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萬裡孤臣緻命秋 範成大

範成大(1126-1193)字緻能,号石湖居士。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他父 母早亡,家境貧寒。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戶曹,又任監和劑局、處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出使金朝,慷慨抗節,不畏強暴,幾 被殺,不辱使命而歸,後任參知政事等。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谥文穆。他與尤袤、楊萬裡、陸遊齊名,号稱“中興四大詩人”。他從江西派人手,後學習中、晚唐 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其詩題材廣泛,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妩媚。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 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激昂悲壯。其《催租行》、《後催租行》、《缫絲行》、《勞畲耕》等揭 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 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産生極大影響。清初,曾有“家劍南而戶石湖”之說,如其中《夏日》一首說:“晝出耘田夜績麻,村 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情景,親切、淳樸,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他也寫了一些應酬唱和、山川行旅、歎老嗟悲 以至講論佛典禅裡之作。楊萬裡《石湖居士詩集序》說:“(範成大詩)大篇決流,短章斂芒;缛而不釀,縮而不(左亻右窘)。清新妩媚,奄有鮑謝;奔逸隽偉, 窮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陳陳,一唱之嗚嗚,不可得世。“生平詳見《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等。本書選其詩《州橋》、《四時田園雜 興》(選四)和《橫塘》及詞《秦樓月》(樓陰缺)。

州橋

見《範石湖集》。州橋即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宮城南面的天漢橋。作者于乾道六年(1170)曾出使金國時到過汴京,此詩所雲當為和者之經曆。詩以汴 京父老年年含淚盼望宋君率領六軍收複故都的描寫,表達了遺民們強烈的愛國之心和沉痛的的望情緒。詩題下作者自注:“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禦路 也。”

州橋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

“幾時真有六軍來?”

四時田園雜興(選四首)

見《範石湖集》。作者晚年退居家鄉吳縣(今屬江蘇)時,以農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和農民的甘苦哀樂為題材,寫了總題為《四時田園雜興》七絕組詩六十首,描寫了田園生活之樂。

春日(其二)

土膏欲動雨頻催,

萬草千花一饷開;

舍後荒畦猶綠秀,

鄰家鞭筍過牆來。

夏日(其七)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夏日(其十一)

采菱辛苦廢犁鋤,

血指流丹鬼質枯。

無力買田聊種水,

近來湖面亦收租。

秋日(其八)

新築場泥鏡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裡輕雷動,

一夜連枷響到明。

橫糖

見《範石湖集》。橫塘是作者故鄉吳縣(今屬江蘇)的名勝和重要渡口。此詩借題詠橫塘古渡來詠寫人生别易見難的離情别緒。作者以飽蘸感情色彩的筆黑來寫景,使景物别具情韻風神。

南浦春來綠一川,

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

細雨垂楊系畫船。

秦樓月

見《石湖集》。此調即“憶秦娥”。作者有“秦樓月”五首,均寫閨情,此其一《秦樓月》,本名為《憶秦娥》。

樓陰缺,闌幹影卧東廂月。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漏金虯咽,羅帏暗淡燈花結。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範 成大的作品在當時即有顯著影響,到清初則影響尤大,有“家劍南而戶石湖”(“劍南”指陸遊《劍南詩稿》)之說。其詩風格輕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 《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其代表作,錢鐘書在《宋詩選注》中謂之“也算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他同時還是著名的詞作家,或許還可說是一位地理學 家。
  範成大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 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激昂悲壯。其《催租行》、《後催租行》、《缫絲行》、 《勞畲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 暢,富有韻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産生極大影響。
  範成大的詩代表作品:
  《四時田園雜興》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着種瓜。

  《霜天曉角·晚晴風歇》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雲來去,當選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譯文】
  春寒凜冽,寒氣已漸漸離去,傍晚時天晴雨住。幾枝寒梅立在風中,浮雲在天上來來去去,梅花白如勝雪。這景緻真是絕美,人的愁情也無限。空對這如此的美景,我無比寂寞孤單,想傾訴心中的惆怅?隻有那兩行低飛的鴻雁,知道我獨坐在高樓上,思念伊人。

