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韓國
韓國是全球智能制造的強國之一。韓國制造業曾排名全球第六。韓國制造業的出口額曾位居世界第六;韓國機器人利用率居世界首位。韓國在全球對應工業機器人數量指标的“機器人密度”中,韓國的數據曾經為710台,是全世界平均值(85台)的八倍以上(以2017年末為準)。韓國自從2011年在這一統計中超過日本之後,多年來一直蟬聯全球第一。韓國曾經在機器人消費方面跻身世界前列。國際機器人聯盟發布的《2018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韓國在2017年共售出4萬台左右工業機器人,列市場規模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在存儲類半導體産品領域獨占鳌頭,且是韓國制造業的“王牌産品”。韓國企業浦項制鐵公司(POSCO)曾經入選世界經濟論壇(WEF)的“燈塔工廠”,在世界範圍被認可為能引領世界制造業未來發展的創新型工廠。
全球DRAM存儲,韓國第一,并且有兩家大名鼎鼎的巨頭:三星和海力士,而美國的美光排名第二。且美光在技術層面落後三星一個世代。
韓國在石墨烯産業依然領先,華為任正非曾經說過,未來20年會發生一場石墨烯取代矽的革命。韓國在這方面已是全球競争力第一。
韓國在民用造船業領域處于領先水平,尤其在最先進的LNG造船,韓國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份額都是全球第一。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韓國京畿道安山的“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時曾經宣布将2019年定為“韓國制造業複興”元年,并将推出制造業複興願景計劃,幫助韓國政府及産業界積極應對外部變化,力争使韓國跻身全球制造業四大強國之一。文在寅提出,截至2030年,韓國制造業的平均附加價值将從目前的25%提高至30%,新興産業所占據的比重從16%提高至30%,并将韓國擁有的核心競争力的全球頂尖企業數量在目前的基礎上再翻一倍。
衆所周知,全球人工智能已成為中國、美國、日本等主要國家的“必争之地”,并将成為引領第四次産業革命的重要利器。由此韓國曾推出首份國家級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截至2030年,韓國還将推出2000家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廠,為此韓國政府将積極開放政府數據,由此建立數據中心,以支持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務,并促進關鍵軟件、機器人、傳感器和設備等智能制造設施的發展。
韓國還将進一步向“環保型國家”靠攏,政府計劃從2020年到2025年投入3850億韓元的研發資金用于制造業的革新。韓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銷售85萬輛氫汽車。據經合組織(OECD)的數據,2017年,韓國企業在技術研發層面所投入的金額為56萬億韓元,位列全球第五,國内生産總值(GDP占比更是達到全球第一。
韓國的制造業占據着其國民經濟十分重要地位。比如韓國的三星、LG、現代汽車......“Made in Korea”在全球各地無處不在。2014年6月,韓國正式推出了被譽為韓國版“工業4.0”的《制造業創新3.0戰略》。2015年3月,韓國政府又公布了經過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後的《制造業創新3.0戰略實施方案》。這标志着韓國版“工業4.0”戰略的正式确立。
對于韓國的這一舉措,美國《外交學者》雜志曾報道說,“創新或滅亡”是西方人奉為真理的管理箴言,但亞洲在這場創新競賽中卻是赢家。韓國無疑成為亞洲的赢家。美國彭博社對21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研究,從研發經費、制造能力、高科技密集度、研究人員密集度、高等教育效率和專利活動等指标着手,判斷其創新能力。排行榜顯示,韓國早在2015年全球最創新的50個國家的排名中,韓國位列榜首,而且已經是韓國連續第二年蟬聯第一。調查發現,韓國在研發經費、教育以及專利方面位居榜首,在高科技公司數量方面排名第4,在生産以及研究人員方面位于第7。
二、英國
英國是全球現代工業革命的搖籃,第一次工業革命就發源于英國。制造業在英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盡管英國在工業規模上有所衰退,但英國依然擁有世界頂尖的公司,尤其在鋼鐵、制藥、生物育種、航空航天、機械、微電子、軍工、環境科學等方面都處于世界一流之列。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生工業化革命的國家,工業為英國帶來了諸多社會财富和經濟财富。因此被譽為“世界工廠”和“現代工業革命的搖籃”。
英國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産品、電腦、電視和手機的制造地。為了實現制造業複蘇,英國推出了英國工業2050戰略,重點支持高價值制造。英國擁有許多世界級的巨頭:全球移動芯片巨頭ARM公司
