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
9858字,閱讀大約需要
25分鐘。
水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根本條件,被認為是生命孕育的“要素”與“場所”。本文從場地空間尺度的水體生态設計入手,闡述水體生态設計的原則,分析和總結了水體生态設計中水體天然循環、水體平面形态、水體生态駁岸、水體深度、水生植物的生态設計技術手法,并結合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水體,論述其水體生态設計各要素的準确性。得出的結論是:場地空間尺度的水體生态設計,需要從水體的天然循環、水體自然平面形态、水體生态駁岸、水體深度和水生植物五個方面考慮,并将此應用到水體生态設計中,以此發揮水體的最優功能。
01.
水體生态設計的必要性分析
1.1我國水資源短缺,水體污染嚴重
随着我國城市化的不斷加快,原有的林地、草地、農田等疏松透水透氣的地表逐漸被瀝青、混凝土、磚石等不透水材料鋪就的硬質地面所取代,阻隔了雨水向市區下部土壤的自然滲透。同時城市作為人口高密度聚居的區域,經濟文化活動密集,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城市地下水既得不到應有的補充,還要被超采,使得許多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鬥,引發地面沉降、裂縫等地質災害。另一方面,水資源污染導緻全國多地出現水質型缺水問題,這是導緻全國水質問題嚴重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見,我國的水資源存在地區污染加劇、生态環境惡化等情況,使水資源面臨嚴峻的供需失衡問題。
1.2水體是生命孕育的“要素”和“場所”
水是世間生物生存的必備物質,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珍貴财富。水體四周是人類以及其它各種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優質場所。水和水邊的基本功能,是生命育成的“要素”。水體具有直接功能和間接功能兩大類。直接功能主要是給生産和生活活動提供水資源,包括工業性用水、生活性用水、農業活動用水等。間接功能為水體帶來的環境功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水體可以提供生物栖息的場所,形成生物的生息空間;水體可以營造水體娛樂場所,增加居民生活的樂趣;水體能夠改善局部小氣候,可以調節城市局部的溫度,增加空間濕度;水體有利于形成水體景觀,塑造美麗且豐富的水邊景色。水體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在水邊形成水邊地帶,形成觀光産業等立地條件。從水體的功能入手,對水體進行生态設計和改造利用,使水體更好地服務于人類。
表1水體功能分析
02.
場地空間尺度水體生态設計的技術要點分析
2.1水體生态設計原則
2.1.1保證水體的天然循環和自由性
水是自然界中不斷進行循環的物質,在進行水體設計時,對流向的所在、水源的位置、水系的連續性、水質的維持等方面都要進行适當的考慮。水體設計不僅要符合水體的天然形态及其運動規律,還要符合其構造特征和自由性。水體是自然的天然物體,水體設計就是将大自然的水體美,更好地呈現為自然風景,也較好地體現于人工景觀中。
2.1.2保證水體的生态特性
生态環境作為人們生活的自然環境,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了一種背景。水為生命之源,水體的生态設計強調将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将設計結合自然,因地制宜地建設水體,保證水體的生态特性。
2.1.3 保持水體的環境功能
對水體進行生态設計和改造利用時,充分保持水體的環境功能,使水體更好地服務于人類。水體可以提供生物栖息的場所,形成生物的生息空間;水體可以營造水體娛樂場所,增加居民生活的樂趣;水體能夠改善局部小氣候,水體可以調節局部的氣溫、增加濕度;水體有利水景觀的形成,形成水邊連續景觀。水體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在水邊形成水邊地帶,形成觀光産業等立地條件。
2.2水體生态設計技術手法分析
水體生态設計技術手法主要從水體天然循環、水體平面形态、水體生态駁岸、水體深度和水生植物五大方面來考慮。