  《望鄉台》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千山已盡一峰孤,立馬行人莫疾驅。
  從此蜀川平似掌,更無高處望東吳。

  《田園春景》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晌開。
  舍後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牆來。
  【譯文】
  春回大地,泥土變得十分滋潤,春雨頻頻,催動各種各樣的花草一下子都出芽、抽葉、開花。屋後的那片荒畦長滿了野花野草,連鄰居家的竹鞭也從院牆下穿出來,長出了嫩嫩的竹筍。

  《夏日田園雜興》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蛱蝶飛。
  【譯文】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荞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着在地裡幹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隻有蜻蜓和蝴蝶繞着籬笆飛來飛去。

  《風止》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收盡狂飚卷盡雲,一竿晴日曉光新。
  柳魂花魄都無恙,依舊商量好作春。
  【譯文】
  暴風過後,雲飄走了,太陽出來一竿子高,特别耀眼。柳樹和花朵在刮風時都沒有受傷,它們還在一起商量着如何為春天添彩。

  《州橋》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譯文】
   州橋南北,天街之上,父老伫足,盼望王師,喪國的痛楚,淪為異邦蹂躏的凄慘,令人苦不欲生。(這裡,“父老”是宋金兩個時期的人,他們對故國的懷念遠比 青年人深切,所以讓其出場很典型;同時,這也是實情。)盼啊盼,盼了幾十年,忽然見到宋朝使者,一時間該有多少話要說、有多少淚欲流啊!可他們強行忍住, 因為屈辱的遭遇雖然難堪,盼望官軍的情緒最是激烈。

  《蝶戀花》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春漲一篙添水面。
  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
  畫舫夷猶灣百轉。
  橫塘塔近依前遠。
  國多寒農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麥連岡桑葉踐,看看嘗面收新繭。

  《鵲橋仙·七夕》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颦,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見,重攪别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車遙遙篇》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車遙遙,馬憧憧。
  君遊東山東複東,安得奮飛逐西風。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月暫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複,三五共盈盈。
  【譯文】
   驿馬奔馳在長遠的路途,一路上馬蹄飛躍,馬影搖曳晃動着。你驿馬長遊泰山之東,要曳着秋風才能往東又向東的追遊着。多麼祈望我是星星你是月,每一個夜裡 你我光明潔白的光彩輝映着。秋夜!月兒常暮掩在雲堆裡,而星星卻輝映高挂着,多麼的期待月兒的出現!期待那十五月圓盈滿時,你我星月皎潔輝映成天之佳偶。

  《憶秦娥》作者是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樓陰缺,闌幹影卧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羅帏黯淡燈花結。
  留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後催租行》作者為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老父田荒秋雨裡,舊時高岸今江水。
  傭耕猶自抱長饑,的知無力輸租米。
  自從鄉官新上來,黃紙放盡白紙催。
  賣衣得錢都納卻,病骨雖寒聊免縛。
  去年衣盡到家口,大女臨歧兩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複驅将換升鬥。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步入衡山》作者為宋代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應有人家住隔溪,綠陰亭午但聞雞。
  松根當路龍筋瘦,竹筍漫山鳳尾齊。
  墨染深雲猶似瘴,絲來小雨不成泥。
  更無騎吹喧相逐,散誕閑身信馬蹄。
  【譯文】
  小溪的對面應該會有人家居住,中午在綠蔭幽幽的亭子裡聽到了雞的叫聲。松根在路上跟龍筋一樣枯瘦,竹筍到處都是,象鳳尾一樣整齊。烏黑的雲象墨汁染過一樣,絲絲小雨。但是路上沒有泥濘,沒有騎馬的喧鬧相互追逐。隻有我悠閑地騎馬散步。

  《碧瓦》作者為宋代詩人、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碧瓦樓前繡幕遮,赤欄橋外綠溪斜。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譯文】
  有一間綠色瓦面的高樓,門前用織繡的帷幕遮着,屋外紅色的圍欄那邊碧綠的楊柳在溪邊随風飄舞。無風的時候也是漫天的柳花飄,雖沒有雨水的吹打,棠梨的花也是落得滿地。後兩句寫的是一副甯靜的畫面,因為正是柳花、棠梨花勝極将謝之時,所以無風而花落。

