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共和國
作者|霈霖
責編|Thomas
當今世界的200多個國家之中,包括中國在内大約有130個共和國。“共和國”是相對君主制國家而言的,國家元首不是世襲,而是由民主選舉産生。
共和國并不是現代文明的産物,古希臘城邦大部分是共和國,古羅馬早期也是共和國,中國古代同樣出現過短暫的共和制。然而,這些古代共和國都沒有延續下來。
▲聖馬力諾共和國在意大利的位置
現存最古老的共和國是歐洲的聖馬力諾共和國,建立于13世紀,曆史長達800多年,一個面積僅61平方公裡,人口3.4萬、被意大利包圍的袖珍國家。
令人驚訝的是,聖馬力諾共和國創建時的歐洲正處于中世紀,不但君主制盛行,而且各國之間的兼并戰争司空見慣。
小小的聖馬力諾共和國又是如何生存下來,并且避免被意大利吞并的?
▲蒂塔諾山突兀聳立在平原上,是聖馬力諾的立國之本
一、古典共和國
聖馬力諾共和國位于意大利東海岸,整個國家依蒂塔諾山而建,這座山最高海拔739米,地勢險峻,是聖馬力諾的核心和象征,上千年來一直庇佑着此處的人民。
▲聖馬力諾依山而居
聖馬力諾的共和制度雖然已有八百多年的曆史,但依然延襲着13世紀創立時的基本框架。
國家元首是“執政官”,由議會(大議會)選舉産生,任期半年。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聖馬力諾的執政官同時有兩名,權力完全相等,任何決議必須兩名執政官都同意才能生效。
▲聖馬力諾兩位執政官的權力完全相等
共和制度
并非聖馬力諾首創,早在公元前841年,中國西周王朝發生了“國人暴動”,首都鎬京的百姓推翻了殘暴的周厲王,推舉周公與召公兩人共同執政,直到周宣王繼位才結束,這個中國曆史上首個共和制延續了13年。
與此同時,古希臘文明在巴爾幹半島南端興起,細碎的丘陵地形使古希臘形成許多互不隸屬的城邦國家,其中既有共和制,如雅典;也有君主制,如斯巴達,共和制城邦的數量還要多一些。
▲古希臘的共和制保留了許多部落時代全民參政的特點
雅典共和制度
經過上百年的不斷完善才基本成型,最高權力機關是公民大會,最高行政長官就是“執政官”,由公民大會選舉産生,任期一年,最多時有9名執政官并存,掌握行政、宗教等不同領域的權力。
成立于公元前509年的羅馬共和國,将這套制度進一步發揚光大,最高權力機關是元老院,最高行政長官同樣是“執政官”,每年由元老院選舉産生兩名,也是軍事統帥和元老院主持人。
▲元老院是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關
随着時代發展,這兩大文明的共和制度先後被君主制取代。
公元前4世紀後期,同屬古希臘文明的馬其頓王國崛起,雅典等城邦從獨立國家淪為馬其頓統治下的普通城市。羅馬共和國則在公元前27年變成君主制帝國,屋大維獲得終身獨裁者身份。
由此可見,聖馬力諾的共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執政官”制度與古羅馬非常接近。而這套古老的共和制度之所以能在聖馬力諾延續至今,與時代及地理背景是密切相關的。
二、政教合一
羅馬帝國
在1世紀達到鼎盛,征服了數以百計的民族,把地中海變成了自己的内湖。空前龐大的帝國催生出一個意外結果,巴勒斯坦地區的民衆在猶太教基礎上創建了基督教。
古羅馬人信奉多神教,全力鎮壓一神教的基督,可紮根于底層民衆的基督教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擴散到整個帝國。4世紀初期,盡管仍處于地下狀态,基督教卻不僅在社會底層已擁有巨大影響力,還成功滲透進權貴階層。
▲石匠馬力諾的形象被用在銀币上
301年,意大利的一位石匠馬力諾因為傳播基督教而被帝國官僚追捕。
馬力諾
逃進最高海拔739米、距離海濱城市裡米尼23公裡的蒂塔諾山,這裡易守難攻人迹罕至,能夠躲開帝國的高壓統治。馬力諾帶領追随者建造教堂、開墾荒地、自給自足。
此時的羅馬帝國,内有被統治民族及基督教徒的不斷反抗,外有蠻族入侵,國勢已顯落出衰敗之象。為了緩和内部矛盾,羅馬帝國在313年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充分發揮基督教在穩定統治方面的積極作用。
▲蠻族毀滅了羅馬,卻歸皈了羅馬教廷
392年,基督教又被定為國教,不但盛行于整個帝國,還傳播給了日耳曼等蠻族。羅馬教廷為了表彰石匠馬力諾的功績,将這片小天地命名為“聖馬力諾”,允許其繼續自治。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半部分,繼承意大利半島的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等蠻族的沖擊下滅亡于476年。意大利半島作為羅馬帝國的發源地,遭受到極其嚴重的摧殘,損失了大部分人口。