寶馬集團Mini 工廠;全球著名測量和增材制造設備制造企業Renishaw;全球設計軟件領軍企業Autodesk;施耐德電氣集團旗下的工廠設計、船舶設計與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AVEVA;農機和工程機械行業領先企業JCB;仿真軟件專業公司Romax Technology;全球管理軟件主流廠商Sage (UK) Limited;還有Autodesk、 Romax Technology Centre和Sage (UK) Limited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全球著名的工業軟件企業。當然還擁有舉世聞名的劍橋大學及英國範堡羅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
作為老牌的工業強國,英國曾經擁有全球領先的工業基礎。但是,随着全球産業鍊的分工布局,勞動密集型制造業開始轉移到勞動力成本低的發展中國家,英國經濟開始逐漸“脫實向虛”,制造業占國内生産總值(GDP)的15%,而服務業占比則超過70%。
英國早2017年就提出“現代工業戰略”,旨在通過提高全國的生産力和推動增長來提高生活水平和經濟增長,振興“脫歐”後的英國經濟。同時,英國政府希望依托“現代工業戰略”,扭轉英國高度依賴金融服務業的失衡的産業結構,提高勞動生産率,奠定英國工業在全球領先的地位。
英國是歐洲最多樣化和産量較多的汽車生産和裝配基地,在世界汽車研發領域處于領導地位,世界産量最大的7家轎車生産商、8家跑車生産商、8家商用車生産商和10家大客車生産商均在英國投資設廠。
英國的航空航天業是英國制造業中表現最好的分支産業,全球排名第二位,歐洲排名第一位。英國的航空航天業的收入占全球航空航天市場收入的17%,屬歐洲地區市場份額最大的國家,在全球僅次于美國。英國的航空工業門類齊全,涉及飛機機體、航空發動機、制導武器及機載系統和設備等設計和制造,以及相關的服務。英國主要核心企業包括:勞斯萊斯、空中客車、龐巴迪、奧古斯塔韋斯特蘭、Spirit Aecosystem和GKN等。英國還是世界上使用航天數據和技術最多的國家之一。
英國的勞斯萊斯公司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引擎制造商,世界多數飛機制造公司都選擇該公司的飛機發動機。英國企業也是其他關鍵性飛機零部件的首選合作夥伴。世界最大的兩家大型飛機生産制造企業――空中客車公司和美國通用(GE)電氣公司落戶英國航空工業重地威爾士,還有航空相關産業的150多家公司在威爾士雇傭了2萬多名員工,形成了強大的航空工業産業集群。
英國主要航空航天企業有:(1)英國宇航公司(BAE Systems),該公司是一家設計、制造軍用航天器、船舶、潛艇、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制導武器系統等的大型跨國公司。(2)羅爾斯·羅伊斯公司(Rolls-Royce),該公司是一家專為陸地、海上、空中交通提供動力的全球性公司,産品種類與性能以及市場占有均處于領先地位。該公司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用發動機提供商。
(3)空客英國公司(Airbus UK),主要業務領域為機翼、燃料系統和着陸引擎。(4)龐巴迪英國公司(Bombardier Aerospace),主要生産支線飛機、公務噴氣機、直升飛機動力設備、軍用發動機等。(5)史密斯公司(Smiths Aerospace),主要為民用、軍用航空航天器和直升飛機提供電子系統、機械預警系統及精密部件。(6)Thales公司,主要領域包括雷達、電子系統及仿真系統。
英國是最吸引軟件企業的歐洲國家之一,其中超過一半在軟件和相關服務行業。包括微軟、IBM、惠普在内的10萬多家軟件企業在英國運營。英國軟件研發實力非常強,具有豐富的軟件開發人才資源,地處歐洲大陸和北美之間,具有良好的軟件開發環境,而其發達的金融服務業也為軟件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英國軟件業主要集中在英格蘭東南部和蘇格蘭地區,特别是在劍橋地區和M4高速公路周邊地區較為集中。業界認為劍橋的軟件産業技術能力領先歐洲其它地區。
英國主要軟件公司包括:Sage公司(著名的金融會計軟件開發商)、Misys公司(英國最大的金融軟件公司,主要從事銀行軟件開發)、Amdocs公司(電信和電力行業系統軟件服務提供商)、LogicaCMG公司(全球知名IT服務提供商)、iSOFT公司(主要從事醫療軟件開發)、Autonomy公司(在企業數據搜索方面具有優勢)等。随着對數據安全的重視,英國湧現了一批在信息安全和數據挖掘方面具有優勢的公司,如Detica公司等。許多跨國軟件公司均在英設立分支機構和研發基地,如IBM、Computer Associate、微軟(Microsoft)、Oracle、SUN、Adobe、富士通(Fujitsu)、SEGA、SONY以及印度最大的軟件開發及咨詢企業Tata Consulting等。其中,微軟在劍橋設立的軟件實驗室,為其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個海外研發地。
英國是電子工程、半導體設計和光電學的創新基地,對發展電子産品有良好的商業環境和基礎設施。索尼、日立、飛利浦、摩托羅拉等國際知名公司都在英國建立了研發中心。很多英國公司有獨特的專利。英國的芯片設計舉世矚目,囊括了歐洲地區40%的芯片設計和全球10%的芯片生産。