表2水體生态設計技術手法分析
2.2.1水體天然循環設計
水是自然界中不斷進行循環的物質。水體天然循環設計主要包含兩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場地内水體與場地外水體循環,另一方面是場地内部的水體循環。
場地内水體與場地外水體循環設計首要手法是水體連通法。水體連通法主要是讓場地内的水體與附近的河流或湖泊進行連通,保持水的自由性和流動性。水體連通法盡量采用天然河流進行連接,如人工開挖小河流,需在地形的基礎上,利用水的動力開挖生态河流。同時,為了考慮交通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開挖生态河流的局部地段,可以設置為地下河,這樣既保證水的連通性,也保證了場地内部的水體與場地外部的水體進行良好的天然循環。
場地内部的水體循環設計,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主要考慮場地單個水體内部的循環。當隻有一個水體時,可分成一個大水體和一個小水體。大水體水位較低,小水體水位較高,使小水體流向大水體,保證單個水體内部的内循環。同時,場地内部水體循環,也需要考慮水體與雨水的關系。雨水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主要水體補給來源,對雨水的充分利用,可以很好的解決場地的水體問題。場地的水體選址主要結合當地的地形,選址于地勢較低的位置。場地雨水收集主要将來源于場地周邊,包括場地周邊的建築雨水收集、場地周邊的雨水排水管收集、場地周邊經過處理過後或經過自然淨化後的(土、石頭、植物)污水收集。同時,雨水在各戶的蓄留、公共設施蓄留、廣場蓄留、公園蓄留、停車場蓄留均可借助地形排放到場地水體中。
表3水體天然循環設計要點
圖 1單個水體内循環示意圖
2.2.2自然水體平面形态設計
水體具有自然屬性,流動性是水體的天然屬性。水的自由和靈動帶給自然純潔和安全。
自然水體平面形态主要有湖、灣、畔、岬、半島、離島六要素。
“湖”是水體平面中聚積的大片水域。“湖”的面積較大,供多種生物生存。“湖”在水體深度中主要為深水區,為深水區的生物提供越冬和産卵場所。
“灣”是水流彎曲的地方,面積根據實際情況可大可小。“灣”為小生物提供避難所,适合多數小生物的生存。
“畔”主要考慮水深,隻與水深有關系。“畔”所在的水深均屬于淺水,一般在30cm内。
“岬”與“灣”相交相融。“岬”指伸向水中的陸地,通常由水浪淤積下來的砂粒或礫石所組成,“岬”為生物交流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場所。
“離島”意指遠離主體的島嶼,“離島”上包含小型植被和小面積的濕地塘,這既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場所,也為水體景觀提供對景。
“半島”指陸地的一半伸入湖中,另一半同與陸地相連的地貌狀态,它的其餘三面被水包圍。“半島”是生物進入水體前沿陣地。
自然水體平面的岸線處理要避免平直,盡量達到凹凸變化,營造了各種類型的水體環境,為水體動植物提供了豐富多彩有生存空間。岸線轉彎、凹入處形成的港灣可為生物創造很好的庇護條件,水灣處形成的水流也可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食物源;岸線凸出的地方又可為人類提供親水、賞景的空間;同時曲折的岸線加大了水陸接觸面,可以增加雨水排放路徑及水體淨化效果。
圖 2水體自然平面形态圖—六要素
2.2.3水體生态駁岸設計
駁岸是陸面生态系統和水體生态系統的聯絡線形體,水體岸邊屬于水陸交錯帶。天然駁岸一般圍合成自然且活潑的平面形狀,同等高度的駁岸圍合成平面的靜水景觀,而不同等高度的駁岸圍合形成立體的流動水體景觀。生态駁岸将水體和綠地緊密聯系形成一體,構造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态系統。
1)生态駁岸設計原則
生态駁岸設計需要遵循穩定性、生态性和景觀性三原則。穩定性指駁岸的護岸功能,能滿足岸坡的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岸邊植物不僅具有發達的根系和茂密的枝葉,更能有效地團結坡面土壤,達到駁岸的安全性。生态性指駁岸能為水體和陸地動植物提供一定的生态連接通道,同時具有穩定的自然生态性。景觀性指駁岸使人、水和生物之間具有微妙的關系,設計建設一個植被蔥郁的人性化的水陸交錯帶,使人便于與水和生物親近,進而創造水、生物和人在一個邊緣生态環境中相融共生的美好場景。
