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五腧穴,至關重要,一穴勝十穴!能解決我們身體一大半的問題

【五腧穴】,各個都至關重要,都是一穴勝十穴的特效穴位。用好了他們,基本就能解決咱們人體一大半的問題了。

什麼是五腧穴?

《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所溜為荥,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輸也。'

五腧穴指十二經脈肘、膝關節以下的井、荥、輸、經、合五個特定穴位。

各經的五腧穴從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稱命名,比喻各經脈氣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樣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特點。

井:指地下泉水初出,微小而淺。楊玄操〈難經〉注:'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處名之曰井,井者主出之義也。'用以形容四肢各經的末端穴。

荥:指小水成流。《說文解字》:'荥,絕小水也。'楊上善《明堂》注:'水溢為荥,謂十二經脈從指出已,流溢此處,故名為荥。'用以形容位于井穴之後的第二穴。

輸:指水流漸大可輸送、灌注。《說文解字》:'輸,委輸也。'楊上善《太素》注:'輸,送緻聚也。《難經·八十一難》曰:五藏輸者,三焦行氣之所留止。故肺氣與三焦之氣送緻聚于此處,故名為輸也。'用以形容位于荥穴之後的第三穴。

經:指水流行經較直、較長。《爾雅·釋水》:'直波曰經。'楊上善《太素》注:'經,常也。水大流注,不絕為常。血氣流注此,徐行不絕,為之常也。'用以形容位于輸穴之後的第四穴。

合:指水流彙合入深。楊上善《太素》注:'如水出井以至海為合,脈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藏之氣,故名為合。'用以形容位于經穴之後肘膝關節附近的第五穴。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五腧穴, 就是從我們的手指端或者腳趾端開始,一直到我們的胳膊肘或者膝蓋處這一段距離,每條經絡上各有五個穴位。

然後把五個穴位的流動想象成一幅畫面:

把手指端或腳趾端開始的穴位想象成一口地下出水的井開始往外冒水(井穴);水越冒越多積成一灘水(荥穴),最後流出來以後成為了一條小溪(輸穴);小溪繼續往前流,水越來越大最後變成了一條很大很深的大河(經穴);大河越流越大最後彙聚到大海(合穴)。

五腧穴的作用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五腧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就要說說大家最最關心的五腧穴作用了。

既然老祖先發明了五腧穴,肯定有它的作用所在。今天我們根據《黃帝内經》及《難經》中關于五腧穴的應用介紹來給大家具體解析下:

《黃帝内經·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病在髒者取之井,病變于色者取之荥,病時間隔時甚者取之輸,病變于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合。”

咱們先看看看黃帝内經中關于五腧穴的應用:

井穴:病在髒者取之井

井穴對髒器非常敏感,有強刺激作用。對動脈血管阻塞等療效顯著,在急救的時候,多會用上井穴,比如中風時常刺激井穴;

《乾坤生意》中說“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藥水不下,急以三棱針刺手指十二井穴,當去惡血,又治一切暴死惡侯,不省人事及絞腸痧,乃起死回生妙訣”,點明了井穴急救的特殊作用。

荥穴:病變于色者取之荥

中醫中有五髒配五色的說法,青色對應肝,紅色對應心,黃色對應脾,白色對應肺,黑色對應腎。

很多時候,我們根據身體部位顔色的變化就能判斷是哪裡出了問題,比如一看到發黃是多是脾出了問題,臉色發黑或是與腎有關。

涉及到這種顔色的問題,我們選取穴道的時候可以用荥穴。

輸穴:病在時間者取輸穴

與時間有關的病可以選輸穴,比如如果有人每天晚上因發氣喘起來,或晚上三點起來,要五點才能睡,我們要下他肺經的輸穴。

輸穴有益氣化濕之功,善治中滿、倦怠、溏洩、疼痛之疾。前面亦說到病時間隔時甚者取之輸,二者結合,不難看出,輸穴對風濕疾病也很适用。


經穴:病變于音者取經穴

經穴之五行屬性在髒屬金,金與發音有關,金與肺相應,與風寒有關。

經穴能溫通經絡,疏散風寒,經穴對于病變導緻聲音失常之症狀,皆有療效。對于各經病變累及某一器官,功能失調者也适用。


合穴:病在飲食取合穴

對于飲食不節所緻之病變合穴有特效,例如:腸胃有關消化之病多取足三裡、曲池、陰陵泉等合穴。

此外,“合治髒腑”,合穴能益經氣、調整内髒器官之功能活動,主髒腑一切慢性病,有健脾強胃,具有培元之功,善治逆氣、脹悶、洩瀉等症。

《難經·六十七難》中說:“井主心下滿,荥主身熱,輸主體節重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洩。”

根據這個來梳理五腧穴的應用:

井主心下滿,心指的是心髒,心髒下方或者附近出現脹滿,胸悶不舒服的時候,可以用經絡的井穴;

荥主身熱,就是調節身體的熱證;

輸主體重節痛,體重指的就是身體沉重無力,節痛指的是關節疼痛;

經主喘咳寒熱,說的就是氣喘,咳嗽之類的問題;

合主逆氣而洩,用來調節六腑病症居多。

五腧穴涉及經絡十二條,穴位衆多,簡短的一篇文章不足以講清。今天先簡單的給大家講下五腧穴的概念及一些基礎應用。

後續,十二井穴、十二荥穴、十二輸穴、十二經穴、十二合穴我們都會一一講到的,想要了解更多中醫知識、穴位知識的别忘了關注我們哦~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