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于6月8日23時(北京時間)刊發了一項重大研究成果,我國天文學家李菂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中國天眼”發現了世界首例持續活躍快速射電暴(FRB 20190520)。
對于快速射電暴的起源問題,由于缺乏足夠的觀測數據來對其進行研究,因此快速射電暴至今都是天文學界最難“啃”的“一塊骨頭”。但這項重大發現,将有助于我們人類對快速射電暴這一神秘的宇宙現象的進一步研究,甚至能夠對揭露它的起源問題提供巨大的幫助……
當然,在這項重大研究成果的背後,最離不開的就是“中國天眼”FAST球面射電望遠鏡了。
據了解,“中國天眼”從被提出建設構想,到落成啟用,總共經曆了長達22年的時間,而建造投資的費用更是接近12億元人民币,這還不包括後續運行過程中,每天需要花費的近40萬元維護費用。
那麼,投資如此巨大的“中國天眼”,到底能看到什麼呢?
時間回到2017年9月10日,澳大利亞帕克斯望遠鏡傳來消息稱,“中國天眼”在此前發現的脈沖星候選體,被證實為了一顆真正的新脈沖星,并且這顆新脈沖星也被命名為了FAST脈沖星一号(FP1)。這是“中國天眼”在啟用以來發現的第一顆新脈沖星。
說起來你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隻用了52.4秒的時間,“中國天眼”就實現了對FAST脈沖星一号(FP1)的發現鎖定,但澳大利亞帕克斯望遠鏡對這項發現的驗證卻用了2100秒的時間,并且驗證中信噪比還要遠低于“中國天眼”得到的。
而截止到今天為止,“中國天眼”更是已經發現了超過500多顆新脈沖星,讓我國一度趕超美國,成為了世界上發現新脈沖最多的國家。
當然了,對脈沖星的發現還僅僅是“中國天眼”強大性能的冰山一角,對宇宙中快速射電暴的發現,才更加凸顯出了它強大的性能。
雖然科學家對宇宙快速射電暴的觀察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的時間,但是迄今為止,有充足證據表明的快速射電暴現象卻隻有11個,但理論上在可觀測宇宙的範圍内,每天至少都要發生成千上萬次快速射電暴現象。
之所以快速射電暴現象如此難以被觀察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這一現象的不規律性,以及瞬時性。快速射電暴的發生往往隻會持續幾毫秒的時間,再加上它的發生時間不固定,這就需要用到觀測誤差更小更精準的望眼鏡了。否則的話,科學家在對快速射電暴的觀察中,就隻能像無頭蒼蠅一樣“碰運氣”。
FRB 20190520爆發動态光譜,圖片來源于《Nature》
就拿“中國天眼”最新發現的持續活躍快速射電暴(FRB 20190520)來說,它最終被定位在了一個距離地球30億光年的矮星系,爆發持續時間同樣也隻有短短幾毫米。不過基于這個快速射電暴是持續活躍的,所以科學團隊能持續對其進行觀測研究。
所以此次發現或許能極大推動科學家對快速射電暴現象起源的研究……
除此之外,“中國天眼”在對宇宙黑洞、暗物質等領域的觀測研究,也能起到積極作用。說白了,它就相當于我們探索浩瀚宇宙的一顆“眼睛”。因此它的建造雖然耗資巨大,但是其所能創造的價值卻遠超造價本身。
雖然“中國天眼”的建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遺憾的是,當初設計建造它的總工程師南仁東,卻沒能親眼見證它的一系列成就,便因癌症匆匆離開了這個世界。
如果他能親眼看到“中國天眼”如今的成就,或許一定比我們任何人都要欣慰吧……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