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為什麼野生大熊貓隻在中國生存,它們可能遷徙到别的國家嗎?

大熊貓黑和白的配色,以及肥大的身軀和圓形的大臉吸粉無數,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動物之一,也是中國的國寶。

然而,除了世界各地的動物園裡,現在的野生大熊貓隻生活在四川、甘肅、以及陝西的原始森林中,種群數量也十分有限。

好消息是,随着保護意識的加強,野生大熊貓的數量一直在持續增長,2021年的時候從最初的瀕危動物“降級”為易危動物。

既然大熊貓的數量在持續增加,那麼它們以後是否會遷徙到别的國家呢?

熊貓的起源

中國發現最古老熊貓的地方是在雲南祿豐和元謀,這些古老熊貓化石的主人被稱作始熊貓,時間可以追溯到800萬年前。

不過,在歐洲的匈牙利和法國的森林中,也曾發現過類似熊貓祖先的化石,而且時間可以追溯到1000萬年前,所以熊貓的“祖籍”存在一些争議。

古老的熊貓化石,圖源:phys.org

但是,現存的大熊貓來自于始熊貓的一個分支,沒有太大的争議。

始熊貓比現在的大熊貓要小許多,它們主要生活在中國的南部和中部, 而且從體型和牙齒上可以推斷,它們并非主要吃竹子,更應該是雜食性的。

圖源:J. Patrick Fischer

随着時間的推移,始熊貓家族不斷壯大,它們開始分布到了幾乎整個中國,甚至包括現在的越南和緬甸北部也有所分布。

大約在200到240萬年前,基因上的一個改變誕生了現代熊貓——它們的T1R1基因發生突變,導緻肉類鮮味受體丢失,熊貓徹底進入食竹時代。

不過在此之前,從始熊貓開始,大熊貓的飲食應該就已經變得越來越傾向于竹子,基因突變可能隻是對這種飲食的一種适應。

熊貓是高度特化的物種

食草動物的體型往往會更大,一方面是更大的身體可以更好地保持體溫,從而降低新陳代謝,因為草的營養是有限的,必須降低消耗才行。

所以,進入吃竹子的時代後,熊貓的體型開始變大,最終變成今天這種體型較大的熊。

同時變大的還有它們的臉,這個其實也是對竹子飲食的一種适應,因為大圓臉是強大的下巴肌肉導緻的。

另外,熊貓的爪子也很特殊,看起來有6個手指頭——一個“拇指”和五個爪子,它們的“拇指”實際上是一個改良的籽骨,目的是幫助它在進食時握住竹子。

熊貓左前爪,圖源:Momotarou

雖然現在熊貓極其罕見,但其實由于熊貓的這些高度特化結構,讓它們和史上最成功的野生禾本科植物之一——竹子綁定在了一起,讓熊貓也成為了一種非常成功的動物。它們的身體特征甚至在過去200萬年裡基本沒有發生太大改變,熊貓也因此被稱作活化石。

而在200萬年的曆史長河中,那些和熊貓同一時期出現的生物已經滅絕了幾輪都不知道了。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熊貓種群變得這麼脆弱呢,隻生活在中國的部分區域,而且隻能靠我們的救濟生活?

這張照片是我在動物園拍的,熊貓在吃竹子,它們用“拇指”夾住竹子

為什麼大熊貓生活在中國?

高度特化的物種,雖然能夠很好地适應自己所在的環境,但是它們的缺點也同樣明顯——很難接受變化。

衆所周知,第四紀大冰期開始于200-300萬年前,随着全球變冷,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都走到了盡頭,而熊貓這種高度特化的物種要在這種環境下存活下來就更難了。

