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資治通鑒:比做事更重要,是把人琢磨透!

每天為你深度解讀《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第四十四卷,漢紀三十六

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戊申,公元48年) 【原文】
秋七月,武陵蠻寇臨沅;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馬成讨之,不克。馬援請行,帝愍其老,未許,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送遣援率中郎将馬武、耿舒等将四萬餘人征五溪。援謂友人杜愔曰:“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國事;今獲所願,甘心瞑目,但畏長者家兒或在左右,或與從事,殊難得調,介介獨惡是耳!” 【譯文】
秋季,七月,武陵蠻人攻打臨沅。東漢朝廷派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馬成讨伐,未能取勝。馬援請求出征,光武帝憐他年邁,不肯應允。馬援說:“我還能夠身穿盔甲,上馬馳騁。”光武帝命他一試身手。馬援跨在鞍上,轉身回視,以示仍可征戰。光武帝笑道:“好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翁啊!”于是派馬援帶領中郎将馬武、耿舒等率四萬餘衆進軍五溪。馬援對友人杜愔說:“我受皇恩深重。但年事已高,去日無多,總是擔心不能為國而死。今日得遂所願,我心甘情願,死也瞑目。隻是顧慮那些權貴子弟,他們或者近在左右,或者随從辦事,很難調動,我唯獨有此心病!” 【解析】 馬援出征,臨行前對好友一番話,道盡做事者的艱難。 所謂艱難的地方,并不是事情本身又多難,而是難在人際關系的調和。 如果馬援是一個小角色緩則罷了,沒這麼多狗屁倒竈的事情,關鍵是馬援乃至一軍主将所涉及的事情之大,這事就不好說了。 還記不記得之前文章提到的。 如果你想要提拔一個人,必須要有借口,一個容易成功的項目,就是極好的鍍金渠道。 如果你想升職,進入一個好項目,隻要你不是太拉胯,都能混到個不錯的位置。 項目本身就是利益分配的表現,所以馬援出征自然是引來各方觊觎,塞自己人進去,希望通過這次出征人,讓自己兒郎能有功績。 從劉秀角度講,天下太平之後,為了讓軍隊方面人才梯隊銜接上,也會選擇一些俊才下到軍隊鍛煉培養。 所以,且看上面材料,提到的就馬武、耿舒,實際上還有劉匡、孫永等人。 從馬援的角度來說,問題又不一樣了。 他作為一軍主将,要對全軍負責,必須打勝仗且盡可能減少傷亡。 因此必須全軍上下一心聽他的号令,如果這些權貴子弟聽命了緩則罷了,不聽馬援也不好處置,就弄得軍隊烏煙瘴氣。 最關鍵,這些人還能上達天聽,無形中給馬援也束縛住了。 這就是馬援憂慮的地方之一。 還記不記得之前的文章提過的,必須要和領導身邊的人搞好關系? 目的并不是為你說好話,而是有三重好處。 其一,及時的信息,避免在政治上犯錯。 其二,關鍵時刻的搭把手,尤其是在别人說你壞話的時候,有人能夠幫你說句中肯的。 其三,避免這些人說你的壞話。 現在,馬援也憂慮這事,很大程度就是那個梁松,他就在漢光武帝劉秀身邊。 之前馬援生病,梁松探望,馬援不行禮,梁松沒面子。 再之前馬援出征匈奴,百官送行,馬援當着衆多人的面,告誡梁松要小心謹慎不犯錯。 梁松聽沒聽不知道,但如此大庭廣衆之下說這話,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或許是馬援現在回味過來,也有可能是有人告訴馬援,梁松這小子憋着壞想報複馬援。 于是,就有了馬援的忌憚。 嚴格來說,梁松官職不大,但他的殺傷力在于他在劉秀身邊,稍微見縫插針補刀一二對馬援的傷害說不定就難以估量。 尤其是馬援出征在外,和劉秀之間存在極大的信息差,遇上梁松這樣的有心人,其操作空間更大。 所以,再看馬援說話的友人杜愔,他是谒者,尚算在劉秀身邊能搭得上話。 那麼馬援和他這樣一說,意思也明了了。 其一,希望通過杜愔之口把自己的話告訴劉秀,讓他知道自己難處。 其二,希望若真有人要搞自己的時候,杜愔能夠站出來幫忙說說話。 至于之後結局如何。 現任,馬援因為出征不利身死陣中,加上梁松誣告,導緻蒙受冤屈。
【閑扯】 如果從材料表面上來說,其實很簡單,和領導身邊的人搞好關系,不求幫你很多,不搞你就不錯了。 畢竟這些人貼近權力中心,有着無與倫比的信息、距離優勢,如果做不成朋友,哪怕不成為敵人都是不錯的。 但如果扯這個那就太簡單。 咱們換個角度來看上面材料。 馬援敗了,打仗輸了且不說,如果用鬥争的視角看,他也是輸家。 既然是輸家,那麼他輸在什麼地方?或者說他的對手赢在什麼地方? 個人認為有三個方面。 其一,摻沙子。 在馬援出征的隊伍中安插那些他管不動、不好管的人,困住他的手腳,給他使絆子,讓他沒有辦法做事。 摻沙子并不能扳倒一個人,但能夠提供針對他開火的彈藥。 其二,拉同盟。 從馬援這事上看不出來,但如果假設要對付馬援的不是梁松,而是其他人呢? 如果梁松就是個開炮的,則其中邏輯是,有人收買了梁松,利用梁松貼近劉秀的優勢來做文章。 其三,打要害。 從梁松角度來說,他靠近劉秀,後者心思多半也能猜到,尤其是厭惡喜好、心情愉悅。 于是但馬援出征之事的負面消息到來之後,梁松稍微壓一壓,等到劉秀心情不好的時候呈上,在劉秀隔空批評馬援之後,梁松結合劉秀狀态,整理語言迅速補刀,你覺得成功率有多少? 所以,上面的材料,閑扯到現在,可以看的角度有很多。 從馬援的角度,無非就是搞好人際關系,不要得罪領導身邊的人。 從梁松的角度,無非如何扳倒對手,但這個策略普遍性又并不太高。 從做事者的角度,想要做好一件事,不單單是你埋頭幹就行了。 你要把團隊内部人心給籠絡好,要把上級決策身邊有影響力的人給穩住不給你添亂子。 總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問題,把人搞定了,基本上事情也就搞定了。 而想要把一個人搞掉,同樣也是人的問題。 所以,既要琢磨事,把事情幹漂亮,更要琢磨人,把人琢磨透!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