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不少物種之間都存在同類相食的現象,比如螳螂,雌雄螳螂在交配的時候,雄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雌性給吃了;部分蜘蛛也存在類似螳螂那種同類相食現象;在蛇類動物中,還有大蛇吃小蛇的這種同類相食現象……
此外,在一些條件特殊的情況,比如祭祀、饑荒等情況下,人類也會出現動物那樣的同類相食事件。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原始社會中,在古代封建時期也出現過,有興趣的可以搜一搜“兩腳羊”,這裡就不詳述了。
在近現代,在非洲等地的一些土著部落中,仍然存在食同類遺體的現象,不過這并不是為了果腹,而是源于某些特殊的當地信仰。這其中,有的部落認為這樣能換來明年的風調雨順;有的部落則認為這是對逝世親人的一種紀念。不過,在現代文明看來,這都是突破道德底線的事。
上世紀50年代,美國病毒學家蓋杜謝克前往太平洋新幾内亞島上,研究僅見于當地“弗雷人”部落的一種特殊疾病——庫魯病。
在僅有幾萬人的部落中,一年竟然有200多人死于該病,并且大多數患者都是婦女和兒童。
得了庫魯病,絕大多數人會在1年内死亡。就算在現在,這種病的緻死率仍然為100%,科學家們也束手無策。患上這種病的人到了中後期會出現顫抖等怪異的行為,最後甚至會時常發出笑聲,因此也被稱作笑死病。
人們最初以為這是遺傳性疾病,不過蓋杜謝克将研究的目光轉移到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中,經過詳細的分析,蓋杜謝克發現庫魯病的起因竟然源于該部落有食用同類遺體的習俗。
難道是這種行為遭到了上天的懲罰,該部落的人才患上了這種病?蓋杜謝克可不這麼想!
經過進一步的研究,蓋杜謝克發現引發庫魯病的真正元兇是一種後來被發現的朊病毒。在舉行部落儀式的時候,弗雷族部落的婦女和兒童經常會分食腦部,而腦部正是這種“病毒”經常感染的區域,這也導緻他們的發病率是當地男性土著的好幾倍。不過在蓋杜謝克的努力下,當地人早已經放棄了這種習俗,這種疾病也從此在該部落消失。蓋杜謝克也因為在傳染病及病毒學上的研究獲得了1976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的兩位醫生克羅伊茨費爾特、雅各布就發現了一種與庫魯病症狀很相似的疾病,後來被命名為克雅氏病。
1982年,美國科學家史坦利·布魯希納成功分離出導緻克雅氏病的緻病因子,并将其命名為朊病毒。因為發現朊病毒及其緻病機理,布魯希納也榮獲了199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除了人類,動物也有可能患上朊病毒引發的疾病,比如瘋鹿病、羊瘙癢癢症、瘋牛病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瘋牛病。
1984年,源自歐洲英國的瘋牛病席卷了全球養牛業,導緻世界各地的牛發瘋死亡。後來經過研究發現,這也是朊病毒導緻的。
而朊病毒又是如何感染牛群的呢?研究人員發現,緻病因子來自于牛飼料,當時人們在牛飼料中加入了牛羊遺骸研磨成的粉,而這些粉末中很有可能含有朊病毒。正是這種“牛吃牛”的行為,導緻了當時的瘋牛病泛濫。
瘋牛病實際上是一種變異型克雅氏病,它倆都具有跨物種傳播的特性。不過研究發現,克雅氏病最初是因為一些為了長高的人服用了屍源性生長激素,而這種激素則取自于亡者腦垂體。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朊病毒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動物們同類相食的這種現象。
現在人類已經發現多種朊病毒導緻的特殊疾病,在人類群體中已經發現的由朊病毒導緻的疾病就有4種,包括克雅氏病、庫魯病、格斯特曼綜合征(GSS)和緻死性家族性失眠症,這些疾病普遍是由朊病毒感染了中樞神經系統或腦部的不同區域導緻的。
朊病毒為什麼這麼可怕?
朊病毒,雖然名義上叫做病毒,但它比病毒更不像生命體,它的結構非常簡單,就是一種不包含DNA和RNA這類遺傳物質的蛋白質侵染因子。
它雖然沒有病毒那樣的結構,但卻像病毒那樣具有傳染性、緻病性等。并且朊病毒隻有在細胞等類型的生命體中才能表現出複制等生命特征,脫離了這一環境,與普通的蛋白質分子沒什麼兩樣。朊病毒其實是正常的蛋白質變性産生的。
正是因為這種簡單的結構,導緻它比病毒還難以對付,就算是使用放射性輻射也難以消滅。現在,一旦被朊病毒感染,除非有辦法阻止或者延緩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否則非死不可,因為它會導緻不可逆的腦損傷。
而被這種病毒感染後,會導緻動物們出現行為異常,簡直堪稱“喪屍病毒”。
不過這種病毒的感染率非常低,以克雅氏病為例,發病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目前人類對朊病毒的認識還不夠充分,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