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不升,繼而:便溏,腹瀉,腹脹,無力
五髒大通論
11月26日
中醫診斷疾病時,在分析病機的時候經常會提到一個詞叫“清陽”,有一個病機叫“清陽不升”。那麼,“清陽”是什麼?“清陽不升”又是怎麼回事呢?它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究竟有哪些經常困擾你的問題是它造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方面的内容吧。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病機可跟很多亞健康、白領常見病有密切聯系哦!
什麼是清陽?
清陽一詞見于《黃帝内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原文這樣記載:“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髒;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什麼是清陽不升?
清陽之氣是上升的,濁陰之氣是下降的,這是陰陽二氣的常态。當人體陰陽失衡,氣血不暢時,就會導緻清陽不升。清陽不升,即清陽之氣不能上升以濡養大腦、官竅、心肺等髒腑、器官,從而出現一系列不适。
而陽氣的上升取決于幾個方面:
氣血充足,足以推動陽氣上升;
中氣不陷,上氣充足則升降如常;
濕濁不困,不至于困厄中焦氣機使清陽不升;
痰飲不盛,不至于蒙蔽清陽,使氣機郁遏不升;
脾胃健壯,則脾能升清氣,胃能降濁氣。
清陽不升,可引起哪些不适?
除《黃帝内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中講的“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之外,在《黃帝内經·靈樞·口問》中還記載了:“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的内容。其中,上氣不足即是指上部之氣不足,頭目失養的病變。因此,清陽不升的病機實際應是與濁陰不降同時出現的,其表現主要有:
上氣不足的頭暈、耳鳴、目眩;
清陽在下,濁陰在上的便溏、腹瀉、腹脹;
濁陰困厄清陽的胸悶、腹脹、頭暈、乏力。
這些症狀可廣泛分布于頸椎病、腦動脈缺血、冠狀動脈缺血、神經性耳鳴、慢性鼻炎、近視、飛蚊症、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多系統的慢性疾病。
清陽不升,怎麼辦?
經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清陽不升似乎隻是一個結果,而導緻其發生的原因有多種。很顯然,要解決問題我們就必須根據不同的原因去有針對性的處理。但無論何種情況,似乎都與脾胃功能關系密切。所以,在針對性解決問題的同時,都應當注意平日脾胃的調理及保護。脾胃功能的強弱決定了髒腑氣機升降的正常。
對于氣血不足者,可用些補氣養血的藥物調理,如八珍湯、十全大補丸類補益方劑。并注意不做過度消耗身體正氣的事情,如熬夜、過勞等;
對于中氣下陷、上氣不足者,可以用諸如補中益氣丸類益氣升陽藥物進行調理;
對于濕濁泛濫者,少吃或不吃甜食、肉食、冷飲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采用藿香正氣散、香砂和胃丸類藥物化濕、和胃,以恢複脾胃升降功能;
對于痰飲太盛者,實則采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保和丸類行氣、化痰,虛則四君子湯、六君子湯等健脾益氣化痰,痰飲等陰邪一去,則陽氣上升如常;
另外,對于痰飲、水濕太盛者,除飲食、藥物調理之外還應特别注意增加戶外運動量,數見風日,陽氣才能得以伸展,濁陰才能得以消除。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