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生個兒子吧,包治百病!


作者:可樂媽

來源:男孩派(ID: boy666dj)



前段時間,和幾個小年輕在一起聊天。

不知怎麼的說起了“自己身上的小毛病”,話題一出,大家争相發言。

有人說:

“最近,我好像出現了幻聽。每當我準備起床上班的時候,總能聽見床在挽留我。”


另一個聽了,趕忙表示:

“你這都不算啥,我每個月還會出現幻覺。

前一天工資剛發下來,第二天就能看見短信發來說,您當前帳戶總餘額為零。”


還有個說:

“我的經曆更可怕,我可能遇上了時間黑洞。

晚上11點正準備玩會手機就睡覺吧,沒想到再一看時間,一下子就到了淩晨2點。”


聽到這裡,一旁的我笑而不語。

老實說,我也曾因為起不來床、花錢大手大腳、戒不掉熬夜玩手機而苦惱不已。

直到有一天,我成了男孩子的媽。

我這才發現,作為行走的素材包、人形哈士奇,兒子這種生物,絕對能根治老母親的各種不痛快。

管它什麼潔癖、拖延、睡不着,包你分分鐘藥到病除!

自從兒子出生後

我的潔癖徹底好了

生兒子前,我大概是個重度潔癖患者。

什麼洗完手要再接點水沖一下水龍頭啊、一回家就要用酒精棉片擦手機啊、在外面穿過的衣服絕對不能碰到床啊……

這些對我而言,都屬于基本操作。

然鵝,萬萬沒想到,我還是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克星”。

從幼兒園回家,我一路上都在提醒兒子:

外面有很多細菌,所以我們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

可等我掏出鑰匙打開門,剛才這個在電梯裡還信誓旦旦,說一定會認真洗手的小毛頭,這一刻已經甩掉了鞋子,一頭紮進了沙發開始打滾。

看着他沾滿泥巴的鞋子,和滿是灰塵還時不時掉出幾個土塊的褲子,我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實際上,我兒子不僅是回家不知道洗手。

上完廁所、吃完炸雞、打完土仗……他都不會洗手。

最多就是兩手一伸,在褲子上來回抹一抹。

不洗手也就算了,更讓人崩潰的,是我兒子還有一項保留的傳統才藝在身上。

那就是,摳鼻屎。

他練字的時候,要摳一摳;

吃飽飯了,要摳一摳;

看奧特曼看到興起,還要摳一摳。

總之,是高興了也要摳摳,不高興了也要摳摳。

摳完後,還要用兩根手指搓成一個小球,再輕輕一彈。

怎麼說呢?

如果我有罪,請讓法律來制裁我。

而不是讓我擦地的時候,一而再地撿到那形迹可疑的褐色團子啊!

養兒如養哈士奇,從此不知整潔為何物。

而我也漸漸在眼淚中明白:

生兒子的家庭,就别再要求什麼幹淨、衛生、井井有條了,還能住人就算不錯了。

當媽的想要活下去,唯有選擇性眼瞎。

遇見磨蹭派的兒子後

我的拖延症一下子不治而愈

以前,我以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坐在老公面前,他卻在玩手機。

生了兒子後,才知道,最遙遠的距離其實是兒子從被窩到下床。

我兒子總是有一種神奇的力量:

無論你是溫柔地拍拍他的手臂,喊他“寶貝,該起床了”;

還是着急忙慌地沖進來掀他的被子,催他“再不起床,就要遲到了”。

他都依舊閉着眼睛,一動不動,就像死了一樣。

直到你氣急敗壞地大喊他的全名,他才緩緩睜開一隻眼,嘴巴裡嘟囔着:

“好媽媽,就讓我再睡5分鐘。”


這就導緻每天早上,老母親從睜開眼的那一刻,就要忙不叠地做飯、叫醒、給娃穿衣服、收拾書包、找紅領巾……

每一個動作都恨不得開啟加速器。

而孩子呢?

慢吞吞地起床,磨磨蹭蹭地穿衣、刷牙、吃早飯……

簡直像開了0.5倍速。

好不容易要出門了吧,卻發現兒子早就頭一歪,又躺倒在了沙發上。

等老母親大汗淋漓,踩着點将兒子送進了學校後,不禁深深歎了一口氣:

作為男孩的媽媽,我每天都有三場硬仗要打:

早上起床、放學陪讀、深夜哄睡。

可現在,才剛剛結束了第一場而已。

當媽前,我多少有點拖延症;

生了兒子後,卻一下子不治而愈了。

畢竟,媽媽可能不是快槍手,但兒子永遠都在磨洋工。

現在,我每天對兒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一點”:

快一點起床,快一點吃飯,快一點寫作業,快一點睡覺,快一點懂事。

而兒子回應我的,卻永遠都是“等一下”:

等一下就起,等一會兒就寫,等一下再說……

失眠多夢什麼的

養個兒子包你永不複發

以前到了晚上,最怕自己睡不着。

腦袋裡千奇百怪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往外蹦,一會兒因為多年前出過的糗蜷縮起腳趾,一會兒又想起白天跟人吵架沒發揮好而狠狠捶了一下床。

一遍遍計算着“不到七個小時了”、“還能睡五個小時,快睡”、“現在開始睡的話,還有三個小時”,直到天都亮了。

但現在,我最苦惱的事情,變成了“兒子還不睡覺怎麼辦?”

