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如何養出自律、獨立的孩子?父母要牢記“兩不慣三不管”


閱讀,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好文章可以激活你日漸麻木的心靈,去思考,去品味更好的人生,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蒙粉
來源:每日蒙台梭利(montessori-daily)

養育孩子,早期省過的事

早晚有一天會加倍償還

點上方綠标可收聽主播朗讀音頻

經常有父母反映,孩子自律性太差了。

  • 寫個作業必須要家長監督,
  • 報的各種興趣班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 愛偷懶、磨蹭還拖延,真是拿他沒有辦法了。

或許你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樣是養孩子,為什麼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自律,而自己的孩子卻需要不停地催促?

孩子的自律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培養的。一個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一個真正自覺的孩子。

在自律的這條道路上,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樣。畢竟,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抵不過“身教”這兩個字。

好的教育,永遠需要父母的奮力托舉。

想要培養出自律、獨立的孩子,父母就要牢記這“兩不慣三不管”原則。


01

牢記兩個“不慣”,

孩子長大肯定有出息

我們身邊之所以有“熊孩子”,跟父母的家教有很大關系。

許多時候不是現在的孩子太“熊”,而是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拎不清,什麼不該慣,什麼不該管。

管教孩子真的是一門藝術,多一分,少一分,都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1、孩子習慣不好,不慣

孩子小的時候,常常控制不住自己,比如看電視、吃糖果、愛玩、作息沒有規律等,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的管教。

每個孩子都愛玩,天生排斥被管教,尤其是讓他養成好習慣。

古語有雲: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并不是說孩子七歲前學習的知識決定終身,而是指孩子從小養成的那些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小時候會多少知識、了解多少技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個終身陪伴的好習慣。

比如做事情有計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東西不能拿、對人和善謙虛等等,這些習慣是孩子未來前進不息的内驅力。

孩子習慣不好,一定不能慣。截然不同的習慣,注定了孩子未來的走向會全然相反。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哪有什麼天生學霸,不過是好習慣的厚積薄發。

3-6歲是孩子規則意識和早期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會開始表現出強烈地證明自己能力的意願。

而且開始在遊戲中喜歡制定并參與規則,樂于接受管教;

所以從3歲開始,父母就可以着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一些不好的習慣一定要改正,不能慣着他。

對于3歲以前的孩子,因為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傾注大量的愛。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讓他養成好習慣,跟他講道理,不是合适的時機。

2、碰觸原則的問題,不慣

父母的教育有底線,孩子的行為有上限,這樣才能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愛孩子,就要堅守做父母的底線,不能無原則退讓。

有些事情可以适當讓步,尊重孩子的意願,但有些事情,孩子碰觸原則,就堅決不能慣。

前幾日跟教育界的朋友聊天,他們說這一代的孩子,“天性”被釋放的太充足了。

有的孩子被寵的“沒大沒小”,現在很多家庭面臨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孩子不像孩子,父母不像父母。

細想一下,好像确實随時能看到很多孩子頂撞父母,對爺爺奶奶也是呼來喝去。

而大多數的父母對孩子的不尊重長輩,要麼視而不見,要麼幹脆躲到屋裡刷着手機。

還有的家庭通常有這樣的通病:孩子不聽你的話,常常以哭鬧、不吃飯、不上學來要挾父母。

有的家長說,給孩子立了規矩,但是孩子耍賴也沒有辦法啊!

無論是講道理,還是棍棒教育,方法都試過,孩子還是那個樣子。

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線造成的。

被慣壞的孩子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第一次出現問題,家長就妥協。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慢慢明白,哭鬧和發脾氣是一種要挾父母的手段。

這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孩子哭鬧耍賴 → 家長情緒爆發、吼一頓、揍一頓 → 孩子哭的更兇 → 父母打破底線滿足他…

教育孩子,隻有愛還不夠,必須要有尺度。

一定要用心告訴孩子,什麼是規矩,什麼是原則和底線。

碰觸原則的事情一定不能慣着他,這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保護傘。

02

聰明的家長,做好三不管

父母的遠見裡,藏着孩子的未來。

《戰國策》中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身為父母,沒有人不為自己孩子的将來打算。

自孩子出生那刻起,每個家長就對他的成長、教育操碎了心。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1、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你隻管好好學習,什麼都不用你幹!”

多少父母正在以“愛”之名,走上養廢孩子的道路。

“請幫助我獨立完成”,這是每個孩子天性的内在要求。

那些有遠見的父母,早早就開始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了。你為孩子做的太多,孩子就不會為自己做太多。

蒙台梭利博士說,“永遠别去幫一個孩子,做他自己覺得能搞定的事情。”

也許你覺得孩子太小了,自己做不了什麼事情,但是你要明白,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

比如,當孩子還沒有洗碗池高的時候,總是想要幫忙洗碗,很多家長會說“等你長大了,再幫忙吧!”

其實,家長内心真實的想法,是害怕孩子打碎了餐具。

當孩子樂意參與家務的時候,你不給他嘗試的機會,等長大了他還會主動參與嗎?

所以當孩子搶着掃地、擦桌子的時候不妨放手,将這項“工作”交給他,家長隻需要布置一個适合他“工作”的環境即可。

下面是一些為孩子布置環境的原則:

  • 家具要輕巧,擺放在方便孩子移動的位置上;
  • 家裡面的東西要符合孩子尺寸,要讓孩子能夠使用;
  • 讓孩子多參與一些家庭的日常事務,比如穿衣服、梳頭洗臉,甚至掃地、清理地毯等。
  • 家裡孩子使用的物品應該堅固而具有吸引力。

孩子自己能對完成的事情,不要管,你越早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的未來才會走得更穩。

2、孩子自己分内該做的事情,不管

當孩子具備一定能力之後,他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要自己完成,比如穿衣、吃飯、洗漱、作息等。

從最近的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往往對家長依賴性非常強。

這也進而導緻了這些孩子缺乏責任感,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難容易退縮。

因此,孩子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内,家長就要及時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自己動手去做,才能讓孩子在手眼協調中促進心智的發展,“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值得父母們深思。

“照顧自己和照顧環境”,這些孩子自己分内應該做的事情,可以不管。

3、孩子能承受的事情,不管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和滿足,更不是遷就。

要知道,孩子成長路上難免磕磕碰碰,父母要是幫助孩子排除一切障礙;

無疑剝奪了孩子獨自面對困難的勇氣,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自然也會随之退化。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隻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

在社會競争壓力之下,衆多父母拼命催着孩子往前跑,教孩子怎麼成功,卻從不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

很多孩子,因為一點點小事不如意,到處發脾氣,遇到一點挫折,就萎靡不振。

所以,當孩子3歲之後,就可以讓孩子體驗挫折感,孩子能承受的一些事情,就不要慣着他。

比如,積木歪到了,發脾氣、哭鬧;遊戲輸了,就再也不玩了…

如此這樣的情景,作為家長一定不要一味地遷就孩子、讓着孩子,他能承受的挫折,就不要管。

适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養育孩子,千萬别嫌費事兒,早期省過的事,早晚有一天會加倍償還。

簡而言之,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你就要做到什麼樣。做到這兩不慣三不管,孩子自然會自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