般表示為表證、寒證。舌苔薄白而潤為正常人的舌苔,同時,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體表而未入裡。
舌質淡白,舌苔薄白,這種舌苔多為寒證,常見于感冒早期。此時可選擇性質偏溫的飲食,以軟食、羹食為宜,如小米粥、發面餅,也可用蔥、姜、紅糖煮水,每日多次飲用。需要注意的是,有此症狀的人不宜吃性偏寒涼的食物,如冷飲、涼拌菜、蟹、螺、鴨蛋等。
舌苔白厚,或白厚膩,常見于脾胃功能不足者。宜選用健脾溫胃、散寒化濕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荷葉、山楂、白果等。需注意口腔衛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飯後認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時,用牙刷或潔淨的毛巾輕刷舌苔。進食時要細嚼慢咽;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類;生活作息規律,保持心情舒暢;多參加體育鍛煉。
黃苔
黃苔主裡熱證。
舌苔薄黃而幹燥,則裡熱盛,津液受損。苔黃幹燥生刺,舌有裂紋,為裡熱極盛,津液大傷,髒腑大熱。
舌苔黃厚而膩,提示脾胃濕熱或腸胃積滞,多在感染、發熱或消化功能紊亂等情況下出現,也經常伴有口渴、煩躁、大便幹結、小便黃少等症狀。舌苔黃膩不宜喝雞湯。
灰苔
主裡證。苔灰薄而潤滑,多為寒濕内阻,或痰飲内停。苔灰而幹燥,為熱病或陰虛火旺。
黑苔
黑苔大多由黃苔或灰苔轉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極其嚴重。苔黑而幹燥,為熱盛津虧。舌尖苔黑而幹燥,為心火盛。苔黑而潤滑,為陽虛陰寒極盛。
當然,抗生素過度使用或者口腔衛生不良也可以引起黑苔。可以用黃連10克煎汁塗在黑苔上,一日多次,如黑苔變短變軟,顔色變淡或消失,則說明這種黑苔是口腔衛生不良所造成。否則應找出病因。
苔質
厚、薄苔
苔質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标準。透過苔質能見到舌體,稱之薄苔,否則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較輕;舌苔厚,表明病情較為嚴重。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舌苔由薄變厚,表明病邪入裡,病情由輕變重;若舌苔由厚變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轉。
潤、燥苔
舌苔潤滑多津液,為津液未損傷,稱為潤苔。舌苔幹燥缺少津液,稱為燥苔。舌苔幹燥而色黃者,為胃熱熾盛,損傷津液。舌苔幹燥而色黑,為熱極陰傷。若舌苔幹燥色黑而且有刺,則屬熱極津液枯竭。
腐、膩苔
苔質顆粒細小緻密,中厚邊薄,刮之難去者,稱為膩苔。苔質顆粉較大,疏松而厚,形狀似豆腐渣堆積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稱為腐苔。膩苔常見于濕濁、痰飲、食積、濕溫等。腐苔為食積腸胃、痰濁内蘊及潰瘍之證。舌苔白膩,多為濕痰,或胃陽虛。舌苔黃膩,多為痰熱,食滞化熱。舌苔厚腐,多為飲食停積胃腸。舌苔布滿白衣,稱為口糜,表明胃氣衰敗。
剝落苔
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稱為剝落苔。如果苔全部脫落,表明胃陰枯竭,大傷胃氣。若舌苔剝落不全,剝落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表明胃的氣陰兩傷。如果舌苔剝落處不光滑,有類似新生顆粒,稱為類剝苔,表明病人血氣不連續。若舌苔大部分脫落,僅留下一小塊,稱之雞心舌,則為胃氣陰虧損之症。另外,舌苔從有到無,為胃的氣陰不足,正氣漸衰;如果舌苔從無而逐漸變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轉。
有根、無根苔
舌苔緊貼舌面,刮之不去,稱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塗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稱之無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氣,常見于實症、熱症;無根苔表明胃氣已衰,見于虛症、寒症。如果有根兼薄苔,屬于正常苔,表明正氣未傷;若無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氣衰敗。
全、偏苔
舌苔布滿整個舌,稱全苔。舌苔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稱偏苔。全苔代表濕痰阻中之症。如果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裡卻未深入,但胃氣卻受傷。若舌尖部分無苔,而其餘地方有苔,代表腸胃有積滞或有痰飲。舌苔偏于左側或右側,表明病邪半表半裡,亦可有肝膽濕熱;舌中央無苔、舌邊緣厚苔而中央薄苔,為陰虛、胃氣損傷或血虛之症。
另外,舌苔由舌乳頭、微生物及食物殘渣組成,正常人舌體背面均存在舌苔,隻是程度不同。舌苔過厚容易出現口腔異味。為清除口腔異味,可采用專門的軟毛刷輕輕地刷舌面,如果買不到專用軟刷,用牙刷也可以,但一定不能用力;也可用鹽水和漱口水漱口,或用沖牙器來沖洗舌背。切忌用硬闆類、銳利的東西使勁刮舌苔,以免損傷舌乳頭,導緻味覺減退。上一篇
論“河圖”的來源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