2)自然駁岸設計
自然駁岸設計的根本思路是采用大自然本身的力量來處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問題。在水流情況和水文情況非特殊的情況下,首先采用自然駁岸設計。自然駁岸設計時為了保證其水體岸線的穩定,應更多地利用耐水喜水喬木和水生濕生植物,能更好地預防水土流失。同時,自然駁岸設計在場地空間相對富裕的條件下,可以采用平緩的駁岸形式,平緩駁岸雖然占用空間較大,但能較好地保證綠地和水體的過渡銜接,營造濕生植物的生長環境,促進水體系統和陸地系統的平衡和穩定,為生物的多樣性提供了更好地自然空間。同時岸線的水生和濕生植物可以過濾水體中的污染物和雜質體,淨化公園水體,并創造宜人的水體景觀。
圖 3自然駁岸原型駁岸斷面示意圖
圖 4自然型駁岸(卵石護底)斷面示意圖
圖 5珠江生态駁岸(廣州大學城外環路)
3)人工駁岸設計
在水流情況和水文情況相對特殊的情況下,一般采用人工駁岸設計的手法。雖屬于人工駁岸,亦需要采用生态駁岸設計的三原則,使人工駁岸達到最高的生态效益。通常手法為采用比常水位低的蜂巢網箱或徹體來保障人工駁岸的穩定性。當部分水域由于我國季節性氣候降水差異導緻水位落差較大,此水域适宜采用分層性人工自然駁岸。同時,人工駁岸的低層自然駁岸不僅要滿足低水位的要求,更要構造自然孔隙,在自然孔隙中植入沉水植物或樹枝,在近水區域植入挺水植物如菖蒲、千屈菜或蘆葦等,在高水區域形成帶狀綠地并種植喬木。這種設計能使生物有效地隐藏在孔隙或沉水植物中,使水體、生物和綠地緊密聯系形成一體,構造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态系統。
圖 6緩坡式人工自然駁岸斷面示意圖
圖 7廣州大學生物樓旁人工自然斷面
4)駁岸植物配置
駁岸植物的配置一般采用根系比較發達的植物,更有利于預防駁岸水土流失,保持駁岸結構的穩定性。同時,駁岸植物對駁岸還有美化作用,與周圍外觀更具協調化,也能與附近環境有較高的契合度。在堤岸邊側宜種植若幹喬木,喬木既保持水土,也形成地區标志,把人們自然性地吸引到水體空間。駁岸附近種植部分花草,軟化硬直的岸線,也很好地表達季節感。另外,如需要采用人工材料植物,最好使用可降解的綠色環保材料或自然有機材料(生态性固坡種植袋、木樁等),保證水體與綠地形成有機聯系。
2.2.4水體深度生态設計
水體深度生态設計的首要目标是保證水體的穩定或正常流動,其次要促進水體生物多樣性。水體中有着較多的動植物,動植物對水體的深度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一方面要保證水體生物的食物源,同時要考慮各類水生生物的生存場所和活動空間需求。
根據不同的水體深度可以分為三個區域:深水區域、淺水區域和淺灘區域。不同區域對魚類起着不同的生态功能:(1)深水區域的水體深度通常為2.0m-4.0m,該區域一般距水岸較遠,常處于湖心區位置,主要的作用為深水區的魚類提供越冬和産卵場所,同時還包括一些洄遊性魚類的洄遊通道。(2)淺水區域的水體深度通常為0.3m-2.0m,該區域是各類水體動植物活動最多最為頻繁的區域,同時,該區域在水體面積中所占比例最大,一般為50%以上。淺水區域是各類水生植物生長的場所,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等。淺水區域各類植物創造出複雜多樣的水體場所,為水生昆蟲和浮遊動物等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因此,淺水區域是魚類獲取食物最佳區域,水草叢生的多變環境也是魚類産卵和躲避天敵的理想場所。(3)淺灘區域的水體深度通常為0m-0.3m,該區域位于水體和陸地的交錯區域,是部分挺水植物和濕生植物的生長區域。該區域對水體生物有着重要的作用:①此區域有較多的水草和喬灌木,可為周邊生物提供大量的安全庇蔭區。②該區域多為淺水卵石灘或水草叢生,這樣的環境是石礫産卵型和草上産卵型生物的理想産卵場。③淨化城市污水、攔截部分洪水,對水質和水體生物栖息地有着淨化和過濾的作用。④為水體生物提供比較安全的生存場所,降低外界對水體生物的幹擾。⑤淺水區域有着較大的生物量,可為近岸生物提供較富裕的食物量。
圖8水深設計示意圖
2.2.5水生植物設計
1)水生植物功能
水生植物設計是水體生态設計的重要方面之一。水生植物具有水體産氧、氮循環、抑制浮遊藻類繁殖、吸附沉積物、減輕水體富營養化、提高水體自淨能力的重要功能,同時還能為微生物和水生動物提供栖息場所和食物源,保持水岸帶的物種多樣性。水生植物還具有增強河流水體自淨能力、去污淨水以及旅遊觀光等功能。水生植物與鳥類、水禽、陽光、肉食性水生動物、植食性浮遊動物、濾食性水生動物以及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定的生态循環系統。