英國電子産業的核心部分是其突出的研發創新能力,其研發中心多集中于大學校園區。英國約有70所高校參與半導體設計的研究。電子類科技創新公司主要集中于劍橋地區、蘇格蘭地區、英格蘭東北部和南安普頓等地區。英國電子産業在研發設計等高端領域具有較強優勢,特别是在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系統芯片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射頻(RF)技術、天線設計、數字無線電和混合信号設計等領域。據英貿工部報告,英國半導體設計産業的營業收入和公司總數均占全歐洲的40%。
英國最大的電子企業為位于劍橋的ARM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半導體芯片設計企業。位于劍橋的Silicon Radio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藍牙芯片設計企業,該公司首創了藍牙接口的單片設計,為全球超過50%的藍牙芯片提供設計。自愛丁堡大學獨立出的Wolfson微電子公司也是世界知名的半導體設計企業,在數字信号轉化聲信号方面具有優勢;英國Filtronic公司是世界領先的射頻元件和無線通信設備制造商。
其他一些具有技術優勢的電子類企業包括:MicroEmissive Displays(MED)公司是發光聚合物微型顯示器領域的世界領先開發商、基于南安普頓大學光電子研究中心的SPI Lasers(在光電子方面具有優勢)、位于巴斯的PicoChip公司(主要從事無線通信設備的芯片設計)、Pace微電子公司(英國電視機頂盒的主要生産者)、Plastic Logic公司(塑料材質的電子數據顯示開發商)、Psion公司(掌上電腦生産商)、Plasmon公司(高密度光盤生産商)等。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在著名的諾基亞、索尼、三星電子、日立、摩托羅拉、意法半導體、NXP(原飛利浦半導體)、愛特梅爾微電子(Atemel)、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等主要大型跨國電子類公司都在英國設有研發或制造基地。
三、瑞典
瑞典一直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具創新力的國家之一。瑞典在智能制造具有代表性的工業機器人領域十分先進。比如瑞典機器人谷位于瑞典韋斯特羅斯市,成立于2003年,是ABB集團、龐巴迪、H&M集團和阿特拉斯自動化事業部的發源地和總部,是整個歐洲機器人産業的“心髒”,産品領域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專業機器人和服務性機器人。值得一提的是,ABB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公司,在全球範圍内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瑞典因頒發諾貝爾獎而名聞天下,也曾經被公認為是世界第一的創新國家。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05年科學報告中,瑞典是全世界科學創新第一的國家,瑞典全年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超過了國内生産總值的4%。一般來說,超過2%即被視為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标志
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制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藥研究能力。在軟件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瑞典是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瑞典人口990萬(2016年統計),但是這個國家卻素以“小國家、大工業”著稱,其中尤為突出的是制造業。瑞典有多家享譽全球的制造企業如沃爾沃汽車、ABB電氣、斯堪斯卡工程公司(Skanska)、伊萊克斯電器公司(Electrolux)、愛立信通訊公司(Ericsson)、H&M、宜家家居、SKF集團......并且很多都是世界500強的常客!瑞典曾經是人均500強企業最多的國家。
瑞典制造企業還善于通過虛拟技術,有效處理生産數據,不斷促進人與機器的融合。未來制造業的一個明顯标志是人和自動化設備、技術系統及機器人“共事”。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持成為制造業不可或缺的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瑞典哥特堡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首款“天才級”人工智能程序,在智商測試中的得分高達150。這款程序兼具了數學邏輯推理以及與人類類似的思考能力,在智商測試中的得分超過此前程序。相比之下,人類的平均智商為100,隻有4%的人智商能夠達到150。
四、瑞士