  《窗前木芙蓉》作者為宋代詩人、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翻譯】
  冒着秋日的微寒,孤單的木芙蓉努力盛開着,它們心中的酸楚應當與客居他鄉的遊子是相同的吧。但任憑風霜連續不斷地摧殘,木芙蓉也決不會像那些凋零敗落的花草一般愁怨不已。

  《早發竹下》作者為宋代詩人、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疊疊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喜晴》作者為宋朝文學家範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翻譯】
  這首詩大概意思是說: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牆角下的竹筍也長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經結束了,天一晴才發現原來已到深夏。

範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作緻能,号石湖居士,宋平江府吳縣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調徽州司戶參軍。乾道四年知處州。五年召為禮部員外 郎,兼崇政殿說書,擢起居舍人兼侍講。六年遷起居郎,加資政殿大學士,使金,以不辱命除中書舍人。九年知靜江府,兼廣西經略安撫使。淳熙元年除四川制置使 兼知成都府。四年起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參知政事、知明州兼沿海制使置、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九年因病奉祠歸裡。紹熙三年,起知太平州,旋歸。四年 卒,年六十八。葬天平山仰天塢。
  範成大著作繁富,周必大《範公成大神道碑》說:“初效王筠,一官一集,後自裒次為《石湖集》一百三十六卷,别 著《吳門志》五十卷,使北有《攬辔錄》,入粵有《骖鸾錄》《桂海虞衡志》,出蜀有《吳船錄》,各一卷。”另有《梅譜》《菊譜》等。《石湖集》乃範成大晚年 手自編定的詩文全集。範成大卒後之紹熙五年,楊萬裡作《石湖先生大資參政範公集序》,稱其子範莘為父之文集求序,謂“方先公之疾而未病也,日夜手編其詩 文,數年成集,幾若幹卷”。嘉泰三年,全集付梓,範莘、範茲跋稱“詩文凡百有三十卷,求序于楊先生誠齋,求校于龔編修芥隐,而刊于家之壽栎堂”。《宋史· 藝文志七》也著錄《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
  一百三十六卷本《石湖集》,久無完帙,惟詩集三十四卷存世,劉克莊《後村詩話》續集卷四即雲 “石湖詩三十四卷”。瞿镛《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二十一著錄舊鈔本《石湖居士文集》三十四卷:“陳氏《書錄》載《石湖集》一百三十六卷,今僅存詩集一 種,曰《文集》者,猶仍舊本也。有楊萬裡序,男莘跋,舊為吳文定藏書,闆心有‘叢書堂’三字,其全集嘗刻于嘉泰間,卷末有‘奉議郎樞密院編修官兼實錄院檢 讨官兼資善堂小學教授龔頤正校正’一行。”明弘治十六年,金蘭館銅活字排印《石湖居士集》三十四卷。清康熙二十七年,長洲顧嗣立愛汝堂刻《石湖居士詩集》 三十四卷,顧氏跋稱“吾友金子亦陶所藏,從宋闆抄得,更為廣錄諸家,較勘精密,可稱善本”。《四庫全書》即據此收入。
  範成大以文學名,尤工吟 詠,與楊萬裡、陸遊、姜夔等以詩相賞識。楊萬裡《石湖先生大資參政範公集序》說:“至于公,訓诰具西漢之爾雅,賦萹有杜牧之刻深,騷辭得楚人之幽婉,序山 水則柳子厚,傳任俠則太史遷,至于大篇決流,短章斂芒,缛而不釀,縮而不窘,清新妩麗,奄有鮑、謝,奔逸隽偉,窮追太白,求其隻字之陳陳,一唱之嗚嗚,而 不可得也。今四海之内,詩人不過三四,而公皆過之無不及者。”陸遊《範待制詩集序》說:“公素以詩名一代,故落紙墨未及燥,士女萬人已更傳誦,被之樂府弦 歌,或題寫素屏團扇,更相贈遺。”成大關注國計民生,表現于狀景、叙事、詠史、懷古諸多題材之中,風格清新婉麗、溫潤精雅,吳景旭《曆代詩話》卷六十一就 說:“自餘觀之,南渡以後,範石湖、陸放翁兩家為冠。楊誠齋謂範之清新,陸之敷腴。姜白石謂溫潤如範,俊逸如陸,當時已推服之。然範詩易看而難入,當由其 溫潤,進其清新;陸詩難擇而易耽,當汰其敷腴,寶其俊逸。”
  在文學史上,範成大以田園詩著名,代表作有《四時田園雜興》《臘月村田樂府》等, 備受曆代論者推重。吳沆《環溪詩話》卷下說:“且如農桑樵牧之詩,當以《毛詩·豳風》及石湖《田園雜興》比熟看,夢中亦解得詩,方有意思長益。”宋長白 《柳亭詩話》卷二十二說:“範石湖《四時田園雜興》詩,于陶、柳、王、儲之外,别設樊籬。王載南評曰:‘纖悉必登,鄙俚盡錄,曲盡田家況味。’知言哉。其 《村田樂府》十首,于臘月風景渲染無遺,吳中習俗,至今可想見也。”李慈銘《越缦堂日記》也說:“誦其石湖養閑諸什,東園歸老諸詩,雜綴園亭,經營草木, 鄉居瑣事,吳俗歲華,亦足以陶寫塵襟,流傳佳話,雅人深緻,故自不凡。”田園詩最早見《詩·豳風·七月》,後來陶潛有《癸卯歲春懷古田舍》等,已将田家生 活和勞動過渡到隐逸的理想,至範成大才使田園詩還歸它的本原。錢锺書《宋詩選注》說:“到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才仿佛把‘七月’‘懷古田舍’、 ‘田家詞’這三條線索打成了一個總結,使脫離現實的田園詩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氣息,根據他的親切的觀感,把一年四季的農村勞動和生活鮮明地畫出一個比較完全 的面貌。田園詩又獲得了生命,擴大了境地,範成大就可以跟陶潛相提并稱,甚至比他後來居上。”
  範成大别集的刊本,今存明弘治十六年金蘭館銅活 字本《石湖居士集》,清康熙二十七年顧嗣立刻本《石湖居士詩集》,同年黃昌衢藜照樓刻本《範石湖詩集》。1962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點校本《範石 湖集》,詩用顧刻為底本,校以黃刻,詞以《知不足齋叢書》本為底本,校以《彊村叢書》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一版,富壽荪重作校勘,收詩三 十四卷、詞一卷、補遺一卷,另有附錄四。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孔凡禮《範成大佚著輯存》,凡《範石湖集》失收之作皆輯錄入編。

