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循行分布規律
頭面部的經脈,看起來是相互交錯難于區分,在經脈圖譜、模型上也的确不易識别。但仔細分析, 隻有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的經脈到頭面部 ,而手三陰經是從胸走手,足三陰經是從足到腹胸部,均不到頭面部(指體表有穴之經脈而言)。那麼,手、足三陽經在頭面部分布的規律,從經脈循行路線可知,手陽明經在唇上人中穴處與督脈相交叉,足陽明經在唇下承漿穴處與任脈相交叉,皆在面“前”部;手少陽經繞耳輪内圈,足少陽經繞耳輪外圈,曲折循行,皆在面“側”部;足太陽經循行在頭的“後”部,唯有手太陽經無規律可尋。總之,手、足三陽經在頭面部循行分布的規律是:陽明經在“前”,少陽經在“側”,太陽經在“後”。 手陽明大腸經02
十二經脈在頸項部循行分布規律
頸項部的經脈和頭面部的經脈一樣,也隻有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共6條經脈通過。 從頸前正中線(任脈)向後數,其中第1條線為足陽明經,第3條線為足少陽經,第6條線為足太陽經,這3條足陽經在頸項部排列的次序相對之下是:足陽明經在“前”,足少陽經在“中”,足太陽經在“後”。第2條線為手陽明經,第4條線為手少陽經,第5條線為手太陽經,這3條手陽經在頸項部排列次序相對之下是:手陽明經在“前”,手少陽經在“中”,手太陽經在“後”。由此可知,手、足共6條陽經在頸項部循行分布的規律是:陽明經在“前”,少陽經在“中”,太陽經在“後”。足陽明胃經
足少陽膽經
足太陽膀胱經
03
十二經脈在四肢部循行分布規律
手三陽經在上肢的循行分布是:手陽明經起于食指末端,沿上肢外側前緣循行上肩部。手太陽經起于手小指外側末端,沿着上肢外側後緣循行上肩部。手少陽經起于手無名指外側末端,沿着上肢外側手陽明、手太陽之間循行上肩部。從手三陽經在上肢外側的循行分布可看到, 手陽明經在“前”,手少陽經在“中”,手太陽經在“後”。 足三陽經在下肢循行分布是:足陽明經沿下肢外側前緣下行,抵達足第2趾外側端。足少陽經沿下肢外側正中下行,抵達足第4趾外側端。足太陽經沿下肢後面下行,抵達足小趾外側端。從足三陽經在下肢外側的循行分布可看到, 足陽明經在“前”,足少陽經在“中”(側),足太陽經在“後”。 手三陰經在上肢的循行分布是:手太陰經沿上肢内側前緣,入拇指内側端。手厥陰經沿上肢内側正中入中指端。 手少陰經沿上肢内側後緣,入小指内側端。從手三陰經在上肢内側的循行分布可看到, 手太陰經在“前”,手厥陰經在“中”,手少陰經在“後”。 足三陰經在下肢内側的循行分布是:足太陰經起于足大趾内側端,沿下肢内側前緣進入腹部。足厥陰經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沿下肢内側正中上達小腹。足少陰經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沿下肢内側後緣,通向脊柱。從足三陰經在下肢内側的循行分布可看到, 足太陰經在“前”,足厥陰經在“中”,足少陰經在“後”。 由此可知,十二經脈在四肢部的循行分布規律是: 手、足陽明經,手、足太陰經在“前”,手、足少陽經,手、足厥陰經在“中”(側),手、足太陽經,手、足少陰經在“後”。 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
手少陰心經
足太陰脾經
足厥陰肝經
足少陰腎經
04
十二經脈在軀幹部循行分布規律
分布在軀幹部的經脈,比較繁多,有起有止。足三陽經是從頭面走向足部,經過胸、腹、背部。足三陰經是從足走向腹胸部。手三陰經是起于胸部而走向手部。但手三陰經在胸部僅有極短的體表經脈線。手三陽經是從手走向頭面部,不經過軀幹部。所以, 在軀幹部的經脈,主要是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共6條經脈通過。 從胸、腹前正中線(任脈)向身側面及背部方向依次排列的是:第1條經脈線是足少陰經,位于腹部前正中線旁開5分之處,位于胸部正中線旁開2寸之處。05
結語
綜上所述,十二經脈無論是在頭面部、頸項部、四肢部、軀幹部,其循行分布的規律皆是: 手、足陽明經,手、足太陰經在“前”;手、足少陽經,手、足厥陰經在“中”(側);手、足太陽經,手、足少陰經在“後”。▶ 注:本文由培醫教育(www.tcmedu.com)整理,摘自《光明中醫》,2011年6月第26卷第6期,作者:彭煉、王澤濤、劉美平、盧笛,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産生的任何責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