瑞士在全球某些智能制造領域可以說冠絕全球 比如工業機器人為例,世界上最早的寫字機器人便起源于瑞士。今天,除了工業機器人巨頭ABB這樣的大公司,瑞士還有火星探測器使用的maxon電機、穩坐醫療康複界霸主的Hocoma以及四足機器人ANYmal等全球著名企業:
瑞士ABB集團是全球老牌的500強企業。ABB集團總部位于瑞士蘇黎世,由瑞典阿西亞公司(ASEA)和瑞士布朗勃法瑞公司(BBC Brown Boveri)在1988年合并組建而成。ABB曾誕生過衆多重大技術,包括全球第一套三相輸電系統、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第一台電動工業機器人等等,并在全球率先将它們投入商業應用。
ABB擁有全球領先的四大業務——電氣、工業自動化、運動控制、機器人與離散自動化,以及ABBAbility™數字化平台。
瑞士擁有全球著名的的機器人巨頭史陶比爾集團(英文名:Staubli ),至今有着100多年的發展曆史,是紡織機械、工業連接器和工業機器人三大領域機電一體化專業供應商。它将機械運動和技能和技術投入到機器人當中,其産品憑借技術及商業領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成為全球領域的工業機器人領先者之一。
瑞士機床全球公認領先且享譽全球。長期以來,瑞士機床出口額位居世界前五位,人均機床出口創彙近30年來穩居世界第一,世界上有150多個國家是瑞士機床産品的長期用戶。尤其是精密機床,更受各國青睐。
瑞士斯達拉格集團(starrag)是制造高精度機床的全球技術領導者,産品主要用于對金屬、複合材料及陶瓷材料工件進行銑削、車削、镗削和磨削加工。斯達拉格擁有Berthiez、Bumotec、Dörries、Droop+Rein、Ecospeed、Heckert、Scharmann、SIP、Starrag和TTL十大世界級品牌。
斯達拉格加工中心屬于世界立式加工中心品牌第一梯隊。
瑞士GF加工方案集團的曆史始于1861年,其總部位于瑞士日内瓦,GF加工方案是提供用于工模具制造及精密零件加工的機床、自動化解決方案及服務的供應商。該集團是當今世界生産EDM機床最強大的企業。
瑞士威力銘- 馬科黛爾公司(Willemin-Macodel SA) 位于瑞士 Delemont 市,自1974年以來,一直緻力于先進的加工中心、銑車複合加工中心、車削中心方面的開發和制造,尤其以五軸數控聯動加工複雜的高精度零件為特長。其主打産品包括精密五軸加工中心、車/銑複合加工中心和并連機床。瑞士威力銘-馬科黛爾公司擁有重要的技術訣竅,這些專業技術和經驗的取得是經過長期的設計與制造加工中心而獲得,運用CAD/CAM 系統,根據用戶的技術要求,實現針對性的設計。威力銘立式加工中心屬于世界立式加工中心品牌第一梯隊。
瑞士Tornos-Bechler曾經改名為Tornos,并且在在瑞士交易所上市。是瑞士第二大機床廠,米克朗立式加工中心屬于世界立式加工中心品牌第一梯隊。
Fehlmann費爾曼公司1975 年,曾經推出瑞士第一台數控機床 PICOMAX 50 NC。
瑞士萊斯豪爾公司是歐洲曆史最悠久的機床制造廠,是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的蝸杆砂輪磨齒機制造廠。今日萊斯豪爾公司被視為專為齒輪制造廠商設計卓越的,高度,高性能生産系統的領導者,萊斯豪爾公司産品出口到世界上所有工業化國家已經數十年。萊斯豪爾公司的蝸杆砂輪磨齒機,加工精度可達3-4級,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瑞士寶美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紀60年代,其産品除了廣泛應用于鐘表業、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制造和輕工業外,還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國防工業擁有一批穩定的客戶群。寶美立式加工中心屬于世界立式加工中心品牌第一梯隊。
瑞士百超(Bystronic)公司是為闆材加工提供高級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
瑞士緊固件巨頭Bossard始建于1831年。BOSSARD是現今世界領先的緊固件(即标準件)和智能工廠物流的供應商,也是緊固件技術方面的專家。
瑞士迅達集團是一家以生産優質電梯為主業的公司,至今已有140多年的曆史,是世界第一大自動扶梯生産商,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電梯供應商。迅達集團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90多個控股公司,每天全球有超過10億人次乘坐迅達的電梯及自動扶梯。
瑞士齒輪計算之父瑪格(MAAG)。作為齒輪計算之父,齧合齒輪線形的發明者,6250項有關變速器的專利!瑞士瑪格(MAAG)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MAAG被稱做齒輪計算之父(father of gear calculation),一方面是指它的創始人Max Maag,他是現代意義的齧合齒輪線形的發明者,一生中有6,250項關于變速器的專利;一方面是指他創立的齒輪變速器行業領袖瑞士MAAG公司。MAAG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業領袖。
