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幹燥成熟果實,以巴蜀為多,故稱巴豆。
性味辛,熱,有毒。入胃、大腸經。
對于其毒氣的去除,除了景日昣提到的炙與熬,元代醫家王好古曰︰若急治,去皮、心、膜、油,生用,為瀉藥。若緩治,炒去煙令紫黑,可治積食消包塊。其功效既可以通腸,又可以止瀉,世人不知道呀!
對于這一點,古代名醫陶弘景也贊成說:巴豆最能瀉人。而李時珍大人更将其落實到行動中,曾用50丸巴豆丸治好了病人的腹瀉。原因在于,“冷積凝滞”,也是會造成腹瀉的,所以他選擇用熱下的辦法,采用瀉藥巴豆,除寒來止瀉。
瀉藥家族不止有巴豆,還有大黃,兩者如何選用呢?
大黃性味苦寒,巴豆辛溫,所以大黃苦寒,善于瀉熱通便、攻腸内熱積。巴豆辛熱,善于快速消寒氣導緻的積食。
看起來一個瀉熱,一個瀉寒,是對頭(相畏)。但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可能的情況下,它們又可以搞聯合,所以兩者又相使。
比如《金匮要略》記載的一個三味藥的小方子——三物備急丸。
組成:大黃30g,幹姜30g,巴豆30g(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制法服法:
先将大黃、幹姜研末,再研巴豆,然後一起和勻共搗為散;或加蜂蜜煉成丸劑,用瓷器密封貯藏。每次服大豆般大小 3~4丸,溫開水送下。
三物備急丸之名,是因三藥的藥性都十分峻厲,“非急莫施,故曰備急”。
三藥合用,巴豆得大黃,其瀉下之力變緩和而持久;大黃得巴豆,其寒性可去;再加溫中散寒之幹姜,以助散寒之力。故溫裡散寒,通便止痛善,治寒積便秘。
也就是說,對于飲食不節、冷食積滞導緻的胃腸阻滞不通,或暴飲暴食後,又感染了寒邪導緻氣機不行,甚至氣機逆亂,有比較好的效果。
針對症狀為:突發心腹脹痛、痛如錐刺、氣急口不能言、大便不通、手足不通、舌苔白膩等。
一個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愛好者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