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安胎”,相信各位都對白術的功效了如指掌。我自己在臨床也喜用白術。但是,白術雖好,誤用了以後其危害也是很嚴重的!
白術誤用緻害3例
一、溫燥助火 傷絡動血
例一:常XX,男,24歲,農民。1984年4月19日初診。
素患血小闆減少症及胃潰瘍病,近日因飲酒後脘痛吐血。筆者先投《金匮》瀉心散(大黃、黃芩、黃連)加阿膠、白芍、甘草、茜草,服二劑後吐血即止。但大便轉溏、納差。後他醫将原方加白術60克。藥後大便轉幹,然吐血複作,鼻衄如注。
複求診治,舌紅苔黃,脈洪數。筆者仍守前方去白術,服後吐衄俱止。再進益胃湯加山藥、蓮米、苡仁、石斛,三劑而愈。
按:
白術甘溫,健脾燥濕。然過燥則傷陰耗津、助火動血;又能益氣健脾,然氣有餘便是火。況此證吐血雖止,而餘熱未清、血絡不甯。重加溫燥,豈有不複出血之理!
據近代報導:白術有抗凝血作用,能延長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另據報導:白術有擴張血管作用。此兩種作用皆可加重出血。故出血病人雖有脾虛見證,仍當視其有無火熱,切不可誤認為“太平補劑,多用無妨”!
二、補塞不當 壅滞中宮
例二:張XX,男,2歲,1984年8月12日初診。
患兒先因傷食緻嗳腐厭食,腹硬脹滿,夜卧不甯。筆者先投保和丸合小承氣湯,服後脹滿減輕,大便溏洩,納谷不佳。遂于原方加白術20克。一劑未畢,便瀉即止。但當晚即身熱如灼,煩啼不安,徹夜不寐。
次日來診,指紋粗滞,脈來滑實,循其腹,硬滿拒按。複用大承氣湯加鈎藤、竹茹一劑,瀉下四次,臭如敗卵。瀉後脹滿悉減,身熱亦退,夜卧即甯。
按:
《藥性本草》謂白術能“治心腹脹滿”乃指脾虛濕阻之虛脹虛滿,此可“塞因塞用”,故為白術所宜。若系宿食積滞或陽明腑實之脹滿,白術用之反甚。
此證大便雖溏,乃積食所緻,隻可因勢利導,“通因通用”,當宗《金匮》大承氣湯下宿食法,或以保和丸續用消食導滞。本例反加白術實脾止瀉,關門留邪,是犯“實實”之禁,以緻中宮壅滿,夜卧不安。
三、補益過早 關門留賊
例三:王XX,男,43歲,教師。1984年5月27日初診。
患者五日前因食杏果後腹痛:洩瀉不止。次日增劇,轉粘液膿血樣便,日行十數次,伴裡急後重、寒熱身痛,舌紅苔黃膩,脈濡數。筆者先投芍藥湯加枳實、厚樸、陳皮,服藥二劑後裡急後重減輕,下利次數減少,粘液膿血樣便亦減。
續進二劑,病人自訴納差脘痞,神疺乏力,乃于原方增茯苓、白術二味。因我院缺白術,囑病家自配15克。病家聽說是補藥認為多加無妨,竟自配50克。
服藥次日裡急後重複增,腹痛加劇,便下鮮紫膿血,壯熱惡寒(T:40.6℃),頭痛煩躁,肌膚發斑,舌質紅绛,苔灰黃厚膩,脈沉弦滑數。急投白頭翁湯合犀角地黃湯加銀花、連翹,服後熱退痛減,鮮紫膿血樣便亦減。
續用原方減犀、地,二劑後複用芍藥湯減桂加黃柏、苡仁、茯苓、陳皮四劑,遂愈。
按:
先投芍藥湯四劑,邪去六、七分,呈正虛之象。然邪毒未盡,不應早補。宜續進清熱利濕以祛餘邪。早用白術,溫補止瀉,是關門留邪、甘溫助熱,猶以艾草引灰中未盡之火,必使複燃。加以病家無知,數倍增量,愈便熱毒燔熾,重傷血絡,加劇病勢,實為濫用補劑之一教訓。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