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 正文

血分和氣分


血分和氣分之說出自《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水氣病》: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谷不化,脾氣衰則鹜清,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不利;營衛不利,則腹滿腸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所謂的血分,是指血虛,即血不足為血分。胃氣衰以及脾氣衰,則血不足,故男子小便不利,女子經水不通,寸口脈沉而遲,故因血虛而成水腫之病。血能載水,血虛不能利水之故。

所謂的氣分,是指氣虛,即氣不足為氣分。營衛不利,陽氣不通,陰氣不通,則氣不足,故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尿不盡為遺尿,故成水病。氣虛不能利大便,不能利小便,而成水病。

所謂分,是區分之意。水病要從血或氣區分,名為血分或氣分。

凡是水腫之病,寸口脈沉而遲,為血分,寸口脈遲而澀,為氣分。血分之病尚輕,氣分之病漸重。血分之病為血不足所緻,氣分之病兼有血不足之象。

血能載水,血能載氣,故氣虛者必血不足,先病血,而後病氣。

清代的葉天士又搞了個衛氣營血,葉天士的《溫熱論》:

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宜清氣。乍入營分,猶可透熱,仍轉氣分而解,如犀角、元參、羚羊等物是也。至入于血,則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膠、赤芍等物是也。

葉天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大凡看法是什麼意思呢?不知所雲。

醫學概念之定義,原創者自己要明确,自己都不能明确的概念,别人又如何能解析,不過是随心所欲而胡說。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