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魚堂主,一位職業讀書人。
最近發過一個朋友圈,說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什麼事都去做,要學會保持專注,盡量把重要的事做精、做深一點。
這裡背後有兩次思考:
1,人的精力有限,外界的誘惑太多了。
如果把持不住,攤子鋪得太大,可能會陷入人很忙,卻沒有出什麼成績。
我看到有些同學,一會拍視頻,一會做小紅書,一會做發朋友圈,一會日更打卡,感覺每天都很忙,問下成果寥寥無幾。
自己忙碌一圈,沒有一個能拿出手的優勢,最終做了2-3年自媒體,還是在原地打轉。
2,真正讓出成績的事,一定是長期積累的。
真正成大事,都是靠堅持積累出來的成績。
那我自己舉例,就是靠日更1000天、讀書1000本,積累出來的。
現在無論什麼題材,随便一個問題,随便一個詞語,都可以坐下來寫一篇文章。
靠的就是過去3年半,寫了500萬字,練出來的技術活。
這個時候要時常提醒自己,不要去做别的事,你做的事,能承載你想的東西,就足夠了。
之前看《納瓦爾寶典》裡面就分享一個觀點,說:人有80%的努力都是白費功夫。
第一次聽,還不怎麼認可,後面仔細思考後發現,确實就是這樣,生活中有很多事,都不産出成果,甚至還會拖後腿,比如,精神内耗。
随便舉個例子,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感覺自己每天都挺忙的,但很少出什麼成果?或者,你有沒有感覺,自己每天都是在疲于奔命,總感覺自己的安排被外界打亂?
自己很想努力,卻找不到突破的希望?如果你也遇到類似的困境,今天推薦一本書,絕對能幫你走出人生困境。
這本書就是《精要主義》,在豆瓣評分7.6,裡面分享觀念,絕對可以讓你頭腦清爽很多,跟過去亂糟糟的生活,過去忙忙碌努力說再見。真正地做到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上面。
這個也是我一直在實踐的人生哲學,做的少,做的好,做的精。
01
什麼是精要主義?
簡單說,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和人生态度。
比如,我之前說,之所以能日更1000天, 是因為我隻管完成寫作這一件事,因為做的少,所以才做的好。
精要主義,就是主張隻做該做的事,千萬不要貪多,要意識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有了這種緊迫感,才會真正的重視自己的時間,才能做到效率最高,成果最大化。
為了方便你理解,我來說一個生活中的兩個做事方式。
第一種,是優化主義。
不斷想辦法優化做的事,比如,本來就準備下去拿快遞,結果一看垃圾還沒丢,外賣也快到了,就想着要不等下一起解決。
這個就是優化思路解決問題,把一次的行動成果最大化,但這也是一個效率陷阱。
因為你總想,一次多解決一下問題,結果卻讓自己陷入更多問題當中,不斷的節外生枝,跟你最初的目标,越走越遠了。
第二種,是精要主義。
不去追求大而全的做事風格,而是主張隻做該做的事,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上,以求成果最大化,效率最高化。
做的少,做的好,作為自己的行動追求,要不斷提醒自己,你不能什麼都要,要敢于做取舍。
這個道理也好理解,你手裡有10件事,你手裡隻有2件事,那個完成的概率更高,顯然是第二種。
以為效率就是同時做很多事,這也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要麼是高估了自己,要麼是低估了目标和意外情況。
結果信奉精要主義的人會完成精選的重要工作,一切盡在掌控中;而優化主義者則因為承擔了太多的任務,常感到筋疲力盡,茫然無措。
02
成功者都是精要主義者
我們人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成功者,都是精要主義者。
有個簡單識别方式,他們的穿衣都有範式,有很多套一樣的衣服。
比如,喬布斯一直都是高領黑上衣,牛仔褲加運動鞋,紮克伯格一直都是灰色T恤,肯定不是買不起的問題。
原因就是,固定的穿衣範式,用起來非常方便,不需要耗費太多精力。
我自己也是一樣,每年會買黑白T恤20件,一直都是換着穿,褲子也就幾條,基本上那條幹了就穿那個,都是搭配好的,就是為了避免決策内耗。
你想一下,衣櫃裡有幾十套衣服,每天穿什麼都糾結半天,如果不定期整理,就會變得亂七八糟,大部分衣服其實都很少穿。
這裡提醒一下,精要主義不是删除幾個任務那麼簡單,也不是一直穿固定的衣服,背後的底層邏輯是,有目的的,淘汰哪些不重要的事。
不僅要擺脫明顯浪費時間的事,還要敢于放棄一些,看似是很好的機會的事,原因很簡單,世界上的機會多了,以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不可能都去嘗試一下,必須要學會取舍,必須要學會聚焦。
如果你感覺自己很努力,卻看不到成果,很可能就是自己的精力,被分散到很多不同的事上,導緻嘗試過很多事,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
反過來,像我這樣先在一個點上突破,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讀書寫作上,反而更容易取得進展,獲得一個不錯的結果。
我看到很多同學,給大家定了很多目标,想做的事很多,結果導緻精力過于分散了。
最後提醒一下,精要主義不是少定目标那麼簡單,而是學會集中精力,在少數事件上努力突破。
03
如何成為精要主義者?
