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講“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微動”;太極拳講“由大圈入小圈,由小圈入無圈”到底如何體現!
傳統拳的練習是一個“節節後縮”的過程,由手及肘,由肘及肩,由肩及身,不斷由大關節代替小關節去用力,慢慢的形成了用身體的整體勁力去克服身體各部位所遇到的阻力,這是一個功力增長的過程,也是身體不斷整合的過程,同時我們從外形的動作來看,幅度越來越小,最後要求做到用“内髒”的動,帶動“軀幹”,再由軀幹帶動“肢節”運動。
我們所看到的站樁的方式,也是遵循這種規律的,從外形看,好像沒有動,但實際上,身體的關節在不斷撐拔,身體也在努力向各個方向運動,是由普通的動作,變成了關節縫隙開合的動作。以上是練習的方法,但在實際運用當中,還是得顯形的,沒有外形的動作,就不可能達到所要表達的意思,身體盤練的方法應與用法區别開的。
實際在用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做到内髒一個“顫動”,可以帶動身體至肢節有一個較大的“整體運動”,就相當于小齒輪帶動大齒輪,有個“轉速比”,所以内髒的“盤活及顫動”是非常重要的,内髒的動又是在橫膈膜的作用下運動的,所以隔膜的瞬間發勁,才是動作快慢的決定性因素。我們要做到起動快,必須要做到隔膜的發動快,用“驚”起是比較恰當的,而隔膜的運動可以在神經反射下産生,就類似我們人在受到驚吓時的表現,所以最終反應速度的根本在于神經反射。
上一篇
民間各種禁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