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雙下肢癱瘓

​根據以上病史,中醫診斷為“風痱”。


予《金匮要略》所載《古今錄驗》續命湯原方:麻黃9g,桂枝9g,當歸9g,潞黨參9g,生石膏9g,幹姜9g,生甘草9g,川芎4.5g,杏仁12g。
上方僅服2劑,雙下肢即恢複知覺,且能下床行走,大小便亦較通暢。改予八珍湯合補陽還五湯化裁,連服10劑後,康複如常人。
[學生甲]這個案例有點新奇,如不是親身經曆,很難相信。現在病人已康複,我心中的疑團更多。首先是診斷問題,病人未親自來診,老師僅憑病曆及西醫診斷的“急性脊髓炎”,就診斷為中醫的“風痱”,我實在不明白此中奧妙何在。
[老師]本例診斷為“風痱”,不是沒有依據。什麼叫風痱?曆代中醫文獻都有記載。如《靈樞·熱病篇》說: "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醫宗必讀》說:"痱,廢也。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以其手足廢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廢或全廢,皆曰痱也。”《聖濟總錄》說“病痱而廢,肉非其肉者,以身體無痛,四肢不收而無所用也。”
這些記載說明,古代醫家對風痱的認識是一緻的:風痱之為病,以突然癱瘓為特征(偏癱或截癱) ,身無痛,多無意識障礙(或僅有輕微意識障礙)。本例患者在勞動時漸感雙下肢酸軟、麻木,約4小時後雙下肢完全失去知覺,但神志清楚,完全符合風痱的發病及證候特征。這樣的突然截癱,與“腦血管意外”、癔病、風濕、類風濕等疾病引起的癱瘓,是迥然不同的。
[學生甲]風痱的診斷我算明白了。但老師使用那樣奇怪的方藥,依據是什麼呢?
[老師]本例用的是《金匮要略》所載《古今錄驗》續命湯原方。書中記載本方“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 冒味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使用本方的依據是方證對應,即張仲景所創立的“有是證用是方”的原則,隻要證候相符就可大膽使用,不受後世創立的諸種辨證方法的限制。 思辨解惑

[學生乙]我一一分析過本方中9味藥物的性味功效,實在看不出本方的作用機制。這樣的處方,怎麼可能迅速治愈截癱?說得坦率些,這樣的高效,是否屬于偶然或幸中?
[老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尖銳。我現在把使用本方治療風痱的曆史背景做一簡介,讓大家來評議一下是否屬于偶然或幸中。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