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華文化千古一絕:蘇蕙織錦回文《璇玑圖》(3)

法門寺巧織《璇玑圖》

蘇蕙在法門寺老家,思念着谪貶流沙的丈夫,心情十分悲憤,就以寫詩來抒發對奸佞之徒的不滿:

讒佞奸兇,害我忠貞。禍因所恃,姿極驕盈。

在對權奸陷害表示憤憤不平的同時,她也對丈夫的恃才傲物進行了批評,指出了應該吸取的教訓,她寫道:

慮微察遠,禍在防萌。察微慮深,慎在未形。

這些詩,她都納入了《璇玑圖》。

兩年後,事情有了轉機。一方面,也許蘇蕙的那首《織錦回文朝天子》觸動了苻堅,經過觀察,他感到窦滔确實是冤枉的;另一方面,他很看重窦滔的文韬武略,要倚重他的武功為自己出力打江山。于是,便下旨免去窦滔的一切罪責,诏令他速去京都長安議事。

窦滔想起自己的遭遇,對這位皇帝心存芥蒂,找各借口而不奉诏。苻堅為了自己的利益,派人送上這幾年的俸祿,還有作為歉意的禮品。并許諾馬上送他回家,與妻子團聚。正是這一點,深深觸動了窦滔的心。他答應了苻堅的要求。

窦滔帶着趙陽台,千裡迢迢趕回老家法門寺,一路上他無數次地想着與妻子的熱切相會。但蘇若蘭面對丈夫的這個小妾趙陽台,卻萬萬不能接受。她沒有想到自己幾年的苦等,卻等來了這樣的結果,委屈的眼淚打濕了衣襟。

朝廷催窦滔速到京城領受任務。盡管窦滔拖了又拖,但君命終難違。窦滔再三求若蘭一起去,但她賭氣說:“要去你去,我決不會去。”

窦滔無奈,隻好灑淚與若蘭分别,帶着趙陽台趕赴京城長安。

窦滔見到苻堅後,苻堅任命他為領軍大将軍,自己的兒子苻丕為監軍,統兵去攻打東晉的軍事重鎮湖北襄陽城。

窦滔運用自己的文韬武略,巧妙指揮,勝利打下襄陽城。苻堅大喜,封窦滔為安南将軍,留鎮襄陽城。小妾趙陽台日夜陪伴在他的左右。

獨居老家的蘇蕙,形隻影單,孤苦伶仃,天長日久,不免思念起遠方的丈夫來,并開始對自己的年輕氣盛和任性賭氣産生悔恨之心。于是,她便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成一首首詩詞,竟越寫越多,床頭、幾上到處都是。一天,她臨窗對鏡梳妝,看到外面楊柳吐絮,燕子呢喃,更感悔恨交加,無限寂寥。便占一卦,卦象為“嗟”,遂吟詩一首:

嗟歎懷,所離經。遐曠路,傷中情。

家無君,房帏清。花飾容,朗鏡明。

葩紛光,珠曜英。多思感,為誰榮?

蘇蕙是一個感情脆弱的少婦,但也是一個意志頑強的女人,為此她寫道:

仁賢别行士,顔喪改華容;

貞物知終始,寒歲識凋松。

就這樣,過了一月又一月,過了一年又一年,蘇蕙把自己的全部感情融進幾千首詩中。她用多少晝夜,多少心血,把這些詩反複排列,互相交織,融通對比,疊加重合,最後濃縮在了上下、左右各29字,共841字的一個文字方陣中。并在文字的中心位置标明詩的名稱:始平蘇氏心詩璇玑圖(始平是她娘家武功縣的舊稱)。然後,她用紅黑藍紫黃五色線,把這些文字織在了一方長寬各八寸的錦帕上。這就是蘇蕙著名的織錦回文《璇玑圖》。

這個織錦回文《璇玑圖》,最外四周是紅色字,圖中又是一個四筆頂頭的大大的紅字組成的“井”字,把圖切分成了九大塊。而“井”字中間的一大塊,又被分成了九小塊。這樣,就為解讀詩文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在此,我要特别提出的是,有些出版物上對“璇玑圖”的五色随便改動,有的變成了六色、七色,有的把紫色、紅色改成了綠色,等等,這些不但與武則天為《璇玑圖》所寫序中“五彩相宣”相悖,而且也給譯讀帶來困難。因為最早的譯釋中,都是以各個色字起頭的,如“紫書讀法”“黃書讀法”,你随便改變字色,豈不亂了套。《璇玑圖》比較準确的,應選用人民文學出版社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李汝珍所著古典小說《鏡花緣》裡面的。

蘇蕙為何要給自己的回文詩起名《璇玑圖》呢?

