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千變 虛實為綱
脈象确有很多不同的變化,醫家将其分為24種脈,27種脈,34種脈等,另外還有怪脈、真髒脈。而且,兩手脈象可各不相同,寸關尺三部亦可各異。除單脈外,常又有很多兼脈,紛纭繁雜,的确難于掌握。如何執簡馭繁、綱舉目張呢?曆代醫家都作過許多有意義的嘗試,将脈分為陰陽,以浮沉遲數為綱,或浮沉遲數虛實為綱,亦有将浮沉遲數虛實滑澀合為八綱者。景嶽獨具慧眼,提出以虛實為綱。曰:“千病萬病不外虛實,治病之法無逾攻補。欲察虛實,無逾脈息。”又曰:“虛實之要,莫逃乎脈。”脈虛證虛,脈實證實。
脈的虛實,當以沉候有力無力為辨。因沉候為本,沉候為根,沉候的有力無力,才真正反映脈的虛實。對此,《内經》及後世醫家都有明确的論述。《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帝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為?歧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帝曰,諸陽之反,其脈何為?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對這段經文,景嶽闡述得很清楚。他說;“脈至而從者,為陽證見陽脈,陰證見陰脈,是皆謂之從也。若陽證雖見陽脈,但按之不鼓,指下無力,則脈雖浮大,便非真陽之候,不可誤為陽證。凡諸脈之似陽非陽者皆然也。或陰證雖見陰脈,但按之鼓甚而盛者,亦不得認為陰證。”這就明确指出,即使臨床表現為—派陽證,浮取脈亦為洪數的陽脈,但隻要按之不鼓,指下無力,就是陰證、虛證。即使臨床表現為一派陰證,脈見沉遲細澀等陰脈,但隻要按之鼓甚,便是陽證、實證。《醫宗金鑒》更明确指出:“三因百病之脈,不論陰陽浮沉遲數滑澀大小,凡有力皆為實,無力皆為虛。”《脈
學輯要》亦雲;,“以脈來有力為陽證,脈來無力為陰證。”《醫家四要》雲:“浮沉遲數各有虛實。無力為虛,有力為實。”但必須指出,若脈過于強勁搏指,不得作實脈看,恰為胃氣衰敗,真氣外洩之脈。 脈以沉候為準,沉取有力為實,沉取無力為虛。對此觀點亦有持異議者。《脈理求真》就提出:“脈見有力無力難”。共提出四點理由:其一,“脈見堅勁有力,症見腹痛喜按,嘔逆戰栗,其脈可作有餘而用苦寒瀉實之藥乎。”若腹痛嘔逆戰栗,為脾胃陽虛。而堅勁之脈,已無和緩之象,恰為胃氣衰敗,正是真氣外洩之虛衰脈。其二,“脈見虛軟無力,症見腹滿喘急痰鳴,其脈可作不足而作桂附理中之藥乎。”脈虛軟乃正虛,正虛恰可腹滿喘急痰鳴。若以腹滿喘急痰鳴為實證,則脈之虛軟,當為輕取虛軟,按之當有力,此脈屬實。其三,“脈之所鼓在氣,而氣動而不守,保無氣自寒生,而氣因寒而始振乎。”脈因寒動而不守,正是陰盛格陽之象,浮雖洪大,必不任重按,絕非陽盛之脈。其四,“脈虛軟在濕,而濕滞而不動,保無熱挾濕至,而脈因痰、因濕而始軟乎。”脈軟正是濕盛之脈。四者皆當以有力無力為憑,不足以否定“有力為實,無力為虛”的診斷。
沉取有力無力,此即診脈之關鍵。不論脈分27種還是34種,皆當以虛實為綱,何其明快。
理通脈自明 删繁就簡共商榷
很多脈學著作都講某脈主某病、某症。筆者認為,這種以脈定症的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一脈可因很多因素而形成;而一種緻病因素、病機,又可出現很多症狀,是很難準确地預先規定某脈必見某症的。這無疑教人按圖索骥。《脈學輯要》說得好:“安可以萬變之症,預隸于脈乎”。但臨床确有醫生隻憑診脈便滔滔不絕地叙述病人的症狀。不可否認,根據脈診,的确可以描述一部分症狀,随醫生經驗多寡而異。但作為一個普遍規律,以脈定症是不可取的。隻有在望、聞、問的基礎上獲得對該病的初步印象,再進而診脈,判斷疾病的性質、病位及病的程度。正如《脈學輯要》所說:“已有此證,當診其脈,以察其陰陽表裡、虛實寒熱,而為之處措。”若舍望、聞、問三診,硬要憑脈說症,按圖索骥,無異盲人瞎馬。所以筆者一向堅持,不可将脈與症牽強、刻闆地搭配、以脈定症,而應重脈象、脈理。理通,自可了解各個症狀的病理意義及相互之間的聯系,從而作出正确的診斷。
《脈經》以前,雖提出了很多種脈,但缺乏脈象準确、嚴格的描述,而且名稱也不統一,随意性很大。《脈經》始對脈學作了專門的、系統的整理闡述。提出24種脈,并對脈象作了較嚴格的界定,對後世影響深遠。後世醫家在《脈經》24脈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種脈,分别提出了27種脈和34種脈等。仔細研究分析,有些脈象是重複的,彼此之間的特征難以區分,而且其病理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後世有些醫家作了有意義的删減,如景嶽提出正脈16部,有浮、沉、遲、數、洪、微、滑、澀、弦、芤、緊、緩、結、伏、虛、實,而将《瀕湖脈學》中的長、短、濡、促、代、散、牢、革、細、弱、動11部脈删去。這種删繁就簡的思路是好的,但具體何脈當删、何脈當留,尚可商榷。
就後世多遵從的《瀕湖脈學》中的27部脈而言,可删濡、伏、牢、革、長、短。
一、濡脈當改稱軟脈 濡本軟,其特征為脈體柔軟。後世将濡脈的特征描述為浮而柔細。若果以浮而柔細為濡脈,則與浮細無力之微脈難以區分,而且濡與微所代表的病理意義也是相同的,故以浮而柔細為特征的濡脈當删。濡脈當改稱軟脈,軟脈的唯一特征是脈體柔軟,沒有浮而柔細的限定。
二、伏脈可删 伏與沉,都是重按方見,隻是伏比沉更深一些,這與沉脈隻是程度上的差異,病理意義上沒有多大區别,故伏脈可删。
三、牢脈可删 牢脈特征是沉而弦長實大,與沉實的脈象和病理意義是一緻的,故牢脈可删。
四、長脈可删 太過之長脈,與實脈、弦大有力之脈的脈象特征、病理意義是相同的,故長脈可删。
五、短脈可删 無力而短之脈,與微、弱的病理意義相同。有力而短的脈,與澀而有力的脈相同,故短脈可删。
六、革脈可删 革脈的特征是浮大有力,按之空豁,與芤脈相近,而且病理意義相同,故革脈可删。 《瀕湖脈學》較《脈經》增加了長、短、牢三部脈,意義不大,可删。筆者又在《脈經》基礎上,提出去掉伏、革,并将濡恢複軟的名稱,共22種脈。這裡僅提出個人意見,供醫界同仁商榷。
掌握脈理 動态辨脈
古人對各種脈象,作了很多規定和描述,而且列舉了很多形象的比喻,使後人能對各種脈象有個清晰的概念,可謂用心良苦。我們學習脈診,不僅要了解各脈脈象的界定标準,準确地認脈,而且要掌握脈理及其所主的病證。能正确地識脈,還要能以辨證的觀點動态地辨脈。各脈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互相聯系的,有着不斷的動态變化。掌握了這種動态變化的規律,就可活潑地看待各種脈象,守繩墨而廢繩墨,駕馭整個疾病進程及脈象的各種變化,随心所欲不逾矩,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例如風溫初起,脈可沉而數,可用升降散、銀翹散之類。随着郁熱的亢盛,熱郁極而伸,淫熱于外,則脈由沉數變成浮數。熱邪進一步亢盛,激迫氣血外湧,脈由浮數變為洪數,可用白虎湯治之。熱邪亢盛而傷津耗氣,則脈由洪數變為芤數,可用人參白虎湯。若氣被壯火嚴重耗傷,則脈由芤而轉虛大乃至散,可用生脈散。若正氣浮越而脫,則可由陽證轉為陰證,脈轉為沉微欲絕,可用參附湯、四逆湯回陽救逆。若熱邪由衛分逆傳心包,脈見沉數而躁急。若熱傳營血,陰亦耗傷,則脈見沉細數而躁急。溫病後期,邪退正衰,肝腎陰傷,脈轉為細數無力。若陰竭陽越,脈又可變為浮大而虛。陽越而脫,轉為陰陽雙亡時,脈又可沉細微弱。
再如氣機郁滞,氣血不能暢達以鼓蕩血脈,随郁滞的程度不同,脈可逐漸轉沉,進而出現沉、弦、遲、澀、細、短、結、伏乃至脈厥。這些雖是各不相同的脈象,但由于病機相同,可知上述諸脈是有機聯系的,是一種病機動态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程度所出現的不同變化。這樣就可以将諸脈以一理而融彙貫通,就可由守繩墨而廢繩墨,辨證地、靈活地看待各種脈象,而不必機械、刻闆地死于句下。 欲達到守繩墨而廢繩墨的境地,就必須了解脈理。理明自可判斷各種脈象的意義,進而判斷病證的性質、病位、程度。掌握脈理的關鍵,在于氣血的相互關系及變化規律。
打開脈學迷宮的鑰匙--氣血
脈雖紛纭多變,但隻要理解脈象形成的原理及影響脈象變化的因素,對諸脈也就能了然胸臆,不為所惑了。
脈的形成原理,一言以蔽之,乃氣與血耳。脈乃血脈,賴血以充盈,靠氣以鼓蕩。正如《醫學入門》所雲:“脈乃氣血之體,氣血乃脈之用也。”所有脈象的諸多變化,也都是氣血變化的反映。氣為陽,血為陰。氣血的變化,也就是陰陽的變化。誠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雲:“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氣血,是打開脈學迷宮的鑰匙。倘能悟徹此理,則千變萬化的各種脈象,可一理相貫,觸類旁通,而不必囿于衆多脈象之分,劃地為牢,死于句下。恰如《脈學指南》雲:“上古診脈,如浮沉遲數等,名目不多,而病情無遁;後世胪列愈夥,指下愈亂,似精反粗,欲明反晦。蓋求迹而不明理之過也。”《診家樞要》亦雲:“得其理,則象可得而推矣。是脈也,求之陰陽對待統系之間,則啟源而達流,因此而識彼,無遺策矣。”
一、氣的變化對脈象的影響
1.氣盛:氣有餘,則鼓蕩血脈之力亢盛,氣血必動數而外湧。氣血外湧,則脈見浮、洪、實、大、長、緩縱而大等象。氣血動數,則脈見數、疾、躁、促等象。
2.氣郁:氣為邪阻,氣機不暢;或情志拂逆,氣機郁滞,則氣不能暢達以鼓蕩血脈,脈見沉、伏、牢、澀、遲、細、短、結乃至厥。氣機不暢,陽氣不得敷布,經脈失卻陽氣之溫養,緻收引拘急,脈見弦、緊、細、澀等象。此等脈象,貌似不足,實則乃邪氣亢盛所緻。其與虛脈的鑒别,在于按之中有一種布沖激蕩、不肯甯靜之象,與虛脈之按之無力者異。這就是以沉取有力無力分虛實。
至于病機相同,為何脈象有沉、伏、澀、短、遲等不同的區分?這是由于氣機滞塞的程度、部位不同,引起氣機滞塞的原因不同,因而同一病機,産生不同的脈象。脈雖各異,而理卻相通。
3.氣虛:氣虛無力鼓蕩血脈,則出現脈來無力的緩、遲、微、弱、濡、代,小、短、澀等脈象,氣虛不能固于其位,氣浮于外而脈浮,可見浮、虛、散、芤、微、濡、革等脈。氣虛,則虛以自救,奮力鼓搏,脈可數,然按之無力。愈虛愈數,愈數愈虛。若氣虛極,脈失柔和之象,亦可見強勁堅搏之脈。此乃真氣外洩,大虛之脈,不可誤認作實脈。
二、血的變化對脈象的影響
1.血盛:血為邪迫,則奔湧激蕩,血流薄疾,則脈見滑、數、疾、促等象。血流奔湧于外,則見脈浮、洪、實、長等象。
2.血瘀:由于邪阻、氣滞,血行淤泣,脈道不利,則見沉、伏、牢、澀、細、小、短、促、結等。
3.血虛:血虛不能充盈血脈,則脈細、小、濡、短、澀等。血行不繼,則脈歇止而見促、結、代等。血虛不能内守,氣失依戀而外越,則脈見浮、虛、微、芤、革、散、動等。血虛經脈失于濡養,則脈拘急而弦。
為了論述清晰,故将氣與血分别論述。氣與血的病理變化,雖有所側重,但往往相互影響密不可分。氣血是脈象産生和變化的基礎。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知其要者,一言而終。”
脈診的“分量”
脈診乃四診之一,是診斷疾病和判斷疾病轉歸、預後的重要依據,曆來為醫家所重視。
一、脈診用于疾病的診斷
