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讀文章,晚上看評論。
置頂中醫書友會,可點擊上方藍字。
中醫書友會第163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問診應問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夠确實感受到的事物。這就是所有人都不可或缺的“吃、喝、拉、撒、睡”。用語雖較粗俗,卻能體現常人與病人的一切生活狀态。(編輯/居業)
論“吃、喝、拉、撒、睡”辨證
作者/劉保和整理/曹麗靜
筆者在臨床中最重視脈診與腹診,主要是因為它們具有客觀性,是不以病人及醫生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能真實地反映疾病的本質。
其次就是問診,這是由于事實上單憑脈診與腹診往往隻能判斷證候的病因、病位、病性,卻很難完全了解由此而引起的所有症狀。
張景嶽的“十問歌”
古代醫家都是非常重視病人主訴的。最著名的就是明代醫家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的“十問篇”: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見定雖然事不難,也須明哲毋招怨。”
後人稱此為“十問歌”,此歌從一問至八問是問診,九、十問已經是切診、望診及聞診了。
今人将“十問歌”修改充實,從八問以後改為“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加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均可見,更兼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均占驗”,這就十分完善了。
但是景嶽的一至八問十分繁瑣,不切實用,事實上也很少有醫生一見病人就從寒熱至渴問個沒完。這種問法對外感熱病尚有必要,對一般雜病則既無必要,反而招來病人的反感,以緻被人譏為隻會“問病開方”的先生。
問診最應該問什麼?
筆者認為,問診應問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夠确實感受到的事物。這就是所有人都不可或缺的“吃、喝、拉、撒、睡”。
吃,即進食;喝,即飲水;拉,即排大便;撒,即解小便;睡,即睡眠。用語雖較粗俗,卻能體現常人與病人的一切生活狀态,由于是群衆語言,也便于百姓的理解。
其表面是簡單明了,但内涵則豐富深刻。由此入手詢問,可以辨出絕大部分證候的表裡、寒熱、虛實。為避免喧賓奪主,本書僅略加議論,更多内容則待他書詳加闡述。
一問“吃”
知饑能食否?食後有否不适?凡餓時心中空虛,必欲速食者,多屬中虛之證。其中胃脘有下墜感者,多屬中氣下陷;伴心悸氣短者,多屬心脾血虛。
凡餓時空虛,欲速食,但食後又覺脘腹脹滿者,則屬脾虛而氣滞,乃虛實夾雜之證。
凡餓時空虛,少食覺舒,多食又覺脹滿甚至疼痛者,如同時臍上伴有壓痛,則不屬虛證,乃瘀血所緻。
肝氣橫逆者,多知饑而能食,但食後脹滿不舒;肝氣郁結者,必不知饑餓,不思飲食,所謂“飯到口難往下咽”。
凡食後覺食物停聚在中脘而難以下行,乃脾濕氣壅。又有雖饑而不欲食者,如心中嘈雜而口幹舌燥,則屬胃陰不足;如腰酸腿軟,則屬腎陰虧損。
凡得溫則舒,為寒證;得涼則舒,為熱證;凡欲食涼物,但食後不舒者,則為寒熱兼夾之證。
凡表證多不影響進食,但亦有覺劍突下部位氣逆上沖者,則可并見嘔逆而妨進食,又當詳加辨識。
凡饑餓時周身乏力,病情加重者,多屬虛證。凡雖知饑,但能堅持數小時而活動正常,則多屬實證。
二問“喝”
渴否?何時最渴,飲後有否不适?從喜飲冷還是喜飲熱辨熱證與寒證,乃人所共知,茲不複贅。
這裡隻是補充說明,凡夜間與早晨口幹而欲飲者,多屬陰虛。
凡飲不解渴,飲後即尿者,多屬三焦氣化失常,有膀胱氣化不利與腎陽虛衰之不同。
凡飲後胃脘有振水音,甚則心下悸者,乃水停中焦之候。凡咽幹欲飲,但少飲辄止,稍後又飲者,多屬陰虛;而但欲漱水不欲咽,則為瘀血。
三問“拉”
何時大便,性狀如何,便前、便時及便後有何不适?關于洩瀉、痢疾、便秘等病的一般辨證,自有内科書在,這裡不加論述。
這裡隻是說明,不可将多日才一次大便,但大便性狀正常且無任何排便不适者視為便秘。
為辨寒熱、虛實計,凡大便清稀、肛門不熱者為寒;凡大便黃黏,肛門灼熱者為熱。
凡便後腹部及全身舒适,不論大便性狀如何,均屬實證;便後全身更加倦怠乏力甚至氣短心悸,則屬虛證。
又,凡肝氣橫逆而脾不虛者,多見便溏而便前腹痛,便後腹痛減而不除,且有大便不暢不淨之感;如脾已虛,則雖便溏亦便前腹痛,但便後卻可腹痛消失而大便反覺順暢已淨。
所以然者,前者脾不虛而能抵抗,後者脾已虛而無抵抗之力也。
四問“撒”
尿次尿量及性狀如何,排尿前後有何不适?尿量正常,尿色淡黃,排尿前後無不适感,乃正常現象。
如尿量已減,尿轉深黃,在外感病則為疾病由表入裡之象,在雜病則示平素體内即有虛熱。此類病人并可兼排尿時尿道有灼熱之感。
等尿、尿不淨則多見于肝氣疏洩不利者。
夜尿頻而量亦多,則多屬腎虛。
飲後即尿,尿後即渴,則多屬三焦氣化失常,此症多發于白天,不可僅從“消渴”病考慮,一旦通陽化水,病可自愈。
又有常緊張而尿頻者,前述甘麥大棗湯證即然。
五問“睡”
入睡易否,睡後易醒否,醒後還易入睡否,早醒否,睡時夢多否,做亂夢還是害怕夢?
失眠患者在日常門診中極為常見,故問睡眠狀況很有必要。經治後失眠消除,他症常随之好轉。
雜病中凡吃飯、睡眠正常者,治療多易,反之則難。
“陽入于陰則寐”,凡難入睡者,多因邪阻或邪擾,或清熱、或化痰、或消食、或解郁、或祛瘀,相機施治,皆可見效。
睡後易醒,時睡時醒,醒後再難入睡,則有實有虛,實者已如上述,虛者可因陰虛火旺、心脾血虛、肝血不足等,而徹夜難眠,則以陰虛火旺者居多。
早醒則多見于心脾血虛或肝血不足。
睡眠不實,時睡時醒,伴頭暈脹而腿酸軟者,多屬肝陽上亢,肝魂被擾;如伴悲愁、納呆,則屬肝郁不舒,肝魂失養。
睡眠多亂夢紛纭,多屬痰阻,兼心煩者,則屬痰熱。
常因噩夢驚醒,則屬心膽氣虛。
凡病,得正常睡眠可明顯減輕,多屬虛證;如雖正常睡眠但病情不減,或更周身沉困,醒來活動後反覺輕松者,則或因濕阻、或因氣滞、或因血瘀,皆屬實證。
I版權聲明
下一篇
官殺坐胎者衰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