萬裡孤臣緻命秋 範成大


現在的姑蘇城外不僅有寒山寺,還有宋代孝宗皇帝禦賜的“石湖”,晚年的範成大便曾在此安度餘生,自号石湖居士,留有《石湖集》、《攬辔錄》、《桂海虞衡集》于世。

孤貧少年

現在我們把時間撥回到八百多年前的公元1126年,這一年正好是靖康元年,金兵南下,舉國颠沛,範成大便出生在這種國破山河在的環境。

公元1127年四月,靖難爆發,徽宗、欽宗被金兀術點了全家桶。

公元1129年,發現全家桶裡面少了個雞腿的金兀術再次領兵南下,發誓要搜山檢海捉趙構,次年攻破平江(蘇州),守臣不戰自退,金兵燒殺搶掠,一片哀鴻,城内十室九空。

此時的範成大是幸運的,提前跟着他爹躲到了昆山去,逃過一劫。雖然隻有四歲,這一波驚吓估計也給他留下了不少童年陰影。

老爹範雩是宣和五年進士,是枚老儒生,嚴于家教,範成大也是年少有為,十二歲“讀遍經史”,十四歲作文行雲流水。隻可惜父親走得早,留的少,公元1144年 (紹興十四年),範父因病身亡,範家一夜回到解放前,十九歲的範成大看着一大群弟弟妹妹們,作為老大的他隻能既當兄長又當爹,白天烈日下搬磚,晚上青燈伴 苦讀。