脈診,在疾病的診斷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若用數字來估量,大約可占50%~90%。
或問,自古以來,四診依其診斷價值來排列,當依次為望、聞、問、切,而筆者認為脈診起着決定性作用,豈不有違古訓?不可否認,本人确同傳統觀點持有異議。筆者認為,望聞問切是四診在診斷過程中運用的順序,而不是重要性的先後排列。醫者看病,總是先望病人之神色形态,聞其氣息音聲,問其所苦,再診其脈,以明确診斷。若論四診的重要性,當以切診為先。因為切診對一個完整診斷的三個要素的判斷,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醫的一個完整診斷,要有三個要素:一是病性,二是病位,三是程度。這三個要素可概括為“三定”,即定性、定位、定量。例如患者喘,性質為熱,病位在肺,熱勢較重,診斷就是“肺熱壅盛”。熱是性質,肺是病位,熱邪壅盛是程度。具備這三個要素,才算是個完整的診斷,但還不能說是個正确診斷。因診斷正确與否,還要以臨床實踐來檢驗。主觀與客觀相符,取得了預期療效,才能說這個診斷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若越治越壞,主客觀不符,雖然診斷是完整的,但未必是正确的。在明确診斷的這三個要素中,脈診一般都起着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1.關于疾病性質的判斷,主要依據脈診來判斷,這在經典醫籍中有很多記載。如:《金匮》肺痿篇:“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金匮》瘧篇:“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傷寒論》27條:“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金匮》髒腑經絡篇:“病人脈浮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裡。”類似的記載,在經典醫籍及曆代文獻中比比皆是,不勝枚舉。據筆者30餘年臨床實踐,對此有深切的體會,而且對脈診也愈來愈倚重。
疾病的性質,無非是寒熱虛實,都可以在脈象上得到反映。反過來,就可根據脈象以推斷疾病的寒熱虛實。就一般規律而言,證實脈實,證虛脈虛,熱則脈數,寒則脈遲,這就是對疾病性質的判斷。尤其對一些危重、複雜的病人;或症狀很少,缺少辨證的足夠依據的病人;或症狀特多,令人無從着手的病人,這時更要依據脈診來判斷。
2.關于病位的判斷,也主要依據脈象,并結合經絡髒腑的症狀來判斷。如寸部脈象有改變,又出現心經的症狀,則可判斷病位在心;若出現肺經的症狀,則可判斷病位在肺,餘皆仿此類推。但有些病人,症狀在上而病位在下,或症狀在下而病位在上,這就更須依賴脈診進行判斷。如一人後頭痛四日,别無他症,随診的實習學生以為外感,欲予辛涼解表劑。餘診其脈尺浮,此為相火旺,淫于膀胱經,沿經上灼而後頭痛,改用知柏地黃丸而愈。
3.關于疾病輕重程度,這是個既模糊又确切的概念。說它模糊,是因為難以量化;說它确切,是指醫者必須明确病情的輕重,以指導用藥治療。如肺熱用石膏,究竟是用50g,還是10g,不明确病情的輕重,就無法确定适當藥物及用量。病重藥輕不成,病輕藥重也不成。疾病的輕重程度,也可以從脈上來判斷。如脈數有熱,越數實有力,熱就越重,數輕則熱輕。
明确了診斷中這三個要素,一個完整的診斷也就形成了。這就是脈診在診斷中的價值。
至于以脈定症,須加分析。有的醫生隻診脈,便滔滔不絕地叙述病人的症狀。随着經驗的積累,診脈可以描述一部分症狀,或多或少,随經驗多寡而異。但以脈定症,終究不是一個普遍規律。因為一脈可代表幾種病理變化;一種病機,又可出現許多不同的症狀,隻憑診脈,難以準确地描述病人症狀。所以我們在讨論脈診的意義時,隻提定性、定位、定量這三定,而不提定病、定症。有些脈書往往機械地羅列某脈主某病、某症,教人按圖索骥、刻舟求劍,就難免堕入形而上學。正如《脈學輯要》
所雲:“有此證,當診其脈,以察其陰陽表裡、虛實寒熱,而為之處措。安可以萬變之證,予隸于脈乎。”
二、脈診用于判斷疾病的轉歸及預後
疾病不是靜止的,有着性質、病位、程度的不斷變化。這些變化,決定着疾病的轉歸和預後。 首先,在疾病過程中,病因是不斷變化的。例如外感病中,開始因感受寒邪,寒邪蘊久化熱,熱邪又可傷陰化燥。由寒到熱、到燥的改變,是由于病因的改變,病的性質亦随之而變,這些改變,主要依據脈象的變化來判斷。脈緊為寒;待寒邪化熱,脈轉浮洪數;侍傷陰化燥,脈又轉為細數。
病性的改變:疾病可由陽證轉為陰證,由實證轉為虛證,由熱證轉為寒證等。這種改變,亦主要依據脈象來判斷。如原為實脈,逐漸出現按之無力的表現,标志着正氣已衰,病性由實轉虛。
病位的改變:根據脈象的相應變化,可以判斷病位的改變。如《傷寒論》第4條:“脈靜者為不傳,脈數急者為欲傳也。”标志病位将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病勢加重。又如溫病熱入營分,熱邪内陷營陰,脈沉細數急。當治療後,脈由沉位而外達于中位、浮位,脈細數逐漸變為洪數,則标志營熱已透轉氣分,病位由深轉淺,由裡透外。
疾病輕重程度的改變,亦主要據脈以判斷。如上例《傷寒論》4條太陽病脈由數急到靜,病情減輕;數急加重,則病情加劇。
對疾病預後的判斷,也倚重于脈。曆代文獻有很多關于脈的吉兇順逆、真髒脈、怪脈、有無胃氣、神、限等論述,對疾病預後有重要價值。
三、脈象變化的靈敏性
脈象作為疾病診斷、轉歸、預後判斷的主要依據,總的來說是比較靈敏的,往往先于自覺症狀和病情改變而出現。如《金匮》虛勞篇:“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脈極虛亦為勞。”所謂平人,就是病者尚無不适之感,但脈已出現明顯變化,已成為較重笃的虛勞證。甚至古代有些醫案記載,當病者尚無感覺時,脈象示真氣已絕,根本已離,知其将不久于人世。筆 者在教學中給學生診脈時,很多人都無自覺症狀,但脈象正常的并不多,脈象的變化可先于症狀而出現。又如,在病房會診時,病人因高熱入院,當體溫降至正常時,認為病已愈,可出院。可是診其脈仍躁數,可斷定不出半日,熱将複起。而且依據脈的躁數程度,大緻可估量體溫升高的幅度。也有的雖然體溫尚高,但脈已趨靜,亦可預知體溫将一日左右可正常。這說明脈象的變化是比較靈敏的,.對疾病的發生發展、預後轉歸的判斷有重要價值。當然,脈也有滞後現象,有的病人已出現明顯的病變,而脈象變化不著。如《金匮》嘔吐篇:“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金匮》痰飲篇:“支飲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氣,其脈平也。”臨床也确遇到一些此類現象,如腎炎病人,脈已正常,尿蛋白未除。但總的來說,脈象的變化是靈敏可靠的。
脈象要素分解
脈象,是由脈位、脈體、脈力、脈率、脈律、脈幅、脈形七個基本要素所組成。由于這七個要素的變動,因而演變出紛纭繁雜的諸多脈象。若每種脈象,都能從七要素入手,加以分解,并弄清影響這些要素變化的原因、機理,則有助于對各種脈象的掌握、理解和融彙貫通,不緻有如墜五裡雲霧之感。
一、脈位
脈位可分浮中沉三候。
脈何以浮?無非是氣血搏擊于外緻脈浮。
氣血何以搏擊于外?常脈之浮,可因季節影響,陽氣升發而脈浮。病脈之浮,可因邪氣的推蕩,使氣血鼓搏于外而脈浮。如熱盛所迫、或邪客于表而脈浮。若正氣虛弱,氣血外越,亦可因虛而浮。同為浮脈,一虛一實,以按之有力無力分之。
何以脈沉?常脈之沉,因于季節變化,陽氣斂藏而脈沉。病脈之沉,一可因氣血虛衰,無力鼓蕩而脈沉;一可因氣血為邪所縛,不能暢達鼓蕩而脈沉。同為沉脈,一虛一實,以按之有力無力區别之。
二、脈體
脈體,有長短、闊窄之分。
脈長而闊者,健壯之人,氣血旺盛,或因夏季陽氣隆盛,脈可闊長。病脈之闊而長,可因邪氣鼓
蕩氣血,使氣血激揚,搏擊于脈乃闊而長;脈體短而窄者,一因邪遏,氣血不能暢達鼓擊于脈,緻;三、脈力;脈力分有力無力,當以沉候為準;四、脈率;脈率有徐疾之别;脈徐者,可因氣血為邪氣所縛,不得暢達而行徐;亦可;五、脈律;脈律有整齊與歇止之分;六、脈幅;脈來去(即脈之起落)之振幅有大小之别;七、脈形氣血調勻,脈當和緩;脈代者,因寒暑更叠而脈代者,此為常;脈之變化多端
--------------------------------------------------------------------------------
蕩氣血,使氣血激揚,搏擊于脈乃闊而長。正虛者,氣血浮動,脈亦可闊長。二者一虛一實,當以沉取有力無力别之。
脈體短而窄者,一因邪遏,氣血不能暢達鼓擊于脈,緻脈體短窄。或因正氣虛衰,無力鼓搏,亦可脈體短窄。二者一虛一實,當以沉取有力無力别之。
三、脈力
脈力分有力無力,當以沉候為準。無論浮取脈力如何,隻要沉取無力即為虛,沉取有力即為實。 沉而無力者,陽氣、陰血虛衰也,無力鼓擊于脈,緻脈按之無力。沉而有力者,因邪擾氣血不甯,搏擊血脈而脈力強。若亢極不柔者,乃胃氣敗也。
四、脈率
脈率有徐疾之别。疾者,兒童為吉。病脈之疾,可因邪迫,氣血奔湧而脈疾;亦可因正氣虛衰,氣血惶張,奮力鼓搏以自救,緻脈亦疾。二者一虛一實,當以沉取有力無力分之。
脈徐者,可因氣血為邪氣所縛,不得暢達而行徐;亦可因氣血虛衰,無力暢達而行徐。二者一虛一實,當以沉取有力無力分之。
五、脈律
脈律有整齊與歇止之分。氣血循行,周而複始,如環無端,脈律當整。若有歇止,則或為邪阻,氣血不暢而止;或為氣血虛,無力相繼乃見止。二者—虛—實,當以沉取有力無力分之。
六、脈幅
脈來去(即脈之起落)之振幅有大小之别。常脈振幅大者,氣血盛。病脈之振幅大,或因邪迫,氣血激揚而大;或因裡虛不固,氣血浮越而脈幅大。二者一虛一實,當以沉取有力無力别之。 脈幅小者,可因邪遏或正虛,緻脈來去之幅度小。二者—虛一實,當以沉以有力無力分之。
七、脈形 氣血調勻,脈當和緩。因時令之異,陰陽升降斂藏不同。脈有弦鈎毛石之别,此皆常也。若因邪擾或正虛,氣血循行失常,脈形可有弦、緊、滑、代之殊。弦緊皆血脈拘急之象,或因邪阻,或因正虛,經脈溫煦濡養不及而拘急。滑乃氣血動之盛也。或因氣血旺,脈動盛而滑,如胎孕之脈;或邪擾,激蕩氣血,湧起波瀾而脈滑;或正氣虛衰,氣血張惶而脈滑。二者一虛一實,當以沉取有力無力分之。
脈代者,因寒暑更叠而脈代者,此為常。若髒氣衰,他髒之氣代之,脈亦更代,動而中止不能還,因而複動。
脈之變化多端。無非是構成脈象的七要素之變動。七要素的變動,無非是氣血的變動。氣血之所以變動,無非邪擾和正虛兩類。故氣血為脈理之源,虛實為診脈之大綱。倘能知此,則諸脈了然胸臆,不為變幻莫測之表象所惑。
李士懋脈學心悟:浮脈
浮脈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部位概念,凡輕取而能診得的諸脈,不論大小遲數,隻要脈位在浮位,皆稱為脈浮,如虛脈、微脈、洪脈、革脈等;另一種是指具有嚴格界定的獨立脈象。為了對二者加以區分,前者可稱為“脈浮”,後者乃稱為“浮脈”。
一、浮脈必須具備下列幾個條件
1.脈位:位居肌表,輕手而得。所謂輕手而得,是指輕取即可診得脈之主體,脈之全貌。若輕手雖可觸得脈的搏動,但沉按之脈較輕取時或大或細,或強或弱,或弦緊拘急,或動數不甯等等,皆非浮脈。因輕取時所診得的脈象,并非脈之全體、全貌,反映不了疾病的本質,所以不得稱為浮脈。
