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個人,都糊裡糊塗地來到這個世界,可就是不知道自己活着有什麼意義。
每個人,隻遵循着生物的本性,繁衍生殖,養大孩子,然後離去,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什麼追求。
每個人,明知道出生的結果,就一定是要歸去,那他來到這個世界,又是為了什麼呢?
......
對于自己生命的意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當然,還是有很多人都活在了迷茫的世界當中。
有思想家說過,那些沒有思考過生命意義的人,他們的生命價值,就跟繁衍後代有關。而思考過生命價值的人,一輩子都在探究的路上,到頭來還是一無所得。
不論有沒有思考過生命的意義,其實多數人來到人間,也僅僅是來到人間而已,迷迷茫茫就活了一輩子,渾渾噩噩就過了這一生。沒辦法,這才是衆生的常态。
活着的意義,看似很複雜,可實際上,就是兩個字——生存。生來就是為了存活,哪怕生命有終點,可又有多少人會心甘情願地離去呢?
所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活成了自己内心深處最為厭惡的模樣。
02
人來到這個世界,到底為了什麼呢?
終年105歲的楊绛先生說過:“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人活一世,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我的軀體不在了,我的靈魂也沒有了嗎?”
在楊绛先生看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探索着生命的價值,隻不過我們都被固有的觀念給束縛住了,越活越迷茫。
就拿“探索人生價值”這件事來說,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呢?
有人會說,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幫老闆打工,賺到不錯的薪水,這就是價值。
有人會說,父母希望我幸福,我希望孩子幸福,孩子希望他的孩子幸福,一代又一代地希望下去,這就是塵世間的寄托。
有人會說,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為了功成名就、大富大貴而奮鬥一輩子。這,就是生命的價值。
上述這三種觀念,其實很常見。但是,它終究是“迷茫”的象征。試想,做牛做馬就是價值嗎?代代都過着相似的人生就是寄托嗎?
很多人,其實都走到了“死循環”當中,一輩子都沒有走出來。當然,這是塵世的無奈。
03
談到“探索人生價值”這件事,楊绛先生認為:“人生一世,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願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與禽獸無異,但這又談何容易呢!”
認識自己,這是多少人都知道,但是做不到的事兒。
想起了一句話,我們都明白太多的大道理,可還是活不好這一生。
真正的“認識自己”,并非是讓我們随波逐流,而是讓我們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想要做什麼,怎樣才能實現内心的願想和追求。
你喜歡科研,那你就去搞科研,在這個領域當中實現你的價值。
你喜歡文學,那你就在文字的世界裡面翻騰,在天馬行空的創作中實現你的價值。
你喜歡商業,那你就在社交場和商業戰場上展露才華,在金錢和利益的碰撞中叩開人生理想的大門。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也有不同的想法,我們不能要求他們“趨同”,而應該讓他們,盡力去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着。
就像《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一樣,年過四十歲,有車有房有事業,可他還是抛棄了一切,去追求從小就心心念念的藝術。哪怕後半生流浪,也讓他的人生,變得圓滿。
04
人活着,沒必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在一百歲那年,楊绛先生說過,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在這個人言可畏的世道裡面,想要展現自己真正的姿态,那真的是太難了。隻不過,不畏人言,聽從本性的人,往往活出了令人羨慕的樣子。
在十幾年前,有一位年輕人,一畢業就邊工作,邊環遊世界,反正沒有按照平常人“先立業再成家”的觀念去生活。
對此,采訪他的記者就特别疑惑:“我們都努力工作,為了結婚生子、順利養老而奮鬥,為什麼你沒有這種想法呢?”
年輕人說:“我從小就有一個走遍全世界,看遍無數風景的夢想。沒有為了自己活過一場,那我的生命,就充滿遺憾了。”
十幾年過去了,這位年輕人,成為了一位旅行作家,也在旅行中找到了靈魂的伴侶。可以說,他是這塵世間的幸運兒,知道如何探究屬于自己的生命價值。
其實,在這個世上,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生命價值。也就是說,地球上有七八十億人,那就有七八十億種不同的追求和命運。既然如此,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盡興活一場,然後悄然離去,那人生将少了遺憾,而多了滿足。
文/舒山有鹿
上一篇
痤瘡的耳穴療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