當進入冰河時代後,歐洲的大部分地方都被冰雪覆蓋,所以即便1000萬年前歐洲存在過大熊貓(或者大熊貓祖先),它們在很早之前就消失了。

在中國的西北和華北地區也是一樣的,這些地方都發現了熊貓的化石,但也都非常容易在冰期時變得非常寒冷,不适合熊貓生存,畢竟熊貓的生存曆史很長,總會碰到很冷的時期。

由于秦嶺和大巴山阻擋了北方的寒流,其南面地區受到冰期的影響比較小,所以熊貓這種高度特化的物種得以在秦嶺以南一直存在。

從中國的古籍記載來看,古代中國的南方(秦嶺以南),大熊貓應該是普遍存在的。

在中國之外,除了越南和緬甸的北部,熊貓的化石并沒有出現在更南面的地區。

原因應該是進入熱帶地區後,生物的競争變得越來越激烈,兇猛的猛獸非常多,熊貓的生活習性很難在其中生存。

雖然,熊貓曾經在中國的南方普遍存在,但現在隻生存在于四川、陝西和甘肅一些地區,這個主要原因肯定是因為人類活動

人類是生态系統中非常強勢的一環,熊貓很明顯難以适應我們帶來的破壞。

現在野生大熊貓基本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區,在化石記錄上并沒有這麼高,熊貓的化石基本出現在500-700米的溫帶或亞熱帶森林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為了躲避我們吧。

事實上,由于人類活動,大熊貓的栖息地已經被完全劃分成幾個毫不相連的孤島——現在它們應該是在25個孤島(或山頭)隔離的環境中。

近代大熊貓之所以陷入滅絕危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種孤島隔離的生存條件,讓各個地區大熊貓的基因難以交流最終導緻近交衰退現象,比如出現生殖能力低下,幼體存活率低等等一系列問題。

有了人類的幫助之後,許多方面都得到改善,所以大熊貓的數量增長是肯定的。

那麼,熊貓有可能遷徙到别的國家嗎?

随着種群的增長,熊貓會遷徙是必然。

動物的遷徙其實目的基本都是差不多的,要麼跟着水源遷徙,要麼跟着食物遷徙,還有一種高端的遷徙——躲避傳染病(早期人類的遷徙可能是這個驅動因素)。

像熊貓這種不是群居——也就基本不存在傳染病,也不是生活在缺水的地區,它們遷徙的唯一目的就是食物。

其實,現在熊貓已經變得非常挑食了,在四川的大熊貓栖息地裡,總共有216種野生竹子,但熊貓隻吃其中的32種,而最愛的是冷箭竹。

這些竹子有自己特定的生長海拔,為了吃竹子熊貓的遷徙也非常明顯,但一般都是自下而上的遷徙,這是因為相對有營養價值的竹筍會在低海拔地區先長出來,然後才是高海拔地區。

它們這種遷徙模式很難走出自己的孤島,事實上,由于同一種竹子經常是一起開花,然後一起死亡,失去食物的大熊貓基本是餓死,而不是通過遷徙并找到新的食物點。

就為了食物來講,現在的大熊貓确實很難靠它們自己遷徙出栖息地,特别是它們已經被完全孤島化了。

秦嶺的大熊貓和四川略有不同,AilieHM

不過,熊貓依然保持着食肉的能力,準确地說吃竹子才是它們的副業,隻是一不小心混成了主業,它們根本沒有食草動物那樣的雙胃,所以它們對竹子營養的吸收能力其實很差。

或許條件允許的話,它們可能重拾本能吧,如果這樣的話,再排除人類活動因素,它們很可能走出現在的孤島。

但我也不認為它們有能力走出中國,畢竟從古至今它們基本就沒有走出過中國,這是它們高度特化的身體結構導緻的必然結果。

圖源:Momotarou

最後

大熊貓是非常獨特和奇怪的動物,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大熊貓已經滅絕了,通過化石記錄,我們估計很難知道這種熊99%的食物來源是竹子。

雖然它們隻吃竹子,看起來也很萌、很可愛,但其實它們的咬合力僅次于北極熊哦,而且在山地擁有快速奔跑能力——時速最快達40公裡每小時,以及高超的爬樹能力。

所以,熊貓其實一點也不脆弱,它們在野外完全有能力生存下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