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木匠讀《周易》(14)
二、帝王的秘籍——儲君的教材
我怎麼知道《周易》原本隻是一本兒童讀物的呢?從學習的“學”字和教育的“教”字的古文文義上知道的。學習的“學”字古文寫着“ ”,是雙手持“爻”以教膝下之子的意思。而教育的“教”字甲骨文寫着“ ”,是單手持‘爻’以示人的意思。這兩個字中所持的“爻”就是卦的基本單位。而卦是《易》的章節。三個爻組成一個經卦。六個爻就組成一個别卦,也就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那種卦。學“爻”就是學卦。學卦就是學《易》。因此,我們知道了《周易》不過是古代小孩子們的基本教材。甲骨文是商末周初的遺物,所以我們肯定的說,至少在商朝時期,卦就是孩子們的教材了。
有人可能要問:我們前面說“在周公的書桌上發現了他寫的《周易》”,這《周易》上的爻怎麼會跑到商朝的甲骨上去呢?問得好,問得好。《周易》上的爻當然不會跑到商朝的甲骨文中去。商甲骨文上的爻指的是《連山易》和《歸藏易》中的爻。這是兩本與《周易》十分相似的書:一本形成于夏朝,一本形成于商朝。姜太公當時在賣肉之餘擺攤蔔卦用的就不是《周易》,而是這兩本《易》。這兩本書已經失傳,我們現在不知道是什麼樣子的,但有兩點在史書上卻記載得十分明白:
一是這三本書是一個系列的品種,相互之間具有某種關聯,而且從其産生的時間來說,有一個先與後的順序,《連山易》最早,是《歸藏易》的源。《周易》最晚,應是前兩本的流;
二是這三本書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都由六十四卦組成。不同的隻能夠是卦畫的排序及卦爻辭(如果這兩易也有卦爻辭的話)。
《周易》與《連山易》、《歸藏易》這三部書都是古代兒童的教材,也統稱為三《易》。但這個教材卻不是一般人可以學得到的。因為在春秋之前,私人不允許著書立說,隻有官方才可以辦學校,隻有貴族的子弟才可以入學,才可以有書籍,因此,隻要是教材就與貧民不沾邊。而且這三《易》更為特殊,連有入學資格的貴族子弟也是不讓讀,讀不到的。
晉國有一個大學者叫韓宣子,在被派往魯國任大使時,魯國的太史讓他看了一眼《易象》這本書後,他感歎不已地說:“原來周朝的禮儀都在魯國保存着啊。”可見《易》這部書當時是作為秘籍存在的,可能隻有周天子和魯國才有。
魯國為什麼會有這部書呢?因為魯是周公後代的居住國, 周公曾攝政當國, 算得上是半個天子。周公在世時, 享受天子的待遇。周公死後,成王特許其封地魯國世代享有天子之禮樂。更為重要的是,周朝的禮儀制度的制定者就是周公(實際上,周公正是《周易》的作者,這點我們将在解讀卦爻辭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因為這種特殊的關系,魯國才可能完整地繼承了周王天子的禮儀制度,而晉國則享受不了這種待遇,自然也就與《易》無緣。諸侯國無《易》,連韓宣子這樣見多識廣的學者也沒有見過《易》,可見《易》不是随便什麼人都能學, 都能用的,也可見《易》的珍貴程度非同小可。
天子的孩子們學的當然不會是董永和七娘要學的耕田、織布之類的農家活,他們學的應當是如何管理國家的帝王之術,因此,我們說《周易》這部書是帝王的秘籍,其内容應當與儲君需要具備的知識有關。
這三部書在當時也被稱為《易經》。這個名字的來曆與當時書的制作工藝有關。
上古的時候沒有紙張,一般是将字契刻或書寫在獸骨或竹簡、木牍上,其中的竹簡可以用牛皮繩穿成一卷成為書。這種書的制作過程有些像織布,而人們将織布機上的縱線稱為“經”,橫線稱為“緯”。因此,古人也就将開卷看書時橫在書中的那根穿書的繩子稱為“韋(緯)”,而将豎着的契刻有文字的竹簡稱為“經”。後來又引申為作為古代書的通稱。于是,這三本《易》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易經》。至于《易經》究竟都講了些什麼?當時的普通人都不知道,否則,也就稱不上“秘籍”了。好了,這一節我們就講到這裡,請記住以下三點:
一、過去有三部《易》: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和周朝的《周易》;
二、這三本書都是天子國儲君的教材,在春秋之前的整個周王朝,除魯國外,其他諸侯國可能沒有,也因此,大家并不知道這三本書都講了些什麼;
三、《易經》這個名字在春秋之前是這三本書的通稱和統稱。
(我的手機昨天進了病毒,還未能删掉。相關信息可能被盜,請朋友們注意防騙。我不會主動加陌生人好友,也不為人占筮、算命。更不會收費。凡有類似情況肯定不是我本人,特此聲明。)
上一篇
傳統的手工藝——虎頭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