2.脈體:浮脈雖輕手可得,但其脈體當不大不小,不長不短。大則屬洪、芤、實、革、虛、散之類;細則屬微、細、濡之類。
3.脈力:浮脈當輕手而得,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如撚蔥葉,如水漂木。所謂按之不足,是指當中取或沉取時,脈力與浮位相較,略顯不足而已。若按之較輕取還有力,則為實脈、牢脈之類。若按之較輕取時明顯無力,則屬虛脈、芤脈之類,皆非浮脈。
4.脈幅:脈起落之幅度不大、不小。過大為洪、實之類;過小為細、澀之類。
二、浮脈形成的原因
浮脈,是氣血遊行于外所緻。氣血何以遊行于外,可見于以下幾種情況:
1.平脈:肺之平脈浮而短澀。四季中,秋脈當浮。秋屬金,與肺相應。秋季,陽氣由隆盛而初斂,人亦應之。脈雖浮,已由夏季浮大轉見短澀斂降之象,故脈浮而短澀,此為平脈,當知無恙。
2.邪襲脈浮:此種浮脈,當屬實證,多見于外感新病。外感六淫,邪襲肌表,正氣拒邪而不得深入,正邪相争于肌表,氣血搏擊于外而脈浮,如太陽病之脈浮。
3.熱盛脈浮:六氣化火,五志化火,或氣血痰食蘊久化熱,熱盛外淫,搏激氣血外達肌表,脈亦可浮。此種脈浮,均屬實證。
4.正虛脈浮:這類脈浮,皆屬久病、虛證。久病正虛,脈本不當浮,若反見浮者,可有兩種情況。一是經适當治療、将養,正氣逐漸恢複而脈浮,此是向愈之兆。如《傷寒論》290條:“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327條:“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另一種情況是正氣虛衰,真氣浮越于外而脈浮。所謂正虛而浮,當包括陰陽氣血的虛衰。陰虛不能斂陽;陽浮于外而脈浮;血虛不能内守,氣失依戀,氣越于外而脈浮;陽虛者,陰寒内盛,格陽于外而脈浮;氣虛者,不能固于其位,遊蕩于外而脈浮。正如《四診抉微》所雲:“内虛之證,無不兼浮”。久病脈浮,可有漸浮、暴浮兩種形式。漸浮者,或正氣漸複而浮;或正氣漸耗,真氣逐漸浮越于外而脈浮。暴浮者,可見于正氣暴脫,真氣驟然脫越于外,陰陽離決而脈暴浮,多屬回光返照的征象。如《傷寒論》315條“服湯脈暴出者死”。
由上述可知,浮脈主邪在表,或裡熱外淫,亦主正虛。
李士懋脈學心悟:沉脈
沉脈和浮脈一樣,也有兩層意思:一是部位概念。凡重按至筋骨乃得之脈,不論大小遲數、有力無力,皆曰沉;一是指沉脈,是具有嚴格特征的一種脈。為了區分二者,前者可稱“脈沉”,後者可稱“沉脈”。
正常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如綿裹砂,内剛外柔。除位居沉位,重按至筋骨乃得這個特征之外,還須具有“軟滑勻”的特征。軟與勻,是指脈沉之中有舒緩之象,往來和勻,乃有胃氣的表現。沉滑者,沉為陰,滑為陽,有陽潛水中之象,此為冬與腎之平脈。
沉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脈,因脈以沉為本,以沉為根。脈以虛實為綱,而虛實的區分,又在于沉候之有力無力。故爾,沉脈極為重要。
脈何以沉?因氣血不能外達以鼓蕩、充盈血脈,故爾脈沉。
氣血何以不得外達?無非兩類原因;一類是正氣虛衰,氣血無力外達,緻脈沉;一類是邪氣阻遏,
氣血外達之路窒塞不暢,亦可緻脈沉。
一、正虛脈沉
正虛脈沉,可見于陽虛、氣虛、血虛、陰虛。陽主動,可推動激發全身之機能。陽虛無力推動激發氣血循行,脈乃沉。氣為橐龠,鼓蕩血脈。氣虛則無力鼓蕩,故脈沉。血虛者,無力充盈血脈,緻脈沉。且血虛往往兼有氣虛,氣血皆不足,脈失充盈鼓蕩,故爾沉。陰虛者,血脈失于充盈,脈亦可沉。正虛而脈沉者,當沉而無力。
當臨床見到沉而無力的脈象時,病的性質屬虛無疑。但究竟判斷為陽虛,還是氣虛、血虛,還是陰虛,這就要結合沉脈的兼脈及望聞問三診來綜合分析判斷。陽虛者,脈沉遲無力,伴畏寒肢冷、舌淡苔滑的寒象。氣虛者,脈沉無力,伴有氣短、無力等虛象。血虛者,脈沉細無力,伴面色無華、心悸、舌淡嫩等症。陰虛者,脈沉細而數,伴虛熱、舌紅少苔等症。
上一課我們講浮脈時,說正虛可緻脈浮,在此又曰正虛脈沉,豈不矛盾?非也。正虛脈可沉可浮,取決于正虛的程度與方式。陽虛者,雖虛但不甚重時,脈可沉而無力;若陽虛者,導緻陰陽格拒時,陽氣外脫,脈可由沉而無力轉為虛大、洪數、浮散等。若陽虛進一步加重,連浮越之力亦喪失時,則脈可由浮大轉為沉而微細欲絕,或脈絕。氣虛不甚重時,脈不任重按,或按之無力。若氣虛而賊火内熾,則氣血因賊火之迫激而外浮,可見洪大虛數之脈。氣極虛時,脈可浮散,亦可轉為沉而微細欲絕。因血為氣之母,故血虛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氣虛。氣血不足,無力鼓蕩血脈,而脈沉細無力。若血虛不能内守,氣失依戀,則氣浮于外而脈虛大。尤其當血暴脫時,氣乃外越,出現虛大芤革等脈象。陰虛者,若陽氣尚未浮越時,脈象多呈沉細數。若陰虛較重,陰不斂陽而陽越,則脈浮大洪數,或陰竭于下而陽越于上,呈陽旺陰弱之脈。所以,同為正虛,脈可沉亦可浮,乃取決于正虛程度及方式。
二、邪阻而脈沉
内外之邪阻遏氣血外達而導緻脈沉,包括六淫、七情及氣血痰食等。
1.六淫外襲,可緻脈沉。俗皆雲浮脈主表,表證脈浮,六淫外襲,脈皆當浮。然臨證既久,悉心體察,發現表證初起,脈竟多不浮,反以沉者為多見。固然,正虛外感之人,脈可不浮;然素體健壯者,外感初起脈亦多不浮。究其原委,蓋因邪氣閉郁使然。
陰邪襲于肌表者,以陰邪其性凝泣收引,腠理閉郁,經脈不暢,氣血不能外達,故脈不僅不浮,反而見沉。如《四診抉微》雲:“表寒重者,陽氣不能外達,脈必先見沉緊。”又雲:“豈有寒閉腠理,營衛兩郁,脈有不見沉者乎。”
新感溫病初起,邪襲肺衛,脈本當浮。以溫邪為陽邪,陽主動,又外襲衛分,脈本當浮。但征之臨床,發現溫病初起,脈亦多不浮,反而以沉為多見。何以溫病初起脈亦多沉?因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氣閉郁,氣機不暢。溫邪蘊阻于肺而為熱,衛陽不宣而惡寒,氣血不得外達而脈沉。故雖為溫病初起,脈沉乃理釋然也。由此可知,沉脈主表。
當然,并非表證不見脈浮。當外邪化熱,熱郁而伸時,鼓蕩氣血外達,脈方見浮。若熱勢進一步亢盛,則氣血為熱所迫而外湧,脈不僅浮,且呈洪數之象。此時已由太陽傳入陽明,或由衛分傳入氣分。
浮脈主表,似乎成為互古不易之定論。所以脈浮與否,成為判斷表證有無的主要依據。但通過上述論證,當知表證初起脈并不浮。那麼表證當如何判斷呢?判斷表證有無的主要标志當是“惡風寒”,有
一分惡寒有一分表。當然,熱郁、陽虛皆可惡寒,但與表證之惡風寒有别。表證之惡風寒,尚須具備以下特點:第一,發病初起即有惡風寒;第二,惡寒與發熱并見;第三,表證不解,則惡風寒不除;第四,發熱惡風寒的同時,伴有頭身痛、鼻塞咳嗽等證。有符合上述特征的惡風寒,就有表證存在;無此特征的惡風寒,就無表證。所以,表證存在與否,不以脈浮沉為據。
2.情志拂逆,可緻脈沉。情志拂逆,擾亂氣機,氣血不能暢達,故爾脈沉。沉脈之中,可兼實、弦、細、澀、遲、結等。這些不同脈象的出現,病機相同,都是由于氣郁,氣血不能暢達所緻。由于郁滞程度不同,正氣盛衰有别,因而出現沉中兼弦細澀遲等。
3.痰飲、濕濁、瘀血、食滞、水蓄、積聚、腑實、火郁等諸多有形之邪,皆可阻滞氣機、氣血不暢、脈道不利而脈沉。由于阻滞的邪氣不同,阻閉程度相殊,沉脈可兼滑、弦、細、軟、澀、實、結、躁,甚至脈伏、脈厥。因皆屬邪實,故皆沉而有力。
脈學心悟:遲脈
遲脈皆以至數論,曰一息三至。若僅以至數分,有些問題就難以解釋。遲脈分部,脈書皆有寸遲、關遲、尺遲之分。若獨寸遲,則當一息三至;關尺不遲,當一息五至,寸與關尺的脈率當不一緻。再如,《金匮要略》胸痹篇育“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寸遲當為一息三至,關數當一息六至。寸關尺本一脈相貫,一氣而動,三部脈率應是相等的,不可能出現各部至數不一的情況。若堅持以至數分遲數,那麼隻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自古遲脈分部而論是錯誤的,仲景的寸遲關數是荒謬的。
我們認為,遲數脈的确定,應以脈象為據,而不重在至數。脈的每次搏動,來去皆遲慢,不論至數為三至、四至乃至五至,皆曰遲。
據之臨床,事實上一脈三部,至數定然一緻,而脈象可各不相同。以脈象論遲,則某部獨遲就不難解釋了。所以,遲脈的特征,應重在脈象,而不重在至數。
或問,遲脈來去遲慢,澀脈來去艱難,二者如何區分?二者的共同點是來去皆遲慢艱難;異點是澀脈搏起時的振幅小,而遲脈搏起之振幅不小。
脈遲,緣于氣血運行遲滞,緻使脈之來去皆遲慢。導緻氣血運行遲滞的原因,不外正氣虛衰,氣血不振;或邪氣阻遏,氣血不得暢達。
1.正氣虛衰 氣血不振
正氣虛衰,包括陰陽氣血的虛衰,皆可令氣血不振,運行不暢而脈遲。
①陽虛脈遲:陽虛不能溫煦、推蕩氣血運行;陰寒内盛,又使氣血凝泣不行,故脈來去遲慢。凡腎陽虛、脾陽虛、心陽虛、肝陽虛者,皆可令脈遲。此遲,當沉而無力。
②氣虛脈遲:氣虛,無力鼓動血脈,率血而行,緻脈來去遲慢。此遲,必遲而無力
③血虛脈遲:血虛,不能充盈血脈,脈道枯而澀滞不利,故脈來去皆遲慢。如《傷寒論》50條:“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陽虛、氣虛、血虛,皆可緻脈遲而無力。其鑒别之點在于:陽虛者,伴畏寒肢冷、舌體淡胖等症;
氣虛者,伴氣短無力症,而寒象不著;血虛者,伴面色無華、心悸、舌淡、脈遲無力而兼細。
④陰虛脈遲:陰虛之脈,多為細數或虛數,遲雖少見,但不是絕對沒有。如熱邪灼傷津液,血稠濁而行遲,亦可導緻脈遲。陰虛脈遲者,舌質紅绛少苔,伴陰虛陽亢之熱象。
2.邪氣阻遏 氣血不暢
六淫外客,七情内傷,氣血痰食等,皆可阻滞血脈令脈遲。
①寒邪所客: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泣,氣血不得暢達而脈遲。如《金匮要略》痙證中有載:“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然脈反沉遲。”既為太陽證,脈本當浮,何以反見沉遲?乃風寒之邪客于血脈,氣血不得暢達而脈遲。
②熱邪壅遏:熱壅于内,一方面可阻遏氣機,使氣血不得暢達而脈遲,另一方面,熱邪耗傷陰液,血液稠濁而行遲,故爾脈遲。熱閉愈重則脈愈遲。如《傷寒論》208條:“陽明病脈遲……大承氣湯主之。”大承氣湯乃攻下熱結之峻方,竟然脈遲,可知此遲非寒,乃熱閉使然。此種脈遲,必按之有力,且有一種躁擾不甯之象。進而察其舌,舌質必老紅、苔必老黃,伴胸腹灼熱等内熱亢盛之象。
③氣機郁滞:七情所傷,氣機郁滞,氣血不能暢達,緻令脈遲。
④痰飲、淤血、食積阻滞氣機,氣血不得暢達,亦可緻脈遲。
應該注意:正虛而脈遲者,沉而無力;邪阻而遲者,沉取有力。
脈學心悟:數脈
一息六至為數。此以至數論數脈。餘以為數脈重在脈象,而不重在至數。脈來去皆快,即為數脈。至于脈的至數,可一息六至,亦可一息五至、七至。《内經》雲數脈之象“脈流薄疾”。薄者,迫也;疾者,迅也。脈來去疾速急迫,就是數脈。顯然《内經》是以脈之形象而不是以脈之至數論數脈。《脈經》亦雲:“數脈去來促急。”也是以“象”論數脈,而不是以至數論數脈。既使脈來一息六至,但來去均無疾迫之感,仍不以數脈論。所以,數脈尤重在脈象。否則,曆來脈書都以寸關尺分部論數如何解釋?“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者,又如何解釋?