瑞士哈美頓醫療公司(Hamilton Medical):在全球呼吸機制造品牌中市場占有率TOP6。瑞士的Hamilton Medical哈美頓醫療公司是呼吸機制造的全球市場主導企業。
瑞士航空制造公司RUAG是著名的航空航天供應商。RUAG是瑞士一家國有企業,在國防、航天、航空等領域均有業務。RUAG集團是瑞士著名的跨國企業,涵蓋航空、軍工、國防及不動産等諸多領域。
瑞士弗蘭卡公司:全球麥當勞餐廳廚房設備。弗蘭卡Franke 是一家總部在瑞士的廚衛系統公司,創立于1911年,大型跨國公司,專注于國際性廚房設備系統制造,水槽十大品牌。從全球的範圍看,主要包括以下五個系統:弗蘭卡廚房系統 (Franke Kitchen Systems) 是全球領先的家用廚房的智能系統的提供商,與其他生産商相比備受客戶信賴。弗蘭卡食品服務系統 (Franke Foodservice Systems) 是為全世界餐飲業提供全方位廚房系統及方案的全球領先提供商。弗蘭卡咖啡系統 (Franke Coffee Systems) 是全球領先的智能咖啡系統提供商。弗蘭卡衛浴系統 (Franke Washroom Systems) 是為公共、半公共和商業領域提供智能衛浴方案的全球領先提供商。弗蘭卡飲料系統 (Franke Beverage Systems) 是全球領先的智能飲料系統的提供商。
瑞士布勒集團機器:能夠生産75%意大利面條。全球每天數以億計的人們都在享用布勒技術,以滿足自己在食品、移動設備或通訊方面的日常所需。公司在谷物制粉和飼料、意大利面和巧克力生産、高壓鑄造、濕研磨以及表面塗層的技術和加工工藝上擁有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
瑞士,國土面積4.1萬平方公裡(重慶市為8.2萬平方公裡),人口850萬(2018年),但其瑞士的經濟體量卻是大象級别,曾經有21家世界500強企業(2019)。并且常年“霸榜”,涉及金融、醫藥、零售、工業制造等。
提及瑞士制造立馬想到品牌與品質,它既涵蓋着精密的技術,又不負審美需求。從大衆熟知的瑞士手表、瑞士軍刀到精密儀器,精準是這些物品的特質。
值得一提的是,1901年至今,瑞士誕生了24名諾貝爾獎得主,據總人口數平均下來,瑞士是全球人均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國家。其中著名的蘇黎世聯邦理工(ETH)大學是愛因斯坦的母校,誕生過32個諾獎獲得者。瑞士很注重創新,在全球20大創新經濟體中,連續8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獨占鳌頭,在瑞士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11.2人是科研人員,瑞士的研發支出約占GDP的2.9%。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11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19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在美國紐約揭曉。此次排行榜入選國家共計29個。從品牌數量的國家分布看,瑞士有21個品牌入選。
五、芬蘭
芬蘭自本世紀以來,多次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世界上最具競争力的國家;2009年還被《經濟學人》和《哈佛商業評論》評為世界領先的創新國家。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僅有500萬人口的北歐小國,幾十年前既沒有雄厚的科技實力也無先進的工業,卻僅用一代人的努力便成就了“芬蘭奇迹”,其将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産力的模式被世界公認最為有效。
芬蘭是智能制造領先的國家之一,尤其在自動駕駛汽車、3D打印、無人機等方面取得巨大進展。據中國經濟信息社《全球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報告(2017)》顯示,芬蘭與英國、韓國、瑞士、瑞典、法國、芬蘭、加拿大和以色列等國家名列第二梯隊,是智能制造發展的“先進型”國家。
芬蘭的機械工業十分發達,主要産品包括農業和林業機械、造紙機、電梯、起重設備、破冰船、船用設備等。芬蘭的大公司包括:美卓集團(Metso),世界最大的紙機生産商;通力公司(Kone),全球電梯和自動扶梯産業最大供應商之一;瓦錫蘭公司(Wartsila),全球最大的船用柴油機和柴油發電機組制造商之一;芬蘭的科尼起重機公司(KCI),北歐最大的起重機制造商。
芬蘭的互聯網和信息通訊産業同樣發達,且是芬蘭重要的經濟支柱産業,其主要産品包括無線通訊設備、終端産品、通信網絡設備、電子元器件和光纖電纜等,約占芬蘭GDP的9%。全球約有9億人使用諾基亞手機。業内不少公司也在移動通訊技術和設備領域擁有一定優勢,比如著名的Benefon公司主要生産GSM+GPS移動定位通訊設備,擁有世界領先的手機定位技術等。
六、法國