公元1154年(紹興二十四年),窮得連路費都沒有的範成大在朋友樂備的資助下參加了禮部組織的鎖廳考試,放榜之日,張孝祥高居榜首,範成大、樂備也幸運在列。接下來範成大便開始了開挂的人生。

不辱使命,怒怼金主

公元1162年,完顔亮領兵南下找趙構收保護費,被範成大同期進士的同學虞允文給幹趴下了,然後金國内亂,完顔亮挂在了長江邊上。雖然赢了,趙構卻吓傻了,直接禅位給了趙昚!這個趙昚,就是宋孝宗。公元1163年,孝宗覺得機會來了。這宋孝宗趙昚什麼人?南宋最牛逼的皇帝,沒有之一!

三十多年的備胎生涯讓他見夠了他叔父趙構在逃跑時屁股後面卷起的那陣青煙,所以一上來就想翻滾起來,所以趕緊召集老将張浚去痛打落水狗,結果反而在符離被咬 得慘不忍睹,完敗!兩年後,雙方都耗不起了,就簽了個《隆興和議》。然後趕緊恢複生産,争取再戰,南宋便有了“乾淳之治”,金國也在完顔雍的帶領下進入到 “小堯舜”時代。其實吧,輸了也沒啥,反正協議也簽了,大不了卧薪嘗膽再幹,但這宋孝宗就是和趙構不一樣,突然有一天,他越想越想不通,因為之前趙構簽的《紹興和議》中明确規定宋向金稱臣,每年交二十五萬兩保護費(歲貢),然後金國使者送國書來時,宋朝皇帝要起身迎接,就是一個君臣之禮。但當時《隆興和議》簽訂的背景不一樣,當時雙方都陷入拉鋸狀态,誰也幹不赢誰,所以協議中改了很多内容,比如給金國的保護費“歲貢”改成了“歲币”,給他們 的文書“奉表”改稱為“國書”,這樣一改,面子上也過得去,南宋不再向金稱臣,而是國家了,但這份協議中最悲催的事情就是剛才那個遞交國書的禮儀那句話忘 了改。

萬裡孤臣緻命秋 範成大

南宋 趙伯骕萬松金阙圖卷局部

所以孝宗皇帝不爽了,本來上來吧,想着燒一把火,證明一下自己很牛逼,沒想到賠了夫人又折兵,現在還要每年去低頭哈腰一次,自己作為皇帝,這面子上太過不去了啊。

公元1170年,受夠了的趙昚找到當時右相虞允文商議更改和議事宜,一是要收回土地,二是更改禮儀。這虞允文一聽,頭都大了,弱國無外交啊,自古國家的戰事大多都是因為自己認為自己翅膀硬了,不認同之前承諾所引發的,這可不是小事,思前想後,虞允文給趙昚出了個馊主意:以孝為名,以使帶話。什麼意思呢?要土地,委婉一點,說是出自孝道,要回先皇陵寝之地。至于改禮儀,幹脆不寫在國書上,直接讓使者口傳,這樣對方也沒有證據說是你孝宗幹的這傻事。這孝宗大腿一拍,妙計!但 群臣聽到這個消息,頭更大,漢代的蘇武牧羊就是前車之鑒啊,誰也不敢上,像事先約好的一樣,一片反對,首先站出來的是左相陳俊卿,他絲毫不給趙昚面子: “陛下痛念祖宗,思複故疆,臣雖疲驽,豈不知激昂仰贊聖谟,然于大事欲計其萬全,俟一二年間,吾之事力稍充乃可,不敢迎合意指誤國事。”《宋史.陳俊卿 傳》什麼意思呢,趙昚你個菜鳥,翅膀才開始撲騰就想飛,還是算了吧!當然孝宗也不是好惹的,然後陳俊卿就打包回家了......接下來是愣頭青吏部侍郎陳良祐也上書勸孝宗死了這條心,言辭懇切,據理力争,孝宗十動然拒,也請陳良祐回家抱孫子去了。