兒童稚陽之體,脈數為平。病脈之數,有陽熱亢盛及正虛兩類原因所形成。
1.熱盛脈數
陽熱亢盛而脈數者,可見于六氣化火、五志化火,以及痰飲、濕濁、瘀血、食積等蘊而化火,緻陽熱亢盛。熱盛,則搏擊氣血,氣血行速而脈來疾迫緻脈數。
由于引起陽熱亢盛的原因不同,所以數的兼脈也不同。氣郁化火者,脈多沉數,或沉弦而躁數。外感六淫化熱者,脈多洪數,或沉實而數。痰、食蘊久化熱,脈多滑數。濕邪蘊而化熱,脈多濡數。當然,除兼脈不同外,其他症狀和體征亦各有特點,當相互參照,以資鑒别。這類數脈,皆屬實熱,當數而有力,治當以涼瀉為主。
正虛脈數
正虛,包括陰陽氣血的虛衰,皆可緻數;(1)陰虛脈數:陰虛不能制陽,則陽相對亢盛,鼓蕩;(2)陽虛、氣虛、血虛者,脈皆可數;《脈學心悟》:滑脈;滑脈之象,往來流利,如貫珠轉動,往來前卻;平人見滑脈,乃氣血旺盛;1.邪阻;滑為邪盛有餘之脈;可以導緻滑脈的邪氣很廣,熱盛、水蓄、血結,氣壅、;或問既為邪阻,脈何不沉、遲、細、澀、結而反滑?蓋;2.正虛脈滑;正虛者,脈
--------------------------------------------------------------------------------
正虛,包括陰陽氣血的虛衰,皆可緻數。
(1)陰虛脈數:陰虛不能制陽,則陽相對亢盛,鼓蕩氣血,脈流薄疾而脈數。此數,多見細數。若陰虛不能内守而陽氣浮越者,脈可浮數而大,但不任重按。
(2)陽虛、氣虛、血虛者,脈皆可數。因正氣虛衰,氣血張皇,奮力鼓搏以自救,緻脈來急迫,且愈虛愈數,愈數愈虛。此數也,或沉細而數,或浮大而數,然必皆按之無力,治當溫補。
《脈學心悟》:滑脈
滑脈之象,往來流利,如貫珠轉動,往來前卻。《脈經》曰:“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滑與數,皆往來流利。但滑脈的主要特征是往來前卻。前是前進,卻是後退。進而複卻,如珠之滾動。數脈的主要特征是往來急迫,而滾動之感不著。
平人見滑脈,乃氣血旺盛。腎之平脈沉而軟滑。以腎藏精,五髒六腑之精皆聚于腎而藏之。精血同源,腎之精血充盛脈乃滑。又腎脈沉,乃封藏之象;滑為陽,乃火潛水中,故腎脈沉而軟滑為平。孕婦聚血以養胎,故血盛而滑。
1.邪阻
滑為邪盛有餘之脈。邪氣阻遏,氣血欲行而與邪搏擊,則激揚氣血脈滑。猶如河中有石,水流經時,則與石搏擊,激起波瀾。故《金匮》水氣病篇曰:“滑則為實。”
可以導緻滑脈的邪氣很廣,熱盛、水蓄、血結,氣壅、痰飲,食積等皆可緻滑。如《傷寒論》350條雲:“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白虎湯主之。”《傷寒論》256條:“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此言宿食緻滑。《金匮》水氣病篇:“沉滑相搏,血結胞門。”此言血結緻滑。《金匮》髒腑經絡篇:“滑則為氣。”此言氣壅而滑。《傷寒論》138條;“小結胸,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此言痰熱緻滑。以上皆為邪實而緻脈滑。
或問既為邪阻,脈何不沉、遲、細、澀、結而反滑?蓋邪阻重者,氣機阻滞亦重,氣血通行艱難,故脈見沉遲細澀結之類,甚至脈閉伏而厥。若雖有邪阻,但邪阻不甚,氣血與邪搏擊而波瀾湧起,則脈可滑。此滑必按之有力。
2.正虛脈滑
正虛者,脈本不當滑。因氣血已虧,鼓蕩乏力。脈何由滑也。所以張路玉說:“滑脈無無力之象,無虛寒之理。”但是當正氣虛衰較重,不能内固而外洩時;或正虛賊火内熾時,脈亦可滑。如《脈學輯要》雲:“然虛家有反見滑脈者,乃元氣外洩之候。”《脈理求真》亦曰:“或以氣虛不能統攝陰火,脈見滑利者有之.”此滑當按之無力。
臨床因正虛而脈滑者,常見脾虛生痰者,亦滑而無力,或緩滑不任重按。
若脈滑實堅搏彈指,乏和緩之象,乃胃氣敗。如真心脈“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此為真髒脈,乃大虛之象不得誤認為實脈
《脈學心悟》:澀脈
(一)脈象
關于澀脈的脈象,較難把握。曆代都加了很多限定詞,列舉了很多比喻。本想把澀脈說得更明确,反倒滋生出許多冗詞蔓語,使澀脈模糊難識。
澀脈的本意是往來澀滞,正如王冰在《素問?脈要精微論》注解中所說:“澀者,往來不利而蹇澀也。”王叔和改為:“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複來。”提出了澀脈的五個條件,即細、遲、止、散、往來難,後世多宗此說。如《脈訣彙辨》曰:“遲細而短,三象俱足。”也就是說。澀脈必須具備遲、細、短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李瀕湖曰:“參伍不調名曰澀。”在細遲短三條件上,又加上了至數不齊的“參伍不調”。又曰:“散止依稀應指間,如雨沾砂容易散。”在細遲短止的四個條件上,又加上了散與虛軟無力。綜合起來,澀脈的條件是細、遲、短、止、散、虛、往來難七個要素。可是《素問?調經論》載:“其脈盛大以澀”,由句意可知,此澀絕非指尺膚之澀,而是言脈象之澀。澀脈與盛大脈并見,既然盛大,就不會細短,澀脈的條件起碼三缺二。可見,短細并非澀脈的必備條件。《靈樞?脹論》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難經》58難曰;“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澀當細遲短且無力,而盛緊堅大皆長大有力之脈,何能與澀并見?《傷寒論》363條雲:“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澀兼遲,當一息三至,何能與數并見不悖?《傷寒論》274條:“陽微陰澀而長者”。澀脈當短,何以與長并存,澀脈的細遲短散虛與上述的數長盛大堅緊是不可能并見的。可見,澀脈未必細散虛。
後世醫家又提出:“參伍不調名曰澀。”參伍不調,醫家多解為三五不調,中有歇止。肺之平脈多浮短而澀,若果有歇止,且三五不調,脈律如此紊亂,肯定不是正常脈,焉能稱為平脈?再者,澀脈亦有寸澀、關澀、尺澀之分部,脈本一氣相貫,豈能寸脈三五不調,而關尺脈律整齊?所以,澀脈不當有歇止。“參伍”一詞見于《内經》有二,《素問?三部五候論》雲:“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死。”《素問?八正神明論》雲:“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參伍”,《說文解字》段注:“凡言參伍者,皆謂錯綜以求之。”王冰注:“參謂參校,伍謂類伍。參校類伍而有不調,謂不率其常則病也。”
據《内經》兩處用“參伍”一詞的意思,是參校類比以推求的意思。“參伍不調”是指經過參校類比、分析推求,以知人之形與氣、人與時令不相調和,此為病。把“參伍”當作“三五”的大寫,直譯成“三五”已謬;而且《内經》兩句原文,并沒有三五不調的含義,再衍生出歇止的意思,其謬再矣。參伍不調,《内經》中從未指澀脈而言。至于何人首先發明的“參伍不調名曰澀”,尚無确據,後人随之敷衍出澀脈“三五不調,中有歇止”的錯誤,人雲亦雲,謬誤流傳至今。
綜上所述,澀脈當無遲、細、短、散、虛、止這些條件,僅剩下“往來蹇澀”這惟一的特征了。“往來蹇澀”,若指脈的來去皆艱難,這與遲脈的往來遲慢是一個意思,遲澀二脈就無分别,而是一種脈象。所以,“往來蹇澀”不是指脈的來去艱難遲慢,而是指脈搏起之振幅小。這是由于氣血滞澀,或氣血虛衰,不能暢達以鼓蕩充盈血脈而形成的脈象。筆者臨床即以脈來搏起之振幅小,作為判斷澀脈的惟一特征。無論脈體大細長短,脈力有力無力,脈律齊與不齊,脈率或數或遲,隻要脈來搏起之振幅小,就是澀脈。此亦即往來蹇澀之意。
(二)脈理與主病
澀脈振幅小,因于氣血鼓搏不利所緻。氣血鼓搏不利的原因,無非是氣血虛而鼓搏無力;或氣血為邪所阻,不能暢達以鼓搏于脈,緻脈幅小而為澀。
1.氣血虛而澀
血虛可緻脈澀,故澀脈主精虧血少。對此,諸醫家均無異議。精血同源,血少無以充盈血脈,故脈來蹇澀。因于血少,故見心痛、怔忡、經閉、艱嗣等。
對于澀主氣虛,衆醫家皆非之。因《内經》雲:“澀者陽氣有餘也。”曆代醫家多宗此說,認為澀為多氣。如《脈經》雲:“脈澀者少血多氣。”《千金方》:“脈澀者,少血多氣。”《診家樞要》:“澀為氣多血少之候。”《脈确》:“澀脈血少氣有餘。”果若血少氣有餘,則鼓蕩有力,脈當見浮、芤、革、虛等,而不會出現澀脈,這似乎與《内經》原文相悖。實則《内經》所指的陽氣有餘,是指氣滞而言。如《外科精義》曰:“脈澀則氣澀也。”《脈學輯要》曰:“又有七情郁結,及疝瘕癖氣,滞礙隧道而脈澀者。”《脈學闡微》亦雲:“澀脈多見于情志不遂,血運郁澀所緻。”至于澀主氣虛,僅有少數醫家論及。如《景嶽全書》雲:“澀為陰脈,為氣血俱虛之候。”《脈理求真》曰:“澀為氣血俱虛之候。”由此可見,氣血虛,無功鼓搏于脈,緻脈之搏幅小而形成澀脈。因虛而澀者,當按之無力。
2.邪阻氣機不暢而脈澀
邪阻氣機不暢,氣血不能暢達以鼓搏血脈,緻脈幅小而形成澀脈。起到阻滞作用的邪氣,主要為外邪所客、氣滞、血瘀、寒盛、熱邪、食積等。如《傷寒論》48條:“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此澀,即表邪郁遏使營衛不暢,陽氣拂郁不得發越而緻澀。《脈理求真》曰:“然亦須分寒澀、枯澀、熱澀之殊耳。”指出澀脈可因寒客、陽虛、陰血枯涸、熱邪壅塞所緻。《脈學輯要》雲:“食痰膠固中外,……七情郁結,及疝瘕癖氣,滞礙隧道”,皆可緻澀。
正虛之澀,脈澀而無力,邪阻之澀,脈澀而有力。恰如《脈學輯要》所說:“脈澀者,宜甄别脈力之有無,以定其虛實耳。”
《脈學心悟》:虛 脈
(一) 脈象
《脈經》雲:“虛脈,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這裡提出了虛脈的組成有四個要素,即浮、遲、大、空。後世醫家多宗此說。
古代對虛脈的描述,隻有一個要素,即按之無力,并不含有浮、遲、大的意思;《素問?示從容論》:“今夫脈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素問?刺瘧篇》:“瘧證脈大虛。”《素問?五髒生成篇》:“黃脈之至也,大而虛。”《内經》是把浮、大、緩作為虛脈的兼脈,則知虛脈本身并不具備浮、大、緩的特征。再者,《金匮?虛勞篇》:“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脈極虛亦為勞。”将虛與大對舉并論,則知虛未必大。《金匮?血痹篇》:“脈極虛芤遲。”遲乃虛之兼脈,知遲非虛脈固有之特征。所以虛脈的主要特征就是按之無力,至于浮否、遲否、大否,都不是虛脈本身固有的要素。
