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黃煌:吳茱萸湯

經方一百首 作者:黃煌

95、吳茱萸湯 (轉載)

發表者: 2491人已訪問

[組成用法]
吳茱萸10~15g、人參10~15g、生姜20~30g、大棗12~20枚。
水煎取汁,溫服,每日三次。
[方證]
1.幹嘔或嘔吐涎沫。
2.頭痛,或痛連及肩頸。
3.手足冷、煩躁而坐卧不安。
4.心下痞硬且滿,按之痛或不适感。
[現代應用]
1.以嘔吐清水、涎沫為主證的疾病。如神經性嘔吐、妊娠惡阻、食管癌、急性胃炎、贲門痙攣、幽門痙攣、瘢痕性幽門梗阻、更年期頑固性嘔吐等。
2.以劇烈頭痛為主證的疾病。如高血壓腦病、顱内壓增高性頭痛、結核性腦膜炎、血管神經性頭痛、習慣性頭痛、顱内血腫、頑固性頭痛等。以眩暈為特征表現的高血壓病、美尼埃綜合征也可參照使用。
3.眼科一些疾病也有應用本方的場合。如視疲勞症、角膜潰瘍、急性結膜炎、急性充血型青光眼、急性視神經乳頭炎、閃輝性暗點、多發性頑固性麥粒腫等多種眼科疾病出現眼脹痛伴嘔吐、手足寒冷時可用本方。
4.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慢性、慢性膽囊炎等消化系統疾病以腹痛下利為主證時有本方證出現的機會。
5.本方還用于其他方面如厭食症、多寐、失眠、神經官能症、精神分裂症、、髒躁、急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克山病、痛經、不孕症、腹疝、荨麻疹、過敏性紫癜、上肢震顫症、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等疾病。
[經驗參考]
“幹嘔.或吐涎沫”是本方的主證之一,虛寒性嘔吐多有使用機會。如《續建殊錄》載“—人卒發幹嘔,醫與小半夏湯,七日不瘥,聲動四鄰。于是迎先生診之,心下痞硬,四肢逆冷,乃與吳茱萸湯,三帖而愈”。嘔吐和下利同時出現也可使用本方,如許叔微《傷寒九十論》中記載:有人病傷寒數日,自汗,咽喉腫痛,上吐下利,醫作伏氣。予診之曰:此證可疑,似是之非,乃少陰也。其脈三部俱緊,安得謂之伏氣?伏氣脈必浮弱.謂非時寒冷,着人肌膚,咽喉先痛,次下利者是也。近雖有寒冷不時,然當以脈證為主,若誤用藥,其斃可待。予先以吳茱萸湯救之,次調之以諸藥而愈。嘔吐可同時伴有胃脘部疼痛,如劉渡舟治某女,32歲。主訴胃脘疼癰,多吐涎水而心煩。舌質淡嫩,苔水滑,脈弦無力。初以為胃中有寒而心陽不足,投以桂枝甘草湯加木香、砂仁無效。再詢其證,有煩躁夜甚,湧吐清涎綿綿不絕,且頭額作痛。與本方3劑諸症皆消(《經方臨證指南》1993,124)。有時即使沒有明顯的嘔吐動作而表現為口流涎沫者也可使用本方,如李克紹曾治一老年女性,每人睡後即口流涎沫,及醒時,枕巾即全已濕透,回憶《傷寒論》中吳茱萸湯能治幹嘔吐涎沫,即予吳茱萸湯原方,竟獲痊愈(李克紹《傷寒解惑論》)。
頭痛性疾病也是本方應用的重要領域。從臨床報道來看,本方所主之頭痛常有以下特點。一是程度劇烈。病人每以手捶頭或以頭擊牆,而且疼痛容易慢性化或趨向于頑固性。二是部位以巅頂痛及偏頭痛居多,有的從巅頂連及頸肩—線酸痛。三是伴有手足逆冷。四是頭痛幾乎都伴有嘔吐,隻是嘔吐的程度有輕重之别。既可為嘔吐不止,也可為輕微的惡心;或僅僅是口吐涎沫,或流口水。嘔吐物可為黃水、清稀痰涎,也可為清水,同時還會夾雜少量食物。嘔吐量也多少不一。如劉景棋治一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八年,文革時受迫害,長期憤懑,久之心煩易怒,惡心吐涎沫、巅頂痛不可忍,近二年病情加重,失眠多夢易驚,記憶力減退,精神恍惚,性情暴躁,多狂怒,善疑,甚則厭世,胃納日減,處于吳茱萸湯,服30劑後諸證基本消失,寝食良好,服至60劑,臨床治愈(《經方驗}>1987,78~79)。矢數道明治60歲婦女,劇烈頭痛并反複嘔吐,幹嘔從夜至天明。頭頂百會部、太陽穴處貼有梅幹,用毛巾纏頭,在床上呻吟,痛苦不巳。極煩躁,睜眼即眩暈。訴說若一想到痛苦,甯死不欲生。脈沉微遲,顔面微潮紅,因不眠而眼結膜充血。腹診心下部膨滿,感有停滞。壓之不适,即作噫氣。舌濕潤,手足冷。全身乏力,苦于身尤置處。此乃“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為吳茱萸湯證。即與吳茱萸湯—劑,十多分鐘後如霧放晴,頭痛去,噫氣止。用此方兩日痊愈(《漢方治療百話》)。在《漢方治療實際》中,對本方的應用指征描述為:“用于發作性劇烈頭痛,且多為偏頭痛型。發作劇烈則嘔吐。常于疲勞時,食量過多時,婦女月經之前發病。這種發作1個月發生1~2次或5~6次。發作時由于頸肌收縮,故從肩至頸酸痛嚴重,由左向右者較多,即從耳後連向太陽穴。這種酸痛,為用此方日标之一。發作時診察之,主訴心下部臌滿,胃不适者甚多,稱為中醫之‘心下逆滿’證。這也是此方重要之口标。又發作時,足厥冷甚,脈有沉遲之象。另伴有一種煩躁狀态,坐卧不安,起居苦悶。發生劇烈嘔吐時,常不休止。惡心嘔吐嚴重時,則吐膽汁。類似這樣頭痛患者,如不發作時,可持續2~3個月。每當發作時,服此湯頭痛立即消失”。另外,《醫方集解》以本方加附子名吳茱萸加附子湯,治療寒疝腰痛,牽引睾丸,尺脈沉遲。總之,以嘔、痛、冷為必見證。