2)水生植物類型
水生植物主要包括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濕生植物四大類型。沉水植物主要有水毛茛、金魚藻、水馬齒、水薊等。浮水植物主要生于淺水中,葉子浮在水面之上,根生長在水底泥土之中,主要有王蓮、睡蓮、狸藻等。挺水植物主要有水蠟燭、水蔥等。濕生植物主要生長在相當潮濕的環境當中,主要有澤瀉、香蒲、燈心草、烏頭、假升麻、小花澤瀉、羊胡子草、花葉水生甜茅、水芋、鸢尾、馬利筋、菖蒲、澤蘭、千屈菜等。
3)水生植物配置手法
水生植物的配置應依據水體流動速度、水體的寬窄及水體面積的大小等條件,把不同種類、不同生活習性、較高觀賞性、不同季相的鄉土植物混合搭配使用,以此打造成與穩定且富有層次性、與附近環境相協調的水生植物景觀。水生植物的種植要以鄉土水生植物為主,不同地域種植不同類型水生植物。其次,要兼顧觀賞性原則和功能性原則,打造和諧有序的的植物群落,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植物景觀層理結構的完善,豐富景觀結構。
水生植物配置主要有以下幾種手法:
濕生喬木+濕生地被,如垂柳+鸢尾。這個模式适用于水岸邊水生植物的配置,水岸邊土壤較為濕潤,适合濕生植物生長。這種配置方式會形成開闊的林下空間,大面積群植和片植可圍合水面空間,散植和孤植時則可以增強水面與陸地的空間感。
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如苦草+荷花。這個模式不适用于溪流或河湧,其餘情況均可使用,以挺水植物群落為觀賞焦點,配以苦草,淨化水體的同時還可以改變水體顔色,形成“水下森林”景觀。
沉水植物+浮葉植物+挺水植物,如苦草+睡蓮+紅鞘水竹芋。這個模式适用于小面積水體配置。此類搭配有浮葉與挺水植物作為主景,散植或叢植具有較高的觀賞性,搭配苦草淨化水體,提升水體可見度,使植物景觀與水面倒影融為一體,制造優美的鏡面景觀效果。
表4 水生植物配置
03.
水體生态設計在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中的應用
3.1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區位分析
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位于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大學城中央,周邊有十所廣東省重點大學包圍。中心湖由中部寬闊向四周廓狹長擴展,向東以地下暗河形式穿過輪滑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廣東中醫藥大學以及廣東藥科大學,最終向東與珠江水系連通。
圖 9中心湖公園在廣州市位置圖
圖 10中心湖公園在廣州大學城的位置圖
中心湖公園位于廣州大學城中部。中心湖公園的整體海拔在10-25米之間。其中,中心湖公園南部、西部和北部海拔較高,中心湖公園的水體位于中心湖公園中部,三面較高的海拔形成了天然的銅鑼形狀,東側是中心湖公園海拔較低的地方,中心湖公園水體從東部和珠江水進行交換,形成天然循環。
圖 11廣州大學城高程分析圖
3.2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水體生态設計要點分析
3.2.1中心湖公園水體天然循環設計
1)中心湖公園水體與珠江水系形成内外水系循環u
水是自然界中不斷循環的物質,進行水體設計時,對水體水源、水質、流向方面,需要着重考慮。中心湖公園南、西、北為山體環繞,唯獨東部地勢較低。中心湖公園的水體設計時,首先在考慮中心湖公園地形的基礎上,從東部與珠江水進行連通形成小河流。同時,考慮到廣州大學城生活居住和教育的功能,小河流在廣州大學城内環路、中環路和外環路地段設置為地下河,保證地上交通的需要。在小河流中部,結合學校景觀設計,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内部開鑿學校湖,與西部中心湖公園水體相連接,再與東部的珠江水相貫通。最終形成中心湖公園水體—小河流—暗河—廣中醫水體—小河流—珠江水的水體天然循環,既保證了中心湖公園水體的流動性和循環性,也為中心湖公園水體景觀設計增加了基礎條件。