(二)相類脈
虛脈的主要特征就是按之無力。與此相似的脈象尚有浮、芤、革、散、微、弱、濡,須加以鑒别。
1.虛與浮:浮脈輕手而得,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其不足,僅與浮取相比較而言,并非按之無力。而虛脈是按之無力。
2.虛與芤:芤脈浮大中空有兩邊。其中空,按之有陡然空豁之感;虛脈雖按之無力,尚未緻空豁。
3.虛與革:革脈形如按鼓皮,浮取時浮大有力,有如鼓皮繃緊之感,但按之豁然,有出無入。虛脈浮取力不足,不似革脈之浮大有力;按之力益減,尚未至革脈之空豁。
4.虛與散:散脈浮大極無力,散漫無拘,脈之邊際模糊,如楊花散落之飄忽輕虛,蹤迹不定。虛脈雖浮無力,然脈之邊際尚清,且無力之程度無散脈之甚。
5.虛與微:微脈浮細無力,其細與無力程度,皆甚于虛脈。
6.虛與弱:弱脈沉弱無力,不見于浮位,其細與無力程度,亦皆甚于虛脈。
7.虛與濡:多數脈書皆以浮而柔細稱作濡。筆者認為,濡脈就是軟脈,非必兼浮細。其軟,亦是脈力不足,但不似虛脈無力之甚。若濡果為浮而柔細,則與微脈隻是細與無力的程度略有差異,臨床上二者難以區分,迳可視為一種脈象。
(三)脈理與主病
虛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脈,因脈以虛實為綱,脈虛則正虛。
虛脈主正氣虛。凡陰陽氣血虧虛,皆可形成虛脈。陽氣虛,血脈搏擊無力,則脈虛。陰血虛者,不能内守而陽氣浮;陰血不能充盈血脈而脈不任重按,緻成虛脈。臨床凡見到虛脈,肯定是正氣虛衰無疑,至于究竟為陽虛、氣虛,抑或陰虛、血虛,則要結合兼脈以及神、色、舌、症等綜合判斷。
《脈學心悟》:實脈
(一)脈象
典型的實脈,是浮中沉皆大而長,搏指有力。但有些實脈并不很典型,或浮取時不著,而中取、沉取時大而有力;或脈大而有力并不長;或浮中沉皆有力,但不甚大。凡此,皆可稱為實脈。所以,實脈的主要特征是大而有力,緻于浮與長,不是主要特征。
(二)相類脈
實脈的主要特點是大而有力。與此相類的脈有沉、牢、洪。
1.實與沉: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内剛外柔,不似實脈之三候皆大而有力,即使沉取時較有力,亦不如實脈之大而有力。
2.實與牢:牢脈位沉而實大弦長,浮中不見。牢脈亦可稱沉實脈。
3.實與洪:洪脈來盛去衰,似波瀾湧起,雖浮大,但按之稍減,不似實脈之大而搏指有力。
4.實與長:長脈過于本位,迢迢悠揚,如揭長竿之末梢,不似實脈之大而搏指。若長脈太過,長大而堅搏,亦即實脈。
(三)脈理與主病
1.邪實:
實脈主實證。邪氣亢盛,正氣奮與邪搏,鼓蕩氣血,故見實脈。
(1)外感:外感六淫,邪氣亢盛,正與邪搏,脈可實。或六淫化火,三焦熱盛,搏擊氣血,鼓蕩血脈而脈實。治當清熱瀉火,或通腑逐熱,或發汗祛邪,皆宗“實者瀉之”之法以逐邪為務。
(2)内傷:内傷雜病中常可見實脈,這種實脈就比較複雜。若脈實、舌紅苔黃,确有熱象可據者,屬火熱亢盛之實證,當清熱瀉火。若脈實而舌不老紅、苔不老黃,無熱象可憑者,可因于痰濁、瘀血、食積等,邪氣阻隔于裡,氣機逆亂,正氣奮力與邪相搏,氣血激蕩而脈實。亦可見于肝氣橫逆,氣逆則血逆,氣血奔湧,鼓蕩血脈而脈實。
2.正虛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實脈反主虛證。如胃氣衰竭,真氣外洩,脈見強勁搏指,失卻沖和之象,可見實脈。如《傷寒論》369條:“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此時實脈,并非實證,乃胃氣衰敗,萬萬不可誤予攻伐。
沖氣上逆而脈實。張錫純認為:“八脈以沖為綱”,“上隸于胃陽明經,下連腎少陰經。”當胃虛不固,或腎虛不攝時,沖氣上逆,幹于氣血,脈可實大。張氏曰:“脈弦大按之似有力,非真有力,此脾胃真氣外洩,沖脈逆氣上幹。”治當培元佐以鎮攝。
脈學心悟:長脈
(一)脈象
長脈過于本位。上過于寸,下過于尺。不大不小,不疾不徐,直上直下,名之曰長。若僅上部脈長,名之曰溢,若僅下部脈長,名之曰覆。關脈位居寸尺之間,上則為寸(關脈腕端),下則為尺(關脈肘端),無所謂過于本位,所以關脈無長。
(二)脈理與主病
1.常脈
脈來悠揚而長,乃氣血昌盛之象。強壯高大之人脈可長。此即《内經》所雲“長則氣治。”
春脈可長,以春為陽氣升發之時,氣張而脈長。肝應于春時,其政舒啟,肝之常脈可長。
平脈之長,當迢迢自若,如揭長杆之末梢,悠揚而長。《診家正眼》曰:“長而和緩,即含春生之氣,而為健旺之征。”
2.病脈
病而見長,當長而搏指有力。因于氣血奔沖亢盛,鼓蕩血脈而逆長。能夠使氣血亢盛奔沖的原因,常見于熱邪蒸迫及氣逆亢盛。
(1)主肝病:肝氣亢逆,氣血随之而湧,則脈來搏堅;(2)陽熱亢盛:陽熱盛則激蕩氣血,搏擊于脈而脈長;陽熱的形成,可由于六氣化火,五志化火,以及氣血痰;(3)陰證見長脈:陰證漸見脈長,乃正氣來複,陰證;《脈學心悟》:短脈;(一)脈象;短脈的特點是兩頭短绌,寸尺不能滿部;(二)脈理與主病;1.常脈;秋之常脈浮而短澀;2.病脈;《素問?脈要精微論》曰:“短則氣病;
--------------------------------------------------------------------------------
(1)主肝病:肝氣亢逆,氣血随之而湧,則脈來搏堅而長。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曰:“病肝脈來,盈實而湧,如循長竿,曰肝病。”其症可見頭暈、頭痛、耳鳴、目眩、脅下脹痛,甚或動風、眩仆等。
(2)陽熱亢盛:陽熱盛則激蕩氣血,搏擊于脈而脈長。
陽熱的形成,可由于六氣化火,五志化火,以及氣血痰食蘊久化熱。雖脈皆長而亢盛,但由于緻病因素不同,其症有别,臨床當須分辨。
(3)陰證見長脈:陰證漸見脈長,乃正氣來複,陰證轉陽向愈之征。如《傷寒論》274條:“太陰中風,四肢煩痛,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長為陽脈,乃氣血旺盛之脈,故知欲愈。
《脈學心悟》:短 脈
(一)脈象
短脈的特點是兩頭短绌,寸尺不能滿部。
(二)脈理與主病
1.常脈
秋之常脈浮而短澀。肺與秋相應,肺之平脈亦浮而短澀。秋氣斂肅,人亦應之,氣血内斂,不能充分充盈鼓蕩血脈,故脈見短。此乃平脈。
2.病脈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短則氣病。”氣病不能帥血而行,充盈鼓蕩于血脈,緻兩頭短绌而為短脈。所謂氣病,包括氣虛與氣郁兩類。
(1)氣虛:氣虛者,既無力鼓蕩血脈,又無力帥血以充盈血脈,緻脈短。其短,乃因虛所緻,故必短而無力。如《傷寒論》211條:“發汗後,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谵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此即陽虛而短。
(2)氣郁:導緻氣郁的原因,可因七情所傷,亦可因于痰飲、食積、瘀血、火郁等邪氣壅遏,阻滞氣機,可緻脈短。其短,乃因邪實氣郁所作,必短而有力,兼有不肯甯靜之感。如楊仁齋雲:短脈,“無力為氣虛,有力為壅,陽氣伏郁不伸之象".
脈學心悟:洪脈
(一)
脈象:洪脈之象,浮大有力,以大為主要特征。
洪脈古稱曰鈎,後世以洪脈相稱,鈎脈逐漸被洪脈所取代。為什麼古代将洪脈稱為鈎?關于鈎的含
前曲,其狀如鈎,故古人将洪脈以鈎相喻,亦即以洪波喻洪脈。
醫家多以來盛去衰描述洪脈。來盛,指血脈搏起之時,其勢如洪波湧起,滿指滔滔,浮大有力。去衰,卻難體會。當脈回落之時,脈勢皆衰,非獨洪脈,所以,去衰并非洪脈獨有之特征。
(二)相類脈
洪脈,以脈大為主要特征。實、芤、革、虛、散亦皆浮大,故須加以鑒别。
1.洪與實:實脈浮中沉皆大而有力,洪脈大而兼浮,但脈力遜于實脈,且按之力減。
2.洪與虛:虛脈浮大無力,按之益甚,脈力遠遜于洪。
3.洪與散:散脈其形更浮大,邊際模糊,狀若無涯,浮遊飄忽,極為無力。
4.洪與芤:芤脈亦浮大,然按之陡然空豁。不似洪脈之有力,按之滿指滔滔,無空豁之感。
5.洪與革:革脈亦浮大,其浮大有如鼓皮之繃緊,缺乏彈性,且按之空豁,不似洪脈之浮大,搏幅亦大,按之有湧盛之感。
6.洪與大:多數醫家将洪與大視為一脈,洪即大。筆者認為,大脈隻強調其脈體闊大且有力,不強調脈位之浮沉。洪應兼浮,且脈之搏幅亦大,脈雖有力,尚較柔和,不似大脈之力強,洪大應分之為妥。
(三)脈理與主病
1.常脈
夏季與心之常脈應洪。夏季陽氣旺盛,氣血湧盛于外,鼓蕩充盈于血脈,緻脈洪。心主火,與夏相應,故心脈為洪。《素問?王機真髒論》曰:“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鈎。”
2.病脈
(1)熱盛:外邪入裡化熱,或五志化火,或痰、濕、食積、瘀血蘊而化熱。熱盛蒸迫氣血,脈流迫疾,鼓擊血脈而脈洪。症見壯熱、煩渴、大汗,或出血、瘡瘍等。《難經》14難曰:“脈洪大者,苦煩滿。”《傷寒論》26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溫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金匮腸癰篇》:“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
(2)氣虛:飲食勞倦傷脾,脾胃氣弱,正氣虛衰,陰火内熾,激蕩氣血而脈洪。《脾胃論》卷中:“脾證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此洪,乃因虛所緻,故當沉取無力,治以甘溫除大熱法。
(3)陰虛:陰虛不能内守,陽氣浮于外而脈洪。或陰竭于下,陽越于上,陽脈洪大,陰脈沉細。陰虛陽浮者,舌當光绛無苔。
(4)陰寒内盛:陽氣衰微,陰寒内盛,格陽于外而脈洪。此洪也,必沉取無力,舌質淡胖。
(5)蟲擾:蛔蟲擾動氣血,氣血逆亂,脈亦可洪。《金匮?趺蹶篇》曰:腹痛有蟲,“其脈當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蟲。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大則病進。”丹溪曰:“大,洪之别名。”新病脈大有力為邪盛,久病脈大無力為真氣外洩。皆為病勢将進一步發展惡化,故曰病進.