原來天璇、天玑都是北鬥七星中的星名,所以古人也把北鬥七星稱為“璇玑”。南宋時著名女詩人朱淑貞在《璇玑圖》記中說:“璇玑者,天盤也”。宋代學者李公麟在《璇玑圖》再叙中說:璇玑之義如日星之左右行天。說明蘇蕙的《璇玑圖》是仿照天空星辰運轉原理設計的。明代研究蘇蕙的大家康萬民在評析《璇玑圖》時,對其精妙而深奧的謀篇布局給以高度贊賞,說它:上承天道,下悉人情,中稽物理,旁引廣譬,興寄超遠,此等奇巧,真為千古絕唱。

多才多藝、學識淵博、聰慧過人的蘇蕙,上通天文,下曉地理,中悉人文。《璇玑圖》不但融彙了天地機緣,圖中還巧妙地運用四書五經和諸子百家的經典多處。其中運用《詩經》典故77處,《易經》原理64處。

從以上可以看出,蘇蕙把自己的回文詩命名為《璇玑圖》,從結構到内容,都是經過巧妙構思,嚴密考量的。璇玑者,玄機也,也許她是有意設下一個個玄機,讓大家去破解呢!

對這個深奧的《璇玑圖》,一般人不知道該怎麼讀,就去問蘇蕙。蘇蕙笑答:“徘徊宛轉,自成文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言下之意是說,隻有自己的丈夫才能解讀。随即,她派人将《璇玑圖》送往襄陽。

窦滔接到這字字珠玑、飽含妻子血淚的《璇玑圖》,果然一讀就懂。他悔恨得大哭一場,然後備重金把趙陽台送回關中。并備車馬,到老家美陽縣法門寺,接蘇蕙同去襄陽。窦滔低頭認錯,夫妻二人和好勝前。

對此,武則天在序中是這樣表示的:因述若蘭之多才,複美連波之悔過,遂制此記,聊以示将來也。

《璇玑圖》問世震朝野

《璇玑圖》問世後,無論其内容、其結構、其蘊含的玄機和作者蘇蕙與窦滔的故事,在朝野上下,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上自皇帝、大臣,下至鄉野百姓,還有不少文人墨客,都為之傾倒,不惜贊辭。不少名人為其寫序作記,贊揚這位曠世才女和這千古絕唱;不少人傾半生一生精力鑽研《璇玑圖》,并寫出一本本專著;到了近代現代,更有人把《璇玑圖》的故事編寫成戲劇,搬上舞台和銀幕。

女皇武則天親為《璇玑圖》作序,序中介紹了窦滔與蘇蕙的故事和《璇玑圖》産生的經過,以及自己對《璇玑圖》的欣賞,贊之曰:五彩相宣,瑩心耀目。縱橫反複,皆為文章。才情之妙,超古邁今。評價如此之高,實屬少有。

南北朝時的梁元帝在感贊蘇蕙的詩中寫道:烏鵲夜南飛,良人行未歸,池水浮明月,寒風送搗衣,願織回文錦,因君寄武威。

唐朝時的兩位才女史幽探和哀萃芳,看到《璇玑圖》驚奇萬分,分别對其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每個人都能從圖中讀出幾百首、上千首的詩來。清朝人李汝珍在其名著《鏡花緣》中對其讀法有詳細介紹。宋代高僧起宗,将《璇玑圖》分成幾個圖塊,從中可以讀出3752首詩來。明代的經史學家康萬民,與其祖其父三代人對《璇玑圖》苦研畢生,又得詩4206首,共達7958首。當代學者吳蔚,在前人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在他所著上下兩本《璇玑圖》專著中,竟破譯出了14005首詩。我們不敢想象,這個記錄将來會不會再被突破。

曆代以來,許多大詩人、大作家,對蘇蕙的《璇玑圖》都盛贊有加。如北周文學家庚信在詩中寫道:彈琴蜀州卓家女,織錦秦川窦家妻。說的是卓文君和蘇蕙。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詩中寫道: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雨隔窗語。停梭怅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說道:寫賦好追陳後寵,題詩堪送窦滔家。宋代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寫道:千詩織就回文錦,如此陽台暮雨何?亦自英靈蘇蕙子,隻無悔過窦連波……等等。

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曾創作了戲劇《蘇氏織錦回文》,在當時進行了排演。近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作并演出了大型秦腔劇《蘇若蘭》。寶雞市秦腔劇團的著名演員杜秀霞,也新編了秦腔曆史劇《蘇若蘭》。他們懷着一顆崇敬之心,把蘇若蘭的故事搬上了戲台。影視界也不甘落後,北京伊裡雅國際影視發展公司,投資拍攝了電影《璇玑圖》,使蘇蕙的形象通過銀幕,傳得更遠更廣。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