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對發表論文的需求非常大(不僅大學教師和研究生必須發表論文,而且中小學老師也必須發表論文,才能晉升,加工資),而期刊版面嚴重供不應求,于是出現了收取高額版面費和相關的腐敗現象,大量質量低劣的論文,卻因為作者能夠付得起錢,或者有關系,大行其道。
多年來,學者要發表論文,必須經過漫長的等待過程,很多論文因此都過時了,學者必須耗費大量精力去找人,必須遷就期刊的要求,甚至在選擇課題時不是看課題本身的價值,而是看這個課題的論文是不是容易發表。總之,發表論文耗費了學者大量的精力,而且扭曲了學術研究。發表學術論文的本來目的是學者發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其他人交流,但是現在學術期刊已經異化,反客為主了。學術期刊雖然有評審環節,但是一兩個人決定論文的命運,本身就不合理,很有可能看走眼,使優秀論文被埋沒。
期刊等級的确簡化了科研管理者的考核工作,但是卻把評價學者水平的權力讓渡給了期刊編輯。
現在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學者完全可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例如直接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在未來某個、某些學術平台上。雖然這樣會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但是學術界自己會大浪淘沙。學者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學術,而不是拉關系,還可以完全自主選擇課題。
那麼,為什麼期刊就不能給國外SCI一樣,每期錄用成千上萬的文章呢?
A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國内發論文的需求多,但是供不應求。而很多學者為了迎合現在“大發表就出局”的大環境,已經忘掉了做學術的初心。甚至很多期刊也在毫無底線的拉低自己的要求。
這是以後學術期刊需要去解決的問題。但是作者的這個問題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即便發表困難,需要再多,學術期刊也不能每期一萬篇。
首先,期刊在審批的時候就已經定量了,每期頁碼可以上下浮動,但是不能錯的太多。
其次,為了淨化國内學術期刊的辦刊風氣,出版總署一直在嚴查,每期論文數量不能太多。肉眼可見的,最近幾年整改下來,幾乎所有的刊物都縮減了每期發論文的數量。這個現象甚至和作者的問題相背離,期刊發文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
再次,從單位角度來說,也不太可能接受這麼大體量的刊物。華東師範不是每年都會強調期刊負面清單嘛,凡是收稿多的,期數多的,都在裡面。如果每個學術期刊一期都是發表萬篇以上,估計早都被學校拉黑了。
最後,從雜志社的角度而言,審稿印刷都是有時間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的,專家審稿一般都比較慢,如果每期出版太多的話,不利于期刊走“精品化”路線。
說句不太相關又有所關聯的。
中科院之前出的一個預警名單,裡面把出版體量大的期刊列為了中級預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雖然出版量大不代表期刊質量不好,但是總會引起大家的反感的。
更多期刊信息,可以關注中州期刊聯盟。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