脈學心悟:微 脈
(一)脈象
微脈浮取而見,極細而無力,猶如羹上飄浮之肥油,按之欲絕,如有如無。在有些醫藉中,複合脈言微時,很多不是指微脈,而是起形容詞作用,有“少許的”、“略微的”意思,此時不作微脈看待。如《素問?平人氣象論》論曰:長夏胃微軟曰平。”亦即略微軟弱的意思。若把微看成是微脈,即微而軟,當是胃氣衰而不是平脈了。
(二)相類脈
微脈浮細無力,與細、弱、濡相類,須加以鑒别。
1.微與弱:二者都極細而無力,但脈位不同。微脈見于浮位,弱脈見于沉位。
2.微與細:二脈雖均細,但微較細脈更細。細脈不強調脈位、脈力,隻要脈體細,就是細脈。徽脈雖細,但脈位必須浮,脈力必須無力,按之欲絕。
3.微與濡:濡脈的特征,都稱其浮而柔細。筆者不贊同這種看法。因為濡即軟,對脈位、脈體、至數都無特殊限定,隻要脈有柔軟之感,就是濡脈。若果以浮而柔細稱為濡,則與微脈較難區分,頂多說微比濡更細、更無力而已,實則可迳視為一脈。
(三)脈理與主病
脈的搏動,依賴陰血的充盈,陽氣的鼓動。氣血皆衰,脈失血之充盈而細;脈失氣之鼓蕩而無力;血虛不能内守,氣虛不能固于其位而外越,故脈浮,于是形成浮細無力,按之欲絕之微脈。如《脈學闡微》曰:“微為氣血不足,陽氣衰微之象。”
1.氣血衰弱
氣血弱,則無力充盈鼓蕩血脈而脈微。如《金匮?水氣病篇》:“微則無胃氣。”《金匮?嘔吐哕篇》:“微則無氣。”
2.陽氣虛衰
陽氣虛衰,無力鼓蕩血脈,脈亦可微。症見畏寒、肢厥、萎靡、嗜卧、吐利、脹滿等,少陰篇中恒多見之。如《傷寒論》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傷寒論》286條:“少陰病,脈
3.邪去正未複
久病脈微概作虛治。新病邪去正虛未複而脈微,為欲愈之兆。例如《傷寒論》287條:“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傷寒論》254條:“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金匮?嘔吐篇》:“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當然,此種脈微,未必都是浮細無力之微脈,亦可指脈見和緩或緩弱無力之脈,此皆為邪去,正氣未複,向愈之征。
(四)微脈主實析
《金匮?腹滿宿食篇》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脈既已見微,尚用大承氣湯,似乎此微當為邪阻無疑。《脈理求真》亦曰:“然有痛極脈閉,脈見沉伏,與面有熱色,邪未欲解,并陰陽俱停,邪氣不傳,而脈俱見微者。若以微為虛象,不行攻發,何以通邪氣之滞也。”
微脈主邪實,餘以為不然。上述之微脈,乃沉取而見,實為沉伏之脈,或沉澀之脈,并非浮細無力之微脈。景嶽雲:微脈“當概作虛治。”誠有見地也。
《脈學心悟》:緊 脈
(一)脈象
緊脈的主要特征就是左右彈指,不拘于指下一定部位,這個特點,古人喻為“轉索”、“切繩”、“紉箄線”。
所謂“轉索”,就是指脈的搏動,猶如繩索之轉動,左右彈指無定處。因繩索是數股擰在一起,狀若麻花,有凹有凸。當繩索轉動而前時,凹凸交替更叠,凸處或轉于脈之左側,則左側彈指;凸處或轉于脈的右側,則右側彈指,切之,脈左右彈指,不恒在一處搏動。有左右交替彈指之感,所以古人喻為“切繩”、“轉索”、“左右彈指”。至于“如紉箄線”,指竹箄縱橫交錯編織,凹凸不平,摸之凹凸交替出現,亦如轉索無常。諸比喻中,以轉索喻緊脈最為貼切、形象。
緊脈脈位不定,可見于浮位,亦可見于沉位;至數,或遲或數。因緊為拘束之象,故脈體一般不大,或竟偏細。脈力可強可弱,因虛實不同而異。其象如切繩,故脈多長而不短绌。
(二)脈理與主病
緊脈為拘急斂束之象。脈的調和暢達、正常搏動,取決于氣血的和調、暢達。當氣血為寒束或邪阻,不能調和暢達,則脈失陽氣的溫煦鼓蕩,以及陰血的充盈濡養,脈即拘急斂束,而呈現緊象。若陽氣、陰血不足,無力溫養濡潤,脈亦可拘急而緊。二者一虛一實,當以沉取有力無力加以區分。
1.緊脈主寒
緊為諸寒收引之象。寒性凝泣收引,脈绌急而緊,左右彈指。寒襲于表,則肌表之經脈氣血不得暢達,不通而頭身痛。寒襲于裡,則裡之經脈氣血不得暢達,經脈拘急收引而胸腹痛。
2.緊脈主邪阻
氣血為邪氣所阻遏,脈失陽氣之溫煦鼓蕩、陰血之充盈濡養,亦可拘急而為緊。如《傷寒論》355條:“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此即邪阻氣機,脈失陽氣之溫煦而乍緊。陽不達于四末而手足厥冷。以瓜蒡散吐邪,祛其壅塞暢達氣機,陽氣敷布,脈緊自除,肢厥自愈。
(1)宿食阻遏:《金匮?腹滿篇》:“脈緊如轉索無常者,宿食也。”又曰:“脈緊,頭痛 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此即宿食阻隔氣機,經脈失于陽氣之溫煦鼓蕩,拘急而緊。頭痛風寒者,非風寒所客,乃宿食不化,郁滞氣機,阻氣不升而頭痛,狀如風寒,而實為食積類似傷寒。
同為食積,何以脈可滑、可緊、可澀、可伏?皆因食積阻滞程度不同所緻。阻滞輕者,氣血尚可通達,但有食阻,激起波瀾而脈滑。若阻滞重者,則經脈失于陽氣溫煦、陰血濡養,則脈拘急為緊。若阻滞再重,則脈可澀、可伏,甚至可厥。
(2)陰濁閉阻:《金匮?腹滿篇》雲:“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金匮?痰飲篇》:“膈間有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陰濁阻滞陽氣。經脈失于陽氣之溫煦鼓蕩,故爾脈緊。下其陰濁,陽氣得伸,脈緊自去。
(3)熱結阻滞:《傷寒論》22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一派陽明熱結之象,脈反緊,此即熱結阻隔氣機,氣血被縛而不肯甯靜,左沖右突,形成左右彈指之緊脈。又如《傷寒論》135條:“結胸熱實,脈沉而緊。”仲景明确指出熱實緻緊,可知緊亦主熱結。
3.緊脈主虛
(1)亡陽:陽虛陰寒内盛,經脈拘急而為緊。如《傷寒論》283條:“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又如《傷寒論》67條:“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此亦為陽虛水飲上泛而脈緊。
(2)亡血:陰血虛,不能濡養經脈,緻經脈拘緊而為緊。如《傷寒論》86條:“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目旬,不得眠。”
脈緊皆言其挺勁、有力、弦強。若因邪實、寒盛者,固可挺勁、有力、弦強;若因陽虛而陰盛、正氣虛衰乃至亡陽者,脈當緊而無力。故不可概雲緊脈挺勁、弦強.
脈學心悟:緩 脈
(一)脈象
緩脈之象,當不浮不沉,不大不少,不疾不徐,不亢不弱,往來均勻,悠悠揚揚,狀如輕風吹拂柳梢,輕舒搖曳。
醫家皆以“四至為緩”,餘以為不盡然。緩脈重在脈象,而不重在至數。既使至數稍快或稍慢,其象輕舒和緩,即為緩脈。若從容之象已失,縱然四至,亦非緩脈。
(二)脈理與主病;1.平脈;正氣充沛,氣血調和暢達,脈即舒緩,此為有胃氣、有;即使病脈,中有和緩之象,為胃氣尚存,雖重不俱;若;2.病脈;(1)營虛衛強:太陽中風脈浮緩,為風傷衛,衛強營;(2)脾虛濕盛:濕性濡,濕盛可令經脈弛張,故脈緩;濕有内外之分,然皆以脾胃為重心;(3)熱盛脈緩:熱盛則令經脈馳縱,緻脈緩;熱盛迫;脈學心悟:芤脈;(一)脈象;芤脈浮大,按
--------------------------------------------------------------------------------
(二)脈理與主病
1.平脈
正氣充沛,氣血調和暢達,脈即舒緩,此為有胃氣、有神的表現,屬于常脈。《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和柔,即壅容不迫也;相離,即勻淨分明也。脾胃為後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氣旺,氣血充盛,故脈緩。此為脾之平脈。
即使病脈,中有和緩之象,為胃氣尚存,雖重不俱;若無和緩之象,即胃氣已亡,雖輕亦足堪虞。
2.病脈
(1)營虛衛強:太陽中風脈浮緩,為風傷衛,衛強營弱,營衛不和。寒為陰邪,陰勝則脈拘急而為緊;風為陽邪,陽勝而脈馳縱,故脈緩。其緩也,因氣血受風陽之鼓動,故緩而兼浮。
(2)脾虛濕盛:濕性濡,濕盛可令經脈弛張,故脈緩。
濕有内外之分,然皆以脾胃為重心。濕邪外受,必有内濕相合。外濕内濕雖然有别,但又密切相關,均可緻脈緩。濕盛者,脈緩且軟;脾虛者,脈緩而無力。以脾虛生化不足,氣血皆虛,其行徐緩,鼓搏不力,故脈緩。如《診家樞要》曰:“緩以氣血向衰,故脈體徐緩爾。”
(3)熱盛脈緩:熱盛則令經脈馳縱,緻脈緩;熱盛迫激血脈而脈大,故熱盛者,脈可緩大。如《傷寒論》278條:“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以脾家實。”脾家實,即脾經熱盛。熱盛脈縱,故見緩脈。景嶽雲:“緩而滑大者多實熱。”
脈學心悟: 芤脈
(一)脈象
芤脈浮大,按之邊實而中空,如按蔥管。
所謂“邊實”,是指脈的上下兩邊,還是指左右兩邊?衆說不一。《脈理求真》曰:“芤則如指著蔥,浮取得上面之蔥皮,卻顯得弦、大;中取減小空中;按之又著下面之蔥皮而有根據。”這是明确無誤地指上下兩邊。脈之上邊,易于觸知;脈之中間,搏指已然無力,有中空之感;再按之至沉,隻能更加無力或無,何以沉取反能強實搏指,這是不可能的。再者,脈的下邊,貼近筋骨,按之較硬,根本無法在沉按較硬的感覺中,分出那個是脈的底邊,那個是筋骨。試以蔥管置于桌子上,輕按觸知蔥管上部;重按至桌,闆硬之感上,難以分出蔥管底部及桌面。兩邊,應指脈的左右兩邊。邊實中空,是指中取時的感覺,此時上部之脈管已經按下,搏指之力頓減,現中空之感,而左右兩邊之脈壁抗指之力尚存,因而呈“邊實中空。”
(二)相類脈
芤、虛、革皆浮而大,按之無力,須加以鑒别。
1.芤與虛:芤、虛皆浮大無力,但虛脈之無力,甚于芤脈。中取芤脈兩邊實,但空豁之感甚于虛脈。
2.芤與革:革脈為弦、芤相合之脈,浮大有力,勝于芤脈。且有挺急之感,按之陡然空豁。
(三)脈理與主病
芤脈的形成,是由于亡血、失精、陰液耗傷,脈道失充而按之中空。氣失依戀而外越,故脈浮大中空而為芤。如張景嶽雲:“芤脈為孤陽亡陰之候。為失血脫血,為氣無所歸,為陽無所附,……總屬大虛之候。”
1.亡血失精
《傷寒論》246條:“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精辟地闡明了芤脈脈理。“芤為陰”,是指芤脈中空,是由于陰液耗損,如亡血失精、傷津耗液等。“浮為陽”,是指芤脈之浮大,由于陰耗陽無所附而外越,于是形成芤脈的浮大之象。在《金匮》虛勞篇中,又進一步闡明了芤脈所主的病證:“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清谷、亡血、失精,均為陰液精血耗傷,血脈失充而中空,氣失依戀而外浮,形成浮大中空的芤脈。男子失精,女子夢交,亦為陰虛陽動之征,脈乃見芤。
芤脈以亡血為多見。亡血的原因,可因熱盛迫血妄行;情志所傷,氣逆血逆,肝血不藏;瘀血阻塞經脈,血不循經;陽虛不攝陰血;氣虛不能固攝;陰虛火旺,灼傷陰絡;或外傷出血等。因出血原因不同,雖皆可見芤,但兼脈、兼症有别。
出血尚有緩急之分,量有多少之别。緩慢而少量出血,脈多呈細數、微弱之脈,少數亦可見洪大、虛大的脈象。大量急性出血,血暴脫而氣暴浮,多見虛大、洪大、芤或革,少數亦有細數虛弱之脈。筆者曾多次于大失血後,即刻診病人的脈,未診得典型的芤脈,倒是多見數大或細數之脈。
2.熱盛津傷
《靈樞》邪客篇曰:“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熱盛耗傷津液,脈道失充,陽失依附,可出現芤脈。如《溫病條辨》上焦篇第8條:“太陰溫病,脈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金匮》中暍篇:“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此為暑熱傷津耗氣,津氣兩傷,緻脈芤而兼弦細遲。
3.瘀血癰疽
