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 法
1、上步
後腳向前邁步,叫上步(圖1-68)。
練習時,重心要低,全腳掌着地,沉胯、踩腳。
2、退步
前腳向後退步,叫退步(圖1-69)。
練習時步幅要适當加大,前腳掌着地,重心下沉。
3、拖步
前腳向前跨一大步,後腳拖地跟進一步,叫拖步(圖2-70)。
練習時,前腳向前跨步時要充分借助後腳的蹬勁,跨步的大小與後腳拖步距離基本一緻。
4、蓋步
一腳經另一腳前橫邁一步,叫蓋步。全腳掌着地,腳尖外擺,兩腿交叉(圖1-71)。
5、插步
一腳經另一腳後橫邁一步,叫插步。前腳掌着地,兩腿交叉(圖1-72)。
練習時,步幅較大,重心要低,胯下沉。
6、走三角步
(1)兩掌叉腰,先用左腳成弧形向右前方上一步,腳尖外展(圖1-73)。
(2)接着,右腳向左前方成弧形上一步(圖1-74)。
(3)然後,左腳成弧形後退一步,成弓步(圖1-75)。
左右交換進行練習。
身 法
1、正身
正身一法,乃拳術之根本,各種身法均由此派生。其勢要身腰正直,不俯不仰,不傾不側,兩肩平而胸氣飽滿(圖1-76)。
主練腰勁腰功,可先取四平馬勢而練,後于頭頂置一空碗,以保持不掉為準。
練此身法不可負重,唯講究調息。久練則氣沉丹田,内功自生。
2、側身
其勢為正身扭腰轉向,側面而立(圖1-77)。
凡身法練習,貴在“靈”字。側身練法,多取子午馬。可左右轉馬,由慢漸快,先求靈動之感,後取穩重之勢。此勢主練腰功及單膀(手)對敵之法,一般用于側面攻防。
3、探身
探身一法,即身形向前俯探,常見于虎爪勢中(圖1-78)。
取弓箭(子午)馬,不斷傾身斜探,轉換左右身形。
4、仰身
仰身之法,即身向後仰,眼向前望,多取吊腳馬(圖1-79)。
此勢主練仰身後坐之功,仰身前後轉擺,同時變換馬形。
5、下坐身
下坐身法,即身坐下盤,成低姿四平馬(圖1-80)。
此勢主練下盤腰腿之功,取低姿四平馬,一起一坐。如是持續練習,久則坐如山穩,起而生風。
6、斜身
斜身之勢,即身呈傾斜狀,多取子午馬而出(圖1-81)。
此勢主練斜身腰馬之功,以斜身定勢不動而練。
7、前俯身
前俯身法,即俯身略向前傾之勢(圖1-82)。
此勢主練身腰俯伏之功,以伏身定勢不動而練。
8、挺身
挺身之法,即開胸挺腰之勢(圖1-83)。
此勢主練挺腰之功。以分金拳空練,久則胸開體健,功力自生。
腳 法
1、踢腳
踢腳法,乃出拳踢腳之勢。一般出左拳則踢右腳,出右拳則踢左腳(圖1-84)。
此勢主練拳打腳踢,上下齊攻。
練功時,可懸吊一沙包,不斷出拳及起腳踢打。踢腳以瞄準裆部為要。
2、撐腳
即一腳立地、一腳斜身撐出;或伏地以後腳撐出(圖1-85)。
此勢主練橫撐與後撐之腳功,一般用于打人腹裆。
練功時先以腳掌撐沙包,後用力撐木人樁之中部。
3、彈腳
即一腳獨立、一腳提起向上踢去。此勢主練向上踢腳之功,一般用于攻人頭頸面門(圖1-86)。
練功時,先一腳獨立,兩手揸拳藏腰,然後屈提另一腳踢打沙包。初使柔力,後用猛勁。
4、鏟腳
鏟腳之法,即一腳吊起,随身下落而取蹲勢;另一腳則接着向前鏟出(圖1-87)。
運用鏟腳時,左右腳可互換而出。此勢主練腿腳勾鏟之功,一般用于鏟馬勾腳,跌敵于地。
練功時可取沙包置于地面,分别以左右腳鏟之。此後則可用腳直鏟木人樁。
5、無影腳
無影腳法,即一腳迅疾拐起向後蹬出,似無蹤影可尋。此乃洪家伏虎拳一代宗師黃飛鴻平生最擅之絕技(圖1-88)。
此勢主練後拐蹬撐之腿功。因其出招飄忽不定,故常用作奇襲手段。
練功時可取一沙包吊于身後,拐腳向後蹬之(左右腳皆可)。此後可改蹬木人樁。
外功三境界:易筋、易骨、洗髓。内功三境界:練氣化精、煉精化氣、禦氣還神。一層一境界,戒驕戒躁,一曝十寒。功夫始于勤練,成于堅持。
武 宗|天下武術宗成
微信ID:ikunfing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