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維,即“Design Thinking”是用戶體驗設計或交互/服務設計相關領域出現最多的高頻詞之一,由斯坦福大學的Hasso-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即著名的Design School首先提出。
有人認為它隻是一個思維理念或是一個高大上的噱頭而已,也有人覺得它是一種為如何科學解決問題而産生的設計方法論。常常被理解為一種标準化的設計方法,或是一套體系化的設計流程。
人們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與性質去應用。設計是需要一個完成的過程的。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Design Thinking.就像一本菜譜,它會告訴你燒菜的步驟,燒的時間等等,但是每個人用它炒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可以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原料和配料,而跟着這本菜譜仔細做,一般不會做得太難吃。
1. Design Thinking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Problem- Solving)
任何人的設計都是從一個最開始的問題入手,人們需要遮風擋雨,睡在山洞裡面太潮濕,所以有了房子。
原始人們需要遮羞所以設計了衣服,人們需要打獵,石頭太不鋒利,所以有了工具。
人們需要喝水,跑去河邊又太遠,所以有了杯子。
任何的設計都是從問題出發有目的的需求解決方案。
2. Design Thinking 是根據自身限制對問題本質不斷推演的過程。(Problem Reframing)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嘗試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卻引入了另一個問題。
比如電動汽車解決了碳排放的問題,但是生産锂電池的時候卻帶來了河流污染。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把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重新定位。
福特在問用戶想要什麼的時候,他得到的答案是一匹快馬(名詞),其實人們不需要快馬,人們隻是想快速移動(動詞),在這裡汽車也許是一種解決方案。這便是對問題本質的不斷推演。
3. Design Thinking 是以用戶為中心的過程。(Focus on extreme)
極端用戶可以放大用戶對産品的需求,然後推出一般用戶就更不會覺得這個設計會有問題了。
4. Design Thinking 是一個把不同事物整合為系統的過程(System Thinking)
例如:設計醫療器械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獨考慮用戶的需求,需要考慮的系統會涉及很多元素:醫生忙碌的,壓力大的工作,患者的心情,醫院的空間,其餘器械的情況,設備的生産者,政府的醫療保險等都在我們創新的範圍内。應該把這個産品和他周圍的系統一同納入考慮範圍。
5. Design Thinking 是一個非線性與重複的過程(non-linear)
沒有任何一個項目所應用的步驟是一樣的,這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需要重複步驟進行叠代:反饋——原型——測試——反饋——原型.......
這就是一個非線性重複的例子。
6. Design thinking是一個思維發散與收縮的過程
設計思維的應用離不開發散與收縮,用戶調研,收集數據,二手資料收集屬于發散思維,需要得到盡可能多的信息,要篩選出最合适的。
7.Design Thinking是一個利用破碎信息溯因推理的過程。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那樣,從感同身受到定義問題,再到頭腦風暴、原型制作、用戶測試。設計思維的目标是讓人們脫離所謂的标準和流程,打開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無限可能,具有創新性地去解決一個問題。
設計思維的5種模式:
第1步:共情/同理心
共情就是對他人的情感或情緒感同身受的能力。目的是進行用戶研究,從而了解人們真正關心的東西,我們需要真正了解他們的處境,需要抛開自己對某一問題的假設,以便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
第2步:定義問題
通過訪談,你現在可以了解人們在特定活動中實現的實際需求。需要整合在共情階段獲得的所有信息,篩選出最有價值的核心内容,轉化為洞察。設計思維更需要發現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在定義階段結束時,需要總結出一個清晰的“問題陳述”。讓别人清楚你想做什麼。
第3步:概念化/創意
通過頭腦風暴想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并簡化為一個具體的辦法。為創建的問題陳述找出新的解決方案,并且可以開始尋找替代方法來查看問題。
第4步:原型
将想法變成有形産品。原型基本上是産品的縮小簡易版本,它們并不需要被完善地設計和開發,甚至可以隻是産品的一個部分或特征,用于方便快速地參與真實的用戶測試,是發現原型存在問題缺陷的關鍵,及時作出調整。
第5步:測試
測試産品原型,讓他們體驗産品和服務,獲得實時反饋。改動與改良同時進行,以便得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并盡可能地深入了解産品及其用戶群體。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