為了提高療效,吳茱萸湯常與他方合方使用。如合小半夏加茯苓湯可加強止嘔之功效。治療胃酸過多、胃中痞痛、嗳氣頻頻等,可與旋覆代赭湯合方使用;治療頭痛頭暈、胃部脹滿,有振水聲叮合苓桂術甘湯等。本方中吳茱萸為主藥。根據前人的經驗,生姜量應倍于吳茱萸,人參量應等于吳茱萸,這時療效最佳。當合方使用時,吳茱萸可用6g左右,原方使用時10~15g為宜。吳茱萸有毒,大劑量使用要慎重,而且煎煮時間要長。從仲景原方用法來看,以水7升煎取2升,所用時間顯然易見。據報道,本方服後有20%可出現頭痛加劇、或眩暈、或欲嘔、或覺身體麻痹、或覺煩熱等不良反應。消失時間扣分鐘到5~6小時不等(新中醫,1958;6:1)。臨床應注意觀察,事先和病人作交代,以免患者驚慌。當然,出現反應不一定都是“瞑眩”,還要考慮是否方不對證。“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仲景告誡也不可忽視。
[原文點睛]
1.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243)
2.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309)
3.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378)
4.嘔而胸滿者,茱萸湯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八條)
昊萊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掰)。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注論精選]
成無己:内,胃為之市,食谷欲嘔者,胃不受也,與吳茱萸湯,以溫胃氣。得湯反劇者,上焦個内也,以治上焦法治之(《注解傷寒論》)。
汪苓友:按吳茱萸湯之義,具略已見于陽明病食谷欲嘔,及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二條之中矣。然二條之證系借用,不若此條厥陰病,幹嘔,吐涎沫,頭痛,為正治之方也。吳茱萸色綠,得震坤之氣,性辛烈而味苦厚,入足厥陰風水之髒,善治痰涎上攻頭痛,兼能溫中,下逆冷氣,止嘔吐,故用之為君,以散洩陰寒之氣,人參甘溫,能補五髒諸虛不足者也,故用之為臣,以補中氣,斂涎沫。生姜辛溫,為嘔家聖藥,故用之為佐使。以大棗大能和茱萸之毒,合人參之甘,配生姜之辛,而能散發寒邪,補益中州,奠安胃氣。蓋頭痛雖由厥陰經陰寒之氣上攻,實系胃中虛寒之極所緻,得溫得補,則寒氣散而嘔吐止,頭痛亦除矣。即吳茱萸湯一方,而用之得宜,神效如此(《傷寒論辨證廣注》)。
柯韻伯:要知欲死是不死之機,四逆是兼胫臂言,手足隻指指掌言,稍甚微甚之别矣。岐伯口:四未陰陽之會,氣之大路也。四街者,氣之經絡也。絡絕則經通,四未解則氣合從。合在肘膝之間,即四街也,又謂之四關。夫四郊擾攘,而關中猶固,知少陰生氣猶存。然五髒更相生,不生即死。少陰之生氣注于肝,陰盛水寒,則肝氣不舒而木郁,故煩躁;肝血不榮于四末,故厥冷;水欲出地而不得出,則中土不甯,故吐利耳。病本在腎而病機在肝,不得相生之機,故欲死。勢必溫補少陰之少火,以開厥陰之出路,生死關頭,非用氣味之雄猛者,不足以當絕處逢生之任也。吳茱萸辛苦大熱,禀東方之氣色,人通于肝,肝通則木得遂其生矣。苦以溫腎,則水不寒;辛以散邪,則土不擾。佐人參固元氣而安神明,助姜、棗調營衛以補四末。此撥亂反正之劑,與麻黃、附子之拔幟先登,附子、真武之固守社稷者,鼎足而立也。若命門火衰,不能腐熟水谷,故食谷欲嘔。若幹嘔吐涎沫而頭痛,是脾腎虛寒,陰寒上乘陽位也。用此方鼓動先天之少火,而後天之土自生;培植下焦之真陽,而上焦之寒自散。開少陰之關,而三陰得位者,此方是欤(《傷寒來蘇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