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單方氣死老中醫 嶽美中談專病專方

靈胎說: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藥。這是徐氏臨床心得,醫家不傳之秘。現在的人,動辄講辨證論治,漫無邊際,讓人抓不住重心,這是沒有真正讀懂讀遍中醫有典籍,還限于一知半解之中。無怪治起病來,心無定見,越旋越遠,處方用藥,朝更夕改,寒熱雜投,以緻影響療效。
前中醫學界存在兩種傾向:一是不辨證論治,隻強調專方、單藥;一是隻強調辨證論治,随證下藥。兩者均有所偏,未能稱是。
餘謂中醫治病,必須辨證論治與專方專藥相結合,對于有确實療效的專方專藥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代局方,雖然收錄很雜,由官藥局統一方藥劑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醫藥的發展。但是,對于提倡專方專藥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們今天常用的至寶丹、逍遙散、蘇合香丸、藿香正氣散等都來源于局方。
此外民間采風,也是發掘整理專方專藥的重要途徑,這項工作不重視起來,就會使祖國醫學的寶貴經驗丢失。專方專藥能起沉疴大病,古人就有“氣死名醫海上方”之說,所以習醫者也不可不講。

方專藥的好處是:一、收效快;二、藥味少,價廉;三、一般用法都比較簡便。即具有效、廉、便的優點,有很高的價值。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專方的重要性。
小兒傷食,臨床最為常見。邑中友人高聘卿曾傳一方,治小兒傷食,鼻下人中兩傍發炎,垂兩條如韭葉之紅線,有時發熱,不喜食,或有口臭者。用黑、白牽牛子各等分,炒熟,碾篩取頭末。以一小撮合紅糖少許服下,大便微見溏,紅線立消,喜進飲食而愈矣。餘得此方,屢經投治,其驗如鼓應桴。
又如小兒慢性腎炎,日久病深,面部多白無血色,或浮腫,精神萎靡不振。用玉米須每日30-60克,煎湯代茶,連服六個月,有較好的效驗。
再如鶴膝風,膝關節紅腫疼痛,步履維艱,投以《驗方新編》四神煎恒效。藥用生黃芪240克,川牛膝90克,遠志肉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碗,煎至2碗,再加入金銀花30克,煎至一碗,頓服。曆年來餘與同人用此方治此病,每随治随效,難以枚舉。

他如瘧疾用常山劑、達原飲,胸痹用栝蒌薤白劑,肺癰用千金葦莖湯,胃痛用小建中湯,均有良效。

病專方是醫學的基本思想,《傷寒論》各篇皆标明“病脈證治”。何謂病?何謂證?病者本也,體也;證者标也,象也。有病始有證,辨證方能識病,識病然後可以施治。六經皆有主證、主方。如桂枝證、白虎證、承氣證等。此皆有是證即用是藥,故一證有一證之專方。

又如《金匮要略》中百合病,盡管見證不同,而有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百合雞子黃湯、滑石代赭湯之異,但都以百合劑為專方;陰陽毒用升麻鼈甲湯為專方,血痹以黃芪桂枝五物湯為專方。此皆有是病即用是藥,故一病有一病之專方。這種專方專藥與辨證論治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正是中醫學的根本所在。否則不能辨病,焉能識證,不能用方,焉能施治。可見研讀經典,必須入細,對其精神,差之毫厘,則廖以千裡。甚望學習中醫者,當随時留意專方,才不負仲景“博采衆方”之意。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