之前總聽人說,小男孩都是超長待機超強續航,充電五分鐘,蹦跶一整天。

等我當了媽以後,我想對他們說:不是的,謠言止于智者。

對于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來說,他哪怕不充電,照樣也能活力滿滿。

早上一睜眼就代表他開機了,從這一刻開始,他起床是用跳的,走路是用跑的,吃飯是用飛的,就像那停不下來的永動機。

不是嗚嗷喊叫,就是上蹿下跳。

一會兒對着書櫃咣咣兩拳,一會兒又熱情地呼喚着我:

“媽媽,我們來打架吧!”

為了讓我和家具能一起堅持到退休,我和老公準備帶他出門放放風。

天氣不錯,我和老公決定輪流陪兒子踢球。

就這樣,一個小時後,公園裡多了兩個滿臉慘白、呼哧帶喘的中年人。

而他們身邊的小男孩,還是像條脫缰的野狗一樣橫沖直撞。

我錯了。

這不是給兒子放風,而是逼着我自己中風。

到了晚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兒子按在床上。

這一刻,我已經奄奄一息,他卻還是意猶未盡,瞪着兩隻眼睛不死心地問我:

“真的要睡覺了嗎?”

“再玩最後5分鐘行不行?”

“媽媽,你能抱我一下嗎?”

兒啊。媽媽不想抱抱,隻想好好睡一覺。

再消極怠工的人

也能被兒子激發出上班的熱情

生兒子前,我是最不願意上班的。

那時候對我而言,晴天适合出行,雨天适合睡覺,怎麼看這漫長的歲月,也沒有一天适合上班。

早上隻要鬧鐘一響,腦子裡就能出現500多條請假的理由。

可沒想到,等我有了兒子後,我整個人都變了。

早上的我——

午休時候的我——

哪怕下班打卡的前一秒,被領導通知要加班,我也依舊是這樣的——

啥,你說我内卷?

呵呵,年輕人,一看你就是沒生娃。

等你有了孩子,還是個男孩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明白:

對男孩媽媽而言,上班屬于休假,帶娃才會爆炸。

你以為帶娃就是給他做飯、陪他睡覺,無聊了再擺弄一下玩具嗎?

然鵝,事實上,當兒子睜開眼睛的那一刻開始,戰鬥的号角就被吹響了。

這一天裡,你要重複幾百遍:

“不要亂跑”、“乖乖坐好”、“安靜一點”、“給我快點”、“不許喊媽”;

要冥思苦想一日三餐、盯着他玩手機和iPad的時間、扮演陪讀人員、扮演救生員、扮演勤奮好學的家長給娃做表率;

你可能還要經曆被兒子扮演的奧特曼追殺得抱頭鼠竄、被突然加速的兒子撞翻在地、被迫抱着二三十公斤的兒子走半小時路等等一系列工傷。

上班的時候吧,你還能摸摸魚,跑到廁所帶薪拉屎。

可帶娃的日子裡,你的兒子永遠在旋轉、跳躍、閉着眼,而你隻能跟在他屁股後面追趕、崩潰、日複一日。

哪怕你坐在馬桶上,廁所門上都貼着一張小臉,對着門縫一遍遍叫你“媽媽媽媽媽媽”。

更重要的是——

不給錢!

一分錢都沒有!

而且啊,工作尚且有做完的那天,當媽這件事那可是全年無休。

這麼算下來,我對工作的熱情又增加了呢!

學者梁實秋在《人生不過如此而已》中這樣寫道: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不管世風如何浮躁,都盡量保持一份高雅、恬靜和淡然。”

這說的,可不就是我們中年老母親嗎?

和兒子鬥智鬥勇這些年,當初那個玻璃心、公主病、手無縛雞之力的小仙女已然不見。

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因為養兒子每日三省吾身,最終變得處變不驚,哪怕面對兒子那層出不窮的幺蛾子也能保持peace and love的中年婦女。

最開始,我也曾因為他的邋遢、磨蹭、好動而崩潰不已。

可不知不覺間,等我再一擡眼,卻驚訝地發現:

歲月冷酷,千帆掠過。

自己不但活着,還擁有了一顆強大、睿智的心髒,和能夠把雞飛狗跳當成段子講出來的幽默。

更何況,實在忍不住了,咱還可以找另一半。

讓他出出血,給咱們買個真的包。

這一次,說什麼也能“包”治百病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