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直方周易》十四 大有 彖曰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聲明:此譯文由趙庚白原創,複制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直方周易》十四 大有

【大有】彖曰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譯】彖大有卦離上乾下,離為日,溫和、得當的太陽處在高位,非常合适并且天上地下相互應和莊稼豐收,叫作大有。太陽化育萬物的功能強盛有力能夠給大地帶來光明,順應季節更替從事種植活動,所以黎民百姓亨通順利。

此彖辭篇幅較長下面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大有,柔⑴得⑵尊⑶位⑷,

【譯文】大有卦離上乾下,離為日,溫和、得當的太陽處在高位,

注釋:⑴“柔”溫和,溫順。《管子·四時》:“然則柔風甘雨乃至,百姓乃壽。”

⑵“得”得當,合适。《荀子·強國》:“刑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

⑶“尊”高。《說文》高稱也。《廣韻》重也,貴也,君父之稱也。《易·系辭》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⑷“位”位置。《周禮·天官·序官》:“辨方正位。”

【原文】大⑴中⑵而⑶上下⑷應⑸之⑹,曰⑺大有。

【譯文】非常合适并且天上地下相互應和莊稼豐收,叫作大有。

注釋:⑴“大”很,太,非常。《論語·雍也》:“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

⑵“中”合适,适當。《戰國策·齊策二》:“是秦之計中,齊燕之計過矣。”

⑶“而”連詞。表示順接,即連接的兩部分在意義上是并列、承接或遞進關系。可譯作:就,并且,有時也可不譯。《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⑷“上下”天上地下。《楚辭·離騷》:“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⑸“應”應和,響應。《國語·晉語》:“龜往離散以應我。”

⑹“之”代詞。指代事物。《列子·湯問》:“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⑺“曰”叫作。《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原文】其⑴德⑵剛⑶健⑷而⑸文⑹明⑺,

【譯文】太陽化育萬物的功能強盛有力能夠給大地帶來光明,

注釋:⑴“其”根據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的。《孔雀東南飛》:“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⑵“德”古代特指天地化育萬物的功能。《大戴禮記·四代》:“陽曰德,陰曰刑。”王聘珍解诂引董仲舒《對策》:“陽為德,陰為刑。天使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長養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于空虛不用之處。”

⑶“剛”強盛;健旺。《詩經·小雅·北山》:“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⑷“健”強有力。《說文》:“健,伉也。”

⑸“而”能夠。《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

⑹“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經緯天地曰文。”

⑺“明”光明。《詩經·齊風·雞鳴》:“東方明矣。”

【原文】應⑴乎⑵天⑶而⑷時⑸行⑹,是以⑺元亨。

【譯文】順應季節更替從事種植活動,所以黎民百姓亨通順利。

注釋:⑴“應”符合;适應;順應。《莊子·馬蹄》:“曲者中鈎,直者應繩。”

⑵“乎”助詞。用于語句中表示停頓。《論語·雍也》:“于從政乎何有?”

⑶“天”天氣,時令,季節。《史記·高祖本紀》:“高祖自往擊之。會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

⑷“而”表示順接,即連接的兩部分在意義上是并列、承接或遞進關系。可譯作:就,并且,有時也可不譯。《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⑸“時”通“莳”。種植。《尚書·舜典》:“汝後稷,播時百谷。”孫星衍注引鄭玄曰:“時,讀曰莳。”

⑹“行”做;從事某種活動。《尚書·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⑺“是以”所以,因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