法國是全球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特别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法國屬于世界十大科技國家。可以說法國的整體科技水平和英日德基本上屬于一個檔次。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的科技厲害之處在于其擁有别人沒有的優勢,比如法國擁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在歐洲是領先水平,即使工業巨頭德國其工業部門也不完備。歐洲有一個共識,法國在大國重器科技研究方面遠強于英國。
法國尤其在核能,石油化工,造船,航空航天,鐵路方面都處于世界頂尖水平。法國在智能制造産業的主攻方向集中在虛拟現實、無人機、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四大領域,尤以發達的虛拟現實産業而笑傲整個歐陸。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的VR産業在整個歐洲大陸居于領先地位。
法國曾擁有推出世界上最大的客機A380型'空中客車'的歐洲空中客車公司、及著名的法國雪鐵龍汽車、法國雷諾汽車、法國标緻、法國電力、家樂福、道達爾、能源電氣企業阿爾斯通、法國的著名電氣設備施耐德等等;
法國在歐洲是一個工業體系完備、技術實力雄厚的國家。法國在許多科技領域都有非常出色的産品。在航空領域,比如空中客車公司(Airbus)是和美國波音齊名的大公司,波音與空客占據了全球民航客機市場的半壁江山。空客A380是民航客機中目前載客量最大的客機,打破了波音747曾經保持的35年的世界記錄。結束了波音747在市場上30年的壟斷地位,成為載客量最大的民用客機。
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十分發達,已形成基礎比較雄厚、技術比較先進、結構比較完整的教學、科研、設計和生産基本配備的航空航天體系。知名大企業包括空客、賽峰、達索、泰雷茲、MBDA、阿利安太空公司、Zodiac、Daher等。
法國著名的賽峰集團在航空航天推進、飛機起落架、機載設備及布線、慣性導航、戰術無人機、生物識别、爆炸物檢測等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達索飛機制造公司是世界主要軍用飛機制造商之一,知名産品包括“幻影”系列戰鬥機、“美洲虎”戰鬥機、“阿爾發噴氣”教練/對地攻擊機以及“陣風”戰鬥機。
法國高鐵TGV曾經是歐洲高速列車的先驅。1981年法國就有了高速列車。2007年,巴黎至斯特拉斯堡高鐵線進行試行通車時,創下了最高時速574公裡的紀錄。由于在歐洲運營最早,法國高鐵的多項标準一度成為歐洲高鐵技術的基礎,對歐洲高鐵網絡的發展起到了巨大影響。比如行駛于法國和比利時、荷蘭之間的高速列車“大力士”、法國和英國之間的“歐洲之星”等列車無不是法國出産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國高鐵曾連續30年未出現死亡事故,其運營之成熟令人歎為觀止。法國高鐵曾經在以下三個方面領先世界:首先是信号系統。歐洲标準ERTMS是法國主導的,并且法國的三大信号商占有世界上40%的市場份額。其次是弓網,處在世界領先水平。第三個是牽引技術。直流牽引、勵磁同步牽引、異步交流牽引以及永磁同步牽引四代牽引技術均由法國開發,法國也是全球唯一成功将永磁同步牽引技術用于運營車輛的國家。
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今,法國在全球尖端科技領域成果其實一直排在德國、英國之前,位居歐洲首位。尤其在核電領域,阿爾斯通研發的核電汽輪機發電機世界第一。法國也是世界核電比例最高的國家,法國的核電不僅規模大(核電比重占70%以上),而且機組年輕(幾乎所有機組都是70年代後建造的),技術先進(EPR是與AP1000齊名的三代核電技術)。
法國阿海琺集團在核能源建設領域全球首屈一指,AREVA集團是該領域内唯一一家能夠從事全部相關工業生産過程的公司。
法國也是歐洲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法國的超級計算機雖然不如中國成績那麼突出,但畢竟是世界超級計算機強國之一。法國的超級計算機實力及水平超過了德國、英國及愛爾蘭,能夠在歐洲排名第一可見其強大的實力及水平。
法國憑借原子能委員會開發的應用于核領域的機器手,而在世界機器人制造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法國具有國際領先的機器人研究團隊,尤其是在世界服務型機器人領域頗具競争力。為推廣服務型機器人産業,法國曾經于2007年成立了服務型機器人協會(Syrobo),2011年在法國裡昂組織了第一屆服務型機器人國際展覽會。
七、奧地利
奧地利是一個歐洲發達國家,首都維也納更是世界“藝術之都”,該國不僅隻有藝術,居住環境、安全性、物價等等在國際上首屈一指,維也納曾經被評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城市 No.1。盡管奧地利國家較小,但奧地利在某些智能制造領域依然具有十分發達的水平及實力。
奧地利是歐洲最專長電子和電氣工程産業的國家之一。這一領域為奧地利創造了60,000個就業崗位,是本國第二大用工産業。奧地利研究促進機構FFG将奧地利列為歐洲三大ICT研發地之一。例如,奧地利的芯片生産研發比例在15%-20%之間。奧地利與德國、丹麥、瑞典和意大利一樣,同為歐洲以機械工程為專長的國家。