中心湖公園水體和珠江水互為補給,其中主要為珠江水補給中心湖公園水體。4月-9月份,廣州雨水較多,中心湖公園水位迅速上升,中心湖公園水體将補給珠江,最終流入南海。10月-次年3月,廣州雨量較少,中心湖公園水體較少,水位下降,這時珠江水便補充給中心湖公園,使中心湖公園水體常年保持在穩定水位。
圖 12中心湖公園水體與珠江水系的内外循環圖
2)中心湖公園水體内部循環
中心湖公園的水體内部循環主要體現在中心湖公園單個水體平面設計和中心湖公園水體與周圍雨水循環設計。
中心湖公園平面設計中,有大面積是開闊水域,有小部分是狹窄的水體。通過大面積開闊的水域與小面積的狹窄的水域進行水體上的交換,形成中心湖公園内部的水體循環。同時,在内部水域的設計中,中心湖公園的水體設計采用了高程分級設置,在狹窄的區域中,水體稍高于大面積的水體水位,通過在标高上的不同設置,确保中心湖公園内部形成内部循環。
中心湖公園水體與周圍雨水循環設計時,根據當地地形,計算出中心湖公園的集水面積。中心湖公園的水體補給主要依靠雨水和場地周邊水體流入,包括中心湖公園周邊的建築雨水收集、周邊的雨水排水管收集、周邊經過處理後或經過自然淨化後的(土、石頭、植物)污水收集。同時,中心湖雨水在各戶的蓄留、公共設施蓄留、廣場蓄留、公園蓄留、停車場蓄留均可借助地形排放到場地水體。
圖 13中心湖公園水體内循環示意圖
3.2.2中心湖公園自然水體平面設計
中心湖公園的平面設計遵循了自然型平面設計,結合了“湖、灣、畔、岬、離島、半島”六大要素。
中心湖公園平面設計中,在中心湖中部有大面積的開闊水域,這是湖的部分。在中心湖公園水體的北部、西部和南部,有三個灣,其中,南部灣面積較小,中間被小河流隔開,灣為部分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活動空間。在中心湖南部和北部,設置二處半島,伸向中心湖水體,為植物動物與水體的交流提供了良好條件。在中心湖南部的開闊水域,設置一處離島,離島相對海拔為8米,面積為30平方米左右,在離島上開挖小水塘,種植喬灌草,既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場所,也營造了中心湖對景景觀。中心湖公園有多處岬的位置,岬的設計為生物生态聯系提供條件。中心湖公園有多處畔的位置。畔所在的地方都是淺水。畔的設計與岸邊的灘相結合,營造出更為自然和諧的水體邊界。
中心湖公園的岸線處理避免平直并凹凸變化,營造了各種類型的水體環境,為水體動植物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生存空間。中心湖公園岸線彎轉處所形成的港灣為水體動植物營造了良好的庇護場所,水灣處形成的緩慢水流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食物源;岸線凸出的地方為十所高校的師生提供了親水、慢行和遊賞的活動空間;同時曲折的岸線加大了水體和陸地接觸面,可以增加水體淨化效果和雨水排放路徑。
圖 14中心湖公園自然水體平面示意圖
圖 15中心湖公園離島示意圖
3.2.3中心湖公園水體生态駁岸設計
中心湖公園生态護岸設計主要有以下特征:中心湖公園的生态駁岸較好地保護了水土、淨化了水體、穩定了駁岸;中心湖公園的生态駁岸帶是以對外開放式的系統,較好地保證了大學城師生的親水性漫步和遊賞以及優美且生态的水邊景觀;中心湖公園生态駁岸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中心湖公園水體能夠保持水體系統和陸地系統之間的物質、能量、信息交流。
中心湖公園的生态駁岸的營建充分考慮了中心湖水體與駁岸之間水分的交換和調節,不僅能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岸邊的穩定性,還能維持水體和陸地的生态結構,豐富水陸生物的栖息地,同時形成自然的水體景觀和岸線景觀,方便大學城師生慢行和遊賞。其形式根據水體和陸地的具體情況選擇,依據水體流動速度和流量大小以及公園附近的土壤狀況,保證生态駁岸滿足不同水量和不同水位的實際要求。
中心湖公園水體的駁岸以自然的平面曲線為主,充分體現了生态型駁岸理念,同時根據岸線的地勢、親水設施、功能、環境的不同,在不同的區域運用不同形式的護岸形式,從而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在河道、湖底、岸線設計中全部是自然土壤,模仿天然河流及湖泊在适當位置設置灣、淺灘、深潭、島均等,以便為形成多種多樣的邁合不同生物生長的水域環境創造條件。淺灘河岸水流急,多為卵石、礫石河岸,較大的孔隙适合藻類附着在石了上生長,成為水生小昆蟲和一些藻類等生物的生存場所:深潭域一般水流比較緩慢,會有周期性的泥沙沉澱遊積,營養物質豐富,成為水生動物的覓食地,同時對于水域内的大型植物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圖 16中心湖公園水體生态駁岸示意圖