(1)瘀血:《脈訣》首先提出芤主瘀血,曰:“寸芤積血在胸中,關内逢芤腸裡癰。”關于芤主瘀血,贊同者廖廖無幾。《診家樞要》:“右寸芤,胸中積血。”《醫學入門》:“芤主瘀血不通。”《瀕湖脈學》亦從此說,曰:“寸芤積血在于胸。”而大多數醫家對芤主瘀血持否定态度,甚至直斥為“邪訛”。李士材就對李時珍從“僞訣”之言深感遺憾,曰:“以李時珍之博洽明通,亦祖述其言為主病之歌,豈非千慮之一失乎。”
究竟芤脈是否主積血,筆者傾向于肯定的。臨床曾診治過多例屬于瘀血型的冠心病患者,其寸脈出現動脈。其中約半數獨左脈動,症見胸中悶痛,常于淩晨憋醒,以血府逐瘀湯加減獲效。雖動脈非芤,但二者病理意義相通。芤為亡血氣無所依,動為陰虛陽博陽失所附。動可主瘀血,芤當亦可主瘀血。
血脫氣浮而脈芤,易于理解。血瘀,脈當澀,何以會出現芤脈?蓋一則因瘀血不去,新血不主。新血不生而血虛,氣失依附而浮越;再者,血瘀既久則化熱,熱動而氣浮,故可造成芤脈。筆者雖未見
到胸中積血而出現典型的芤脈,但依動脈而據理推斷,芤主積血不無道理,難怪有些醫家亦持肯定态度。遽斥為“邪訛”,恐有偏頗武斷之嫌。
(2)癰瘍:關芤,為中焦失血。左關脈芤為肝血不藏,右關脈芤為脾血不攝。腸胃癰瘍,乃氣血為熱邪腐敗而為癰膿,緻血傷氣浮而為芤。尤其癰瘍破潰之後,氣血大傷易見芤脈。
脈學心悟: 弦脈
(一)脈象
弦脈的主要特征是指脈來端直以長,直上下行,狀如弓弦。弦脈對脈位、至數沒有特定要求。脈位可浮可沉,至數可快可慢。典型的弦脈,脈力當滿張有力,但亦可出現弦而無力之脈。脈體可細、可不細,或大,但定要長。
(二)相類脈
弦與長,因脈皆長,故常相混。長脈主要特征是脈體長,過于本位。弦脈雖亦長,但主要特征是指脈象端直如弓弦,直上下行,且脈力強于長。
(三)脈理與主病
弦為陽中之陰脈。其脈為血脈拘急,欠沖和舒達之象,故弦為陽中伏陰之脈。
經脈之柔和調達,賴陽氣之溫煦,陰血之濡養。當陽氣或陰血不足時,脈失溫煦濡養而拘急,則為弦。或因氣機不暢,邪氣阻隔,氣血不得暢達,亦可使脈失陽氣之溫煦,陰血之濡養,拘急而弦。故仲景稱“弦則為減”。《診家樞要》曰:“弦為血氣收斂,為陽中伏陰,或經絡間為寒所入。”
弦脈因其脈力強弱不同,分為常脈、病脈、真髒脈三種。
1.常脈
春脈弦。肝應春,故肝之常脈亦弦。
春令,陰寒乍退,陽氣升發之時。此時,陽氣始萌而未盛,溫煦之力未充,《内經》稱之謂“其氣來軟弱”,故脈尚有拘急之感而為弦。肝為陰盡陽生之髒,與春相應,陽始生而未盛,故脈亦弦。
常脈之弦,當弦長和緩,正如《素問?玉機真髒論》所雲:“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未梢,曰肝平。”揭乃高舉之意。手舉長竿之未梢,修長且悠揚,喻弦脈之狀,甚為妥切。
2.病脈
弦有太過與不及。
(1)太過:弦脈太過之象,在《素問?平人氣象論》中說得很清楚,曰:“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盈實而滑,乃有堅意。狀如循長竿,為弦長堅挺,已乏柔和之象。
何以脈弦達過?不外氣逆、邪阻、及本虛标實三者。
氣逆:因情志拂逆,氣機逆亂,或氣機亢逆,或氣機郁結,脈皆可弦。氣逆者,氣升血升,氣血搏擊于血脈,緻脈弦長而強勁搏指。氣機郁結者,氣血不能暢達敷布,脈失氣血之溫煦濡養,故拘急而弦勁。
邪阻:邪氣阻遏,氣機不暢,氣血不得宣發敷布,脈失氣血之溫煦濡養,故拘急而弦。阻遏氣機的邪氣包括很廣,除七情之外,尚有六淫及痰飲、瘀血、食積等。
邪客少陽:少陽主樞,乃陰陽出入之樞。少陽為邪所客,樞機不利,陰陽出入乖戾,氣血運行失常,脈失氣血之溫煦濡養,緻拘急而弦。瘧屬少陽,故瘧脈自弦。痙乃筋之病,因邪客而氣機乖戾,筋失柔而拘急為痙;脈失柔而拘急為弦。故“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
肝為厥陰,為剛髒,為陰盡陽生之髒。邪客于肝,陽氣之升發失常,陽不勝陰,溫煦不及,緻脈拘急而弦。
弦主痰飲:痰飲為陰邪。痰飲的産生,緣于陽氣不振,溫煦不及,故脈弦。且痰飲既已形成,複又阻隔氣機,氣血不得暢達,脈失溫煦濡養,故爾脈弦。此即仲景所說:“脈偏弦者,飲也。”
弦主寒,主痛:寒盛則陽損,脈失溫煦而脈弦。痛乃因經脈不通而作。既已不通,經脈拘急必矣,此于脈為弦,于症為痛,機理一也。
弦主癥瘕:癥瘕乃氣血痰搏聚而成。癥瘕阻滞氣血,則脈失溫煦濡養而為弦。至于宿食緻弦,其理亦如癥瘕,皆緣氣機阻滞使然。
本虛标實:肝為剛髒,賴脾胃生化水谷精微的濡養,腎水之滋涵,腎陽之溫煦,肝木方能升發條達,脈乃弦而舒緩悠揚。若脾胃虛弱,化生不足,肝失濡養,或腎水不足而失于滋涵,腎陽不足失于溫煦,則肝失沖和舒啟而亢逆,脈皆可弦。此弦,可弦勁搏指,但不可以弦而有力誤認為亢逆,脈皆可弦。此弦,可弦勁搏指,但不可以弦而有力誤認為實證,妄予開破降洩。此乃胃氣不足,弦多胃少,本虛标實之證。故仲景明确指出:“弦則為減”。減即不足之意。治當培土或益腎,以使肝木條達。
(2)不及:弦而無力為不及,乃正虛所緻。所謂正虛,當包括肝氣虛、肝陽虛、肝血虛。陽氣、陰氣不足,脈失溫煦濡養而弦。肝氣虛者,弦而無力,或弦而不任重按,伴頭昏氣短,胸脅脹痛,脘滿不食,倦怠無力等症。肝陽虛者,脈亦弦而無力,伴畏寒肢冷等寒象。肝血虛者,因血虛常伴氣虛,故脈多弦細無力,症見頭昏目眩,心悸氣短,瘛疭轉筋,面色無華等。肝陰虛者,脈多弦急細數,或弦勁搏指,少有弦細無力者。
3.真髒脈
《素問?玉機真髒論》曰:“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脈弦勁不柔,失沖和之象,乃胃氣已敗。
同一正虛脈弦,有的可本虛标實,出現弦勁搏指,太過之脈;有的出現弦而無力,本虛标亦虛;有的可出現弦勁不柔,如循刀刃,何以然也?蓋因禀賦不同,正氣強弱之殊使然。正虛不甚,尚可動員全身之氣血,奮力搏擊,而現本虛标實之脈。若正虛已甚,拼掙之力亦弱,則正虛标亦虛。若正氣衰敗,胃氣已絕。脈可弦勁不柔,如循刀刃,乃真氣外洩之象,為肝之真髒脈。
脈學心悟: 濡 脈
(一)脈象
濡即軟。《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肝脈來,軟弱招招。”軟脈,即是濡脈。
軟脈的特點,就是脈來柔軟,仿佛水中之棉。所謂軟脈,就是脈力遜于平脈,但又強于弱脈。對脈位的浮沉,至數的疾徐,脈體的長短闊窄,都無特定的要求。
《脈經》曰:“軟一作濡。一曰細小而軟。”其形 “極軟而浮細”。後世脈學皆以《脈經》為準,将浮細無力之脈稱為濡。
可是,微脈脈象也是浮細無力,《脈經》稱之“極細而軟”,《活人書》亦曰:“極細而軟。”《察病指南》曰:“極細而浮軟。”關于微脈的這些描述,與濡脈是一樣的,隻是加上了“若有若無”或“按之欲絕”的描述。濡脈已然如水中之浮棉了,與微脈之“若有若無”、“按之欲絕”是很相似的。隻是在字面上還可勉為區分,到臨床上就很難區别了,二者徑可視為一脈。所以,濡脈就是脈體柔軟。為了與浮而柔細之濡相區分,這種脈體柔軟的脈,可稱為軟脈或柔脈。
(二)脈理與主病
此處所說的脈理與主病,是指軟脈,而不是通常所指的浮而柔細的濡脈。
軟脈的形成,是由于氣血鼓蕩力弱而脈軟。何以鼓蕩力弱?可因于氣血虛、脾虛、陽虛、濕盛所緻。
1.氣血虛
脈賴氣血之充盈鼓蕩。氣血不足,鼓蕩之力弱,則脈力減,故按之軟。
2.脾虛
脾為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血虧,鼓蕩之力弱,故脈軟。
3.陽虛
陽主動。溫煦推動血脈。陽虛鼓蕩力弱,故脈軟。陽虛者,常伴畏寒肢冷等寒象。
4.濕盛
濕為陰邪,其性濡。濕盛者,大筋軟短,血脈亦軟,按之軟。再者,濕阻氣機,氣機不暢,氣血不能鼓蕩血脈,亦是濕盛緻脈軟的一個因素。痰、飲、水等與濕同類,皆可緻脈軟。
軟脈與濡脈主病有異,濡可主陰虛,但軟脈一般不主陰虛.
脈學心悟:弱脈
弱脈居于沉位,按之細而無力;(二)脈理與主病;弱脈是由于陽氣、陰血的虛衰,氣血無力敷布于外而脈;弱脈主陽虛、氣虛、血虛是肯定的;脈學心悟:革脈;(一)脈象;革脈乃弦芤相合之脈,中空外急,浮取弦大有力,如按;(二)脈理與主病;革脈何以中空?陰血不足,血脈失充,脈中無物故爾按;血虛,氣無所倚而浮越,搏擊于外面為革;《金匮?驚悸篇》曰:“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
--------------------------------------------------------------------------------
弱脈居于沉位,按之細而無力。
(二)脈理與主病
弱脈是由于陽氣、陰血的虛衰,氣血無力敷布于外而脈沉;充盈鼓蕩無力而脈細無力。
弱脈主陽虛、氣虛、血虛是肯定的。弱脈是否主陰虛?這裡所說的陰虛,是指狹義的陰虛,是指伴有骨蒸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顴紅、舌绛紅少苔的陰虛。一般來說,陰虛内熱者,脈當浮而細數,不當見弱脈。
脈學心悟:革脈
(一)脈象
革脈乃弦芤相合之脈,中空外急,浮取弦大有力,如按鼓皮,沉取則豁然中空。《金匮?血痹虛勞篇》曰:“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後世皆宗仲景之說。
(二)脈理與主病
革脈何以中空?陰血不足,血脈失充,脈中無物故爾按之空。革脈何以外急?乃血虛不能内守,陽氣奔越于外,搏擊血脈,脈乃浮大而繃急。氣越的原因,包括血虛、氣虛、陽虛、陰虛四類。
血虛,氣無所倚而浮越,搏擊于外面為革。氣虛,不能固于其位,浮越于外而為革。陽虛,陰寒内盛,格陽于外,搏擊血脈而為革。陰虛不能内守,陽浮于外,脈亦為革。這四類原因,其實仲景都早已闡明。
《金匮?驚悸篇》曰:“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産漏下,男子則亡血。”虛寒,即指陽虛而生寒;亡血,即陰血亡矣,皆可緻革。後世醫家多遵仲景之說。如《診家樞要》曰:“革,氣血虛寒。”《脈确》曰:“主陰虛失血。"
脈學心悟:牢 脈
(一)脈象
牢脈居于沉位,弦長實大,堅挺搏指。《醫家必讀》曰:牢“兼弦長實大,四象合為一脈也,但于沉候取也。”
(二)脈理與主病
牢脈位沉,弦長實大,乃正強邪盛,正邪奮力交争,激揚氣血,鼓搏血脈使然。
諸醫家論牢脈,皆雲主陰寒堅積。《診家正眼》曰:“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屬陰寒;以其形弦實也,故鹹為堅積。”陰寒堅積内盛,則收引凝泣,阻礙氣機,氣血不得外達故脈沉;陰寒堅積内盛,正邪交
陰寒内盛,固可脈牢,若因其脈沉,屬于陰位,即雲悉屬陰寒,則火郁之脈可沉;伏脈位較牢更沉,亦可主火郁,何不以其脈位沉、伏而悉主陰寒,反主火熱?可見以脈位來解釋,是難以圓通的;以牢脈惟主陰寒堅積,也是片面的。
牢脈不僅主陰寒堅積,亦主氣塞、積熱、頑痰、食積、瘀血等。因這些邪氣,皆可滞塞氣機,使氣血不得外達而脈沉,正氣與邪相搏而見弦長實大有餘之象。臨床也确有一些見牢脈的病人,并非皆屬虛寒之證。《四診抉微》就提出了與諸家不同的看法,曰:“牢為氣結,為癰疽,為勞傷痿極,為痰實氣促。牢而數為積熱,牢而遲為痼冷。”這是很有膽識的見解,不是人雲亦雲。 若牢而過于堅搏,毫無和緩之象,乃胃氣不絕。如腎之真髒脈,即按之如彈石,噼噼然,即屬但石無胃之真髒脈。
脈學心悟: 散 脈
(一)脈象
散脈舉之浮大,渙散不收,按之則無,漫無根蒂。其狀如楊絮之飄落,輕虛飄忽,蹤迹散漫。
(二)脈理與主病
1.常脈
《内經》雲:“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此散乃常脈,當為脈來舒緩不拘之意,為有胃氣、有神的表現,與病脈之散不同。若果為散漫無根的散脈,則為死脈,起碼也是危重的病脈,根本不是常脈。
臨産之際,百脈開,血大下,氣浮而散,此為離經之脈,屬生理現象,見散勿驚。
2.病脈
散脈的形成,是由于氣血耗散,浮散于外,故渙散不斂,浮而無根;正氣虛極,故極無力,按之則無,漫無根蒂,形成散脈。
散脈當分新病與久病。久病,正氣漸被耗竭,緻真氣極虛浮遊于外,已屬臨終狀态,勢難挽回。故《醫宗金鑒》雲:“散為虛劇。”《脈如》曰:“散為元氣離散之象。”一般認為久病脈散為死脈。
若新病,津氣為暑熱耗散而見散脈,或急劇吐瀉、大汗、失血,氣驟失依附而浮越,出現散脈,尚可救療,當急予收斂浮散之元氣。如暑溫之津氣欲脫,喘而脈散者,予生脈散救之.
