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子黃就是我們日常食用的雞蛋的黃,自古就是一味中藥。在《傷寒論》中,有黃連阿膠湯,在《金匮要略》中,有百合雞子湯和排膿散等,都将雞子黃入藥。
雞子黃有什麼藥效呢?
清代的黃元禦在《長沙藥解》中這樣解釋雞子黃的藥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
黃元禦也是能人,能如此洞察雞子黃的藥理。那麼古人又是如何理解雞子黃的藥理而将之入藥的呢,我們日常食用雞子黃而卻為何木然不知其藥理呢?
雞子黃居雞蛋之正中,色黃,故正應之脾。脾居五藏之中,脾色黃,因此雞子黃入足太陰脾經,故在黃連阿膠湯中,以雞子黃治脾。足陽明為足太陰之表,雞子黃也入足陽明胃經,故在百合雞子湯中,以雞子黃治胃。
雞子黃為雞子發育之精華,故用之于人,可補虛,故人之初生,也始于脾。在排膿散中,以雞子黃補虛。
為什麼我們日常吃上幾個雞蛋黃都感覺不到藥效呢?
凡病之理,此寒彼熱,此陰彼陽,故醫理者在于陰陽,以陰治陽,以陽治陰,陰陽和則病自愈。
故單用雞子黃與合用雞子黃,是大不同的,單用則拙,合用則巧。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