3.2.4 中心湖公園水體深度設計
中心湖公園的水體設計充分考慮了水體深度的綜合運用。中心湖公園水體設計時,按照魚類和水生植物的生境要素,設計了比較适宜的水深。其中,設計深水水深區(帶)(1.6-2.4m)、中水水深區(帶)(0.6-1.2m)、淺水水深水區(帶)(0.2-0.4m)。水體深度與植物設計也進行了充分的搭配。中心湖公園水體在深水區主要種植深水植物,在中淺水中主要種植浮葉植物,在淺水中主要種植挺水植物,在灘塗和岸邊主要種植濕生植物。
圖 17中心湖公園水體深度設計示意圖
3.2.5中心湖公園水生植物設計
中心湖公園的水生植物有護岸、維護生态環境、淨化水體、提高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态功能。植物抵抗流水沖刷,過濾地表徑流,從而起到增加堤岸結構的穩定性、保持堤岸、淨化水質、涵養水源的作用,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些作用被不斷加強。中心湖公園水體是廣州大學城内最大的水體,其沿岸周邊植物設計全面考慮坡的高度、坡面景觀及水體景觀的需要,在濱水區構建一個橋、花灌木和水生植物融為一體的植物景觀帶。
中心湖公園水生植物包括水體中的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水生植物的配置原則突出兩個重點,一是針對鄉土植物的多樣性,加強地區重要的濕地植物群落的恢複與展示;二是針對公園的遊覽需要,突出濕地植物、岸邊水生植物的觀賞特征。
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水生植物的選擇采用了鄉土樹種,種類比較豐富。中心湖公園濕生植物主要有鸢尾、小花澤瀉、澤瀉、水芋、羊胡子草、花葉水生甜茅烏頭、澤蘭、假升麻、馬利筋、燈心草、千屈菜等。挺水植物主要有水蠟燭、水蔥等。浮水植物主要有主要有睡蓮、王蓮、狸藻等。水生植物沉水植物主要有金魚藻、水薊、水毛茛、水馬齒等。
圖 18中心湖公園水生植物示意圖
04.
結論
水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根本條件,被認為是生命孕育的“要素”與“場所”。水體生态設計是我國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與自然相協調相融合的良好方式,它要求綜合性思維,不局限于一種生态手法。同時,要求我們考慮人、自然和水體三者的關系,轉換隻注重經濟不考慮環境的思維方式,轉換隻注重人類休閑娛樂不考慮生物多樣性的思維方式。進行水體生态設計時,更多地需要從水體的天然循環、水體自然平面形态、水體生态駁岸、水體深度和水生植物五個方面考慮,并将此應用到水體生态設計中,以此發揮水體的最優功能。
參考文獻
[1]肖楚田,肖克炎,李林,水體淨化與景觀[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2]劉曉萍. 吉安市公園水體的生态設計手法——以吉安縣龍湖公園水體生态設計為例[J]. 綠色科技,2015,(10):97-99.
[3]柳骅. 水生植物的淨化作用及其在水體景觀生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3.
[4]馬超. 人工景觀水體生态型護岸設計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3.
[5]程曉山.城市公園水體的生态型駁岸設計——以佛山中央公園為例[J]. 廣東園林,2006,(01):14-17.
[6]應求是,王華勝,盧毅軍. 健康型水體的設計探讨[J]. 中國園林,2007,(10):61-65.
[7]張海鋒,徐曉. 城市景觀中的水體設計[J]. 綠色科技,2011,(05):146-147.
[8]原雅靜,楊智良,張雄. 城市水體景觀的生态設計方法[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150-151.
[9]孫威. 水體景觀生态設計中水生植物的淨化作用與應用分析[J]. 南方農業,2015,(21):132+134.
[10]程曉山.城市公園水體的生态型駁岸設計——以佛山中央公園為例[J]. 廣東園林,2006,(01):14-17.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