脈學心悟: 細 脈
(一)脈象
細脈的主要特征就是脈體細。至于脈位、脈率、脈力,均無特殊限定。
(二)脈理與主病
細脈的形成,是由于氣血不能充盈鼓搏血脈而緻脈細。
血脈不能充盈鼓搏血脈的原因,一是因氣血虛衰,無力充盈鼓搏;二是因氣機郁滞,氣血不能充盈鼓搏于脈。二者皆可緻細,然虛實不同,以細而有力、無力别之。
因虛而緻細者,包括陰、陽、氣、血的虛衰,當細而無力。
因實而緻細者,包括七情所傷、六淫所客、氣血痰食壅塞,皆可郁滞氣機,束縛氣血,而緻脈細。邪阻氣滞而細者,有沉按之覺有力之感。
脈學心悟:伏脈
(一)脈象
伏脈位極沉,須重按至骨方能覓得。《脈經》雲:“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後世論伏脈,皆宗《脈經》之說。伏脈除脈位的特點之外,對脈體、脈率、脈力等無特殊限定。
(二)脈理與主病
伏脈有虛實兩類。
1.正虛:由于陽氣虛衰,無力推蕩氣血外達以搏擊血脈,緻脈伏。此伏,當細而無力,伴肢厥、腰臍冷痛等,此屬虛寒證。
2.邪實
(1)寒盛則氣血凝泣,氣機閉郁,氣血不得外達以鼓擊血脈而脈狀。其伏,當兼弦緊拘急之象,症見惡寒肢冷身痛等。 (2)火熱郁伏:火熱亢極,氣機閉塞,氣血不得外達,緻脈伏。此乃火極似水,反兼勝已之化。此伏,當兼奔沖不甯躁急之象,症見肢厥等,此熱深厥亦深。《冷廬醫話》雲:“如極微之脈,久久尋而得之于指,至骨愈堅牢者,不可認為虛寒,陽匿于下,亢之極點。”
3.戰汗
先戰而後汗者為戰汗。戰汗欲作,先懔懔寒戰,唇甲青紫、肢冷脈伏,繼而身熱汗出。戰汗,可因邪氣阻遏,正邪交争而作。《傷寒論》94條:“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此即邪郁,正邪交争,戰汗而解,“陰陽俱停”,實乃脈伏或厥。脈之伏,因邪氣閉郁太甚,緻氣血滞遏不達而為伏。《傷寒論》101條、149條,柴胡證誤下,其證未罷,“複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此為戰汗之輕者。《溫疫論》雲:“時疫解以戰汗”,亦為邪氣壅閉而脈伏。潰其伏邪,表裡氣通,戰汗乃解,此類戰汗屬邪實者。
除正虛,寒盛,熱極、戰汗可緻脈伏外,其他邪氣閉阻,亦可緻脈伏,如食積,痰飲、瘀血、糟粕,以及劇痛等。《脈理求真》曰:“伏為阻隔閉塞之候,或火閉而伏,寒閉而伏,氣閉而伏。”
脈學心悟:動脈
(一)脈象
動脈之形,獨一部脈凸起如豆,無頭無尾,滑數躁動。脈位可在關,亦可在寸或尺。《傷寒論》辨脈法:“若數見于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名曰動也。”
(二)脈理與主病
《傷寒論》辨脈法:“陰陽相搏名曰動。”陰陽相搏有二,一是陰虛陽搏;一是陽亢搏阻,二者一虛一實。
陰虛陽搏:由于陰虛不能制陽,陽動而搏擊于脈,故脈凸起如豆,厥厥動搖,《内經》曰:“陰虛陽搏謂之崩。”導緻血崩或其他部位出血。仲景曰:“陽動則發熱。”此熱乃陰虛内熱。
陽亢搏陰:陽熱亢盛,搏于陰分,激蕩氣血外湧而脈動。仲景曰:“陽動則汗出。”此乃熱盛,迫津外洩而為汗。
驚則脈動:因驚恐者,驚則氣亂,氣血妄動,搏擊血脈,脈亦動。
瘀血痰飲緻動:臨證确有一些“冠心病”而屬中醫瘀血型者,出現寸動,尤多見于左寸。此動,當因瘀血所緻。瘀血何以緻動?因瘀血阻滞于血脈,氣血流經之時,與瘀血搏擊而為動。猶河中之石,水流經時,激起波瀾。臨床亦見痰濁湧肺之哮喘病人寸脈動者,此動當因痰飲所緻緻。其理,同于瘀血緻動。
動而按之無力為虛,乃陽氣浮越,根本動搖之象。動而按之有力者為實,為陽熱亢盛或瘀血痰濁阻滞。
脈學心悟:結脈
(一)脈象
結脈緩中時一止。《傷寒論》178條曰:“脈按之來緩,時一止複來者,名曰結。”
(二)脈理與主病
結脈之止,亦分兩類:
1.氣血虛弱
氣血虛衰,無力相繼而脈見止。其緩也,因氣血虛,運行緩慢而脈緩。緩中時一止,結脈乃成。此結當無力,屬虛。
2.邪氣阻遏
邪氣阻遏,氣血運行滞遏,不能相繼而時止。其緩也,因邪阻氣血運行不暢而脈緩。此結當有力,屬實。阻遏之邪,當包括氣、血、痰、飲、食五者,亦可見于熱盛者。
促與結,雖有緩數之異,然皆有歇止。造成歇止的原因,有虛實兩類,機理是相同的。當全面分析,不可囿于促為陽、結為陰,而以偏概全。
脈學心悟:促脈
(一)脈象
促脈數中時一止。
(二)脈理與主病
脈何以數中時一止?無非兩類原因。
1.氣血虛衰
氣血虛衰,無力相繼,緻脈數中時一止。其數,乃因虛而數,且愈數愈虛,愈虛愈數。此促,必按之無力。如《傷寒論》349條:“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既已手足厥逆,且以灸法回陽,其證屬陽衰可知。其促也,亦必因虛所緻。
2.邪氣阻遏
邪氣阻遏,氣血不得暢達,氣血為邪氣羁絆而時一止,故脈促。《瀕湖脈學》曰:“一有留滞,脈必見止也。”真乃一語破的。嘗見心律不齊而脈見止者,動辄灸甘草湯、生脈散,逾百劑而罔效,蓋隻知因虛可促,而不知邪阻亦可促也。
阻遏氣血而緻促的邪氣,不僅包括氣、血、痰、食,亦包括火熱之邪,如《傷寒論》34條之葛根黃芩黃連湯證,其脈促,乃熱遏所緻。因邪實而促者,當按之有力。《診家正眼》曰:“促脈之故,得于髒氣乖違者,十之六七;得于真元衰憊者,十之二三。或因氣滞,或因血凝,或因痰停,或因食壅,或外因六氣,或内因七情,皆能阻遏其運行之機,故雖當往來急數之時,忽見一止耳。"
脈學心悟 代脈
(一)脈象
代脈脈象,皆雲動而中止,止有定數。對此,筆者不敢苟同。
代脈,除孕及暴病外,皆認為代為髒氣衰敗,主死脈。可是臨床見許多止有定數的脈,即使是二聯律、三聯律,亦未必死,而且很多都可經治療而消除。根據這個臨床事實,必然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假如代脈為止有定數的脈,這個前提是正确的,那麼,稱代為死脈就不正确,因止有定數的脈象并非死脈。二是假如代為死脈這個前提是正确的,那麼代脈的特征就不是動而中止,止有定數。我認為後者正确,代脈确屬髒氣衰敗的死脈,但其脈象的特征卻非止有定數。
何謂代脈?代,乃更代之義,是指不同的脈象相互代替、更換,交錯出現。其脈象為乍疏乍數,乍強乍弱,乍動乍止。《靈樞?根結篇》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髒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傷寒論》178條:“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複動者,名曰代,陰也。”這說明代脈不僅有更替,還有歇止。假設原為脾之緩脈,在緩脈的脈律中,出現歇止,止後,“不能自還”,不能繼續恢複原來的緩脈脈律。因脾氣已衰,無力自還,必須由他髒之脈代之而動,出現“更來小數”的脈象。之後才又轉換為緩脈脈律,這就是“因而複動”。亦即緩脈歇止之後,不能自還,由“更來小數”的脈來帶動,才繼續恢複緩脈的脈律;由緩至停,由停至小數,由小數至緩,這就出現了三種脈象的
變不常,則均為之代;為了說明問題,借助一點西醫知識;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結論:以止有定數來界定代;(二)脈理與主病;代脈可分為生理之代、病理之代、正氣衰敗之死代三種;1.生理之代;《素問?宜明五氣篇》曰:“五髒應時……脾脈代;孕脈三月而代,此因胎兒發育,氣血相對出現不足,故;2.病理之代;病理之代,一般指暴病而言,氣血乍損,一時不能相繼;3.髒衰死代;髒
--------------------------------------------------------------------------------
變不常,則均為之代。”景嶽雲:“凡見忽大忽小,乍遲乍數,倏而變更不常者,均為之代。自王叔和雲,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脈代者死,自後以自相傳,遂失代之真義。”景嶽所雲極為正确。
為了說明問題,借助一點西醫知識。假如因功能性的心律紊亂,出現乍強乍弱、乍疏乍數的脈象,并非死脈。若在器質病變的基礎上,出現乍疏乍數、乍強乍弱、乍大乍小的代脈,就要引起足夠重視。這就說明為什麼有些病見代不是死脈,有些病見代卻是死脈。
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結論:以止有定數來界定代脈的特征,是不确切的。代脈,當為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出現歇止、疏數、強弱、大小交替出現的脈象,此即為代脈。
(二)脈理與主病
代脈可分為生理之代、病理之代、正氣衰敗之死代三種。
1.生理之代
《素問?宜明五氣篇》曰:“五髒應時……脾脈代。”謂髒氣随時而更,脈亦随時而更代。此四時之代也。《靈樞》根結篇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髒之期。”此至數之更代。因四季陰陽升降不同,主氣不同,人與天應,故脈應時而更代。
孕脈三月而代,此因胎兒發育,氣血相對出現不足,故脈代。當生化之力增強,代脈自除。
2.病理之代
病理之代,一般指暴病而言,氣血乍損,一時不能相繼而出現代脈。此代非髒氣衰敗之死代。滑伯仁曰:“有病而氣血乍損,隻為病脈。”如霍亂吐瀉而脈代,《四言舉要》雲:“霍亂之候,脈代勿訝。”
3.髒衰死代
髒氣衰敗的死代,多見于久病之人,元氣衰敗者。《素問?平人氣象論》曰:“但代無胃、曰死。”此為死代。
《瀕湖脈學》曰:“五十不止身無病、四十一止一髒絕,四年之後多亡命……兩動一止三四日。”這不僅是以至數歇止定代脈,而且是以動止之數來判定死期。《脈訣彙辨》曰:“夫人豈有一髒既絕,尚活四年”!誠然。以脈代而判其生死之期,當結合氣色形症,綜合分析,不能僅據動止之數,此當活看。
有話要說...