萬裡孤臣緻命秋 範成大

南宋 趙伯骕萬松金阙圖卷局部

這下虞允文為難了,自己挖的坑,說什麼也要去踩啊,接下來就輪到他的心腹李焘了。李焘一想到要去與虎謀皮,決不肯去。這下麻煩了,連自己心腹都搞不定,這個坑難道虞允文自己去填嗎?不行,還得繼續找。我們的主角範成大該出場了!接下來虞允文找到了範成大,壓根不用什麼三寸不爛之舌,範成大一聽到消息,慨然應允。就這樣,公元1170年,範成大抱着必死的決心,安排好後事,哼着“枕風宿雪多年我與虎謀早餐”準備出使金國。臨行前,孝宗密诏範成大,讓他親傳口谕和金商讨國書禮儀事宜,這下不是與虎謀早餐了,直接變成了與虎謀皮了。沒辦法,反正都是九死一生,無所謂了。範成大義無反顧地踏上了他的危險旅途。路過汴梁,範成大填詞一首:

萬裡漢家使,雙節照清秋。舊京行遍,中夜呼禹濟黃流。

寥落桑榆西北,無限太行紫翠,相伴過蘆溝。

歲晚客多病,風露冷貂裘。
對重九,須爛醉,莫牢愁。黃花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裡天書咫尺,眼底關河百二,歌罷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範成大【水調歌頭又燕山九日作】

就這樣,範成大一路風餐露宿,啃雪食氈,跌跌撞撞來到金都燕京(北京)。一到燕京,範成大趕緊寫好請求更改國書禮儀的笏闆,偷偷藏了起來。大殿上,範成大進獻孝宗準備好的國書,慷慨陳詞,一番恭維,世宗聽得如癡如醉,一看完顔雍開始飄了,範成大話鋒一轉,趕緊将事先打好腹稿的受書禮儀事宜說了 出來,然後掏出了笏闆,這完顔雍一臉懵逼,然後馬上反應過來,這是玩陰招啊(金主大駭,曰:“此豈獻書處耶?”),金朝大臣也慌了,趕緊一擁而上要把他拖 出去,範成大想着反正都是一死,幹脆跪立不動,你不收國書老子就不起來這完顔雍也很尴尬,一直崇尚漢文化的他深知即便兩國交戰,也不斬來使,何況現在是和平年代,為了緩和氣氛,就隻能說考慮考慮,讓範成大先回酒店等候通知,結果範成大杠上了,還一直跪着,你能想象出保持跪着的姿勢被人架出皇宮的擡回驿管,大臣民衆群起圍觀的場景嗎?金人受得了嗎?受不了!太子完顔允直接不爽了,準備帶兵直接沖進驿館擊殺範成大,一了百了,幸好越王(完顔雍庶長子)衡權利弊後及時阻止才罷。

萬裡孤臣緻命秋 範成大

南宋 趙伯骕萬松金阙圖卷局部

經曆一番驚心動魄,範成大最終毫發無損而歸。金世宗雖不同意修改國書的受書禮儀,但還是同意按照先前國書所述歸還宋欽宗棺椁,并且允許南宋遷走河南皇陵。這次出使,範成大雖沒有滿足孝宗私心,但卻讓金國君臣刮目相看,最後保全氣節凱旋歸來。

《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最後對範成大此次出使的評價是:範成大牛逼啊!

成大緻書北庭,幾于見殺,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風烈,孔子所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者欤?

範成大在金這二個月,除了前文的《水調歌頭》,在驿館中他還寫了一首《會同館》表明心迹:

萬裡孤臣緻命秋,此身何止一漚浮。

提攜漢節同生死,休問羝羊解乳不。

——範成大【會同館】

老子就是漢代的蘇武,不要問老子公羊産不産奶,有本事把老子丢到蒙古去放羊吧......然後還将一路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流水賬——《攬辔錄》,一本按照陸遊囑咐寫的旅行日記,表面是舊都汴梁的一片殘破,中原遺民“習胡俗已久”的黍離之悲,實則還隐藏了各種間諜軍事信息,甚至還将東京城中一門一樓的名字都作了标注……