▲教廷加冕是中世紀歐洲國王登基的前提
而聖馬力諾因為有蒂塔諾山和教堂的保護,再一次幸免于這場大難。根據現代專家分析,當時的聖馬力諾隻有一千人左右,應該由基督教神職人員管理日常事務,是一個政教合一的超小型政體,直屬于羅馬教廷,獨立于周邊教區和封建領主。
接下來的數百年裡,日耳曼人在西歐大陸建立起自己的封建統治,并接受基督教為國教,真正做到了政教合一,羅馬教廷擁有巨大的權威和财富,各國國王都需要得到羅馬教廷的加冕。
三、城邦時代
西羅馬帝國
滅亡後,意大利半島成為日耳曼人和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争奪的戰場,誰都無法完全控制整個半島,也不願意坐視對手達到這一目标。
因而使半島在此後的1400年裡一直處于混亂和分裂狀态,即使有一些封建領主,其勢力也相對較弱。
意大利半島
處在西歐、東歐、西亞、北非之間海上商路的交彙點,隻要戰火稍平,貿易便重新興盛起來,原先躲進深山或海灣的民衆紛紛湧向城鎮,造就了中世紀意大利半島的獨特景象——城邦林立。
▲中世紀的意大利有過許多城邦國家
10世紀以後,意大利諸城邦不僅商業繁榮、文化昌盛,而且開始獲得自治權力,其中最著名的有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等等。這些城邦一改傳統的封建領主制,大多采用了共和制。
由于封建領主們更擅長經營土地,對商貿不感興趣,也沒有實力完全控制城邦,因此城邦裡的富商們通過贖買或訂立契約等方式,從封建領主手裡獲得自治權力。
▲威尼斯海軍曾經獨自對抗了奧斯曼帝國的艦隊
相比封建領主,富商更不具備完全統治城邦的能力,更願意采取共和制來進行管理,以實現各階層的利益平衡。
于是,他們借鑒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的共和制成果,又由于各城邦的獨立性較強,使這一時期的共和制比較混雜,沒有統一的标準。
比如威尼斯共和國,城市本身的封建領主、480人的大議會、參議院,三者分享權力,不同時期各自的權力也有變化。最高行政長官是總督,由大議會選舉産生,終身任職。
▲哥倫布故居博物館,他其實是熱那亞人
這些城邦國家雖然面積小,人口也不多,卻聚集了大批财富,對意大利半島乃至整個歐洲都頗有影響力,威尼斯的海軍一度稱霸地中海,無人能匹敵。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聖馬力諾在1243年宣布建國,可以看作是順應潮流之舉,絲毫沒有引起外人的注意。其最高權力機關是大議會,選舉産生兩名“執政官”聯合執政,任期半年。1269年,聖馬力諾共和國又頒布了憲法。
▲聖馬力諾的市政大樓和英雄雕像
與威尼斯等城邦國家相比,聖馬力諾的制度更接近古羅馬共和國。兩名“執政官”聯合執政的弊端,諸如效率低、相互推诿牽制等等,對又小又閉塞的聖馬力諾卻沒啥影響,不像威尼斯等商業城邦那樣需要面對複雜的國内外環境。
更重要的,聖馬力諾共和國是以基督教為核心的政權,基督教義是處理一切事務的規範,因此聖馬力諾的人們很容易就重大事件達成共識,執政官的作用遠不如其他城邦那樣突出。
▲憑借險要山勢和堅固城堡,聖馬力諾保衛了自己的獨立
首任執政官
都由修道院長擔任,後來平民百姓也可以被選為執政官。促使聖馬力諾獨立建國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還在于擺脫當地封建領主的糾纏。
剛獨立時的聖馬力諾隻有26平方公裡大小,大部分是山地,總人口1500,算不上是一塊“肥肉”,但附近的封建領主仍然惦記着想吞并聖馬力諾。
▲聖馬力諾從來沒有抛棄尚武傳統
為此,聖馬力諾共和國一開始就實行全民皆兵制度,類似于瑞士的武裝中立,讓侵略者付出的成本遠遠高于吞并的收益,從而達到阻止侵略的目标。
盡管如此,聖馬力諾還是太弱了,分别在1503年和1739年兩次被相鄰的封建領主占領。幸好這地方實在沒油水,兩次占領都不超過一年,聖馬力諾兩次複國成功。
四、夾縫生存
聖馬力諾
的中立政策是明智的,為自己最終赢得了獨立地位。風起雲湧的18-19世紀,意大利半島再次變成大國的競逐場。奧地利等國分别占領一部分區域,反複争搶勢力範圍、榨取财富。
列強對意大利的蹂躏,再加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争的影響,終于喚醒了意大利人的民族意識。
經過一千多年的交流和融合,這裡已經初步形成了意大利民族,講着一樣的意大利語,渴望意大利半島能夠得到統一與和平。
▲1494年的意大利半島形勢,法奧西等國都插手其間
無論哪一方占上風,聖馬力諾始終嚴格保持中立,加上自身的偏僻貧瘠,其中立地位得到各方的承認。拿破侖甚至表示願意贈送土地并援助大炮,聖馬力諾都不肯接受。
拿破侖戰争
