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智慧,而後有大願力。
■
大約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大詩人李白夜不能寐,躊躇之中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奇怪,這跟今天的主題有什麼關系?大家不妨一邊吟詩,一邊試着做一下這兩個動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如果說感覺有點兒吃力了,那麼,你恐怕要認真對待頸椎問題了。
千萬不要以為頸椎病帶來的僅僅是疼痛、僵直、麻木,還會引起頭暈,視力下降等等一系列問題。
推薦一個中成藥,葛根湯顆粒。
它的前身是葛根湯,出自東漢大醫張仲景的《傷寒論》。
原文載: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太陽指的是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在背部,包括脖子到肩頸這一段。葛根湯調理頸椎病,效果是經得起檢驗的,當然頸椎病是現代醫學的說法,張仲景形容是“項背強幾幾”,一種僵硬不柔和的狀态,仲景先生認為是受了風寒引起的。
現代人的頸椎病一方面和風寒有關,風寒把肌肉束縛住了,導緻後脖子這裡發僵發硬發緊。另一方面是因為長期低頭,氣血流通受阻。為什麼同樣是寒窗苦讀,古代人卻很少得頸椎病?因為他們讀書的時候喜歡搖頭晃腦,這就無意中鍛煉到了頸椎。
葛根湯顆粒: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炙甘草
葛根有一個作用叫解肌,肌肉不是被風寒束縛住了嘛,像人的手腳被繩子捆綁住了,葛根可以把風邪散出去,再加上生姜大棗的輔佐,既能祛風又能散寒,相當于把這根繩子解開。
葛根還有一股向上升的力量,能把脾胃裡頭的氣血津液升到頸椎,升到頭面,氣血津液就是營養,可以起到濡養的作用,大家想啊,頸椎被風寒邪氣捆綁的緊緊的,周圍一定是缺氣缺血的,為什麼頭暈?為什麼看東西模糊?氣血不足,氣血又升不上去,出現這些現象也就在所難免了。
再看麻黃,麻黃入藥分莖和根,這裡用的是麻黃莖,麻黃莖發汗,如果一不小心用錯了,用成了麻黃根,那就麻煩了,麻黃根止汗。此時的我們需要發汗,而不是止汗。
麻黃發汗的力量不是一般的強大,一個人受了寒,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出汗,汗液一出來,寒氣就被帶出去了,但你又出不了,出不了,寒氣就會一直留在體内,然後往裡走,越走越深,怎麼辦呢?吃點辛辣的,比如生姜。
麻黃味辛,性溫,中醫說它辛溫解表。為什麼出不了汗?寒邪很狡猾啊,它一去到體内,先把排邪通道,把毛孔給關閉了。麻黃是溫性的,專門對付陰寒邪氣。又能解表,能把毛孔打開,讓汗液發出來,把寒氣散出去。
桂枝散寒的同時,它還能入心,強壯心陽,心髒的熱度又能下移到小腸,從經絡的角度來看,肩膀走的是小腸經,小腸經起于小拇指,過手肘,一直上到肩膀。
古時候沒有冰箱,就連冰塊都很奢侈,尋常百姓根本用不上,所以桂枝這味藥對于現代人來說尤為重要,現代社會各種冷飲冷食層出不窮,這些東西吃下肚以後先經過脾胃,再經過大小腸,消化起來需要消耗不少的熱量。所以頸椎病很多時候其實是因為小腸經有寒氣。
葛根、麻黃、桂枝都是偏散的,一個方子如果發散的力量太強容易損傷正氣,所以又加了白芍,白芍偏收,還能養陰血。
炙甘草調和諸藥,又能顧護脾胃,顧護脾胃就是在扶助正氣。
這就是葛根湯顆粒,如果說中成藥不好買到,也可以熬湯藥喝,劑量是這樣的:葛根12克,生姜9克,麻黃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白芍6克,大棗12枚。
版|權|聲|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