平生故友端有幾

自打南歸後,範成大也深得孝宗皇帝賞識,随即被任命為中書舍人,一路青雲直上。

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範成大受任為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在這裡他和陸遊開啟了兩個老男人間“平生故友端有幾”的溫情友誼。很多人認為陸遊和範成大相識相知于成都,其實不然,如果梳理他們各自的時間線,你會發現有很多相互重疊的地方。要說範成大和陸遊的死生之交,還得把時間倒撥回公元1154年的那場鎖廳考,那一年人才輩出,由張孝祥領銜,虞允文、範成大、楊萬裡緊随其後,悲劇的是陸 遊,本是狀元之才,卻因秦桧插足毛線沒撈到一根。那一年範成大順利完成了平民到公務員的華麗轉身,陸遊也就此别過,轉身回去完成了他和唐婉的千年絕戀。

萬裡孤臣緻命秋 範成大

南宋 趙伯骕萬松金阙圖卷局部

公 元1162年,孝宗上位,範成大進京臨安,監管太平惠民和劑局,同年,陸遊得以平反,恢複了進士身份,授為樞密院編修官,孝宗主戰,同為主戰派的範成大和 陸遊自然無話不說,再加上兩位同志各種興趣愛好又志同道合(詩歌,書法),自然形影不離,經常一起煮酒論英雄,把酒話桑麻。然而陸遊本身更 加激進,不僅主戰,還管孝宗私生活,出賣老闆花邊新聞給了張焘,這孝宗剛備胎扶正,肯定要翻滾幾天的啦,很快孝宗就把陸遊踢到鎮江府去當通判了,範成大作 為同僚,人微言輕,也幫不了陸遊什麼,長亭外,古道邊,範成大隻能手書《送陸務觀編修監鎮江郡歸會稽待阙》為其送行,以示安慰:

寶馬天街路,煙篷海浦心。非關愛京口,自是憶山陰。
高興餘飛動,孤忠有照臨。浮雲付舒卷,知子道根深。
是說雲門好,全家住翠微。京塵成歲晚,江雨送人歸。
邊鎖風雷動,軍書日夜飛。功名袖中手,世事巧相違。

——範成大【送陸務觀編修監鎮江郡歸會稽待阙】

詩中有“孤忠有照臨”,“知子道根深”兩句,說明真正懂陸遊的還是他範成大,最後這句“功名袖中手,世事巧相違”說的是範成大拍着陸遊的肩膀說:陸兄,功名對于你來說就是信手拈來,你安心去吧,要相信未來,相信自己,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不要碰瓷了。

下一次相遇是八年之後了。

公元1170年,範成大以資政殿大學士的身份出使金國,身在山陰老家的陸遊本來已經準備好打包全家老小前往夔州任職了,得知消息後立馬跑到京口(鎮江)去守 望範成大路過,擺下盛宴迎接,酒過三巡,陸遊抛出他此行京口的核心話題:自己現在是沒什麼用武之地,你範成大牛逼,就想讓你去當一回探子,記錄一下沿途民 風民俗,繪制清楚道路,地形,軍備什麼的,要是回不來了就當我沒說,要是回來了那就大有用處了!範成大一聽也挺悲壯,然後牢記于心,最後不僅不負使命,全 身而退,還真把這兩個月的見聞記錄寫成了一本《攬辔錄》,同期,陸遊也遊山玩水寫下《入蜀記》。

再下一次見面還有五年——

範成大出使金國歸來,領命中書舍人,陸遊卻在夔州想着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發呆。這五年裡,範成大無論是身居朝廷高位,還是地方曆練,都混得如魚得水,上下贊服。而陸遊則是先在南鄭磨刀霍霍,後在四川敗走殘年。當時陸遊日子并不好過,1172年好不容易追随王炎等着實現抗金大業,僅僅八個月,幕府解散,夢就破了,旋即被丢到成都去當安撫司參議官,他在《劍門道中遇微雨》說自己是騎驢入川,郁悶至極。

