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膏方的制作和存放的方法

膏方的制作

一、膏方的制備

千百年來,中醫學在膏方的制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加工經驗。這些内容,一部分記載在有關的中醫藥典籍裡,一部分蘊藏在老藥工的實際經驗中,均有待于不斷發掘繼承,整理應用。

(一)配料

1.配伍原則

用膏方治病,既可一味單方,又可使用複方。按照病情需要和用藥法度,将兩種以上藥物合用,就是配伍。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藥物與藥物之間出現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發揮藥物的作用而增進療效,減輕和消除副作用。在治療方法上,單方藥簡功專,針對性強;複方藥宏效廣,對較複雜的疾病證候全面照顧,應根據具體病情辨證處方。

(1)單用:單獨使用一味藥物制成膏方,如用白術治療脾氣虛證,用熟地黃治療腎陰虛證,用桑枝祛除風濕,用地榆涼血止血等。

(2)複方:将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按病情和配伍原則組成膏方,如天門冬與麥門冬同用,可增強養陰潤燥作用;黨參與黃芪同用,可增強補氣健脾作用;旱蓮草與女貞子同用,可增強滋補肝腎作用等。同時,藥物合用可以減輕副作用,如術附膏中用蜂蜜,既可解除附子的毒性,又可取其甘緩,以緩解疼痛。補氣養血膏中用了黨參、熟地黃、枸杞子、黃精等衆多滋補藥,少佐陳皮理氣和胃,司消除滋補呆胃的副作用。

2.用藥劑量

臨床多在一般湯劑處方診治有效之後,在病情基本穩定或辨證清楚的基礎上運用膏方。各醫家運用藥味及劑量有不同習慣,但一般每劑湯方在100克左右,膏方在此有效處方上,增大10~15倍以上,形成有效的膏方劑量。由此形成一料膏方的重量當在1000克以上,過少不易制作。另外加糖或蜂蜜1000克,共熬出膏滋約1400克左右,可服用一個半月。若天暖,劑量應酌情減少。

藥物用量有輕重之分,一般輕者用量宜少,重者用量宜多。藥用劑量問題,古今醫家雖曾作了很多考證,但迄今仍難有定論。因此,對于古代方書所載膏方中藥物的用量,僅作為參考,可以根據方中各藥用量的比例了解其配伍意義。臨床開列膏方所用劑量,按中藥學和近代醫案中所用劑量,結合地區、年齡、體質及病情等不同情況,适當使用。

(二)煉蜜

蜂蜜有調味、滋潤和補益的功效。另外還具有一定的緩和、防腐作用。煉蜜的作用,在于既能驅除藥性的偏激使之中和,又能除去蜂蜜中的水分及雜質,使藥物品質上乘,有質有量且保存持久。

1.選蜜

選擇優質蜂蜜是保證膏滋質量的關鍵。蜜以質厚色自如凝脂、味甜而香、兼有鮮味、黏性強者作為首選。但由于産地和氣候的關系,北方蜜含水分少,一般選用棗花蜜、荊條花蜜為佳,荞麥花蜜較次;而南方蜜含水分較多,選荔枝蜜、壩子蜜較優。

2.煉蜜方法

将蜂蜜置于鍋内加熱,使之完全溶化,沸騰時用網篩或絹篩撈去上面浮沫,至蜜中水分大部分蒸發,翻起大泡,呈老紅色時,酌加約10%的冷水,再繼續加熱使沸,随後乘熱傾出,用絹篩過濾,除去其雜質,即成煉蜜。

目前煉蜜老嫩的程度,大都是憑經驗觀察,少煉則嫩,黏性不足;多煉則老,堅硬不易化解。一般煉蜜以生蜜500克煉成400克左右為标準。

二、膏方的制法

膏方的制作經過浸泡、煎煮、濃縮、收膏、存放等幾道工序。

1.浸泡:先将配齊的藥料檢查一遍,把膠類藥揀出另放。然後把其他藥物統統放入容量相當的潔淨砂鍋内,加适量的水浸潤藥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脹,稍後再加水以高出藥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時。

2.煎煮:把浸泡後的藥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時左右,轉為微火以沸為度,約3小時左右,此時藥汁漸濃,即可用紗布過濾出頭道藥汁,再加清水浸潤原來的藥渣後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為二煎,待至第三煎時,氣味已淡薄,濾淨藥汁後即将藥渣倒棄(如藥汁尚濃時,還可再煎1次)。将前三煎所得藥汁混合一處,靜置後再沉澱過濾,以藥渣愈少愈佳。

3.濃縮:過濾淨的藥汁倒入鍋中,進行濃縮,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發,并随時撇去浮沫,讓藥汁慢慢變成稠厚,再改用小火進一步濃縮,此時應不斷攪拌,因為藥汁轉厚時極易粘底燒焦,在攪拌到藥汁滴在紙上不散開來為度,此時方可暫停煎熬,這就是經過濃縮而成的清膏。

4.收膏:把蒸烊化開的膠類藥與糖(以冰糖和蜂蜜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煉,不斷用鏟攪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滴水成珠(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結成珠而不散)即可。

5.存放:待收好的膏冷卻後,裝入清潔幹淨的瓷質容器内,先不加蓋,用幹淨紗布将容器口遮蓋上,放置一夜,待完全冷卻後,再加蓋,放入陰涼處。

另外,要注意在收膏的同時,可以放入準備好的藥末(如鹿茸粉、人參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盤粉),要求藥末極細,在膏中充分抹勻。還有,可根據需要放入胡桃肉、桂圓肉、紅棗肉等一起煎煮時取汁,在收膏時一起放入可充分發揮其作用。

膏方的制作比較複雜,有特定的程序,嚴格的操作過程,為了達到預期效果,一般不提倡自制。

膏方的存放方法

為了使膏方能在服用期間,保質而充分發揮藥力以達到調補的目的,其存放方法,至關重要。

首先在膏方制作後,讓其充分冷卻,才可加蓋。可以讓它存放在瓷罐(鍋、缽)中,亦可以用搪瓷燒鍋存放,但不宜用鋁、鐵鍋作為盛器。

由于膏方用藥時間較長,盡管時值冬季為多,但遇暖冬時就要小心發生黴變了。一般情況下,多放在陰涼處,若放在冰箱冷藏更佳。若放在陰涼處而遇暖冬氣溫連日回升,應讓其隔水高溫蒸烊,但是忌直接将膏鍋放在火上燒烊,這樣就會造成鍋裂和底焦。在膏藥蒸烊後,一定要把蓋打開,直至完全冷卻,方可蓋好。切不可讓鍋蓋的水落在膏面上,否則過幾天就會出現黴點。在每天服用膏方時,應該放一個固定的湯匙,以免把水分帶進鍋罐裡而造成發黴變質。

一旦氣候潮濕,或者天氣變暖,在膏方上出現一些黴點,此時宜用清潔水果刀刮去表面有黴點的一層,再用隔水高溫蒸烊。當然,如果黴點很多且在膏面的深處也見有黴點,這樣就不能服用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