我自己算是一個精要主義者,但并非是天生的,之前也是喜歡定目标,想做的事很多,做成的事很少。
我轉變的契機,其實即時校準自己成長方向,用這個方法慢慢,調整最終學會了,要集中力量辦大事。
這一點很重要,我們開始的時候,都是目标清晰的,但是随着事件的進展,慢慢就會脫離,或者增加很多目标。
一個很典型的案例,本來想去砍柴的,結果發現斧頭生鏽了,去找朋友借磨刀石,朋友不在家,又借自行車找他,自行車走一半又爆胎了,就這樣,本來是砍柴的,結果變成去修自行車了。
這個是不順利的案例,就算我們一切順利,也會不自覺的走偏。
那我舉例,本來是日更寫作,慢慢習慣以後,很容易就達成,後來又學人家寫頭條,又寫公衆号,又做視頻号,又做抖音,就這樣一點點的最終,事越來越多,機會也越來越多,付出的時間精力,被更多事幹擾。
于是會偏離最初的目标,無法保持原有的專注,從而埋下失敗的種子。
多虧我隔段時間,都會為成長方向複盤,不然真的不知道繞到哪裡去了,也不可能有現在的一點成績。
你看,我的轉變過程,也是踩過坑的,想要成為精要主義者,在思維上要有三個改變。
第一,從“我必須做”到“我選擇做”。
平時大家都學過區分必須做的事,但随着時間推移,你會發現,必須做的事越來越多了。
參加的社群要打卡,自己的目标要完成,其他的課程作業也要寫,每一個看起來都是必須要完成,結果你的時間還是不夠用。
所以,第一個思維轉變,就是要從“我必須做”到“我選擇做”。
我們收藏文章,想的就是以後可能需要看,這樣想,你會越收藏越多,下次你應該問,這篇文章,對實現我的目标有幫助嗎?
這樣才有助于幫你做出正确選擇。
第二,從“這些都重要”到“大多數事情不重要”。
最近,在跟覺醒訓練營同學建個人檔案,發現很多人給自己定了很多目标,感覺有點像報複性的設定目标,過去自己一直犯懶,選擇好不容易要改變了,要定點目标,不然自己就吃虧了。
結果,定的目标,都覺得很重要,最後又變得無從下手了。
所以,第二個思維改變,就是要從“這些都重要”到“大多數事情不重要”。
你可以把目标寫出來,然後就分兩類,一類是“必須保留”,一類是“需要清理”,哪些目标必須保留,哪些目标是可以清理的。
我做到很難做決定,因為我們在真正獲得之前,對他收獲評分都會很高,這個還是可以換一個思路,如果你丢掉這個目标,你願意用哪個目标去換它。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并非你們難以選擇,因為有些目标,隻是滿足心理需要,并不是真正的需要。
第三,從“怎麼能兼顧一切”到“怎麼能堅持不懈”。
這是最後一個要克服的思維方式了,成長中有一個很難克服的點,就是貪心。
不提成長還好,一旦說到要成長改變了,就突然變得貪心了,又想讀書,又想寫作,又想健身,又想做自媒體,什麼都想要。
因為貪心,對目标割舍不下,總想兼顧一切,最後又變得疲于奔命,慢慢的因為中斷放棄行動了。
這裡必須要扭轉思考,從什麼都想兼顧,轉變為,怎麼才能持續的久一點。
什麼事都是持續的越久,得到的反饋越多,從持續的角度去思考,得到的收益要好過兼顧一切。
04
三個步驟幫你實現目标
最後來分享一下,怎麼在生活中踐行精要主義?
精要主義的核心,是要通過規劃,更高效的去做事,要有意識地區分重要的少數和不重要的多數。抛棄不重要的事,為重要的事提供清晰順暢的實現路徑,所以它需要一套自律、系統的方法。
第一步,區分無意義的多數和有意義的少數。
說到成長,每個人都能講出一堆,想學的東西,想讀的書,想做的事。
這個就像你處理衣櫃一樣,不要指望馬上改變什麼,而是,先把衣服梳理一下,才有可能清楚亂七八糟的目标,騰出大腦去思考真正的目标。
怎麼才能辨别真正重要的事情,過濾掉哪些不重要的事呢?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任何事情,隻要不那麼确信,就果斷拒絕,隻留下10%的重點。
生活中,大部分事都是沒有意義,很多都是别人說的,别人都做了,所以自己就跟着做了,學會區分就可以提升效率。
可以分别從,時間尺度,需求尺度,全局尺度,來幫自己認清問題本質,做出适合當下的選擇。
第二步,擺脫多數無意義的事。
生活中大部分事,都是沒有意義的,有些隻是為了溫飽,有些隻是為了面子,還有一些是盲從的結果。
還有一些事,明明很消耗自己,隻是因為不願意承認過去的失敗,就一直試圖挽回,不斷投入沉沒成本。
有時候,擺脫無意義的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會止損。
如果我們總是否認錯誤,就會漫無目的地在原地打轉,無法取得進展。這時要做的是承認錯誤,盡快止損,重新開始。
除了擺脫無意義的事,還有一部分是要對其他人說不,而且要經常說。
不過拒絕他人期待,是很需要勇氣的,但是為了自己陷入瑣事,作為精要主義者,必須敢于說不。
第三步,讓有意義的少數事項做起來毫不費力。
想把事做的好,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保證自己有精力去完成。
你說讀書很重要,結果出去看了3部電影,爬了2座山,再怎麼認可讀書,也不可能讀進去了。
還是說我自己,為了保證自己日更,我會盡量避免讓自己陷入精力消耗中,不出去玩,就避免出去的意外,不去做别的事,就是給重要的事蓄力。
對于重要任務,有兩種思路,要麼用蠻力執行,要麼讓它自動運作。
通過有規律的行動,有控制的做事,慢慢讓有意義的事更持久,最後變成你的日常行為。
想要成為精要主義,就要學會追求,“更少,但更好”當作行動的鐵律。
堂主推薦
▼
感謝你看到最後,堂主求一波「星标」啊。作者簡介:魚堂主,《智識升級》作者,職業讀書人,日更 1000 天,閱讀 1000 本書,一個認真陪你讀書的人,帶你看更多好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