萬裡孤臣緻命秋 範成大

南宋 趙禹功 雪中梅竹圖

1175年,陸遊和範成大終于再一次重逢了。範成大到任,看到老朋友這麼頹廢,立馬特邀陸遊為其參議官。兩個人一生都是主戰派,當時也都是和主和派相愛相殺不得志,知己相遇,一個人獨浪,變成了兩個人一起浪,借酒消愁愁更愁。兩個人在成都那是放浪形骸,徹底放飛了自我,沒事就飲酒賦詩、筆耕不辍,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嘛,而且一不小心,兩位大爺還活成了唱酬網紅。安于享樂,抗金大業忘了嗎?沒有啊!報國無門啊,看兩人寫的:

千步球場爽氣新,西山遙見碧嶙峋。令傳雪嶺蓬婆外,聲震秦川渭水濱。

旗腳倚風時弄影,馬蹄經雨不沾塵。屬橐縛褲毋多恨,久矣儒冠誤此身。

——陸遊【成都大閱】

北郊征路記前回,三尺驚塵馬踏開。新漲忽明多病眼,好風如把及時杯。

青黃麥壟平平去,疏密桤林整整來。遊騎不知都幾許?長堤十裡轉輕雷。

——範成大【上巳前一日學射山萬歲池故事】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他們就被主和派舉報了,陸遊領了一頂“不拘禮法”、“燕飲頹放”的高帽子,直接被CTRL+X,到浣花溪去鋤耕不辍、自号“放翁”去了,範成大身居高位,相安無事。被罷官後,陸遊更浪了,不僅自号放翁,還自嘲“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遊”。讀書入仕一輩子為了啥?幾十年後,張載給出了答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陸遊卻是一生心懷壯志,始終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之所以選擇浣花溪,那是因為他懂得杜甫當年的國破山河在,懂得杜甫當年的有志無時。

公元1177年五月,範成大意外被召回臨安,陸遊更意外,但也無可奈何,隻能依依惜别,長亭更短亭,一路上跟屁蟲一樣送了十幾天,走了一百多公裡才終須一别,好基友一輩子,可見情誼至深。

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秋,陸遊轉任江西常平提舉,次年四月,江西發大水,餓殍遍地,陸遊直接先斬後奏,開倉放糧。被趙汝愚一句“不自檢饬、所為多越于規矩”氣得直接辭官回了山陰老家。這時的範成大也好不到哪去,幾經起落,卻隻能轉輾于地方,離廟堂越來越遠,雖有作為,終不得志,最後憤而辭官,回到石湖(江蘇蘇州)老家養老。開啟了長達十年的田園生活。

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朝庭又征召範成大為福州知州,範成大推脫不了,就想了個損招:走到半路(婺州,現浙江金華),範成大裝病說老子不去了,朝廷拿他沒辦法隻得準了(以病請閑)。而同年的陸遊好不容易在孝宗卸任前一天領到了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讨官,結果又去關心光宗的後宮花邊八卦,光宗皮笑肉不笑地給陸遊親自戴上一頂“嘲詠風月”的大帽子,讓他滾回山陰老家。這倆老頭一人住江蘇蘇州,一人在浙江紹興,相隔不到兩百公裡,自此就開啟了飛鴿傳書,遙相唱和的田園生活。

萬裡孤臣緻命秋 範成大

南宋 趙伯骕萬松金阙圖卷局部

但這樣的田園生活不太長,倒不是因為哪個小人又嫉妒他們種地種得歡,而是範成大去世了。

公元1193年,噩耗傳來,陸遊正讀到他《攬辔錄》中的《州橋》:

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舊禦路也。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範成大【州橋】

範成大的無奈,像極了陸遊自己所寫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鬓已先斑”,想到如今故人陰陽兩隔,故國遙遙無望,這眉宇雕镂的陸老頭不禁老淚縱橫。

公元1209年冬,陸遊也病倒了,翌年一月,僅餘一絲遊氣的陸遊奮力寫完絕筆詩《示兒》也随範成大而去,人之将死其言也哀,這一輩子啥都可以放下,就是“但悲不見九州同”。自此,兩位巨星,帶着遺憾,帶着悲憤匆匆走過了這悲劇的時代。

八百多年後的今天,姑蘇城外範文穆公祠,穿越塵世迷霧,溯一路流光,長滿青苔的石碑刻着歲月如潮......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