奧地利三分之一以上的工業産值來自機械、廠房建設以及金屬制品。全國有大約7,000家企業從事機械與設備工程行業,為全球輸出産品。該行業的主要成功因素在于專注高質量的縫隙産品、保持精簡的産品系列以及單一制造。許多公司是隐藏的冠軍,其中也有全球市場的領導者。
奧地利林茨大學生物信息學研究所所長、人工智能(AI)實驗室主任Hochreiter是全球公認的人工智能專家,他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從事人工神經系統長時間記憶法(LSTM)研究,并于1997年發表相關論文。全球幾乎每款智能手機都使用LSTM技術。值得一提的是,Hochreiter曾經在維也納成立人工智能高級研究所(IARAI)。Here公司以其同名的導航軟件聞名,是谷歌地圖的重要競争對手。IARAI研究所将緻力于AI算法研究,專注于城市交通領域。通過IARAI和Here的強強合作,奧地利有望成為AI智能交通領域的先鋒。據報道中國是AI領域的領頭羊,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85%的高科技企業公司已使用AI相關技術。相比之下,美國為51%,奧地利為13%。
八、加拿大
加拿大是七大工業化重要國家之一,其中制造業、高科技産業、服務業發達,資源工業、初級制造業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制造業和高科技産業發達,制造業,建築,礦業構成國民産業經濟的三大支柱。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在AI圈的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有三大先驅:Yoshua Bengio,Geoff Hinton和Yann LeCun,他們因開發深度學習人工智能領的工作在2018年共同獲得了有“諾貝爾計算機獎”之稱“圖靈獎”,也被譽為“深度學習之父”。這三位科學家是親密的朋友和研究夥伴,而他們與加拿大都有很深的淵源,甚至被AI領域的人戲稱為 “加拿大深度學習黑手黨 ”。
加拿大西部的艾爾伯塔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由“強化學習之父“Richard Sutton領導,旗下有三個實驗室:機器智能研究所(AMII)、強化學習和人工智能組(RLAI)、自控制仿生肢體研究院(BLNC),主攻強化學習、深度學習、統計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著名的AlphaGo團隊成員很多都是Sutton的學生。
Yoshua Bengio領導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算法學習研究所(MILA)在深度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辨别型和生成型)等領域都有開創性研究,并應用到視覺、語音和語言方面等領域,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AIR實驗室、麻省理工的CSAIL實驗室、卡内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CMRA等齊名,位列全球頂尖學府AI實驗室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各大科技巨頭幾乎在加拿大都有布局,比如在東部蒙特利爾地區聚集着谷歌、Facebook、微軟等,中東部多倫多-滑鐵盧地區聚集着谷歌、Oracle、Uber、Salesforce等,西部溫哥華-埃德蒙頓地區聚集着蘋果、亞馬遜、DeepMind等。
加拿大政府在幾個科技聚集區着力打造新興的超級人工智能中心,建立完善的資金、業務和人力生态鍊。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加拿大發布《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戰略》五年計劃,是全球首個發布 AI 全國戰略的國家。
加拿大創新科學和經濟發展部曾經投資45億用于于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數字技術、蛋白産業與大洋産業五個創新集群專項,工業界也同期投入45億配合建設,加拿大舉國同心打造AI強國。
加拿大溫哥華的量子計算商用公司D-Wave,是全球第一家量子計算機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商用量子計算機,Google、NASA等都是它的客戶。同時它也提供量子雲服務,并于2020年内推出下一代量子系統“Advantage”。
加拿大在機器人制造領域好公司紮堆。比如被認為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終結者的醫療機器人制造公司Titan Medical,有在全球熱銷的全自主掃地機器人制造公司Avidbots,也有專注于精密機械手臂研究與制造的Kinova公司,再比如跟波士頓機器狗一起合作完成倉庫工作的自動駕駛物流機器人OTTO等等。
加拿大的科技産業發展基礎雄厚,特别在人工智能産業發展上走在國際前列,矽谷衆多大型科技企業在加拿大都有布局。