後,意大利半島上通過不斷兼并,還剩下8個邦國(不包括聖馬力諾),君主制與共和制并存。奧地利和法國當時正在争奪西歐的霸主地位,它們把意大利當成殖民地和提款機,自然不願意其統一。
▲出生于科西嘉島的拿破侖選擇做法國人
大部分邦國是奧地利的勢力範圍,教皇國則得到法國的支持,聖馬力諾正位于教皇國境内,而最有希望統一意大利的是撒丁王國,政治上獨立,實力也最強。
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統一意大利的呼聲越來越高。1848年,意大利獨立革命爆發,參加過南美洲獨立革命的加裡波第回到意大利,領導紅衫軍反抗外國占領軍。
▲意大利民族英雄加裡波第
敵人的強大出乎意料,紅衫軍接連戰敗,加裡波第一路逃亡,1849年7月來到聖馬力諾。這裡的人民熱情接待了加裡波第,并提供必要物資,幫助他通過23公裡外的港口城市裡米尼逃離意大利,以備東山再起。
一貫奉行中立政策的聖馬力諾人這樣做,除了是因為欽佩加裡波第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外,還有一個要求:未來意大利統一時,希望加裡波第允許聖馬力諾繼續保持獨立地位。
▲意大利統一前的8個大邦國,聖馬力諾位于教皇國境内
支持力圖統一意大利的英雄人物,以換取不被統一進意大利,聖馬力諾人的這個算盤打得十分巧妙而又精明。幸運的是,他們的付出沒有白費。
與此同時,意大利半島的商品經濟得到迅猛發展,聖馬力諾與周邊地區的貿易越來越多,不再是傳統的自給自足經濟。1860年撒丁王國的領土擴展到聖馬力諾周圍,聖馬力諾馬上與其簽訂關稅同盟,在經濟上完全融入了撒丁王國。
▲普魯士的崛起沉重打擊了法奧兩國,甚至俘虜了法國皇帝
奧地利和法國的争霸鬥争被新崛起的普魯士打斷,兩國先後在1866年和1868年敗于普魯士,再也無力壓制意大利統一。加裡波裡和撒丁王國抓住這個機會,終于在1871年完成統一,結束了意大利半島将近1400年的分裂。
加裡波第
履行了諾言,保留下聖馬力諾共和國。這個山地小國的領土人口都很少,在政治和軍事上無足輕重,經濟上又已融入意大利,完全沒有違背諾言的必要。
▲梵蒂岡不屬于任何世俗國家,也許才是最佳選擇
除此之外,羅馬教廷所在的梵蒂岡也享有獨立國家的地位,這既是換取外國不幹涉的代價,也避免了全世界基督教徒的不滿,對意大利統一隻有益處而沒有壞處。
10世紀以後湧現的威尼斯、熱那亞等城邦共和國,在統一進程中都直接或間接并入新生的意大利。而這個意大利王國延續了撒丁王國的君主立憲制,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國王,政府實權由首相掌握。
▲首任意大利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
這樣一來,聖馬力諾共和國得到了一個新的紀錄:現存最早的共和國,從1243年延續至今。與其同時代或更早的共和國,已經全部消亡或被吞并。
五、最古典的共和國
20世紀的兩場世界大戰中,聖馬力諾仍然保持了中立政策,但被納粹德國占領過。1946年意大利國王宣布退位,意大利成為共和國,此時距離聖馬力諾共和國成立已有703年。
聖馬力諾1992年成為聯合國成員國,歐盟成立後,雖然不是成員國,但随着意大利使用歐元,事實上享受着歐盟成員國的待遇。在外交上,聖馬力諾主要依賴意大利的外事部門代行其職權。
▲聖馬力諾大教堂至今盛放着石匠馬力諾的遺骸
聖馬力諾目前仍有兩名執政官,由大議會選舉産生,任期半年,延續着八百年前的傳統,可以算是當今社會最古典的共和國。2022年3月31日卸任的執政官賈科莫·西蒙奇尼年僅27歲,是最年輕的國家元首。
聖馬力諾的國土面積61平方公裡,在歐洲倒數第三,僅多于梵蒂岡和摩納哥,人口3.4萬,官方語言是意大利語。
▲聖馬力諾隻通汽車,沒有機場和鐵路
聖馬力諾
的經濟支柱是旅遊業,占GDP的一半以上,僅發行郵票和明信片一項就能帶來可觀收入。由于大部分國土是蒂塔諾山,這裡不通飛機和火車,外國人最好從意大利的裡米尼市乘汽車進入聖馬力諾。
有趣的是,聖馬力諾是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國度,城市和公路依山而建,順着開就行了,分叉路口很少,隻要人們自覺禮讓,幾乎不會發生搶道事件。
▲依山而建的聖馬力諾可以不用紅綠燈
對于聖馬力諾共和國來說,國家的創立和延續是出于宗教原因、蒂塔諾山的庇護、以及意大利半島的獨特政治環境。在19世紀意大利統一風潮中,聖馬力諾又因為雪中送炭,解囊相助了“國父”加裡波第,最終為自己赢得了獨立的資本。
▲聖馬力諾與意大利
長期作者|霈霖
曆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本文系「環球情報員」原創内容
未經授權,禁止随意轉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