加拿大在航空航天、有色冶金、信息通訊、動力裝備、電力水利、紙漿造紙、微電子軟件,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方面擁有世界領先水平。此外,石油化學、森林建材、時裝輕紡、食品飲料,黑色金屬等亦為重要工業部門。
加拿大工業領域的重要代表有:龐巴迪公司(Bombardier Inc.,以制造高級交通工具如噴氣飛機,高速列車為主)、加拿大鋁業(Alcan Packaging,世界上第二大的金屬鋁生産者)、ATI(ATI Technologies,顯示芯片巨頭)、加拿大石油(Petro-Canada,北美第二大的燃油和燃氣公司)、動态研究(RIM, 黑莓手機,通訊巨頭)、KANDU(核反應堆,核能綜合開發)、Kanadarm(航空航天太空臂)、北電網絡(網絡設備巨頭)等
九、比利時
比利時有擁有全球“科技小巨人”的美稱。比利時專家曾相繼得到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十多種,生理或醫學獎得獎則達四項,不難看出其生命科學領域水準。比利時是世界十大産品進出口貿易國之一,按平均産銷量測算排行世界第一。比利時50%以上工業品挑選出入口,在其中金屬材料線絲、光伏玻璃、梳妝針織毛線、裸鑽等産銷量均列全球前三甲。
比利時在智能制造領域具有很強的水平及實力。比利時在航空航天領域在世界居領先地位。比如許多歐洲的飛行器和航空器,包括空中客車、波音、F-16戰鬥機、陣風、獵鷹7X、阿麗亞娜4号和5号火箭發射裝置,以及SPOT5地球觀測衛星等,都使用了比利時的技術。
比利時公司參與了很多世界重要飛機型号的制造:空中客車(所有種類空客和A350寬體飛機)、巴西航空工業公司飛機(機型ERJ135/140/145/170/190)、波音(不同類型)以及龐巴迪C系列。在航天技術方面,比利時公司參與了阿麗亞娜5型航天計劃、Spot5地球觀測衛星等。
比利時的信息通信技術處于歐洲乃至全球的領先地位。作為寬帶、無線網絡和衛星通信領域的創新者,比利時在90年代初便是歐洲最先安裝鍊接全國人口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的國家之一。基于比利時所擁有的最佳光纖網絡連接,谷歌選擇在這裡設立了數據中心。世界知名的阿爾卡特-朗訊貝爾實驗室在安特衛普建立了研究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坐落在比利時魯汶的IMEC是世界領先的納米電子研究中心,使比利時成為引領歐洲通信技術,微電子和納米技術的獨立研究基地。
十、以色列
全球著名的《福布斯》網站曾經刊文以色列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行業,以及其對全球人工智能競争的意義。文章指出,一個新的人工智能領導地位競争者——以色列正在迅速崛起。以色列這一創業國度正在瞄準當今最熱門的一個科技領域,它在運用其在尖端數據分析的專業知識、軟件和硬件工程方面的人才以及經過檢驗的創業技能。
以色列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使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技術和語音識别等技術)早在2017年共計融資了近20億美元。以色列在之前過去5年裡,平均每年有140家初創企業成立,曾經有950多家活躍的以色列初創企業在使用或開發人工智能技術。大多數以色列企業家都有很強的軍事背景,這意味着以色列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數據科學等領域的實際工作經驗平均比其他國家的企業家要多。
以色列是一個小國,人口不到880萬,資源貧瘠到除了沙子一無所有。以色列卻是享譽世界的科技強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二,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被稱為擁有全世界最聰明頭腦的國家。
以色列還是芯片王國,孕育了超過160家芯片企業,每年創造的出口額占了以色列總出口額的22%還多。英特爾、高通、三星、博通……幾乎所有全球領先的國際半導體公司都在這裡安營紮寨。
從信息通訊領域,到席卷全球的計算機,再到如今大勢的人工智能(AI),以色列的芯片産業在這些高科技領域無不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人們身邊幾乎所有電子設備的芯片技術背後都有以色列的身影。
以色列是一個創新和研發能力強到令人拍案的國家,這片土地上誕生了QQ的原型美國在線即時通訊工具、摩托羅拉的第一款手機“大哥大”、U盤、谷歌的搜索算法、傳輸短信的通訊技術。如今芯片産業生态鍊的重量級玩家,英特爾、高通、英偉達、蘋果、博通、三星、CEVA、Marvell、KLA-Tencor、德州儀器、LG、日立等等,無不相中以色列這個孕育芯片企業的溫床,興建起自己的研究機構。
以色列的芯片技術,已經進入全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信領域的摩托羅拉基帶芯片、傳感領域的德州儀器藍牙芯片、PC領域的英特爾高端處理器、存儲領域的Sandisk閃存芯片等均在以色列研發。
英偉達曾在以色列建立一個專注于AI的新研究中心。蘋果也在以色列有三個研發中心,其中最大的位于荷茲利亞市,面積有180000平方英尺,這也是蘋果在美國外最大的研究中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